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唯一一次见到蒋总统流泪是在他听到林彪死的消息时。”
蒋介石的私人医生熊丸曾这样写道。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及其妻儿乘坐的三叉戟专机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毁,机上乘员全部命丧大漠。当天,一份文件被送到了蒋介石案上,蒋介石看完后捶胸顿足,一边流泪一边痛斥戴笠坏了他的大事!
这份文件上究竟记录了什么内容,能够让蒋介石看了痛哭流涕,痛骂一个已经死去二十多年的老部下呢?
林彪,本名育蓉,是湖北黄冈人,家境富足。他9岁进入私塾读书,13岁时进入浚新学校就读。后来,凭借优异的成绩,小学还未毕业的林彪在堂兄的帮助下考入武昌共进中学。
在那一时期,五四运动如火如荼,各种进步思潮不断兴起,林彪也深受影响,很快便成为了共进中学学生运动的领袖,并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来更是被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
在1925年5月30日爆发的五卅运动中,林彪带头参加游行示威。也正是在这一年,林彪考入广州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的四期生。来到广州后,他立即将名字改为“林彪”——他对自己那略显女性化的本名早有不满。
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三不五时地就会来学校旁听、指导一番。
某天,蒋介石又过来旁听,刚好碰上林彪和同期生们上战术课。课上,教员正在总结惠州攻坚战,学生们一边认真听讲,一边时不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林彪的表现给蒋介石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瘦小学员,虽然说话有些磕巴,却准确地画出了惠州地形图,并详细分析了这场攻坚战中的各种战术。
蒋介石对这个学生十分欣赏,一下课就将林彪请到了校长室,和他交流了一番。
交谈得越多,蒋介石越是为林彪的才华所折服,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年轻人拉入自己的麾下!
不料,还不等蒋介石展开糖衣炮弹的攻势,他的秘书突然敲门走了进来,汇报说有人请他前去商议要事。
蒋介石听到那个“有人”便知道是谁——汪精卫。当时汪精卫因为黄埔军校校长的职位,和蒋介石很不对付。此时好事被打扰,加上想起“汪精卫”这个名字,蒋介石顿时心烦气躁,一时竟把林彪忘在了一边,骂了句脏话就气冲冲地前去赴约了。
被晾在校长室的林彪觉得受到了侮辱。
而蒋介石并不知道林彪对自己的印象已经跌至谷底,几个月后,他又将林彪约来校长室,打算继续自己的拉拢大计。
这一次,蒋介石发挥得十分完美:他打包票向林彪保证,等林彪一毕业,他就让林彪来总司令部工作。
面对这样的机会,林彪十分心动,但习惯于沉默的他一开口又是磕磕绊绊,最后也只说出一句感谢校长信任,没做出一个像样的回应。而蒋介石当时正忙于为北伐做准备,也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花在这件事上,只随口说下次再联系,就把林彪打发走了。
蒋介石没想到的是,下次两人再联系,就是敌人了。
1926年,林彪被分派到第4军叶挺的独立团。
在此后的许多战役中,都能看到林彪的身影。他奋勇参战,给国军和蒋介石找了不少麻烦,蒋介石对此大感头疼,这个他曾经那样欣赏的学生,此时却是越看越烦。他开始止不住地后悔,当初怎么就没能拉拢他呢!
1938年,在经过千家庄村时,林彪被子弹击中,一节肋骨被打断,脊椎左侧受到子弹的贯通伤害。身受如此重伤的林彪被送往苏联就医。经过三年多的治疗,林彪这才得以痊愈,回到中国。
蒋介石听闻林彪回国的消息,拉拢他的想法又开始蠢蠢欲动。他派出胡宗南和自己的心腹戴笠前去接待林彪,想通过这两位林彪在黄埔军校的校友去进行劝说。
两人起初和林彪谈了些什么不得而知。胡宗南很快有急事离开,只剩下戴笠和林彪。后来,胡宗南回忆说,戴笠与林彪的谈话持续了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才各自返回住处。回到住处的戴笠看上去十分兴奋,一关上门,就开始整理他与林彪的谈话记录,一写就是几个小时,还挡着不让胡宗南看。
返回重庆后,那份报告却似乎没有呈给蒋介石,戴笠只是简单地向蒋介石汇报了他与林彪的谈话内容,说他已经将蒋的意愿告知了林,但最终结果如何,还是要看林自己。蒋介石听完,便顺理成章地觉得这次肯定又是以失败告终,于是收了拉拢林彪的心思。此后,这份文件便一直作为绝密档案被保存起来。
几个月后,林彪应中央的要求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在那里,林彪又当面见到了蒋介石。据说,两人原本相谈甚欢,林彪起了个谈话的头,蒋介石也听得很感兴趣,但当林彪提到可能发生的内战时,蒋介石就开始不耐烦地不停低头看表。
不难想象,蒋介石一开始的友好态度依然是出自想要拉拢林彪的心,但当他感觉到林彪不是完全站在自己一边时,就失去了耐心。
谈判完毕,林彪临走前,又被蒋介石叫过去见面,然而林彪开口便是希望蒋介石能够停止压迫,蒋介石彻底恼了,让他不要再提这些事,两人再次不欢而散。
之后,林彪继续在战场上发光发热,即使看到这个人就头疼,蒋介石也不得不承认,林彪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直到多年以后,林彪乘坐的专机失事坠毁,林彪和机上其他人员全部丧命。
听闻这个消息,蒋介石一时呆若木鸡,他几乎不敢相信,堪称军神的林彪的一生,竟会以这种方式结束。
也正是在这一天,蒋介石拿到了当年戴笠记录下来的,和林彪的谈话记录。这份文件上,林彪的态度被记录得清清楚楚。上面写道,林彪明确地表示,在就读黄埔军校期间,他也曾被蒋介石许诺的丰厚条件打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林彪都一心想要来到蒋介石的麾下,为国民党效力,然而每次一有答应的机会,就会被各种原因打断,后来战争爆发,林彪也就放下了这份心思。
为何戴笠要藏起这份文件,而不将真实情况告诉蒋介石呢?
不少人推测,戴笠这样做可能是想将拉拢林彪的功劳完全揽到自己头上,他打算等说服林彪再向蒋介石邀功,没想到最终也没能成功将林彪拉向蒋介石一边。
看完这份文件,蒋介石深感后悔,又感慨造化弄人,只能哀叹:戴笠误他大事。
也许蒋介石认为,只要能尽早拉拢林彪,他和国民党最终的结局也就不会是这个样子。然而,他的失败不仅在于此。他始终不接受共产党的理念,对人民拥护和群众路线嗤之以鼻,他不相信除了某个人的功绩以外,还有其他胜利的方法。因此,他无法抵挡人民如洪流般的力量,被掀翻也是意料之中。
而且,蒋介石之所以在关于林彪的事上一再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当初在黄埔军校时,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在林彪心中埋下失望的种子。最终没能收获一员大将,最大的错误还是出在蒋介石自己身上。无人能预知历史的进程,然而对一个个体尚未建立信用,他又如何能承载一个国家的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