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8日的这一天,毛主席早早吃过了饭,他开始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
没一会儿,一辆汽车便来到了住所住所,只见此人刚一下车,毛主席便迎了上去,和他说道:“文白先生,别来无恙啊。”
原来来人赫然是国民党大将张治中,文白是他的字,一般亲密些的人才会如此称呼他。
听到毛主席如此称呼他,这让毛主席心中也是一暖。
这一次的谈判之后,张治中就留在了北平。
当国民党得知消息,立即对共产党侮辱指责,认为张治中是被唆使引导,是中共迫使其留在北平的。
这时的张治中发表了声明,对国民党的指责一一作了回应,并对国民党说:“简直是一派胡言”,我会坚持了自己的立场,留在共产党内。
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毛主席专程邀请了张治中参加。
在这次会议上,就当所有人热火朝天的聊天时,张治中忽然举起手来,他喊了毛主席的名字,询问了一个问题:
主席您对早革命不如迟革命,迟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怎么看?
霎时间一片哗然,所有人都没想到张治中会问主席这个问题。这时只有毛主席,当场听后大笑了起来,这个问题,他以前询问过张治中的。
在这次会议以前,主席就与张治中见过一次,那时的张治中刚刚回京,在一次吃饭时,毛主席就问了他:现在外面有一些声音说是:早革命不如迟革命,迟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
接着,毛主席又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在几年前,刘少奇就曾经到天津主持过一次职工大会,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与众人聊天,他说:在场的职工,未来会是建设新中国的好干部。可是,就在这时,有些人就不服气了,开始反驳刘少奇,他们原本都是资本主义下工作的人,到了共产党,怎么就成好干部了?
在说完这个故事以后,毛主席当即就大笑了起来,说道:说这会的党员,气量有些小了,他大的把人家当成俘虏对待了,这是错误的。
张治中当时也是笑了笑,内心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也正为有了这样的前传,才会有这次会议上,张治中的这个提问。
毛主席笑道:就是进行说服教育嘛,想说服教育人家也没那么容易,还得慢慢诚心诚意的努力嘛。
随即现场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9月16日,毛主席抵达安徽,准备视察工作。在视察期间,毛主席定下了规矩:地方不准去请我吃饭,自己也不会去请地方工作人员吃饭,一切都得按照普通伙食标准来进行,任何人不能准备酒。
9月18日,就在毛主席离开合肥的前一晚,张治中来到主席住所,他对主席说:“百姓听说您在合肥,都想看看您,要不咱们搞个‘夹道欢送’吧?”
毛主席向来喜欢低调行事,可是这一次听了张治中,他还是破了例,主席笑着说:“那一切就全听你们安排吧。”
9月19日上午,毛主席一行人准备离开合肥时,安徽各地群众听闻消息皆赶到合肥,冒着雨水来送主席离去。后来罗瑞卿一算,那天到场的群众有着30万之多。
这个欢送仪式一共进行了半个多小时,当天毛主席也在雨中驻足了半个小时。
张治中全程陪在主席的身边,在那炙热的眼神和那响亮的口号中,他深受震撼,他看到了人民群众对主席的爱戴与尊敬。
在回返北京的路上,坐在专列上的张治中也在回味这十几天以来的旅程,他发现毛主席每到一地,那当地群众就会热烈欢迎主席。可是主席的反应却似乎总是在担心着什么。
出于内心的好奇,张治中不由得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席,您好像处处有着戒心。”
听着张治中疑惑,毛主席哈哈一笑,他说:在我的心里,人民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我是永远把人民放在最前面的,我也是老百姓,是人民群众的好朋友,共产党不去搞个人崇拜那一套,你让我如何能接受人民的这番好意啊!
一旁的张治中听完毛主席的这番话,他内心深深的被触动了,这是一位真阵务实的国家领袖,是实实在在,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着想的领袖。
他对对毛主席的敬佩也变得更深了。
1968年,张治中身体每况愈下。到临终之际,他对家人说:“我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没有看到台湾这块神圣土地回到祖国怀抱,我现在不可以继续为解放台湾而努力了.......”
1969年4月6日,79岁的张治中因病去世。
关于他这个人,周总理评价说:“他这个人呀很复杂,也很简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张治中是一个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