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邹城市尚寨村的北边有一座山,名叫九龙山,1969年在上面发现一座藩王墓,据说规模宏大。
尚寨村的部分村民偷偷打起了它的主意,偷偷挖墓,准备开始盗墓。
虽然当时还没有文物保护法,但是盗墓行为还是不被认可的。
几个人的行动很快就被举报了,上级文物部门接到这个消息,马不停蹄地就赶来了。
可眼前的现象却令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
究竟发生了什么?专家接下来将会遭遇什么离奇事件?
盗贼炸墓记
当藩王墓被九龙山的部分村民知道以后,他们起了歹心,决定挖墓取宝。
几人连夜携带工具上山挖墓。
大家伙分工合作,连续挖了好几天,终于挖出了一条墓道。
由于藩王墓规模过于庞大,连续挖了好几天,还停留在墓道中,几个人就没有耐心了,他们得想个法子加快进程。
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嘴:“要不,我们炸了它吧,这样总会快点吧”。
说时迟那时快,几个村民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兴致冲冲地就下山准备炸药了。
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几个人就带着炸药上山了。
经过长长的墓道,几个人将炸药固定在墓道里面,火速点燃炸药,只听见“嘭”的一声,伴随着硝烟,墓道被炸开了一个大大的洞,一座石墙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几人看着眼前的石墙乐坏了,以为珍宝马上就到手了,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国家的制裁。
巨大的炸药声惊动了当地村民,村民以为山塌了,连夜上报政府。
政府第二天就来到了现场,发现了几个村民的盗墓行为。
由于石墙过于坚硬,几个人没办法打开,就先行回去了。
政府立马派人将几个涉事村民控制住,移送公安机关,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同时又请示上级,派了专家到现场进行抢救性开发。
专家到来以后,被眼前的场景吓得大吃一惊。
只见整个墓道已经挖通了,在炸药的摧毁下,一个巨大的洞呈现在专家们眼前,面前的石墙意味着离主墓室不远了。
专家来了兴致,开始着手研究,可是越是研究,这怪事儿就越多,好像有什么冥冥之中在阻碍他们的进程,到底怎么回事,难不成有鬼?他们究竟遇到了什么离奇的事情?
一波三折考古史
在石墙的引领下,专家开始着手研究。
他发现墓道足足有接近十米长度,这还是没有挖完的情况下,要是开采完毕,可能得接近五十米。
石墙的建筑在几千年的时间里没有半点松动的痕迹,足以见得古人修建的魅力。
专家们顺着石墙开始研究,突然怪事降临了。
专家蒋英炬根据村民挖过的痕迹继续向前挖进,按理说石墙都看到了,墓室必然不会太远,但是无论专家们怎么挖,都没有半点墓室的痕迹,石墙后面并没有墓室,只有厚厚的夯土,夯土后面还是夯土。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遇到了‘鬼打墙’?
蒋英炬陷入了沉思,他也不清楚,毕竟都是第一次遇到。
挖掘工作陷入僵局,怎么办呢?
突然,蒋英炬发现,墓道的两边有人为加工的痕迹,墓道好像处于整个墓室的中央,只要沿着墓道挖掘一定有所发现。
果然,这次有了新发现,在将近二十米的地方,蒋英炬发现了石条,一些竖向排列的整齐的石条,专家们可高兴了,终于快见到墓室了。
然而诡异的事情出现了。
原本已经做过措施的弧形穹顶突然开始掉落土块儿,越掉越多,当专家们进入三十米深度的时候,一块儿大土块从上面掉落,稳稳地砸在墓道内,考古队挖掘的地道塌方了。
考古队吓死了,差点下去给这身份不明的藩王作伴了,他们紧急退出。
奇怪的是,当他们退出以后,塌方竟然停止了。
难道是墓主人生气了?觉得被打扰了?
考古队思索半天,还是决定再次进洞查看。
这一次考古队收获可不得了。
蒋英炬用手电在洞中四处观察,依稀可以听见哗啦啦的水声,他仔细一看,竟然是个水帘。
顺着水帘,往后还有一个门楼!和“花果山”很像。
原来考古队挖了半天还在门楼上面,根本没有挖到墓门,真正的墓门起码还有十来米深。
又是几天几夜的挖掘。考古队好不容易来到了门楼前,可是有一个拦路虎出现了。
在门楼的前面整整齐齐的罗列着一些青砖,一个个的重达几百公斤,还是垂直向下的,挖掘难度大大提高,怎么办呢?
