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西南边陲的一个农村,有这么一个诡谲离奇的传闻。传闻的主人公是一位“资深”的捕蛇人,他叫程德明。
德明之死
程德明是村里第一个干起捕蛇行当的人,也是当地有名的捕蛇人,人称“蛇王”。
不过关于他的传说可不仅是因为他捕蛇厉害,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的死状和坟上的“怪事儿”。
就是这样一位有经验的抓蛇老手竟是死于群蛇攻击。专家表示:因为程德明生前抓捕过王锦蛇染上了臭液的味道,而正好是红脖颈槽蛇的死对头,所以中毒而亡。
1991年农历七月十五傍晚,程德明的妻子王金平在晚饭前去唤他吃饭,不想却在自家玉米地里看见了丈夫的尸体和满目狼藉。
丈夫脸色铁青,四肢已然僵硬,俨然是中了蛇毒而死。在他模糊的尸首边的是二十余蛇身,断得断,烂的烂,一边的锄头还拦腰砍断了一条蛇。
在警察和法医的勘察下,得出结论:程德明生前与群蛇打斗,蛇数量高达17条!
程德明最终也死于蛇毒,而该蛇品种是当地较为普遍的红脖颈槽蛇,俗称野鸡项蛇。
诡异的是,蛇并不是群居动物,除了在冬眠期它们会聚集在洞穴里,其余一般情况下,蛇更偏向于单独行动,且对于红脖颈槽蛇这种毒蛇,领地意识极强,更不易成群出现。
因此程德明身边那17条蛇显得很不正常。
无独有偶。在程德明下葬后,村里又传出了一件怪事。
程德明下葬后的第一个盛夏里,一位村民受一阵腥臭味和草丛异动指引,来到程德明坟前——一大群蛇盘踞在程德明坟头,黑压压一片,不时还有一些蛇挺着脑袋吐着蛇信警惕地观察周边。
这位村民赶紧就将此事传入村子,巧的是一些附近人表示,也在程德明坟头看见过群蛇活动,有人也见过蛇群群聚“开会”,也有人看见蛇“哗啦”四散开去,场面都有一股相似的瘆人的仪式感。
前文说到,蛇类并不长群聚,但也有例外。
蛇在繁殖季会群聚交配,此多为雌蛇释放信号吸引雄蛇,因为蛇是爬行动物,雌雄在生理结构上很难适配,这导致蛇繁衍成功率低。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雌性会吸引多条雄性同时交尾,以此提高成功率,这就会形成“魔幻”的“交配球”的场面。
抑或,蛇因为群聚在一起冬眠,在气候回温时自然有机会一起涌现。再者就是人类的干预——大规模放生。综上,我们可以合理推测,蛇坟的成因很可能与前两种情况相关。
但是,村民们并不知情。
这样惨烈的死状,坟头诡异的群蛇穴,再加上那天适逢中元节,也就是农村俗称的“鬼节”,几个诡异的元素恰到好处地为程德明的死渲染上一种怪诞的氛围。
初遇红脖颈槽蛇
这就要从程德明入行后与野鸡项蛇几次接触说起。
在没有前人铺路的情况下贸然从事捕蛇毕竟凶险,作为毫无经验、半路出家的捕蛇人,程德明又为何知难而进选择入行的呢?
众所周知,以蛇入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偏方”。
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都有关于蛇可活血化瘀等功效的描述,尤其是以酒为药剂制成的蛇酒,在我国已有两千年之久的历史。
程德明那个年代,大家的收入水平增长,生活条件改善,在经济发展和养生、猎奇等其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市场上流行起吃蛇肉野味、食蛇胆、喝蛇酒等饮食行为。
正所谓,需求决定市场,以蛇食补的流行自然地催生了“捕蛇人”这一职业。
而程德明是湖北农村人,他所在的利川市土地肥沃,接壤川渝,湿度大,为蛇类生存提供了天然的栖息条件,也为捕蛇人提供了优越的资源。
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虽持续增长,可仍面临资源紧张,人口形势严峻的局面。
这样的大形势,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民而言十分不友好。他们面临着边际报酬递减的困境。
可与此相对的是,野味和蛇酒的流行让捕蛇行业横发逆起。
运气好的时候捕蛇一天的收入可以抵农民种地一个月的收入。在农事不景气的背景下,如此一本万利的买卖促使程德明选择抓蛇养活家人。虽说捕蛇危险,但这也应了老话“富贵险中求”,程德明开启了他的捕蛇生涯。
程德明所在的地区多灌木山林,潮湿的气候更是为蛇虫繁衍提供温床。
起初,程德明捕蛇尤其顺利,当地有许多无毒、肉质好、体型大的菜花蛇,这类蛇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捕蛇带来的暴利和前期行动顺利更是刺激了程德明,他在抓蛇时更加大胆,几乎见蛇就杀。
程德明捕蛇的人越来越多,走的林子也越来越深。
随着程德明捕猎挣的钱越来越多,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不久后还收了两个徒弟。他与红脖颈槽蛇第一次冲突是在一次和徒弟捕蛇的过程中。
那次,程德明带着徒弟去了一片他比较熟悉的林子捕猎,途中遇见了一条红脖颈槽蛇,这并不是他们的理想猎物,故而随意用棍子驱赶,不想,过了一会儿,密密麻麻的蛇从地面涌现,如此场面,甚是诡异。
三人都有些惊慌失措,边打边退,待退至村庄,打死的蛇竟然有73条!
