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目前共发现楚王陵墓八处。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演变及出土器物特征,最早的四处楚王陵墓的排列顺序为楚王山、狮子山、驮篮山、北洞山。位于徐州东郊的狮子山汉墓为大型横穴式崖洞墓,该墓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出土陪葬品丰富,其中有数百件玉器及近300件印章、封泥,国内罕见。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徐州狮子山发现了一座楚王陵,这是20世纪晚期秦汉考古的一大重要收获,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之一。该墓在开凿、使用上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王级墓葬的特点,反映了一些早期横穴式崖洞墓的特征。这座墓位于徐州市东郊狮子山主峰南坡,坐北朝南,是凿山为藏的横穴式崖洞墓。由外墓道、内墓道、天井、耳室、甬道、棺室、后室及陪葬墓等部分组成。这座楚王墓虽然最后未能完工就仓足下葬,墓壁、地面、顶部等有相当大的部分未进行细部加工,雕凿不够规整,但其主要设计施工意图均已体现出来,墓室各主要结构也基本完成。
汉代的楚国共有八王,他们是刘交、刘郢客、刘戊、刘礼、刘道、刘注、刘纯、刘延寿。狮子山楚王陵肯定是其中一位的。在楚王陵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汉文帝时的四铢半两钱,因此断定该墓上限不会超过公元前175年,又因为墓葬中没有发现五铢钱,所以推测墓葬的下限不会晚于汉武帝的元狩五年(前118)。在这段已定的上下限时间内,共有5位楚王。其中刘郢客在位4年,为公元前178至175年。
之后即位的刘戊在位21年,为公元前174至前154年。刘礼在位3年,为公元前153至前151年。刘道在位22年,为公元前150至前129年。刘注在位14年,为公元前128至前115年。由于刘注墓之前已经发现,位于徐州小龟山,因此狮子山楚王陵应属于其他四位楚王的。四位楚王之一的刘礼共在位3年,他即位在七国之乱后不久,狮子山楚王陵的规模与他的情况明显不符,一般在研究时也不考虑他了。有一些专家认为,徐州北洞山汉墓才是刘礼的陵墓。
那么,狮子山楚王陵墓主是剩下的三位楚王了。据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掘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发掘简报上,推测墓主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楚王,即刘郢客或刘戊。此后许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么,三位楚王之中到底是哪一位呢?
一种意见认为墓主是刘道。根据死者尸骨鉴定,年龄为35~37岁,而刘道如以16岁左右继位,立20年卒,死时37岁左右,与墓葬年代、墓主年龄完全相合。反对者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去推测墓主,也有可能是其他二位楚王。如刘郢客为楚王前是汉朝的宗正,他任职官时的年龄也是相仿的。
一种意见认为墓主是刘戊。狮子山楚王陵的特点是只有耳室和主室,是一个主室的墓葬制度。考察其他一些汉墓,可以看到墓的主室由一个发展到前、后两个,再发展到前、中、后三个,这是符合汉墓一般发展规律的。狮子山楚王陵具有斜坡墓道深广宽斜,甬道宽阔,主体建筑基本对称,墓室式样不完全模仿地面建筑的徐州地区早期墓葬的形制特点。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墓室比较简单,营建粗糙,主体建筑的所有墓室都没有加工完毕,或仅经粗加工,或部分经修整打磨,部分壁面留有朱红色建筑用线,这是正常的营建活动因突然事件而中止的迹象,与刘戊参加七国之乱有关,这个墓葬其实只有一部分完工。其他几位楚王都是寿终正寝,而刘戊是自杀无嗣的,因而没有葬入后室,可能表示对墓主人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