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百余年沧桑的客家围屋崇德堂。
陈耀雄
崇德堂屋檐下的装饰花纹。
大洋网讯 在白云区嘉禾街长湴村层层叠叠的民房群落中,坐落着一座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方形客家围屋——崇德堂。300多年前,客家陈氏族人的祖先从梅州五华县迁移而来,在广州北部的水田定居,家族不断壮大富甲一方,随之建起了5座围屋,崇德堂是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这座百余年围屋有怎样的故事,崇德堂又珍藏着怎样的家园记忆?近日,记者来到长湴村采访。
格局:围屋讲究对称采用“金包银”建造结构
说起客家人的建筑,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福建闽南、梅州地区那散落在山谷中圆形的“飞碟”。殊不知,在白云区均禾街长湴村,就有一座方形客家围屋。
这座围屋名为崇德堂,坐落于嘉禾街长湴村广新街99号,占地面积1070平方米。据族内的老人讲述,崇德堂始建于1915年,陈氏先人耗时3年花重金才建成这座方形围屋。2010年被白云区公布为区级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近日,记者登上附近民房一窥崇德堂全貌,崇德堂坐东北朝西南,分上厅、下厅,布局以祠堂为中心,左右各建两排横屋,呈上下、左右对称的建筑风格。五口天井并排设计,犹如平放在围屋上的五口大碗,人字瓦面结构的屋顶将雨水往“大碗”边缘滴落,形成藏风聚气格局。
今年49岁的陈氏族人陈耀雄告诉记者,这座崇德堂采用“金包银”建造结构,即该房屋外为青砖镶嵌,内为泥砖堆砌,三合土墙木结构,建造起这座具有客家围屋格局的家族大宅。“三合土即黄泥、石灰、沙子制成的材料,石料则从流溪河畔的江村码头用手推车运来。”
在82岁老人陈汉基的引导下,记者参观了崇德堂内部格局。崇德堂是长湴族人的宗祠兼聚族而居的客家民宅,其中第一进、第二进的中心部分为宗祠。老人说,正厅是供奉祖先遗像、节时祭祀、举行红白喜事的地方。
上下厅间隔着一个天井,这正是客家建筑的特色之处。天井上方不盖瓦,在老一辈族人的回忆里,下雨的时候,天井上方雨水淅沥淅沥流下来,仿佛挂起四方水帘,流下来的水在铜钱型的排水口形成细细的溪流,别有一番趣味。
建筑:处处可见防盗设施 “铜钱”排水口寓意聚财
说起崇德堂建造故事,陈耀雄告诉记者,300多年前,客家陈氏族人的祖先从梅州五华县迁移而来,在广州北部的水田定居,家族不断壮大富甲一方。陈氏祖先擅经商,经商有成后便筹建围屋。尽管墙面略显斑驳,屋顶也几经修葺,这座百年祖屋依然处处透露着大户人家的派头。“像这种抽木趟栊门,就是只有大户人家才有的。”
记者注意到,十三根圆木横亘在厚重的趟栊门中,至今依然可以左右灵活推动,据说兼具防盗、通风作用,打开趟栊门才是侧门,内里又能反锁。陈耀雄记得小时候上方还有防盗铁丝网。高门大院,窗户却很少,且凡有窗户的无一不装上四根坚固的铁窗栏,也作防盗之用。偌大的祖屋里处处可见防盗设施,也可从侧面验证当年崇德堂一族财力之鼎盛。
在正厅的一处天井两侧,各设有一个铜钱型设计的排水口,至今仍保留完好。据村里老人回忆,古时认为水为财,把排水口设计成铜钱造型,有聚财的寓意。“现在嘉禾均禾一带只有两处地方有铜钱印排水口了,其他的都没有保留下来。”一位村民说,从这个排水口也可以看得出当年陈氏家族的兴业与富裕。
据悉,崇德堂的先辈有人外出做生意,在收获硕果后回乡建大宅,同时还在太和圩一带创立了广安祥、常丰及茂昌等商号,因此崇德堂又称“广安堂”。
记忆:捧一只碗吃遍大屋
陈耀雄在崇德堂出生长大,直到1985年才从围屋中搬出。在他儿时记忆中,“家”便是这座围屋。
陈汉基老人告诉记者,围屋中心宗祠左右两侧建有30间起居室,多数房间的面积约19.8平方米,居室总面积约594平方米。鼎盛时,崇德堂住了90多口人,每到晚饭时分,家家户户在天井位置生炉,燃起炊火,飘出阵阵饭菜香味,孩子们在厅廊间追逐嬉戏,只听到大人一声声唤孩子“吃饭啦”。
“小时候很喜欢在屋子里玩捉迷藏,每次有谁关起某扇门躲起来时,门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被伯公听到后就把我们揪出来,勾起指头敲我们的头顶。”
这座围屋珍藏了太多客家族人的生活记忆。一位陈氏族人告诉记者,他在祖屋住了10余年,记得当时整座屋子住了六十余口人,十分热闹。每逢夏天,“金包银”结构的屋子倒还算凉快,但一间房住了五六口人还是显得逼仄,每个晴朗的晚上,大家会到屋子前方的空地上乘凉。偏厅中的公共澡间外还会排起长队,一些小男孩就直接在空地的井边打水冲凉。
记者看到,崇德堂一厅四廊错落有致,每间房都安装了木门,“穿街过巷一点也不费工夫,小时候去我伯父家直接穿过走廊就可以到达的。”一位陈姓村民告诉记者,住在围屋时,可谓是日夜不闭户,族人之间联系密切,就连吃顿饭都可以举着一个碗吃遍整座大屋。
“1958年起,慢慢有族人搬出,在周边寻地另起宅房居住,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搬空了。”陈耀雄说,随后围屋日渐冷清,大门上了一把锁,平时紧闭,将几代人的记忆也锁在这个大宅院里。
变迁:城市化袭来被新式楼房包围
“你看,这墙上还留有弹孔,后来用水泥修补过了。”陈熠敏指着外墙上的痕迹说。据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崇德堂经受了多次炮火的考验。“有一次日本鬼子从飞机上扔下炸弹,正好在崇德堂前面的空地上爆炸,飞来的弹片在围屋外墙上击出一个个子弹坑,所幸没有造成大的损毁。”后来崇德堂整修时,子弹坑大多被填平,目前也还能找到一两个留存的子弹坑。
长湴村工作人员惋惜地回忆,围屋天井上方原本覆盖着牢固的铁丝网,用于防御窃贼,后来被拆去炼钢铁,后续整修也未重装铁丝网,天井上方一直空落落的。同样命运的还有趟栊门下方滑轨上的一块块小铜片。
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崇德堂挺立依然,而接下来考验围屋的是强大无情的时间以及时间背后城市化的脚步。上世纪90年代以来,崇德堂周围建起一座座新式楼房,如今,崇德堂陷身于层层民房包围圈。
保护:定规永不出租 后辈接棒修葺
随着陈氏族人陆陆续续搬离崇德堂,往日的热闹不复,现在的崇德堂冷冷清清,只有在村里族人举行节时祭祀、红白喜事时才有一些喧闹声。
