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省鹰潭市的龙虎山,因是道教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尤其是随着龙虎山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的,远看时犹如一副展开的巨大画卷般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二百零二座悬棺群抖落尘封了数千年的黄土,走入世人的视野时,更是为龙虎山增添了一份时空交结宇宙错乱的神秘气息。
龙虎山崖墓位于光滑绝壁之上,下面是万丈深渊,面对如此险恶的地理环境,古人是怎么样将棺木放入到洞内的?崖墓里埋葬的人又是什么身份?他们为什么又要用绝壁洞穴作为埋葬的墓地?
一重又一重的悬疑的背后,隐藏着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呢?为了解开这“千古悬棺之谜”,龙虎山旅游局甚至不惜历时数十年,悬赏数十万奖金,向天下能人奇士征集破解之法。
很多人可能都会心存疑惑,什么叫做“悬棺”呢?
所谓“悬棺”葬法,也称崖葬,并不是简单的将整个棺材放在悬崖上,而是一种在人尚未去世之时,就派遣工匠,预先将棺木放置在已经凿了孔钉入木桩的悬崖上或者峭壁的天然洞穴中的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重要丧葬方式。
在我国南方地区也很多悬棺群,而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作为我国道教发祥地的龙虎山上的悬棺群便是一个典型,在湿滑的崖壁上,错落有致的分布着成百上千的悬棺,悬棺下是湍急的流水,水深深不可测,从远处望去,棺群颇为壮观。
早在1978年,江西省就成立了考古专队,就龙虎山崖墓悬棺展开一系列研究。
在经历一个又一个方案的确立与不断推翻之后和几位经常攀登悬崖采药的当地药农的自告奋勇之下,考古小队最终决定采用毛竹搭架子的方式探一探崖洞里的景象。
药农攀岩到崖壁上后,在悬棺较多的十三号崖洞中带出来一些坛子罐子和破碎的篾片,这些被药农带出来的东西立即被考古小队的队员们送去文物鉴定中心进行专业鉴定。
很快鉴定结果便下来了,十三号洞的悬棺极有可能是一个家族悬棺,它的主人正是生活在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生活在现如今龙虎山一代,遇水而安,择水而居,依水而葬的百越人。
虽然崖洞里的人的身份得到了破解,里面的景象也不再神秘,但更深的疑问却也随之而来,放置悬棺的地方,四周都是异常陡峭并且湿滑的石壁,上面是龙虎山的峰顶,下面是距离水面数十米甚至一百多米的水面与山谷。
那么在生产水平落后,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古人们是怎么把这些轻达三百斤,重则上千斤的棺木放置到这么高的悬崖峭壁上并且可以保持千年不动的呢?
在考古小队百般思索与不断的实验之下,这个问题依旧没有一丁点的答案。1997年,龙虎山旅游集团拿出三十万元人民币作为悬赏奖金,面向社会征求破解之道。
重金奖励之下,天下精英云集响应,大家脑洞大开,纷纷想出破解之道,旅游局收到的信一直没有断过,推土法、涨水法、地质变迁说……一时间众说纷纭,但似乎却总是离合理的解释差那么一点,一直到旅游集团将奖金提升到四十万,也没有收到一个准确合理的答案。
为了进一步探寻答案,揭开“悬棺之谜”的面纱,有关部门再次成立相关小组,走访民间,请教民间高手,只为寻找一丝蛛丝马迹。在深入探查之下,小组成员终于在一位祖先世代都生活在龙虎山附近的老农那里得到了一点点启示。
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古代机械研究的陆敬严教授在参考文献和依照老农所提的“咕噜”——上周时期就有所记载的“定滑轮”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仿照古代吊装的方法,并亲自指挥在龙虎山进行实地操作,将一个重达二百公斤的棺木运用定滑轮提升到洞口,再由负责吊装的人找准时机,上下合力成功把悬棺拉入到洞口中安全放置。这个实验的成功,在当时国内外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然而,在实验进行之后没多久,就有人又提出来了新的疑问——崖壁上那么多的悬棺,为什么悬崖顶部龙虎山山峰上没有一丝用来固定滑轮留下的痕迹,就算是风吹日晒雨淋将留下的痕迹风化侵蚀掉了,也不可能如此干净。
难不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有比现代更加先进的技术,可以让“咕噜”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不留一点痕迹的在山顶上活动吗?悬棺之谜虽然有了破解思路,但却好像越来越迷了,解谜活动也只能不断深入发展。
2013年,这个追踪了数十年的谜底依旧没有得到破解,龙虎山景区旅游集团甚至将悬赏奖金提升到了一百万元人民币,提出①在省级报刊或者重点高校中发表过论文;②有至少两名与古文化研究相关的研究人员的推荐信或者签名;③论文提出的论点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特点并且具有实操性。
现场指挥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这三点要求,向世界范围内的国内外人士提出以下疑问——棺木是怎样放入悬崖上的?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崖葬?如果答案一旦操作成功,经得起推敲考验,奖金就会发放。
从巍峨耸立数千年蜿蜒万里守卫平安的长城到不用一钢一钉用隼牟结构造成的紫禁城再到虽有破解方向却至今也没能破解的龙虎山悬棺,古人的智慧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惊艳着世人。
面对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我们有太多的谜底没有解开,在一个个让我们惊艳的古建筑古遗物面前,我们除了好奇与探索,剩下的就只是敬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