这堵金刚墙死死地堵住墓门,没办法,蒋英炬只好借来大批木料,架平台一块一块起砖。
光是拆这堵墙考古队就花了一个多月。
不得不说,墓主人的防盗手法真的不错,不仅盗墓贼进不去,考古队也进不去。
最终,考古队前前后后忙活几个月才找到了墓门。
发现墓门了,考古队员已经准备好开始挖掘了,这时怪事又发生了。
只见天上忽然乌云密布,没一会儿便是倾盆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山间全都是雨水。
顺势而下的雨水哪儿都不去,直直地往二十米的墓洞里灌,将周围的泥沙往墓洞里带,颇有一种回填的趋势。
考古队见状不敢有片刻停留,立马撤退。
难道上天都不同意这场挖掘么?还是神灵动怒了?
一场大雨,将考古队辛苦几个月的工程付之一炬,发掘工作又停滞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好像自从开始挖掘这藩王墓,冥冥之中一直有一股力量在阻挡考古队的进程。
所以墓中到底有什么秘密?考古队又花了三个月清理洞口,终于进入了墓室。
当大家来到墓室以后,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所有人!
首先,大家第一个见到的便是一口万年大缸,称之为万年灯大缸,专用于消耗氧气,保存尸体。
随后各式陪葬珍品显现,考古队很兴奋,加快了考查进度。
进入后室,看到一个朱漆木箱,打开一看,好家伙,一顶九旒冕进入大家的视野。
这可不得了,这可是唯一一顶亲王冕。
此次挖掘虽然一波三折,但是收获满满,还是很有价值意义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明代藩王究竟是谁?墓室到底有多豪华?九旒冕是什么?
年少墓主豪华墓
自朱元璋创立明朝一直要求为政清廉,不能厚葬,但是这个鲁王陵是怎么做到极尽豪华的?
将英炬在查阅史料时得到两个信息。
其一为明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中提到:明鲁荒王园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九龙山。
其二为康熙五十四年《邹县志》中所说:明鲁荒王园在九龙山。
这应该就是鲁荒王的墓室了。
鲁荒王名叫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自幼聪慧过人,15岁的时候被朱元璋派到兖州做藩王,是第一代鲁王。
本来朱元璋特别看重这个儿子,所以将其派到较为重要的地域。
但万万没想到,朱檀到达藩地以后并没有励精图治,反而沉迷长生不老之术,天天和几个道人研究丹药。
19岁的时候,就把自己吃瞎了,早早地便去世了。
朱元璋得知这个消息,很是痛心,但是没办法,为了表示警戒,在他的谥号里加了一个“荒”字。
这便是鲁荒王的由来,也是墓主的真实身份。
同样,明代不允许厚葬,但是这位鲁荒王的墓室陪葬可是珍宝无数。
木俑在鲁荒王的墓中随处可见,带刀的,带箭的,各式各样,数不胜数。
还有小腰鼓,类似于朝鲜族中间细,两头粗的腰鼓,吹唢呐的,吹笙的,活脱脱一支乐队的形式。
更别提木质桌椅等日常物品了,人家采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日常的耳勺,牙签都是金子做的,铜镜,玉带,玉杯多的数不过来。
古画,名琴,绫罗绸带数十件。
更重要的是还有车队!
大的,小的,排成一列,历经千年岁月还可以动,可见当时是花了大价钱的。
与此同时,专家还在一个木匣里面发现了一个木印,印着“鲁王之宝”四个大字,这鲁王身份是做足了。
进入后室更是发现九旒冕的存在,这可真是大大的惊喜,如此价值连城的宝物都有,你说这墓豪华与否?
那这九旒冕到底是什么呢?
专家解释这是亲王用的冠冕类实物,是明代亲王上朝时专用的服饰,一般放在朱漆的箱子里。
这种冕冠始于周代,是最为隆重和正式的服饰,后世演化为黑纱做的乌纱帽。
而明朝规定亲王只能用九旒九珠的九旒冕,前后垂着九道旒,分别有九颗五彩玉珠。
作为国内第一例九旒冕,其考古价值不言而喻,此次勘察也为国家历史填补了一定的空白。
虽然考古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但是专家们都一一克服,成功挖掘,为我国历史新添不少文化瑰宝,值得被后人称颂!
