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部队以及困牛山神秘消失,七十年后,偶然揭开惊心动魄的秘密
文 | 九鼎鉴史
编辑 |九鼎鉴史
贵州有一个不知名的小村镇叫做“龙塘镇”,村中有一个习俗,流传了几十年鲜为人知。每到逢年过节,村中的村民都会到当地一个叫做“困牛山”的地方烧香。据了解,这种特殊的习俗是当地村民为了祭奠在此牺牲的红军战士。然而,就在祭奠活动的背后,却隐藏了一个“世纪之谜”。
2001年,时任石阡县党史研究室的杨副主任对当地的祭奠活动产生了好奇,当他查阅资料后,红军的一段悲壮故事被大家所得知。神秘消失67年的红六军团52团的800名官兵也有了线索。
该团曾在贵州当地进行过战斗,但52团却神秘失踪了无音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曾多次派人搜寻52团的下落,但始终没能找到任何线索。
那么,面对突然被找到的52团消失的线索,其背后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52团又是如何神秘消失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往事的神秘面纱吧。
1934年,我党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任务遭到国军的阻击。由于武器装备和部队人数上的差距,我党的多块根据地落入了国军之手。为了保留实力为今后的战斗做准备,党中央高层决定暂时放弃苏区,并将在此的部队进行转移。
同年7月,按照当时中央军委的决策,红六军团开始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
红六军团的首要任务是为接下来的工农红军长征做准备,其次是到湖南中部与贺龙的红三军会师。
当时,红六军团的主席是任弼时,军团政委是萧克、王震。刚接到命令时,任弼时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毕竟此次任务关乎到红军今后的存亡情况,越快完成任务对我党的优势就越大。
于是在8月7号,红六军上下共9700多人踏上了艰辛且充满危险的西征之路。
红军西征可以说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我军的伤亡非常惨烈。国军部队调集了包括中央军、桂军、湘军、粤军和川军等多路部队,以高出我军数倍的兵力围追堵截我军。
一路上,红六军边躲边打,数次突破国军的防线。然而,正当他们到达湘江准备渡江时,却发现国军部队已经在湘江对岸布下了重兵把守。此时,如果红六军团强行渡江,那无疑将是自投罗网。
危机情况之下,任弼时召开了紧急会议。一开始,军团里有人建议部队先返回粤湘交界处的阳明山,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阳明山地域狭小,能用于生存的物资也十分短缺,红六军去哪里也不过是慢性“自杀”。最终迫于无奈,红六军决定再次回到广西北部。
在返回广西的路上,红六军身陷湘军、桂军的前后夹击,再加上国军的飞机轰炸,红六军一度陷入绝境。但经过战士们的不懈努力和场场拿命拼下来的战斗,红六军最终还是突破了国军的围剿。1934年10月7号,红六军顺利抵达了贵州甘溪。
抵达贵州后,红六军得到情报说是部队已经暂时安全。于是,部队上下便开始准备就地休整。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份情报有误。贵州不但不安全,反而让红六军落入了国军的圈套。此时,国军调集了湘、桂、黔三省共4万多的兵力聚集在贵州,准备将红六军剿灭于此。
任弼时当时并不知道情报有误,他率领部队刚到达贵州石阡地区,就发现国军已经对他们形成了包围。战斗随即爆发,在猛烈的炮火下,呈一字型的红六军被分割开了好几段,各部都在奋力反击。但人数上的劣势依然让红六军被困在了甘溪地区。
部队身陷绝境,生死存亡就在一瞬间。此时,任弼时、王震和萧克深知,如果红六军不尽快突破国军的包围,那么军团就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此时,突围是最冒险的选择但也是最安全的选择。
此后经过商议,任弼时决定让红六军团战斗力最强悍的52团掩护其余部队突围,18师师长龙云留下担任指挥。
52团是红六军团的主力部队。自打西征开始后,该团始终担任先头部队为整团扫清障碍。该团在西征开始前有1000余战士,但一路上的拼杀让该部只剩了800人。
18师师长龙云也是我党一位极其优秀的将领。他曾参加过平江起义和井冈山斗争,凭借极其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被组织委以重任。1932年,龙云担任红三军第七军21师师长,1934年担任红六军第18师参谋长、师长。
龙云接到上级的命令后,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掩护任务他不能有丝毫差错。此后,龙云和部队中的另一位干事田海清,带领800名战士开始在朱家坝修筑战斗工事。
