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还有假的?
6月,部分自媒体发布了一些有关各地“红旗银行”挂牌成立的资讯,称“红旗银行”是美国批准设立,并得到国家重点扶持的私人银行。
一听到“红旗”两个字,一些存户心中莫名有了几分归属感和信任感。在所谓的“银行客服”的简单介绍后,一听到“高收益”“零风险”等关键词,存户们想也不想,直接将存款存入了这里。
殊不知,背后酝酿着深不见底的阴谋......
“红旗银行”,鉴定为假
7月,沪深两地银保监局联合破获了打假了一家所谓的美联储批准建立的私人银行——“红旗银行”。两地银保监局回复称:“红旗银行”未获得金融业务许可,属于非法金融机构。
一时间,很多这家所谓的银行的很多存户甚至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两地银保监局进一步报道宣传,这些存户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被骗了!
但此时已是为时已晚,存户们不但联系不上当初的“银行经理”,甚至连银行都早已人去楼空。如何讨回自己的存款,成了很多存户的心头大患。
据悉,有关“红旗银行”的很多资讯,最早是由部分自媒体宣传起来的。
从调查组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些自媒体几乎都套用“私人银行”“零风险高收益”“国家认准帮扶重点银行”等等统一话术。致力于将“红旗银行”包装成中美定点合作的私人银行。
这些漏洞频出的词汇,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存疑明显。但对一心追求高收益、缺乏分辨能力的存户来说,却是香饽饽。所以,“红旗银行”就这样揽到了自己的第一批客户。
据受害者所言,起初他们的账户确实会受到合同约定的“高收益”。所以这些存户才会又将这家“银行”推荐给身边的亲朋,有些存户甚至不惜将自己在其他银行的所有存款都取出来,改存至“红旗银行”,这也是为什么“红旗银行”短时间内融资迅速的原因。
随后,“红旗银行”开始在广东、上海等地挂牌。在一些当地自媒体的大肆渲染下,一些地方媒体也开始有了对“红旗银行”的报道。
但“红旗银行”的违规操作很快被两地银保监局察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暗访后,它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原来,这家所谓的美国私人银行根本就不是正规银行,不仅如此,在调查的过程中还发现,它甚至连相关营业资质都没有。
一些原本的存户在得知情况后开始决定及时止损,却发现连本金都不知去向,更别提“银行”承诺的“高收益”。
公众应如何防范假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各地频出的“假银行”案件可远远不止“红旗银行”这一例。但却总有公众会掉进陷阱。公众究竟该如何防范假银行的诈骗,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呢?
首先,公众要先了解国家政策。我国有明确规定,未经国务院相关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各人都不得在从事业务活动时以“银行”“bank”等词为后缀。所以,市面上现在很多的正规金融机构往往都不会直接以“银行”自称。
其次,公众在前往陌生银行或机构办理相关业务时,一定要事先登录商业银行官网,查询是否有该陌生银行的网点。
但查询银行网点时仍然需要注意,一定要在官方的网站上查询。例如2022年的“平原银行”事件,如果不在官网上查询,极有可能再次落入假银行的陷阱。
2022年,“平原银行”挂名后便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注册了自己的官方账号。不但在各账号上晒出过自己的银行网点,还声称自己是得到美国苹果公司、阿里云等公司背书的合法银行。
一般情况下,对相关领域了解有限的公众很难辨别这类信息的真伪,但看到类似“苹果公司”“阿里云”之类的大公司后便会降低警惕,故而落入不法分子布置好的陷阱中。
所以说,如果一开始就在官网上查询,便能很直接地绕开这个陷阱。
最后,公众在确定好办理业务的银行时,也要留心其提供的相关资质和证书的真伪。因为靠伪造虚假资质诈骗的假银行,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
据1996年一则报道可见,中国首例假银行出现之时,当时的骗子就是靠伪造相关批准文书实施诈骗的。
如果说公众没有仔细在官网上查询这类信息的真伪,很可能又一次上当受骗。
归根到底,公众在选择办理业务的银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在官网上查询好该银行是否有合法网点、是否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并且确认证书是否鉴定为真。
如果以上步骤基本都确定无误了,基本上就可避免大部分诈骗陷阱。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投资都有一定风险,都需要谨慎,打着“零风险高收益”幌子的,基本上是骗局无误。
“红旗银行”背后的阴谋
从本案例来看,这个些所谓的“银行”一般都是披着银行的外壳,实则对公众实行诈骗的窝点。而但从“红旗”一词来看就不难得知,这个所谓的“红旗银行”一定是奔着中国的存户而来的。
且不论这家“银行”是否为美联储批准建设的私人银行。就但从其进入中国市场,靠诈骗手段欺诈中国存户的存款的行为来看,它就已经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金融安全。
如果说这家“银行”真的是受美国或其他境外势力的操纵的,那结果只会更坏。
所以说,这也告诉很多有相关业务打算的存户,一定要在正规的银行办理业务。切莫既让自己的资金流入不法分子的腰包,还让国家金融秩序遭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