(本文参考《经典传奇》20190611期,部分涉及国家文物规定,进行一定删改,望理解)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有哪些帝陵未被盗?骊山秦始皇陵乾陵成吉思汗衣冠冢
只说两个最有名的。
第一个.秦始皇陵
骊山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骊山秦始皇陵没被挖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普通的盗墓贼拿它没办法风险太大,大规模的挖掘又没人敢,后来国家也禁止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最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没人敢。
第二个.武则天的乾陵
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盗墓贼之所以没有光顾是因为挖不动,太坚固了。后来无意中发现的墓道,在考古挖掘时的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
第三个.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衣冠冢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
真正的成吉思汗埋骨之地现在无人知晓,成吉思汗陵没被盗主要是找不到。
现在国家对古墓发掘的原则是不主动挖掘古墓,和抢救性发掘。
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有哪些帝陵未被盗?骊山秦始皇陵乾陵成吉思汗衣冠冢
只说两个最有名的。
第一个.秦始皇陵
骊山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骊山秦始皇陵没被挖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普通的盗墓贼拿它没办法风险太大,大规模的挖掘又没人敢,后来国家也禁止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最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没人敢。
第二个.武则天的乾陵
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盗墓贼之所以没有光顾是因为挖不动,太坚固了。后来无意中发现的墓道,在考古挖掘时的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
第三个.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衣冠冢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是蒙古帝国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尔多斯市区40公里。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史料记载吸收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也就是灵魂的驼毛,几百年来就收藏于成吉思汗陵。
真正的成吉思汗埋骨之地现在无人知晓,成吉思汗陵没被盗主要是找不到。
现在国家对古墓发掘的原则是不主动挖掘古墓,和抢救性发掘。
山东出土朱元璋爱子墓,刘伯温亲自为其选墓址,墓中发现九旒冕
1969年,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镇尚寨村 ,一群鬼鬼祟祟的人来到了村子附近 九龙山南麓 盗掘古墓。动静如此之大自然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专家勘探得知:这儿居然是一座 明代藩王 的陵墓。墓主人是 朱元璋的爱子 , 墓中出土了唯一一件亲王用的冠冕类实物 。
对考古有所了解的朋友肯定知道,咱们国家历来是 不主张主动发掘古代墓葬的 。文物在地下埋藏的时间太长了,早就适应了地底的环境,一旦离开原有的环境对文物的 损坏是不可估量 的,看着 精 美文 物 在自己眼前变得 面目全非 ,考古人员也是相当惋惜的。
1955年,郭沫若 申请挖掘朱棣陵,没有发现皇陵的入口只能放弃了,最终 郭沫若 选择挖掘 万历皇帝的定陵 。由于当时的 经验技术不到位 ,墓中存放的 精美字画、丝绸文物瞬间就灰飞烟灭了 。
1965年时,郭沫若 建议 周总理 挖掘始皇陵 , 回忆起 定陵挖掘 的惨痛代价, 周总理 非常生气说:“ 想都别想,十年之内不准再提这件事! ”
