黄河,全长5400多公里,仅在山西境内就达900公里,也是山西、陕西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分界河,起点就在山西偏关县的老牛湾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促成它成为明长城在山西段的起点。黄河与长城在这里交汇,最终孕育了老牛湾独特而闪亮的自然、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成就了山西偏关旅游明珠的地位。
黄河边的老牛湾堡
老牛湾距偏关县城45公里,是山西第一个迎接黄河入门的地方,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鄂尔多斯市郊区隔河相望,名符其实的鸡鸣闻三县。当滚滚黄河汹涌而来,将这片黄土高原深深切开,形成黄河峡谷的时候,它只是不毛之地。当内外关界线形成的时候,才开始修城建堡、开荒屯兵。遥想当年,隔河对峙、刀光剑影大概就是它最初的模样。
黄河入晋第一湾
——远去的军事城堡
据史料记载,最先在这里驻军安营的是三国曹操。为了统一北方、抵御外族,他策马扬鞭挥军北上,第一个凭借黄河天险构筑了首道屏障——藩篱长城,苍凉荒芜的老牛湾才开始有了些许带着军事气息的人烟。
千年后的明洪武二年,从洪桐大槐树迁来第一批吕姓移民,百年后的成化三年,总兵王玺在此筑墙,崇祯九年(1636),兵备卢友竹建老牛湾堡:周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五尺。老牛湾建设开始有了规模。到清朝中期,军事废弛以后,人口激增,加上此处黄河虽处峡谷地段,但几个连续大回环让黄河水流势渐缓,竟然造就了一个天然的优良渡口,最繁盛的时候,每天商船近40艘,商铺百家。
老牛湾村黄河边
崇祯9年建造的军事城堡——望河楼
500年沧桑已过,刀光剑影早已湮灭在尘埃之中,原有的建筑历经风雨催蚀,破败不堪,但仍有旧迹可寻:城堡最北端的“望河楼”全身墙砖虽剥离殆尽,仍昂首屹立于黄河岸边,400平米的袖珍瓮城杂草丛生、500米的环堡城墙也是残垣断壁,却都以清晰的轮廓昭示世人,黄河水虽滔滔南去,但老牛堡的功绩不容忘记。
老牛湾村最小的奶奶庙
残垣断壁的老牛湾古瓮城
如今,往日发达的船运商业已远去不返,这里又成了人们访古探幽的胜地。一座座烽堡、一排排石房、一段段土墙、一条条老巷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游人在穿梭,思想在穿越,遇到疑惑的时候,还有村民用极难懂的方言耐心细讲,协助你的思维自由飞翔。
在老牛湾堡访古探幽的游客
老牛湾黄河边
游客穿梭在石头村里
长城与黄河的握手
站在黄河边的“望河楼”向东北看,作为山西内蒙分界河的支流旁,有一段并不显眼的百米长、不到2米高的土墙,这就是山西明长城的起点,虽然墙砖荡然无存,虽然不再巍峨雄壮,但毫不影响人们对它的滔滔敬仰。原本,长城与黄河之间还有数百米距离,但下游十公里处的万家寨水利工程建好以后,上游水位大幅度升高,黄河水在这里倒灌形成的支流直逼长城身前,才让这两只文化的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创造了又一起人类改造自然形成的地理、文化奇观。
老牛湾里黄河与长城握手处
老牛湾里残存的明长城
黄河在这里向长城打个招呼后,旋即一路向南,在峡谷内石灰岩壁的阻挡下,连续几个180度冲刷、回转,竟鬼斧神工般造就了千里黄河上最著名的天然阴阳图——乾坤湾,成就了天下闻名的“黄河第一湾”美誉,不得不让人感慨:黄河如此多娇,引无数名家竟折腰。
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乾坤湾
此刻,老牛湾的长城也没闲着,以此为起点,一支蜿蜒向北连绵不绝,构成最壮观的万里长城,另一支则尾随黄河向南继续前进近百公里,越过明宣德4年修建的桦林屯兵堡,在山西河曲县再次与黄河握手,并越过黄河一路向北,去完成它浩荡的历史使命。
——老牛湾堡里的信天游
老牛湾既然地处黄土高原,自然少不了黄土高原上典型的民居窑洞,只是这里的窑洞与其他地方的土窑洞不同,它就是被称为“偏关十大怪”之一的老牛湾石头房。漫步老牛湾堡一周,所看到的窑洞房屋全部就地取石而建,这种石头窑洞与传统土窑一样冬暖夏凉,而且更结实、安全。只是堡内的窑洞用于居住的不多,除了一些庙观外,更多的用于文博展示、手工作坊、民俗表演。
老牛湾的石头窑洞
住在石头窑洞里的老牛湾村民夫妇
“热个腾腾的锅里搅稠稀,你要是愿意咱一搭搭里。。。。。。”在老牛湾里,总会被阵阵唢呐声中高亮的山陕民歌吸引。石头院子里,民俗表演队的后生被客人们热情掌声拦的谢不了幕,一首又一首高亢的信天游便在黄河上空飘荡,随着千沟万壑连绵起伏。村里一些老人有时也会随着心情和着唢呐声高吼几声,原生态的唱腔直荡心胸。也许,他们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着,用那悲壮、恢宏的嗓子喊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这片黄土地深深的热爱。
高唱山陕民歌的帅哥
老牛湾遗址
太震撼!原来山西还有这么一处古老而神奇的美景…
长城古韵