10月16号,红六军团其余部队开始南撤,国军部队发现后便发起了猛烈攻势。52团拼命掩护,用一个个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守护之墙。
此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红六军团其余部队接连突破了国军多道防线,顺利脱离了险境。脱险后,军团政委萧克立即派人通知52团迅速撤退。龙云接到命令后,考虑到国军会在原有的撤退路线上设置埋伏,于是便带领52团战士改道向西,到困牛山迂回南撤。
但不幸的是,国军仍然发现了52团的踪迹并围追了上来。最终,52团被围困在了困牛山地区。
困牛山地势险要,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个方向能到山上,当地村民时常放牛才会上山,因此这座山被称为“困牛山”。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52团与国军展开了三个昼夜的战斗。因久攻不下,国军十分着急,他们很快便想出了一记阴招。
国军将当地的百姓聚集起来,让他们站在部队的最前列,就这样拿无辜百姓的身体做挡箭牌,一步一步地朝52团逼近。
眼看着国军部队离自己越来越近,52团的战士们却不敢开一枪一炮,战士们生怕误伤当地村民。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我党为何最终能赢下战斗解放全中国,国民党压根就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他们从来没有将百姓的利益切身实地的考虑进去。
战斗到这一刻,52团的兵力只剩下400余人,长时间的战斗让部队的弹药严重不足,战士们也个个疲惫不堪。此后为了避免部队全军覆没,龙云决定将部队分为两路,自己带领一部分战士沿陡峭的悬崖而下与任弼时的部队会合,田海清则带领另外一部留守掩护。
此后,田海清率领100多战士奋力抵抗,但无奈国军拿百姓做挡箭牌,部队始终打得畏手畏脚,田海清不幸在战斗中牺牲。剩余的战士被国军逼到悬崖边,他们宁死不屈,接连纵身跳下了悬崖,多数战士当场牺牲,只有极少数的战士此后被当地百姓救了下来。
再来看龙云这边,虽然他率部沿峭壁突围了国军的包围,但贵州当时属于国军的控制范围,处处都有国军部队的身影,在行军没多久后,龙云便被国军埋伏身中抢伤并成为了俘虏。审讯中,龙云始终守口如瓶,没有透露半点红军的信息,不管国军怎么对他严刑拷打,龙云依旧紧咬牙关。国军最后拿龙云没有办法,只好将他关进了监狱,也正是这个时候,龙云的枪伤恶化,没有及时得到救治的他很快便牺牲了。
至此,52团全军覆没,但他们的牺牲是至高光荣的,红六军成功与贺龙的部队胜利会师。
52团牺牲的消息红六军并不知道,他们始终认为以52团的战斗力,突破国军的包围是没问题的,但他们却怎么也没收到52团的消息。
此后,我党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开始寻找52团消失后的踪迹,先后三次组织调查,但仍然没有任何结果。当时,人们都以为52团凭空消失了。因为该团的失踪,长期以来对52团的描述都是只言片语,很少提及。当年红六军政委萧克也在晚年时回忆:“当时与52团在甘溪分别后,再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萧克
直到2001年,38岁的石阡县党史研究副主任杨又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知了当地村民的祭祀活动。
当时正值重阳节,龙塘镇的村民纷纷到困牛山上祭拜,杨又铸感到十分好奇,于是他便追问村民:“老乡,你们这时在祭拜祖先吗?”村民们纷纷摇摇头说到:“我们是在祭拜红军战士”。
此后,杨又铸又看到了一些52团的相关资料,这段不为人知的悲壮往事才被世人所得知,52团消失的真相也随之公之于众。
如今,87年过去了,曾经那些为国家统一事业而牺牲的战士依然久久存活在我们的心中。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革命烈士,曾经的历史就是现在的镜子,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红军过六盘山介绍
1935年10月初,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
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扩展资料: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六盘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六盘山,达2928米,由平凉至静宁的公路312国道经此。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山地东坡陡峭,西坡和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
