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英啊,他是我的骄傲。”
晚年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微笑着如此说道。
作为毛主席最骄傲的儿子,毛岸英同志度过了充满坎坷与磨难的一生,年纪轻轻时便离开了人世。
而关于他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经过,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但从没有经过证实的可靠消息。
一直到2020年,一封由彭德怀同志手写的114字绝密信首次被公开,才真正向世人揭开了这段历史的面纱。
毛岸英同志的真实牺牲经过,这才为人熟知。
这封密信究竟是什么样的?毛岸英同志的牺牲真相又是如何?
朝鲜战场传来114字密信,毛主席反复看了几十年
1950年11月,从朝鲜半岛传来一封密信,写信人正是彭德怀总司令。
据说在他写这封信时,数次提笔,又数次放下。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下笔。短短114字,竟用了他一个小时的时间去书写。
信上写着的,是毛主席最喜爱的大儿子——毛岸英同志的死讯。他实在是在不知,该如何向毛主席告知这个噩耗。
毛主席收到密信时,已是次年1月,彼时,朝鲜半岛的局势已然稳定。但他的儿子,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他拿着密信久久地凝视着,却一直沉默着没有开口。他的一只手拿着一根烟,他想像往常那样,从容不迫地点燃它,却手抖到点了半天都没有点燃。
许久,这位沉默的老人才缓缓抬起头,面上是释然的表情,但声音却有些颤抖,“打仗嘛,那有不牺牲的。”
他看似平静地接受了儿子深埋他乡的事实,只是转头时落了几滴泪;只是将这封信读了好多遍;只是在未来的几十年,一遍一遍地抚摸着儿子曾经穿过的衣服。
他对儿子是亏欠的,却再也没有办法弥补。
“只可惜岸英是个苦孩子,从小便没了娘,还拉扯着两个弟弟四处流浪,还没过多久好日子,又参加了战争。”
毛主席说完这番话,便罕见地早早进了自己的屋子。
那天的北京飘着漫天的雪花,落在毛主席房间的朱红色屋顶上,没多久就把整个院子染白了。毛主席屋里鹅黄色的灯成了漫天白雪里唯一的颜色,孤独地亮了一整夜。
从那之后,这封密信就被封存于档案室中,直到毛岸英同志牺牲70周年之时,也就是2020年才被公之于众。人们这才真正了解到,这位优秀的同志,毛主席最骄傲的儿子真正的牺牲原因。
幼年丧母,四处流浪
毛主席对于党和人民,还有整个中国而言可谓尽职尽责,但对自己的小家庭,就显得没有那么负责了。
由于自己身份的特殊性,他不仅不能时刻陪伴在妻儿身边,还要连累妻儿常年辗转各地,来躲避纠纷。
所以,从毛岸英记事起,就开始和母亲一起,四处颠沛流离。
1927年,他的父亲毛泽东同志发动秋收起义。由于担心任务过于危险,怕置家人与危险境地,毛岸与母亲被留在了长沙。
1930年,驻守湖南的军阀带走了毛岸英与母亲一家。并对母亲杨开慧进行了严刑拷打,但杨开慧同志大义凛然,坚守本心;不仅不屈服,连丈夫的行踪都没有透露出半个字。国民党反动派因此恼羞成怒,当着毛岸英的面,开枪射杀了他的母亲。
那年的他,年仅八岁。尽管母亲的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也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尽心尽力照顾着两个年幼的弟弟,不让母亲白白牺牲。
没过几天,迫于社会各界的巨大压力,军阀被迫放了毛岸英一家。
之后,毛岸英与弟弟毛岸青、毛岸龙一起被接到了上海。
本以为自此以后会有一段安稳的日子,没成想,仅一年后,顾顺章叛变,上海的地下党遭受重创,几乎破坏殆尽。毛家三兄弟从此再次失去了庇护所,又开始了四处流浪。
流浪期间,毛岸英经历了幼弟毛岸龙的失踪,捡过垃圾,卖过报纸,还给人当过童工。但这些困难都没有打倒意志坚强的斗士,甚至在生活稍稍宽裕时,毛岸英和毛岸青还会攒很久钱,拿着一沓零钱去买一本新华字典。
在如此的逆境中,二人仍旧保持着一颗渴求知识的心。
最终,在流亡到城隍庙附近时,终于联系上了派来接他们的地下党。
毛岸英自此结束了自己颠沛流离的前半生。
之后,毛岸英又被父亲送往苏联留学。在苏联,毛岸英认真学习,还成为了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之后加入共青团,获得了中尉军衔。
1946年,毛岸英回国,终于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亲。那时所有人都认为,他这位已经在党中央核心领导层的父亲,一定会给他安排好一个清闲职位。
但毛主席并没有,他把儿子送往农村参加劳动,目的是要补上儿子在洋学堂缺失的实践课程。
在农村,毛岸英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从一个白净的小伙,成长为了一个肤色黝黑的农民。
1947年时,毛岸英更是在父亲的安排下,参加了土改,再次深入农村。
毛岸英的一生充满坎坷,因此也造就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同时也让他有了一颗质朴的心,对于中国的千千万民众,有了更为深厚的感情。甚至于战场的极其艰难的生活环境,他依旧可以如鱼得水。
因此,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毛岸英第一时间找到彭德怀总司令,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彭总司令本不愿让毛岸英参加,毕竟战场无眼,一不小心就会有牺牲。
这时,毛主席找到了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毛泽东的儿子不去,让谁的儿子去?”