山西境内的长城遗迹很多。从兴县西北部的黄河东岸开始,沿管涔山和恒山山脉向河北方向延伸,蜿蜒的古长城和矗立的烽火台,依旧饱含着 历史 的沧桑和岁月的蚀痕,横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向世人昭告着那已经远逝的昔日烟云。
山西有同时代的长城总长度累计3500多公里,属长城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山西境内的长城,承载着太多山西的 历史 信息和 社会 人文信息。山西境内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69年三家分晋之后。现存较完整的城墙和遗迹有1500多公里。山西长城遗迹按朝代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北周长城、隋城、宋长城、明长城、清长城,但以明长城修筑规模最大,前后共修筑了154年。作为当时拱卫京都的屏障,明长城分外长城和内长城,外长城约450公里,由河北省怀安县延入晋北的天镇县,向西再向西南,经阳高、大同新荣区、左云、右玉、平鲁、偏关,直达黄河东岸;内长城约400公里,由河北省涞源县延入灵丘县,向西再向西北,经繁峙、浑源、应县、山阴、代县、原平、宁武、神池、朔州朔城区,至偏关白羊岭(古称丫角山)与外长城会合。另外还有沿黄河修筑的从偏关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的长城,沿太行山脊修筑的始于灵丘县牛邦口经五台、盂县、平定、昔阳、和顺、左权至黎城东阳关的长城。山西 历史 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些长城关隘如著名的“外三关”偏关、宁武关、雁门关,就全部在山西境内,而平型关、娘子关更是闻名遐迩。
作为战争的遗迹,长城和关隘,在山西这块苍茫的土地上,已经变成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战争文化的珍贵实物。
偏关长城
偏关是山西省长城里程最长的县,即山西第一,全国第二(仅次于河北省赤城县),属于山西省忻州市管辖。明长城,有二边、三边、四边、内边、黄河边五道,全长约450里。明朝建立后,为有效防御北元南侵,举全国之力大规模修筑 长城,并将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称为九边或九镇。其中,太原镇总兵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到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驻偏关达114年之久。偏关现存的明长城长度为90公里,约占全省总数的九分之一。明长城分为内长城与外长城,外长城建堡多座,最重要的有:桦林堡、老牛湾堡、滑石涧堡、草垛山堡、寺埝堡、水泉堡、五眼井堡、柏杨岭堡等。内长城在偏关境内60多里,全为紫色泥土筑就,被喻为"紫塞"。内长城上有内三关、外三关之分,偏头关、雁门关、宁武关属外三关。
为明代万里长城山西段至关重要的桥头堡;同时,偏关也是山西省境内外长城交汇的唯一县份,外长城从朔州市平鲁区东行至偏关境内,于柏杨岭好汉山堡与从神池境内北进偏关的内长城交汇,形成一个"丫"状衔接点,所以柏杨岭交汇处被形象地称为"丫角山"。丫角山既是九边重镇太原镇和大同镇的交接处,又是起于北京八达岭,穿越北京、河北、山西三省市的内长城的终点站。
偏关五道长城,沿线建堡29座,烽墩300余台,可谓烽堠林立、堡寨相望、营垒棋布,形成主辅呼应、纵深接应、梯次照应的坚强防御体系,构成明朝中叶山西北部固若金汤的人工屏障。其中三边和四边,在"隆庆议和"(公元1570年冬)后渐渐失去防御作用,毁于明末。此外,偏关还有走向与二边基本一致的北魏长城,走向与内边基本一致的北齐长城。这两道长城,如今仅剩下遗址了。
偏关老牛湾
老牛湾堡,位于山西偏关县万家寨镇。有黄河入晋第一村、天下长城第一墩,一唱雄鸡闻三县的美誉。黄河之水出河套至此拐弯流经深山峡谷奔腾南下,古长城至此逶迤东去。老牛湾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呈牛头形状。各种石头建筑根据地势而建,石窑石屋比肩而居,石墙石院随形而就;石碾石磨,石杵石臼随处可见;石人石马、石仓石柜触手可得。这座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古村落,用它最为古朴和宁静的一面静待着世人的光临。
老牛湾村有黄河经过,也有长城莅临,有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也是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是人文 历史 和自然遗迹完美融合之处。“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这是当地人创作的朗朗上口的打油诗。