经过百年风雨洗刷,再精致的建筑也会有所破损。2001年,陈氏族人成立广安屋修缮筹委会,对其进行较大规模的整修,后来,又有几次修修补补。陈汉基老人说,整个长湴村还有好几处客家围屋,崇德堂算得上是保存、维护最完整的了。
如今,陈氏族人安排人员定期到祖屋清除杂草和青苔,做好日常维护。陈熠敏告诉记者,近年来,家族都有对崇德堂进行维修,不过,他也经常苦恼,现在越来越难找到匹配的瓦片等材料,要保持崇德堂的原貌有些难度。
为了更加保护祖辈留下的这个大家园,陈氏族人还定下一个规矩,“永不出租。”陈耀雄说,有出租,就可能有损坏,“崇德堂是一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不好,就很容易被破坏了。以后有再多钱,也无法挽回这份文化遗产。”
小资料
一座村五座客家围屋
长湴位于嘉禾街道东北部,长红村东南侧边。因该处水田低洼、多淤泥沉积而取名长湴,现属长湴居委会管辖。长湴始建于清朝,因长湴陈氏开基祖陈文烈、文盛公携侄陈正君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从长乐县横流渡大河背耀祖堂(今五华县安流镇龙中村耀祖堂)迁居此地而形成。
2015年末,长湴有户籍人口2344人,本地居民多属客家人。长湴的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现存5座。除了崇德堂外,还有怀德堂、大远堂、联义堂、仪福堂,大都是长湴陈姓族人的宗祠兼聚族而居的传统客家民居。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方洽旋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你知道观围屋的客家文化吗?
游在梅州,就不得不提客家文化;说到客家文化,就不得不说被国际建筑业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的客家围龙屋(其实四个是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而说到围龙屋就不得不去参观泰安楼及群丰大夫第(又名仁厚温公祠)。泰安楼,是非常特别而极为少见的方形围屋,渝帆已另文分享过,这里便不再赘述,这里就继续向大家介绍围龙屋的另一典范——群丰大夫第。
群丰大夫第始建于明朝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南北长87米,东西宽一百二十多米。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八横三围,俨然一座庞大的古镇。它也是唯一被收入中国建筑学会编撰的巨著《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一书的客家围龙屋。
群丰大夫第与其它客家围屋一样,由堂屋、横屋、围屋、化胎、池塘五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具分工,中间部分是正堂,是族人祭祖、庆典、宴客之处,气势雄伟,具体又分上、中、下三个厅堂和四十八间房屋。上厅最高,中厅最大,可摆放二十台宴席。两边各有四行横屋,加上后面半圆形的围屋共有390多间房屋及近百的杂间,主要是卧室、厨房、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
围屋的大门前有一块长方形的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则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堂屋的后方及三围屋的前方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化胎,与前面的池塘遥相呼应。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中间有一中轴线,两边平行对称(右边部份后来新建了一两层楼房,对这一整理布局已形成破坏),由前至后渐次升高,后面的围屋与前面的池塘使全屋的外形呈椭圆形;屋内天街、巷道、走廊如脉络相连,四通八达,极为壮观。
客家文化:广西客家围屋格局是怎么样的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着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
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形式有两种:一:砖瓦结构。二: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广西贺州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是江家兄弟所建,所以又称江家围屋,也叫“大江屋”。贺州“大江屋”在现存的广西客家围屋中,规模堪称第一。围屋占地面积三十多亩,分南、北两座,相距三百米,呈崎角之势。南座三横六纵,有厅堂八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九十四间;北座四横六纵,有厅堂九个,天井十八处,厢房一百三十二间。
整座围屋建筑为方形对称结构,四周有三米高墙与外界相隔,屋宇、厅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体,厅与廊通,廊于房接,迂回折转,错落有致,上下相通,屋檐、回廊、屏风、梁、柱雕龙画凤,富丽堂皇,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结晶,素有江南“紫禁城”之美称。
其古老独特的客家建筑、精雕细刻的百兽图案、古朴典雅的明清家具、历经百年沧桑的农家作坊、热情奔放的客家歌舞、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感人的客家历史传奇,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它全面地展示了客家人的人文历史。面对这一幅幅神奇而古朴的画卷,贺州客家围屋将给您留下无限的遐思、美好的记忆!围屋奇异而神秘的建筑,纯朴而好客的客家人,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不失为贺州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