1974年 ,村民在 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 。在之后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 兵马俑原本表层都是鲜艳的彩绘 ,哪曾想出土后 兵俑身上的彩绘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就消失了 ,只有个别兵佣还残留着彩绘的痕迹。此后 国家就不主张主动发掘古代墓葬了 。
眼下这座 明代藩王 的古墓已经被盗挖了, 失去了原有的保存条件 ,没办法只能请考古专家带队过来进行抢救式的发掘了。 村民挖掘的这座古墓位于 邹城 东北部, 九龙山的南端 ,墓葬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是风水绝佳之地。
古人极其重视陵墓的选址 ,据说 武则天的乾陵 就是 袁天罡 和 李淳风 两位风水大师一块选出来的。古人啊极其的迷信,他们坚信死后葬于风水绝佳之地,能为自己的后代带来好运。 邹城 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 孟子 的诞生地,素有 孔孟桑梓之邦 的美誉。
考古专家来到了发掘现场,看见了一个特大号的 盗洞,这洞有5米宽,10米深 。听当地的村民说他们 挖了1个多月 了, 才挖了8、9米 长。经过研究专家决定,沿着原有盗洞由 南向北继续推进 ;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大家将5米宽的盗洞改成了现在的 1米宽 。
通道被设计成 弧形券顶 , 更好地避免通道塌方 。洞的 两壁垂直于地面 ,将 顶部封土的重量 , 均匀地传到两壁 。尽管如此,考古人员工作之时,顶部不时会有土块掉落,更恐怖的是通道竟然 还出现了小面积的塌方 。
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塌方停止后工作人员进洞观察发现他们打开的通道,在门楼的上方。通道是否会继续塌方水也不敢确定, 万般无奈之下,考古工作只能暂停了 。
考古工作被搁置后,工作人员也没闲着,查墓主人的身份去了。明代万历二十四年 《兖州府志》 卷二十三里记载: 皇明鲁荒王园,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九龙山 。
康熙 五十四年的《 邹县志》 记载: 明鲁荒王园在九龙山 。根据现有资料判断这座墓的主人是明代的 鲁荒王 , 朱元璋 的十儿子 朱檀 。
朱元璋 称帝后 定都南京,改国号为明,年号洪武 。老爸登基做皇帝了,儿子们自然也能捞个藩王当了。 朱元璋 将自己长子,幼子除外的24子封到各地方担任藩王。 朱元璋 的十子 朱檀 被封为 鲁王 ,封地在 山东兖州 ,包括现在的 邹城 地区。
至于荒字是 朱元璋 后来加上去的。 朱檀 生于 明洪武三年 ,据 《明史》 记载 朱檀 自幼聪明过人, 十五岁到兖州府,就任藩王 。哪成想他就任藩王后, 沉迷研究长生不老之术 , 服用金丹过量导致毒发身亡 , 十九岁便命丧黄泉 。得到消息的 朱元璋 恼怒至极,赐 朱檀为鲁荒王 。
得到消息的 朱元璋 恼怒至极,赐 朱檀为鲁荒王 。考古专家走访得知,这座墓西侧60米处,有座古墓出土了墓志铭,墓志铭明确记载了墓主人就是鲁荒王的妃子戈氏。
因塌方搁置的考古工作继续着,为确保人员安全,考古专家决定在地面上开方, 做垂直发掘 ,以门楼为中心,往四边画一个 25米乘25米 的大土方,从上往下发掘。那曾想上面的封土夯得太结实了,花费了 1个多月终于挖了15米深 。
按理说 门楼 应该看见了,工作人员决定放炮,炮声过后 门楼 终于露出来了,考古专家一看这 门楼 前面还有一堵高1米厚一米的青砖墙。拆除这堵墙又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露出了一堵 带着大锁的墓门 。
考古人员 小心翼翼地把墓门上的锁锯开,专家一推这墓门还是打不开。考古人员仔细观察才发现墓门之所以打不开,是因为 封土下沉将墓门给堵上了 。无奈之下只能将 东扇门卸出一个角 ,为安全起见考古人员决定 不动西扇门,让它充当顶梁柱 。
打开上面的缺口墓室内部的情况一目了然。首先看见的是 万年灯大缸 ,又称 长明灯 ,用来 消耗墓室内的氧气 ,让墓室内的东西更好地保存。地面上积满了厚厚淤泥,淤泥中有 木雕仪仗俑 。
进入墓室后考古专家在供桌上发现了一个 贴金花纹的木匣 ,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个写着“ 鲁王之宝 ”的木印。这也印证了专家之前的推测这的确是 鲁王朱檀的墓 。
