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孔明作为智慧与忠良的象征受到无数后人景仰。孔明灯、诸葛连弩、八阵图、木牛流马等都是诸葛亮为人耳熟能详的发明创造。在这之中,木牛流马算得上是一款知名度极高的“明星产品”。
《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可见木牛流马并非同一装置,且木牛是先于流马出现的。
《诸葛亮集》中的《作木牛流马法》详细介绍了木牛流马的样式、尺寸。文中提到木牛载重量较大,“载多而行,少则否,宜可大用,不可小使。”一次可以运输一个士兵一年的粮食,约六百五十斤左右。流马经过改良载重量略小一些,一次可以载粮食四斛六斗,约合如今一百四十斤,但更为精巧,速度也更快。
既然有如此多的史料记载,木牛流马应当是真实存在的,那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机械装置呢?
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世,多年来,围绕着木牛、流马,人们做过许多猜测,莫衷一是。这些讨论大体可归纳为三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都是经诸葛亮改进的普通独轮推车,《宋史》、《后山丛谈》、《稗史类编》等史籍都支持这种观点。在蜀地的栈道上,独轮车行动灵活,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反对者认为,独轮车在诸葛亮之前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独轮车的结构简单,也不值得作为诸葛亮的发明被诸多史书专门记载。
另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种新式的齿轮驱动机械装置。《南齐书•祖冲之传》记载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制造出了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令人遗憾的是,祖冲之完成的“木牛流马Plus”最终也没能流传下来。
第三种意见则认为,木牛流马是人力推动的四轮车,这种观点经近代部分学者的考证,并受到他们的认可。学者们推测先出现的木牛体量较大,在一些地区可能运行不方便,故而进行了简化,推出了流马。
许多人曾试图凭借文献记载重新制造出木牛流马,但重制的版本都不尽相同。这些21世纪的木牛流马与两千年前的真相也许重合,也许相去甚远。
木牛流马因记载的遗失,隐没在了三国的战火和硝烟中,我们只能希望未来的考古工作,能有更多相关发现,让古人智慧的结晶得以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