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八卦
伏羲生于古风台 相传伏羲皇帝的外爷叫燧人氏,养了个女儿叫诸英公主。原始人没有粮食,成天吃野菜和山果,冬季就打野兽吃,也没有房子和固定的住处。
诸英公主游来游去,游到渭河,走到大沙沟,忽然天变得很冷,下了一场大雪,雪在有一行儿野人的脚印。她就按这个脚印走去。此后有了身孕,在白家湾的古风台生下一伏羲。蛇身人首,风姓。(甘谷是伏羲故里)
后来在三阳川渭河里也了神龟龙马。背着洛书河图,伏羲照着演成了八卦。
02
渡仙桥
相传大禹治理好江、淮水域后,就带领精壮河工。转移到西北。先治理或开劈黄河、泾河、渭河等水系。在劈开渭河上的最后一道障碍——朱圉岭后,就安排河工留住在渭河两岸,繁衍、生息。当时,大禹只考虑治理水害,没有想到以后的事。河工中的亲人分居在河两岸,人们不能相互来往,只有隔河相望,后来神工鲁班心改变这一状况。他广召天下工匠和门徒,每河搭桥,在渭河上也架了一座桥。就在“禹奠朱圉”的地方,叫“渡仙桥”。(渭河流经甘谷)
传说鲁班沿河而上,选定在当年大禹治水时劈开的渭河两面朱圉岭上架桥。鲁班所领工匠,都得鲁班真传。几天工夫,渭河上空便飞架起一座十分美观的大桥,渭河两岸的人们登上大桥,欢呼雀跃,桥上的喧闹声,惊动的天上的神仙,八仙中的张果老,辞别众道友,骑着起黑驴,来到凡间,要看个究竟。一看,渭河上飞架起一座造型美观,结构严密而又牢固的大桥,桥面上的人们来来往往。热闹非凡,鲁班正站在桥头北端兴致勃勃地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车马。这时张果老骑着黑驴。来到桥头,寻问过往行人:“这桥是谁造的?”鲁班闻声转头来,理直气壮的回答:“我造的!”张果老认得鲁班,鲁班却不认得张果老。张果老想试试鲁班的本事到底有多大。鲁班抬脚要下桥,张果老拦住去路。问道:“我老汉今天要打这桥上过去,这驴很笨,你修的桥经得住踢踏吗?”鲁班还从没听人同他这么说话。气昂昂地回答说:“大车大马一天不知过去多少,不要说一个小毛驴。就是你拉一座山过去也决不会出差错。”“请你到桥下仔细看着,万一桥要塌时,也好及时撑住。小心,我开始过桥了。”张果老说着暗暗施起法力,就近移来天下四大名山,往驴背上驮吆上毛驴,慢慢走上桥,黑毛驴刚上桥,桥面就发出“吱吱吱”的响声,鲁班一听。赶紧跳到桥下,这时,张果老吆着驴到桥中间。响声越来越大,鲁班没暇考虑,就钻到桥下,用肩膀扛住桥梁,张果老吆毛驴终于过桥了,鲁班思筹桥梁是否被压弯,左面的眼睛刚好被前面桥底下伸出一根横梁挡住了视线,鲁班干脆闭起左眼。只睁着右眼,反而觉得效查更好。木匠单眼吊线看平面的习惯,也就从这么传了下来。张果老吆着毛驴。驮着四座大山过得桥来,桥面只响了几声,本想着看看鲁班的难堪,不料自己的打算落空了,心里十分惭愧,就在桥南半山崖的一个窑洞里住了下来,准备将功补过,过了好几月。却没有机会,他怀着内疚的心情离开人间,返回天上。到现在三十铺南河东西两面的红土山崖上,还留有当年鲁班架桥打留下的桥眼和张果老留住此地时喂驴的槽儿。
03
南、北塔和魁星阁
清朝咸丰年间,来了一个广太爷,坐甘谷县令,他才一下桥子,看了一下甘谷的山形地理,对迎接他的乡绅们说:“大像山是青狮、天门山是白象。青狮、白象把门,山上定有菩萨庙。”乡人惊叹:“有啊”!广太爷摇着头说:“可惜了这好风水!”众人间:“为啥?”广太爷说:“石山土苫头,渭水向东流,清官不长久,叫臣不到头。”众人听了忙问广太爷有什么办法变一下吗?广太爷说:“北边修个北塔,南边建个南塔,可以助功名;中间修人魁星阁,功名就出来了。”建南塔,北塔、魁星阁的事就这么定了。可是县衙里拿不出钱,乡绅们自告奋勇出钱,在砖头修了北塔,在蒋家湾修了南塔,在柳家坪修了魁星阁。后来,甘谷果真出了举人,进士和翰林。
04
蔡家寺的传说
古时候有个姓蔡的相爷,家住在伏羌县城东北二十里的一个小村,想在村东修一个和京城一样的金殿。蔡相爷有一个女儿,生得端正清秀,手脚麻利,在家伺奉父亲,料理家务。家中养着一只大白狗。经常卧在土台上看守门户,奇怪的是蔡相爷养的一头牛,尾巴下抱着一窝牛丝火燕儿,别小看它是牛,走跑可快呢,一天能从京城折个来回。蔡相爷修金殿,就骑着牛去京城偷着看宫殿,式样看好后,便请来泥瓦工匠,动手修建起来。为了使金殿修的和京城一模一样,他每天去京城看一遍,看一点就照样修一点,每天往返一次,这样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春秋。眼看金殿快要修成了,不料被皇上发觉。皇上对蔡相爷来京城存了戒心,并用千里镜观看蔡相爷所修的金殿。看来看去,修金殿的地方被一朵白云堵着看不清楚,这朵“白云“正是家门口卧的那只大白狗。蔡相爷因为有了牛和狗,修金殿也就放了心,他不顾劳累疲乏,照常天天骑牛去京城,一心想修个如意的金殿。
有一天,蔡相你的女儿给她父亲建议说:“你把牛尾巴上的牛丝火燕儿掏掉,牛就轻巧了,跑起路来更快了,一天就能从京城折两个来回。”蔡相爷听其言掏掉了牛丝火燕儿,再骑牛去京城,跑至庄北山岭上时,牛卧着不动了,后来就将此山改为“卧牛山”。说来也怪,当牛死后,大门口土台上的狗也不守了。皇上用千里镜观察,才发现蔡相爷在修金殿,意在篡朝谋位。立即下令,派来官吏抄了他的家,灭了他的族,当时有一家属正在北山谢家湾走亲戚,当听这消息后,为了躲避灾祸就改蔡姓为谢,至今,谢家台子上还住着几户姓谢的人家。后来的人在已修成的金殿内塑了神佛像,名曰“蔡家寺”,庄名就叫蔡家寺了。
来源:(本文转载于今日头条陇先生)
甘谷线为什么称华夏第一县
甘谷县是中国的几何中心,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享举海内外的旅游名胜区和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的西北,渭河上游,陇海铁路、国道316线横贯境内。泾甘、通甘、北甘路为主线的县乡村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通讯便捷,电力充裕,资源丰富,商流发达。甘谷是三国蜀汉大将军姜维等名人先贤诞生之地,世称姜维故里。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人。甘谷县古为冀县,是全国建立县制最早的地方之一,有“华夏第一县”之称。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秦武公攻邽、冀戎人,征服了邽、冀以后,建立了邽县和冀县。秦建立郡县制是诸侯割据的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开始。
今甘谷西汉时仍为冀县。
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将天水郡移置冀县,改为汉阳郡。
东汉灵帝时(公元168——188年)兼凉州治,凉州刺史治冀县。