专家在墓室的东扇门后面发现了 两把铁质的钥匙 ,专家一想这两把钥匙应该是墓门上面的钥匙,大伙儿拿着钥匙来到了后室墓门,只听咔嚓一声响,沉寂多年的墓门终于被开启了。 后室有券顶承重封土没有下沉,墓门轻松打开了 。
明代大型墓葬 中, 文物 相对集中在棺椁所在的 后室之中 ,你说这专家如何能不激动呢?果不其然,后室里有这大量的 积水 , 棺椁 早已不在棺床之上了,它正 斜靠在一边 ,棺不在椁里面,棺早已被水泡的发涨,从椁中涨了出来。
棺床东侧的地面上 ,发现了一个 朱漆木箱 ,木箱中竟然放置着 九旒冕 ,主体部分保存完整。 相传冕制起 源于黄帝 ,冕是 黄帝 的 大臣胡曹 制作的礼冠,之后在有 虞氏时期称为"皇 ", 夏代称为"收" , 商代称为"冔" , 周代再称为"冕" 。
冕 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 参加祭典 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 等级最高的礼冠 。是我国古代 最 为 隆重和正式的冠饰 ,也是 冕服 当中的 首服 。 冕冠 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紞等部分组成。
周朝 礼仪规定, 戴冕冠者都要身着冕服 ,冕冠的基本样式以及这套 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后代所沿用 。 唐代进行改制 ,使用二十四铢。 明朝规定 : 天子 之冕,前后分别垂着 十二道 旒 。每道缝上有赤黄、青白、黑共 十二颗玉珠 。 太子用十一流十一珠, 亲王用九旒九珠 。
朱檀属于亲王 按制使用 九旒冕 ,前后共垂着九道 旒,每道 旒 上都有九颗五彩的玉珠。这也和墓主人亲王的身份对应上了,鲁荒王朱檀墓发现的 九旒冕是全国发现的唯一一件 亲王用的冠冕类实物 。
后室东部的地面 上还发现了,散落的 玉带、玉杯、梳妆用具 等等器物。梳妆用具被装在纱布袋里面,里面还有 铜镜、金耳挖勺、金牙签、金簪 等等生活用品,由此可见这 鲁荒王朱檀 对日常生活也是十分讲究的。
古代人们讲究事死如事生,人们生前享乐的,死后也要一起埋入地下,看来此言不虚啊!棺盖打开里面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熏得专家眼睛都睁不开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朱檀 的尸骨头朝北仰着身子,直着四肢,两腋之下各有一个 小金块 ,尸骨被棉被和袍服紧紧地包裹着。外层穿着金缎 四团龙袍 ,腰上系着 白玉带 ,头两侧枕着丝带,发髻非常完好,上头插着 金簪 。
明代初期,政治清廉 ,历经乱世的 朱元璋 有感于帝王大墓因厚葬容易遭到盗墓贼的叨扰,留下明确遗训“ 丧祭仪物,毋用金玉 ”。1991年湖北省武汉市发现的朱元璋第六个儿子 楚昭王朱桢 的墓中仅出土了百余件陪葬品,价值不是很高。
再看看这 朱檀 的墓和“清廉”没关系啊甚至可以说是奢靡啊!考古专家查阅大量史料后得出结论:一、 朱檀是明代第一位去世的亲王 ,身份比其他亲王更加尊贵。《 明太祖实录 》记载:这座墓葬是由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刘伯温 亲自选定的,工期历时四个月,工程浩大。
二、 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十分疼爱 。朱元璋因为器重儿子才会把他封到兖州。哪成想这儿子最后痴迷金石之术,谥号鲁荒王亦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儿。 朱檀的墓 是已知明代亲王墓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品最多、最精致的墓。
本期的文章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哪位高人有山东邹城荒王墓的详细发掘报告捏?
鲁荒王陵位于山东省邹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占地面积约7万多平方米。陵区规模宏伟、庄严,建筑典雅富丽,主要建有:御桥、陵门、二门、享殿和明楼等。鲁王朱檀系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他信奉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不老之药,结果仅活了19岁,朱元璋视其行为荒唐,谥封“荒王”。
地宫依山建造,开石凿穴,距地表26米。墓道全长50余米。墓室分前后两室,为拱券式砖结构,磨光方砖铺地,石门金钉。出土文物大致分为:冠服、仪仗、家具、文房四宝、琴、棋、书、画、彩雕俑群共1300余件。
