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世界上的动物物种十分多样化,但在人类的肆意破坏下,很多动物都已灭亡,更多的是濒临灭绝的动物在苟延残喘的生存着。前些天大熊猫终于从濒危降级为易危物种,是在人们辛苦保护下的成就,但还有更多濒临灭绝的动物需要我们去保护。
21世纪以来灭绝的10大物种,是人类把它们整死了人类进入进入21世纪才短短上十年的时间,但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发、妄自非大,已经有大量的大自然物种灭绝,这些可怜的大自然精灵们,完全是被人类害死的……【查看详情】
1、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白鳍豚种群数量锐减,2002年估计已不足50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自成一科,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目前白鳍豚已是功能性灭绝,即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丧失了维持繁殖的能力,甚至丧失了维持生存的能力。
2、长喙针鼹鼠:即将消失长喙针鼹鼠是原针鼹属中最细小的成员,与澳大利亚针鼹接近。它的前后肢均有五趾,有浓密的短毛。最初的描述是基于一个在荷兰殖民地时代搜集的已损坏标本,自此以后似乎没有新发现。由于人类发现影响了森林栖息地,故有指它们已是濒临灭绝的动物或在当地消失。不过于2007年有指发现长喙针鼹鼠的巢及踪迹,至今长喙针鼹鼠的生存状况依然有待考察。
3、沼泽兔:极危物种沼泽兔是白尾灰兔中体型最大的一类,但其耳朵较其它白尾灰兔要小。头和背部常呈暗褐色、锈褐色或黑色。颈部、腹部和尾部呈白色。眼部外围有肉桂色环形包围。通常雄性沼泽兔的体型要比雌性略大。沼泽兔生活在美国南部的沼泽和沼泽地,也是南非最稀少和濒临灭绝的动物之一。
4、沟齿鼠:少量存活沟齿鼠是一种夜间活动的小型哺乳动物,它们看上去非常可爱温顺,有点儿像超大体型的刺猬。沟齿鼠原产古巴和希斯帕那拉岛,毛皮呈棕褐色,最大的特点是长着一个细长的粉红色的尖鼻子,最长可达49厘米。多年以来,科学家都一直以为沟齿鼠已灭绝消失,直到2008年,英国科学家在多米尼加捕获一只沟齿鼠,并公布视频,它们是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5、西部灰鲸:仅23头可以繁殖隶属于鲸目须鲸亚目灰鲸科,体围比须鲸科的种类大,但比露脊鲸小;它的成体长10至15米(雌鲸略大于雄鲸),最大体重超过35吨。体形呈纺锤状,躯干粗胖,在鳍肢附近最粗,向尾部逐渐变细。虽然国际捕鲸委员会于1947年决定开始禁止捕杀灰鲸,但是遭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疯狂捕杀后的西部灰鲸(Western Gray Whale),其数量一直未能恢复到捕杀前的规模。目前,全球仅存100多头灰鲸,其中只有23头是具有生育能力的雌鲸。
6、苏门答腊犀牛:仅存200余头苏门答腊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物种,是现存最小的犀牛。体长240-315厘米,体重550-1100千克,平均体重仅700千克,最大个体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红棕色的长毛。苏门犀是独居动物,仅在发情与扶养幼仔时相聚。它们是犀牛中最吵的。现仅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与婆罗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泽和云林中。由于人类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该物种已成为极度濒危动物,全球数量仅存200余头。
7、黑犀:从最多到濒危尽管名叫黑犀,它们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事实上这两种犀牛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许多,吻部尖且能伸缩卷曲,头抬起,无下门齿,明显特点是上唇长并有卷绕伸缩性,在取食时能用来剥枝条上的叶子。黑犀牛脚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黑犀本是分布最广、数量第二多的一种犀牛,但由于犀牛角价值高,被人们的残忍虐杀,现仅剩2000左右。
8、朱鹮:最后7只的救赎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曾有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朱鹮早已灭绝,但仍有学者不相信,在艰难的找寻下,终于发现了仅剩的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0多只(2014年),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南部扩大到河南、浙江等地。
9、红狼:纯种越来越少与其同宗兄弟灰狼相比,红狼慢慢进化得体形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苗条。从晚更新世冰川期侥幸活下来的红狼,如今却无法逃脱现代人的魔掌。红狼曾经广泛分布于美国东南部。然而,由于人类对食肉动物的大肆捕杀,使得红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同时,随着红狼等食肉动物的数量减少,红狼也很难找到繁衍后代的配偶。它们不得不与北美大草原的小狼交配,因此纯种红狼的数量越来越少。
10、黑脚貂:生存空间稀少黑脚貂是唯一原产于北美地区的雪貂,是该地区最濒危的哺乳动物。黑脚貂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南部,沿落基山脉向东到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广大地区。人类的开发行为严重破坏了黑脚貂的生存环境--大草原。目前,黑脚貂的生存空间已不足原来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