红军长征在贵州的小故事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贵州,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地、胜地和福地。贵州有太多中国革命史上最鲜亮的记忆。遵义会议,工农红军得以从错误的政治、军事路线上扭转,开始自主而正确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四渡赤水、乌蒙山千里回旋,红军以一连串的雄奇手笔,奇迹般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
贵州的山山水水都留有红军的足迹,伟大的长征精神时时润泽着后人。湍急奔腾的乌江,突转盘旋的赤水河,都波光澹澹,闪着历史的眼睛,看护我们前行;“万夫难开”的娄山关,逶迤磅礴的千里乌蒙,亦雄风阵阵,响着时代的号角,催逼我们奋进;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熠熠生辉的思想,指引我们开拓、创新。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在我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在贵州目前总体上仍比较落后、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回顾历史,寄予未来。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本刊采编人员把这段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粒粒“珍珠”,加以拾掇、归纳并成篇。这是本刊在对长征及长征精神进行诠释时的一次尝试。其间,也得益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安勇同志、省委党史研究室杜黔同志的指导和支持。值此,本刊谨向两位同志致以谢意。(策 划: 本刊编辑部 □ 执 行: 顾海凇 唐福敬 谭仕伦 张 波 刘开津 张 蓓 执笔:顾海凇)
如果将长征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贵州。
在这段最诱人的皱褶里,从黎平到遵义,从遵义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红军一路行来,每一转,局势为之一变;每一折,前景为之一新。
许多年来,循着红军的足迹,贵州的山道上走来一拨又一拨重访长征路的旅者。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总是说得出奇的一致:贵州境内的长征路,是一段隐藏着答案的旅程。
这个答案是什么?
70余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艰难行进,突破四道封锁线,西进贵州。
解放军档案馆现存的一份《野战军人员武器弹药供给统计表》表明,在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8.6万人共有枪支33244支,平均每支枪不到56发子弹。加上6101支梭镖和882把马刀。意味着踏上远征的红军士兵中赤手空拳者超过一半。他们面对的是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
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只有3万余人突出重围。有人甚至开始对红军的前途产生怀疑。多年以后,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一文中回忆道:“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国民党军的40万重兵,又已经在红军原定北上湘西的路上摆好架势。巨大的牺牲并没有让中国革命走出危局,在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候,红军进入了贵州。
在黎平这个湘黔边界的贵州小城,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否定了原定行军计划,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决定远离敌方重兵屯积的湘西,进军川黔边界,避免了全军覆没。
紧接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再次否定了“不过乌江”和“回头东进”的错误主张。中央红军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区域迅速机动,攻克九县,突破天险乌江,占领遵义。