这座数百年前的古代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非凡的技艺和聪明才智,是中华民族古文化中的灿烂瑰宝。
荒王陵旅游区坐落于孟子故里邹城市东北的九龙山南麓,九龙山有连峰九座,由南而北入曲阜境,其状婉延曲折,逶迤如龙,故名九龙山,南面一片沃野,与朱山遥遥相对;东有卧虎山,西有玉皇山,陵园前面为白马二泉,为白马河源头。整个陵区居高临下,向阳濒水,藏风聚气,庄严肃穆,四望山川拱卫,碧色参天,一派王家气派。
一、朱檀其人
据明史载:“鲁荒王檀,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生,生两月而封,十八年就藩兖州,好文礼士,善诗歌,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恶之,二十二年薨,谥曰荒。”②朱檀本来博学多识、礼贤下士,甚为朱元璋所喜爱,初封为鲁王时,太祖就遣使祭告山川,文曰:“朕以一身渡江,始立太平郡,次驻金陵,于今十有六年。枝叶茂盛,子孙十有一人,已命长子为皇太子,其余幼者于今年四月初七日,皆封王爵,为第十子檀建国于鲁国,内山川之祀,王实主之。因其年幼未能往祭,欲令作词以奉神,其词非必已出,然久不告神,朕心甚歉,今朕以词实告,遣使赍香帛,陈牲醴,申祭告,惟神鉴之。”③朱元璋对朱檀的疼爱之情,由此可见一斑,不仅遣使往祭,还亲撰祭文,真是疼爱有加,不但如此,还在朱檀就藩兖州后,即将兖州升州为府,辖四州二十三县。
但就是这个鲁王,十五岁就藩兖州后,信奉了道教,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求长生不老之药,结果“饵金石药,毒发伤目”,仅活到19岁,就中毒身亡,朱元璋得知后又疼又气,认为他的行为荒唐,谥曰“荒王”,鲁荒王陵由此而来。
鲁王世系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到南明永历七年(1653年)取消鲁监国,前后283年,传十代十三王,这在全国藩王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陵区概况
鲁荒王朱檀死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当时正值明王朝百废待兴时期,许多典章条文尚未定制,故朱檀死后陵墓的营建时间及其费用,未见记载。查阅明史,朱檀之死及其墓葬的营建,在明代亲王中属于首例,推测朱檀死后,先将尸体临时厝葬,然后相地脉,找风水,另择陵地。据说在选陵时煞费苦心,踏遍了鲁藩的山山水水,最后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陵区完全按照风水学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四神方位选址建造。陵址选定后,整整花了四年的时间进行修建,而后才将尸体迁葬于此。
陵区共分导引、陵园、陵寝三个部分。建有内外城墙,外城墙南北长1200米,东西宽800米,总面积约为96万平方米;其中陵园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1.648万平方米。陵区共有3个墓冢,中为朱檀墓,西侧60余米处为次妃戈妃墓(现两处已发掘并对外开放);正妃汤氏墓,目前位置不祥。
三、地面建筑
陵区地面建筑以牌坊为起点,依次往北修神道、列石像生、建棂星门、筑内外城墙,棂星门往北150米处东西两侧分别为宰牲亭、具服殿。由于明末清初毁于战火,其形状规格无考。但棂星门遗址外,现有一条东西河沟,当地群众仍呼之为“午门沟”,当为外御桥遗址;且口碑相传,仍能指出宰牲亭及具服殿位置。
从棂星门往北200米处有白马二泉,为白马河源头,中间架单拱石桥。名曰“御桥”。桥上以青石铺面,桥两侧精雕石莲柱栏杆,柱头为24节气雕刻,栏板上饰有透雕宝瓶图案。桥宽8.5米,南北长16.2米。
过御桥40米便进入内城,修复前尚存原址的残垣断壁。南墙有三门,称陵门、中门道宽约3.6米,左、右侧门道宽约3.2米,中门独高,侧门较矮,翼然并列,系门洞式斗拱建筑。四周建有高 3.7米,宽0.7米,基厚1.4米的围墙,为冰盘檐式砖石结构,墙体均用40厘米长的青砖砌成,异常坚固。早年内城墙的四角建有角楼,为守陵人员护陵之用,布局严谨,各具格局。内城中间设一隔墙,分前后两进院落,前院稍大于后院,呈后高前低状。
第二道门,亦称祾恩门,与南门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为四楹三门式木结构歇山飞檐建筑,墙壁外侧为青砖建成。后院中部的享殿,又称祾恩殿。台基东西宽33米,南北长20.4米,殿前有长10米,宽15米的月台,周围镶有玉石栏杆。享殿为陵区主体建筑,清代倾倒后,改为三间关帝庙,“文革”期间损坏,1987年按原规格恢复基础,现有26根柱础尚为明代遗物。从台基的高大宽广和柱础的规模,可以推知当年享殿的巍峨宏大。
