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两种花作为中国国花被使用过一段时期,随着那两个朝代相继灭亡之后,我国国花又一次面临空缺,到现在还是如此。
在清代慈禧太后执政时,她觉得牡丹花花型漂亮可人,色彩艳丽喜庆,花香怡人,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富贵之气,并且,历史上的女强人武则天、杨玉环等人,都对牡丹宠爱有加,作为女人,她同样对牡丹抱有很强的好感。于是,慈禧一道圣旨,把牡丹花定做大清王朝的国花,朝中上下都很满意这个决定。
随着大清王朝灭亡,被中华民国取代后,一国之主孙中山觉得现在是新时代了,总不能墨守成规,按照大清王朝那些清规戒律来办事。孙中山觉得梅花一身傲骨,坚贞不屈,被历代文人墨客大力称赞,所以,在他的倡导下,梅花摇身变为中华民国的国花,深受人们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花再一次陷入无花可用的境地,同时也开启了漫长而复杂的评选国花之路。
在专家的提议下,作为我国国花,要符合以下五大特征。
其一,要在中国原产。其二,要能代表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其三,要雅俗共赏,被大众熟悉。其四,要有较广的分布性。其五,要有广泛用途。其六,要有较高经济价值。
从上世纪50年代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列举出好几种花作为国花候选,有牡丹、兰花、荷花、菊花、梅花,共计5种,这些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不但外表漂亮,并且都有深刻文化寓意,历来是人们心中的花中之王,在国内各地都拥有很多支持者。
鉴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因此,各个花背后都有很多支持者,这些支持者之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执得不可开交。
评选国花的会议开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以评选失败而告终。到最后,一些学者提出一个大胆设想,那就是“一国5个国花”。即,把牡丹作为主国花,把在春夏秋冬相继开放的春兰,夏荷,秋菊,冬梅4花作为副国花。
这个建议出来后,令许多人瞠目结合,因为世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单国花,如美国和英国把“玫瑰花”作为国花,俄罗斯是“向日葵”,德国是“矢车菊”,法国是“莺尾花”,荷兰是“郁金香”,西班牙是“石榴花”,阿根廷是“木棉花”,澳大利亚是“金合欢”,印度是“荷花”,埃塞俄比亚是“马蹄莲”,等等。
也只有诸如少数国家有双国花,如比利时是“虞美人”和“杜鹃花”,日本是“樱花”和“菊花”,墨西哥是“仙人掌”和“大丽菊”,等等,世界上拥有双国花的国家占比不超过10%。
所以,“一个主国花四个副国花”的建议,最终跟笑话一样被否决。之后,一些学者又建议把牡丹和梅花作为双国花来使用。
因为在一次民意调查中,牡丹和梅花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满意度和接受度遥遥领先其它花,是最符合做我国国花的代表。时至今日,这个建议仍然没有得到正式公布。
但在我国民众中,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国花,要么是牡丹,要么是梅花。
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