三国曹魏时(公元220——265年)为冀县,改汉阳郡为天水郡,属天水郡。
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置秦州治,泰康七年(公元286年)秦州迁置上邽。
北朝后魏武帝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改为当亭县,属天水郡。
北朝北周时(公元557——581年)改为冀城县,后又并入黄瓜县。
隋炀帝大业时(公元605——620年)复改为冀城县。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为伏羌县,并入渭州的陇西,置伏州治。
唐代宗广德元年至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763——962年),为吐蕃占领。
宋太祖建隆三年,置伏羌寨,属秦州。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升为伏羌城。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置永宁镇,属巩州。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以伏羌城升为伏羌县。
明清两代沿用伏羌县,属巩昌府。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元月一日,改为甘谷县至今。
甘谷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渭河川道区为冲积小平原,物产丰富,被誉为渭河“金腰带”。甘谷素称“辣椒之乡”,甘谷线辣椒味道浓香,驰名中外,白条党参畅销国内外,甘谷月季获1999年昆明世博会金奖。县内文物古迹众多,已发现的文物保护点有60多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迹11处,汉代以来的古墓葬20多处。有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城西石窟群绵延十余公里,尤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最为驰名,凿于北魏、妆于盛唐的释迦牟尼大佛像,是渭河流域惟一一尊唐代大佛,为国内所罕见。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以大像山为依托,与华盖寺、天门山、尖山寺、姜维墓、蔡家寺相呼应的陇上黄金旅游线。
县域工业以建筑、建材、轻纺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自古以来,甘谷商贸发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重镇,宋有“茶马大市”之名,明享“商旅之家”美誉,广大群众素有经商传统。
甘谷名称的来历是什么?
历史记载,甘谷县名,因宋代名将杨文广曾在县城北的城子村筑筚篱城抵抗西夏,取名甘谷城,于是有甘谷之名。甘谷古称冀城,县名历代多变更。
甘谷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出生在甘谷县白家湾乡蒋家湾村的古风台太昊山。甘谷有着近两千七百年的建县史,是中国最早建县的地方。
甘谷古属雍州,为冀戎繁衍活动之地,古代,为秦国的“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提供了有利条件。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秦昭王灭义渠戎后,置北地、陇西两郡,冀属陇西郡。
秦始皇(赵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其中陇西郡辖冀县。
扩展资料:
甘肃的县制
甘肃建省约有700多年的历史,县的建制早于省,从春秋开始萌芽算起,迄今己达2200余年。先秦时期,全国分为九州,甘肃省境大部属雍、梁二州,旧称“雍梁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分为36郡,省境东南地区为北地郡和陇西郡。
汉代先在省境置凉州,至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省境先后改置武都、陇西、金城、天水、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10郡。
唐代改郡为道,省境分属关内道、陇右道和山南道,共辖22州。北宋初期西夏统治河西时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今张掖市),辖甘州、肃州(今酒泉市)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这是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
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甘肃行中书省,辖黄河以西七路二州(黄河以东地区为陕西兴远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甘肃省的行政区划。明代废省设司,省境属陕西布政司、陕西都司、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清代设陕西右布政司,后改甘肃布政司,行政中心从巩昌(今陇西县)迁至兰州市,辖今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省区范围。光绪十年(1884)分出新疆。
1912年省境又划分为宁夏(原朔方)、西宁(原海东)、兰山、泾原(原陇东)、渭川(原陇南)、甘凉(原河西)、安肃(原边关)七道。1927年废道,1929年分出青海和宁夏两省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省境陇东地区属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和关中两分区。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肃行政公署。
1950年1月8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甘肃(取全称中的“甘”字作为简称;又因省境的大部分在陇山之西,故亦称陇西、陇右,或简称陇)省名随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