沿陵园三门而出,到达陵区的第三部分,迎面而立的是方城明楼,通高13米,方城高7.5米,砖石结构,下为线条雕刻粗犷有力的须弥座,顶部是正方形平台,东、南、西三面建有女儿墙,北面则修建矮垣一道,东、西、北三面设石阶以通上下。明楼为歇山飞檐斗拱建筑,建在方城之上,四面辟门,原明楼中立石碑一座,碑额前后刻有二龙戏珠,正面篆刻“大明”二字,碑身正面刻楷书“鲁藩荒王之陵”,字体端庄有力。登明楼四望,陵区风光一览无余。
四、地宫格局
地宫距地表深26米,墓道全长50余米,墓室全长20.6米,分前后两室,平面呈“T”字形,封土面积约1.3万平方米。发掘前保存完整。这座工程浩大的陵墓,系在山上凿石开圹,然后用砖砌垒,动用土石方约20万立方米。据专家估计,按当时情况,以二百个劳动力计算,需二、三年时间才能建成。
墓道正直向南,外口宽,向里渐窄,呈外高里低斜坡状,里口宽3.9米,北距金刚墙1.5米。墓道内筑有用石灰、糯米汁、豆汁混合浇铸的三道挡土墙,其中第三道墙亦称封门墙,高8.86米,上部厚1.6米,向下渐宽作砥墙状,墙基向外伸入墓道中。墙用大砖砌成,封堵牢固,至今痕迹可见。
封门墙后为红色金刚墙,通高8.2米,宽5.35米,上部是用绿色琉璃砖、瓦筑起的门楼,墙面敷一层坚硬的红灰泥。门楼的上部、左、右、后三面附有砖砌的档土墙,与前面的挡士墙接齐。在门楼上又筑起一道东西长条形的护槽,顶上覆盖两层石条,用以负担上面的夯层封土,防止损坏门楼建筑。墓门在金刚墙下部的正中,门洞高2.4米,宽2.25米。上部用一米厚的石条横担,已有裂痕,洞口以砖封门。墓室通长20.6米,共有两重门,分前后两室,两室之间有甬道相连,除门部为石料制成外,余为砖砌券顶,方砖铺地,四壁及顶部敷以白灰,壁上饰双条墨线。两道门形制相同,第一道门缩入洞口1.5米处,双扉枢轴式。墓门以整块巨石做成,高2.4米,宽1.3米,厚0.2米,每扇重约1500公斤。正面雕有纵横九排乳状门钉,门涂朱漆,门钉贴金,镶有铁质涂金铺首衔环,色泽鲜艳。门环以长57厘米的插簧式铁锁锁住。
地宫的前室,南北长8.05米,东西宽5.25米,高4米,顶部为东西起券。甬道的券顶较矮,高1.9米,长1.95米。后室为棺室。南北长5.45米,东西宽8.2米,较前室高大宽敞。前室正中部置一大缸,直径1.1米,高1.5米,缸内有铁芯灯座,即万年灯。中部随葬品有庞大的木雕彩绘俑群,共432个,分别为仪仗俑、车、马等。比例相称,刀法简练,神态各异,形象逼真。有手持金瓜、钺斧、朝天镫、刀、枪、剑、戟的武俑;有手持各种乐器的乐俑;有拱手而立的文官和身材魁梧的侍卫。后部中央设御案一张,案上放盝顶宝匣3只,内置木制贴金的“鲁王之宝”印。
后室中部砌有南北长3.85米,东西宽3.1米,高0.5米的砖质须弥座,朱漆金丝楠木棺椁,置于棺床之上。棺床两边有桌8张,其中4张为镶砾石桌心。东侧放有两个戗金漆箱,内装冠、冕、袍、靴和玉圭、玉带等,两边桌上放文房四宝和琴棋书画等物。其他随葬品为木、竹、铜、锡做的小冥器。随葬品的摆放,体现了古代帝王“事死如事生”“厚葬以明孝”的思想。
朱檀墓西60余米处,有王妃戈氏墓,地面有何建筑,史无记载,墓室较鲁王墓浅,距地表约8米,墓室为砖砌券顶,分前后两室,通长15.2米,宽4.3米,高4.13米,前后室两侧及后壁各有一龛室,当为放置随葬品之用。墓门高2.3米,宽1.3米,厚0.2米,为双扉枢轴式,共两道石门,以自来石支顶。从建筑工艺上看,做工远不如朱檀墓精细。
据《鲁王妃圹志》载:“妃戈氏乃良家子入侍亲藩,洪武二十三年封为鲁王妃。子一人肇辉,嗣封鲁王。正统五年十月初九日以疾薨,享年72岁,以薨之次年4月19日葬于九龙山之原。”
据史料可知,戈妃死时朱檀早已下葬,因鲁王是第一个薨逝,未定合葬丧制,所以衬葬于此。戈妃墓于1975年被当地农民耕地时发现,墓中文物被盗窃一空。
朱檀墓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300余件,是山东省建国后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明代亲王墓葬。它充分显示明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明代王族生活的缩影,为我们研究明代亲王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五、当前状况
明鲁荒王陵,地面建筑历经500多个春秋,毁于清代战乱。“1969年冬,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下,当地群众在九龙山开挖防空洞时发现了墓道,立即报告了文物部门,山东省文物工作者,在省、地、县各级党政领导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直接配合和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于1970年春至1971年初,对朱檀墓进行了有计划的发掘,使埋藏在地下600多年的文物重见天日。”