长城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她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起伏于中国北方辽阔的山川大地万余华里。一九八七年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被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世上沧桑几千年,黄河、长城承载了中华民族多少荣辱、兴衰、苦难与骄傲,寄托了多少理想与希望。黄河、长城这两大古代文明的交汇点——老牛湾堡更有多少奥秘、奇迹等待人们去探寻、揭秘。
老牛湾,黄河入晋第一湾,山水相逢,黄河与长城在这里握手
为了看日出昨晚睡前调好闹钟,闹钟响起摸黑走出窑洞,吸一口带着凉意的空气一下子清醒了。老牛湾的气候早晚温差很大,太阳出来之前温度还挺低的。房东带我们去烽火台看日出,刚开始埋头跟着房东走在影影绰绰的路上。天色开始发亮,这才发现这条路和我们昨天下午走的方向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昨天下午走的是谷底,也就是“杨家川”,房东带我们走的是山脊的线路。远远地看到烽火台,房东让我们自己继续往前走,他要回家忙活去。
山西老牛湾地形就像是一个老牛头,牛头上座散落着几百年前的古城堡、明长城及烽火台。牛头朝着内蒙方向,中间隔着黄河,在山西这边是看不到不完整牛头的形象。著名的老牛湾的牛鼻子全景需要到河对岸的内蒙才看得周全,如果要看全景拍完整的老牛头照片还得渡河,这也是很多游客要坐船到对岸的原因。
在山西这边看到的是内蒙的贝壳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玩在山西老牛湾,看在内蒙老牛湾”。现在去内蒙那边不仅要200元的船费,上岸要另外买门票,关键是上岸之后除了拍照就没啥别的可以看,因此房东建议我们不要坐船过河,性价比太低。我们听从了房东的建议,登上烽火台,和昨天同样的角度,因为高度不同、光线不同,看到的效果也很不一样。
今天运气不错天气很好,天光随着日出的光线慢慢发生变化,从藏青到慢慢变成淡青色,渐渐的有了一缕橙红,橙红渐变到橘黄。烽火台是看日出的最好位置,说是看日出其实是日出的光线照在贝壳湾的方向,并不是太阳升起的方向。等到太阳完全升起也到了我们下山的时候。
看完日出时间尚早,回到民宿吃早餐收拾行李。我们计划上午游览老牛湾堡,下午徒步去万家寨。
需要门票进入的景区是老牛湾堡。老牛湾堡在清朝以前是军事要塞,三个呈犄角之势的村子是当时守边将士的行营。清朝之后这些将士就地安家屯垦繁衍生息,形成现在的老牛湾堡。
望河楼是史书上记载的老牛湾墩,也是老牛湾的地标性建筑。保存完好的墩台像一位威武的将军守护在黄河边,在望河楼上可瞭望黄河对岸的敌情。据说以前可以从楼内登上望河楼,现在已经不能登楼了。
望河楼下是观看黄河入晋第一湾的最佳位置,变宽的河道让黄河在这里停止了咆哮,变得平静柔美。
老牛湾堡内见不到原住民,景区建设原住民都搬迁到景区外面居住。沿河一大排都是民宿,民宿的房间大多是利用原住民住过的窑洞改建而成,在这里住上一晚倒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体验。
堡内的观景台其实是一个旧屋子的屋顶,登上观景台你的视线角度就和以前看到的这些大片同视角。俯瞰整个古堡的全景,一排排造型各异、 历史 悠久的窑洞、石屋高低错落。把视线放远是黄河顺着老牛湾的弯曲河道从脚下流过。
荣泰祥依旧在做着卖酒的营生,晚上这里就是小酒馆。这里虽然早晚很凉白天却很热,中午的太阳能把人晒晕,我们要的是冰淇淋和冰可乐。
堡里的建筑很有特色,村里的所有建筑和生活用品几乎都是石头打造的。石头的窑洞、石头的屋子、石头的墙壁、石头的道路,整个村子就是建在一整块大青石上。这是因为老牛湾周边黄土层极薄,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就地取材是最方便的,造就了老牛湾的“石头建筑博物馆”绝不是浪得虚名。只不过很多房子和窑洞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坍塌荒废了。
老牛湾堡内的黄河文化展览馆是个小型展览馆,兼有售卖一些和老牛湾相关的文创产品。特别提一嘴这个展览馆是因为我们在这里遇到一个善良的热心的小哥,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小哥:你们玩完这边要去哪里?
我们:下午我们打算去万家寨。
小哥:怎么去?
我们:徒步。(因为做过功课这一段路是景区路可以徒步的大约3、4个小时)
小哥:(过了片刻)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我们:好啊好啊(内心想的是,这是个贪玩的孩子想和我们结伴一起玩)
我们:那你打算怎么和我们一起去
小哥:我有车,我们开车去。
我们:太好了,我们运气怎么这么好遇到你,中午我们一起吃饭。(高兴溢于言表)
小哥:不用了,你们吃完饭我们就出发。
和小哥约好见面的时间地点,我们出景区回农家乐午餐。
吃过午饭退了房间房东问我们要怎么去万家寨,我们说有人开车和我们一起去,房东一脸诧异。说话间上午认识的小哥开车来接我们了。
车子出了老牛湾开上大路我们才发现,到万家寨的这一段路实在不适合徒步,十几公里的公路因为修路尘土飞扬,路上一棵树都没有,想要歇脚都找不到适合停下来的地方。这大中午的太阳暴晒,如果背着大背包徒步,想想就让人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