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个皇帝都想要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心腹大臣。
李卫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聪明伶俐,办事牢靠,最重要的是忠心耿耿,所以雍正皇帝非常喜爱他,放心交给他许多国家大事。
1.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由于李卫在雍正时期表现特别亮眼,所以大家通常会忽略一件事情,那就是李卫其实算得上是一个“三朝元老”。
李卫的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康乾盛世的见证者,也是一位贡献者。
与雍正王朝中出身贫寒的李卫不同,历史上真正的李卫家境非常殷实。
也正因如此,大字不识几个的李卫才可以凭借“员外郎”的身份进入朝廷。
即便字不识几个,也没什么文化,可李卫就是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官场上混的风生水起。
不得不说,这也是李卫的能力超人。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台,由于家境优渥,所以李卫的童年还算幸福。
李卫三十岁的时候,正处于康熙末年,这位曾经叱咤天下的少年天子现在已经是垂暮的老人了。
康熙晚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解决国库问题,清王朝决定向民间售卖官职。
李卫就“平亿近人”,获得了一个正五品的员外郎官职,并来到了京城。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进入官场后,却表现得远比读书人还要好。
正是由于雍正的认可,所以没过几年,李卫就一路晋升成为了户部郎中。
康熙去世后,李卫更是得到了雍正的认可,并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
雍正上台后,前朝积弊很多,因此他必须在第一时间整顿吏治,剿灭腐败,振兴国库。
而盐业毫无疑问是朝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雍正让李卫担任盐驿道,对他的重视可想而知。
李卫也用实际行动证明,雍正确实没有看错人。
由于目不识丁,所以朝廷的文书、公文都需要李卫的师爷代替完成,但决断都是李卫自己做的。
与其他捐官为回本的人不同,李卫是真正的想为国家做一些好事。
也正因为李卫政绩突出,公正廉明,所以雍正又把他提拔为云南省布政司(云南省长),同时兼任盐驿道。
雍正三年,李卫又被提拔为浙江巡抚,不久后又成了浙江省总督。
这一年一升职的速度,在整个清王朝都绝无仅有,但李卫却做到了。
2.李卫与盐业
雍正早期,私盐党极其猖獗,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用这些钱来雇佣私兵,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和中央对抗。
唐朝末年著名的黄巢一开始就是个私盐贩子,明末元初著名的张士诚也是靠贩卖私盐起的家。
后这些贩卖私盐的贩子对抗,没有两把刷子根本拿不下来。
好在李卫才能过人,这才最终杜绝了私盐,并将盐业治理得井井有条。
在雍正强有力的后盾支持下,李卫最终以铁血手段整顿盐业,肃清吏治,并成为了雍正四大宠臣之一。
也正是因为雍正时期留下的充盈国库,才有了“雍正累死,乾隆乐死”的典故。
乾隆继位后,不仅不需要担心国库不足,反而还有大把的银子可以花销,当然开心的不得了了。
3.李卫晚节不保——嫉妒心发作的乾隆
乾隆继位后,这位皇帝也想要成为一世明君,所以很尊重李卫,也愿意听取李卫的意见。
当诚亲王家仆库克与安州百姓发生淤池之争时,李卫不畏强权,秉公执法还赢得了乾隆的赞赏,并被赐予了四团龙补服。
总河道管理朱藻贪污受贿,他的弟弟还私吞地方官员赈灾公款,李卫也没有选择同流合污,而是及时上报乾隆。
乾隆也没有徇私枉法,,分别给二人治了罪。
乾隆三年,李卫去世。
也正是因为李卫死得早,才让乾隆没有办法当着他的面翻脸。
乾隆四十二年,这位好大喜功的“千古一帝”再一次南下江南,游玩西湖花神庙途中,竟然发现了李卫和他妻子的神像。
自称“千古一帝”的乾隆立刻打翻了醋坛子,说道:“朕本以李卫是忠良之臣,却没有想到他竟然仗着自己身负皇恩,在当地建立神像,如果他还在世,朕一定要追究他的责任”。
这位“十全老人”虽然坐拥天下,功勋也不小,可眼界实在有点低,度量也实在太小了。
因此在看到李卫竟然有神像,而自己却没有的时候,这位“十全老人”竟然醋意大发。
也对,李卫作为一个地方官员,却可以受当地人爱戴如此,而乾隆自认为文治武功无人能敌,却从没有被人如此供奉过。
更可气的是,李卫的神像竟然是他死后,当地居民自发建造的,这更让乾隆脸面有点挂不住了。
在乾隆眼里,李卫只是一个奴才,奴才的所有功绩,都是主子赐予的,因此功劳也应该是主子的。
封建时代的悲哀,当真让人可笑。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