1985年冬,邹城市市委、市政府本着“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在省文物、旅游部门的指导下,组成专门班子,重新挖掘、加固墓道,实施陵区村民搬迁,恢复陵园地面建筑,历时两年多时间,基本恢复了原貌,作为文物旅游景点,于1988年3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199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3月,该所又对戈妃墓恢复修建,使之与朱檀墓成为一个整体,作为人们了解历史、娱乐休闲的一处景观。自开放以来,共接待各级领导,中外游客数百万人次。
六、比较分析
鲁荒王陵与各亲王陵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鲁荒王朱檀为明代第一个去世的亲王,其陵墓的营建为亲王当中第一座,陵墓建制和诸多礼制为朝廷制定亲王陵墓建制作为依据,据《明史》载:“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樉薨,诏定丧礼,礼部尚书任亨泰言,考宋制宜辍朝五日,今遇时享,请暂辍一日,皇帝及亲王以下至郡王及靖江王宫眷服制与鲁王丧礼同,皇太子服齐衰,期亦以日易月,十二日而除,素服期年从之。定制亲王丧辍朝三日,礼部遣官掌行丧葬礼,翰林院撰祭文,谥册文、圹志文,工部造铭旗,遣官造坟,钦天监官卜葬,国子监监生八名,报讣各王府。”④由此可见,洪武二十八年秦愍王死时,原考宋制宜辍朝五日,后定服制与鲁王葬礼同,上辍朝三日及其他礼制,均按鲁王葬礼定制。因此可以说鲁王丧葬诸仪为朝廷制定亲王礼制所参考沿用。这是其他王陵所无法相比的。
二、陵区占地面积最大,地宫距地表最深。据当地群众传说及有关专家实际考证,陵区原建有内、外城墙(现外城墙遗址处尚存琉璃砖瓦),外城墙周长4000米,总占地面积为96万平方米,这在亲王当中规模最大。以后各代亲王,虽从帝王的亲疏、王府所在地的贫富、国势的盛衰而大小不一,但以开国皇帝朱元璋尚健在就如此之规模,一是表明了朱元璋对朱檀的疼爱,二是证明国力雄厚。再者地宫距地表26米,仅次于帝陵(定陵距地表27米),而其他亲王陵仅距地表6米左右。
三、发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
鲁荒王陵出土文物1300多件,这些文物为研究亲王礼制,政治经济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首先是冕服方面:一是九旒冕,为亲王谒见皇帝或有重大仪式时所戴。据山东省博物馆王琇同志研究,目前,作为文物藏品的垂旒全国只有两件,另一件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袁世凯搞复壁登基称帝时穿的一套仿古式冕服中冕冠,这件600多年前的明初亲王冕冠是唯一一件仅存于世的古代冕服实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是填补史阙,研究古代冕服制度的珍贵实物。
二是九缝皮弁,又名九缝朝冠,为鲁王巡视、朝宾、诸侯上朝时穿用,是现今唯一一件披露于世的明初亲王制皮弁实物,与洪武年间诏定亲王皮弁制相符。
三是织绵缎盘袍,图案、工艺都极其精美,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保存较完整的明初亲王等级的常服袍。
其次是金镶玉带,扣体为双层透花金片,一颗大宝石镶在中间,周围由红、蓝宝石、绿松石、祖母绿、珍珠和猫眼宝石簇拥,通体总计镶嵌各色宝石33颗。据省博物馆腾卫同志研究,定陵出土14件镶宝石金带饰都不如这件收藏品体积大;宝石多、装饰精美,对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和科学依据。
其他如大唐雷威亲斫“天风海涛”琴、元刊书籍、元钱选题签,也都是稀世珍品;特别是432个木俑仪仗,更是当时亲王“甲兵卫士之盛”的真实写照。限于篇幅,不在一一详述。
鲁王朱檀墓中出土的这些文物,很多都是孤品或珍品,为研究明代亲王礼制政治经济,科学工艺提供了珍贵的物证,这也是全国其他亲王陵所不能比拟的。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鲁王朱檀在亲王中第一个薨逝,陵寝为第一个建造,其建制和礼制为其他王陵所沿用;陵园占地面积最大,地宫距地表最深;出土文物最完整,价值最高;鲁王中贤王较多,传位时间最长。因此可以说鲁荒王陵称为明代亲王第一陵,应该是没有异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