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人说旅游得多了,见得多了,再看见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也见怪不怪了。
然而世界上既然有天南海北到处旅游游玩的人,就有成天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在家待着的人。日本文化进入我国后,带来了“宅系”一词,指的就是这些衣食住行全都在家中,从不出门,和人交流仅限于网络的人。
当然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然而在大洋彼岸老美的阿拉斯加州,有这样一座小镇,镇上所有居民(200个)都生活在同一幢大楼中,其中很多人可能半辈子都没出过大楼,这里可不是什么宅男宅女聚集地,而是传奇小镇惠蒂尔。
惠蒂尔小镇的历史惠蒂尔(也有译作惠提尔)小镇算得上是世界知名的传奇小镇了,虽说它是个小镇,但全镇境内的唯一建筑就是一座叫做贝吉奇(Begisch Towers)的大楼,一共15层高。
它就如同一个自给自足的生命体,楼内的一切足够供给小镇上的居民。当然,在本地人口中,它还有一个名字——荒野中的度假酒店,足以看出在大楼内生活有多么惬意。那么,这座奇妙的惠蒂尔小镇,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惠蒂尔小镇位于威廉王子湾的西端,它距离阿拉斯加州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大概有100公里的路程,面朝大海,遗世独立,仅有一条叫做安德森隧道的穿山隧道连通外界,这条隧道是北美最长的隧道之一,是二战时修建的。
众所周知在二战中后期,日军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发生了不少冲突,面对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美军决定寻找一个地方修建一个遏制日军的军事基地。于是此时,拥有不冻港的惠蒂尔就进入了美军视野。
为了方便往来运送军事装备,美军修建了安德森隧道连通外界,这也成为了小镇通向外面的唯一途径。而且这条隧道还是一条单行道,迎面相向行驶的话两辆车都无法经过。二战时美军将惠蒂尔当作了自己的军事基地,于是巴特纳大楼(Buckner Building)拔地而起,它也是贝吉奇大楼的前身。
因为当地天气寒冷,所以军民们的生活一切都在大楼内,楼里有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除了基本的衣食保障以外,精神娱乐也没落下,图书馆、剧院、保龄球馆应有尽有。
修建这座大楼的初衷一是为了抵御寒冬,二是为了避免户外活动暴露目标。冷战时期贝吉奇大楼拔地而起,这栋楼最早是修给军官的家庭公寓式大楼,楼内的东西比起巴特纳大楼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冷战结束后,巴特纳大楼被逐渐荒废,绝大多数惠蒂尔小镇的居民都搬入了贝吉奇大楼内,换了个地方继续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
荒野度假酒店惠蒂尔小镇是对游客开放的,所以这些年来也有不少人因为好奇而前往当地一探究竟,看看那些居民是不是住进大楼以后真的就不用再出门了。
别看贝吉奇大楼从外观上只是一座较宽的大楼,但其实内部有着一个小镇所需要的一切设施,甚至有相关部门办公室,其他诸如医院、饭店、警局、学校、超市、邮局等也是应有尽有,大楼内大概有150个房间是专门用作这些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岗位。
不过这些场所面积都不大,里面的工作人员也不多,不过专业从业人员也都是经过专业培训,拥有合格营业执照的;而学校里虽然只有两名老师,但也足够应对小镇里的孩子了。
至于警察,其实他们更像是维护整个大楼正常运转的工作人员,毕竟在大楼里大家几乎都抬头不见低头见,实施犯罪的代价太大了,所以警察基本上也没什么用武之地,除了阻止一些小偷小摸以外,其他时候基本上就和酒店保安做的事差不多。大楼内还有一个大型的广场,专门供居民们锻炼健身以及散步,大楼内网络、Wi-Fi之类的普及也是不用说的。
而贝吉奇大楼还专门开辟了最上面两层作为旅馆,游客们来到小镇后就可以入住,体验一把另类的“度假酒店”生活,体验一下整个镇子上的娱乐活动是如何在一栋楼里完成的。
很多居民半辈子没出过大楼,但也不是他们出不去,只是自身不愿意,他们不认为贝吉奇大楼是禁锢他们的地方,是他们主动选择了不外出,因为大楼里的一切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甚至是更高阶的精神需要,那么自然就没有了外出的必要。
结语如果说日本的那种“家里蹲”是封闭了自己的话,惠蒂尔小镇的居民的生活就可以看作是“一定范围内”的开放式。
其实想想,就算是在楼外,很多人的生活也不过是三点一线,在固定范围内活动、和固定的人交流、进行固定的娱乐活动,楼里楼外,其实也没什么差别。
全球第一“宅”的小镇,居民都住同一栋楼,里面学校超市样样俱全
全镇200人住同一栋楼,里面学校超市样样俱全,有人几十年没出楼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旅行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