遵义会议的召开,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最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在正确路线指引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三占遵义,娄山关战役和遵义战役取得长征以来两次大捷;士气空前高涨的红军又直逼贵阳,巧渡北盘江,威胁昆明,在金沙江畔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终于奠定胜局。
中国工农红军几进几出贵州,留下军事史上惊心动魄的以弱胜强系列范例。长征,这一人类远征史、军事史上空前未有的壮举,它的战略转折,是从进入贵州的那一步开始揭幕、到走出贵州的时候完成的。
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完长征路后,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遵义会议结束了,长征继续进行,毛泽东在掌舵。中国的道路――至少今后半个世纪的路――就这样确定了。”
如果将长征比喻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这条飘带最诱人的皱褶在哪里?答案显而易见:贵州。
这是红飘带上最绚丽的一段。
在这段最诱人的皱褶里,从黎平到遵义,从遵义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红军一路行来,每一转,局势为之一变;每一折,前景为之一新。
一路三城,转折之地。个中历史意蕴何其深长!因为转折,黎平、茅台乃至整个贵州、整整一条长征路都与遵义一样,具有了思考的价值和魅力。
70年过去了。重温红军将领当年以质朴文字记载的遵义和贵州,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是豪情和难忘的眷念。陈云回忆:“红军进入遵义城,遵义城之上民非但不逃,而且孤儿习艺所、学校学生及商民贫民等成群结队,悬旗欢迎红军……”;“(在遵义)这十二天的休息,使赤军在湘南之疲劳,完全恢复,精神一振;使以后之战争,不仅战斗力不减,反而生龙活虎。”“……进遵义城后第二日,被服厂、修械所、粮秣厂均已开办。新兵之军装不久即发出,旧枪即修理完竣。”彭雪枫回忆:“长征以来遵义是最使战士们想念的一个城:那比较繁华的街市,那相亲相爱的群众,那鲜红的橘子,那油软的蛋糕。……随便喊一声:‘当红军来哟!’壮年们就会跟着走的。那个时候,每个团每天总要扩大百儿八十个新战士来的。”
红二、红六军团的开创黔东根据地、乌蒙山千里回旋战,同样写下辉煌篇章。挥师黔东,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转战乌蒙,创造了长征途中摆脱强敌、运动歼敌的又一成功战例。困牛山上,百余红军战士弹尽粮绝,宁死不屈,最后齐齐跳下悬崖,壮举惊天地泣鬼神。
长征期间,在贵州,有近万名各族群众参加红军;在贵州,长征途中党中央批准建立了唯一一个省级地方党组织;在贵州,红军事迹代代相传,红军精神影响深远。
一路三城里,那些影响和改变了历史的事实已经广为人知;实地踏访,也许你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走出黎平县城城东二郎坡52号的黎平会议会址,在老榕树间的街道漫步,没准儿会听到当年的知情者讲述留在黎平的百余名红军伤员的人生故事。
在遵义古朴的街巷深处徜徉,从那些爽朗的笑声和自然的笑容里,可能会忽然悟到这座当年仅有3万人口的城市为何曾有3000子弟随红军北上,稍后几年又有数十学子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
在茅台镇红军四渡赤水的第三渡渡口,四渡赤水纪念碑下,品一杯茅台酒,可以听听当地人讲述茅台酒为红军战士清洗伤口的佳话。
在困牛山麓,拜谒烈士墓,或许会惊叹一户农家几十年间的义务守墓,更可能会心里油然浮上那句“青山有幸埋忠魂”。
在这里,历史是生动的,鲜活的,在每一个人的记忆里。在这里,对人生的感受是极易有顿悟一般的收获的。
所以,贵州的山道上,一拨又一拨的旅者来了,用他们的心灵走路,用他们的重访,来寻找这片山水成为心中的圣地和福地的原因。
你看,眼前乌江湍急,红军欲渡却苦无船只,何等焦急!不要紧,这山水间蕴藏的答案已经出来:砍下江畔的竹子,扎成竹排,就是渡船;把十口八口的行军锅用绳、竹绑牢,就是渡船。
你看,传承红军精神,息烽集中营黎明前的黑暗终究为革命者的壮烈散。
是啊,在善于思考的大脑、坚强的意念面前,困难何惧之有,挫折更并非只能郁积为一蹶不振。
寻访贵州的红色遗迹,正是这样的心灵之旅。
有人说,看看贵州的山水,那答案早已沛然其间。
山有坚毅,才有了高入云端的挺立;水有遇百折而不回的柔韧,才有了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的千姿百态。这,不正是面对挫折时所应秉持的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