最终,在毛岸英的坚持下,彭德怀总司令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给他化名“刘秘书”带在自己身边,做了一个俄语翻译,兼职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
朝鲜战争中英勇牺牲,英雄烈骨长眠他乡
对于毛岸英的身份,战友们多少都猜到了一些。因此,平日中与他的相处都有些拘谨。
但时间长了,他们发现,这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对任何人都没有产生过优越感,而且确实细心,踏实肯干,从不提起自己的父亲。他是真的觉得,自己也就只是和其他人一样的,是人民的儿子。
渐渐地,大家终于完全接纳了他。
朝鲜战场上的物资并不充足,肉、蛋等物资紧缺,但过惯了苦日子的毛岸英对此没有丝毫怨言。整日同战士们吃住在一起,乐得自在。
1950年的11月,我方志愿军将总司令部设置在了大榆洞附近。由于进行了过多的电报收发活动,不幸被美军发现了。从那之后,美军的侦察机开始,时不时便盘旋在志愿军司令部上空,进行侦察活动。
11月24日,两架美军侦察机再次出现在了大榆洞的正上空,这次足足盘旋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志愿军司令部发现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命令全体人员转移至防空洞,进行紧急避难。
不出我军司令部所料,第二日,四架敌军的飞机开始朝着志愿军司令部发起了猛烈的炮火攻击,一通狂轰滥炸之后,便扬长而去了。而司令部的大家靠在防空洞中躲过了一劫。
这时,毛岸英同志以及其他三位参谋人员突然想到,有好多机密文件和重要资料,被遗留在原司令部的房间内。其中有一张作战规划图尤为重要,没了它可能会严重影响司令部对前线战场的指挥能力。
于是,毛岸英同志等四人又返回屋内抢救资料。
这时,本该已经走远的敌军飞机竟然又折返回来,向地面上投掷了近百枚燃烧弹。其中多枚燃烧弹正中毛岸英四人的房间。
烈火迅速升起,顷刻间,整个司令部成为了一片火海。
而他们四人中只有两人跑了出来。而毛岸英与另一位名叫高瑞欣的同志,一同葬身于熊熊烈火。
彭德怀总司令在听说毛岸英牺牲的事情后,亲自去确认了毛岸英同志的遗体。在看到两具烧焦的,已经无法辨明二人身份的尸体时,彭总司令心中还有一丝希冀。最后看着毛岸英手腕上的那块他岳母送的,熟悉的手表后,希冀的火苗彻底熄灭。
他悲痛不已地将自己锁进办公室中,提起笔,思考良久,将毛岸英同志壮烈牺牲的过程写成密信,寄回了国内。
信中写道:
“军委并高(岗)、贺(晋年):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
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 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
当时有两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志司25日16时。”
而这封密信寄回国内后,也没有第一时间被交给毛主席,而是先被交给了周总理。
周总理综合对于毛主席身体情况和朝鲜战争形式的考虑,一直将信件保存到1952年1月,待朝鲜战争的局势基本稳定后,才交给了毛主席。也是在此时,毛主席才得知儿子在战场上壮烈牺牲的噩耗。
牺牲后与战士们同葬,密信被封存70年
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毛主席在听到这个噩耗后,并没有沉溺在中年丧子的悲痛之中。他很快平复好心情,继续投身于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中。
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军总干部提出,要将毛岸英的遗体运送回国内好好安葬。但彭总司令并不很同意这一提议,当然,他还是第一时间询问毛主席的看法,而毛主席表示,同意彭总司令的意见,让毛岸英与朝鲜战争中死亡的战士们一同葬在朝鲜。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之子,埋葬在朝鲜,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朝友谊。
由于在毛岸英牺牲时,他的身份并未公开,导致在死伤无数的战场上,他的离开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而那封信,则一直被保存在档案室中。
就这样,直到毛主席去世,中央警卫局在整理他老人家留下的遗物时,意外地在一个柜子底下发现了一批叠的整整齐齐的,属于毛岸英同志的衣物。
这位寻常却伟大的父亲,应该也会在无数个夜晚,一遍一遍的摸着儿子曾经穿过的衣物,回忆儿子坎坷的一生,思念这个让他骄傲的孩子。
后记
毛岸英同志是为了朝鲜战争的伟大事业而牺牲的。他坎坷的人生经历没有打倒他,而是将他磨练成了一个思想健全,吃苦耐劳,且极有责任心的好同志。只可惜,天妒英才,他还没有显露出全部的才华,便英年早逝。
毛主席将毛岸英培养的着实优秀,他自己身上那种大公无私,一切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品质也深刻的影响了自己的儿子。
毛岸英牺牲后,人们发现他曾数次在日记中问自己“我配做毛泽东的儿子了吗?”这个问题被记者提问给毛主席,而毛主席的回答是“当然配,岸英啊,他是我的骄傲。”
不管是毛岸英同志还是毛主席,都秉持着服务民众的初心,且为之奋斗终生。没有他们这样的人,中国就不会有如今的盛世繁华。
向千千万万如他们一般,为国家与人民,奉献一生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