这事传到村子里,大家都不敢相信。村里人在程德明一行人的带领下回去看路上的惨状,村里人又陷入集体恐慌,要知道,红脖颈槽蛇在当地可并不常见。
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这件事,联系上文提到的蛇聚集的几种可能,不难推测,这次程德明可能是打了蛇窝了。
对此,也还有另一种说法,据说程德明那次惊动了红脖颈槽蛇交配,这是捕蛇三大忌之首。
蛇在交配时异常敏感,此时的毒性也最强。但不论如何,遭遇这次追击后,程德明对此事很是顾忌,权衡利弊下,也决定停止捕蛇。
祸不单行的复工之路
停止捕蛇后,程德明重新下田,停止捕蛇后家里的收入少了一大半。
两年后,程德明听闻邻村的捕蛇人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的自行车价值两三百元,可抵老师将近一年半的收入。这让程德明又动起了恻隐之心。他又去市场打听,发现菜花蛇的价格大涨。
这彻底攻破了程德明的心理防线。于是,在1989年,程德明正式重操旧业。
不想,在“复工”后第一次捕猎就遭到了蛇的攻击。
那次,程德明也十分小心,捕到了一条两斤多的松花蛇,他正庆幸自己运气不错,却突然感觉到脚下阵痛,低头一看,是一条青竹蛇死死地咬住了自己的小腿。程德明打死蛇后赶忙包扎伤口去了医院。
复工后第一次捕蛇出师不利,程德明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怪自己运气不佳。
可在后来一次捕蛇时,他又与红脖颈槽蛇狭路相逢,面对它的袭击,他的第一反应也由之前果断打死转变为迅速包扎逃跑。
从程德明态度的转变可以发现他心态上的转变,对于蛇报复的说法,他从一开始的无所谓转为怀疑忌惮。在那之后,程德明真正下定决心不再捕蛇营生。
可蛇似乎没打算放过他。在金盆洗手从事农耕的日子里,蛇还是三番两次地出现、袭击他,打破他平静的生活。
在那短短两年里,他五次被蛇所伤,蛇的攻击像一个诅咒,缠绕着程德明的生活,也盘踞在他心上,直至生命最后。
真相究竟如何?
说起蛇,人们对其印象通常是神秘、有灵性。在东北民间,蛇也被列为“五仙”之一。
特别是关于活蛇泡酒的新闻,在广西黑龙江等地区均出现过开坛后活蛇“复活”袭击人的新闻。2014年,《新华网》还报道过一则“蛇头”咬人的事件。
一名饭店厨师在收拾厨房时,竟被断了身的蛇头咬了一口。离奇的传说加上新闻事件,让玄幻的认知显得尤为真实。
但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对此,专家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蛇之所以能够在断头后呈现不死的状态,是因为蛇的反射神经会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不似人类的反射神经多与大脑相联系。
因此,蛇即使在被斩断的情况下,仍能在短期内对外界刺激做出应激反应。
斩断蛇身后,蛇头仍与部分颈部肌肉相连,面对外界刺激,受低级中枢神经系统支配,蛇颈部仍收缩运动。
但这只属于无意识的非条件反射,这样的活动也具有时效性,并不表示蛇会死而复生。
前面说到的,蛇的脑部反射神经并不发达,从它的脑部体量也不难看出,蛇的脑容量极小,小脑仅有一个半圆形的褶皱,这样的脑部生理构造根本不足以支撑复杂的行为,不夸张地说蛇凭借脑部记忆人像都是个问题。
那么蛇为何见到程德明就展开攻击呢?
一般来说,蛇攻击人这样高大的生物只出于两种目的——捕食和防御。
人类对于蛇类这样的爬行动物而言,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人在蛇眼中,就像是突如其来的巨人一般,所以一般情况下,蛇并不会主动攻击人,而人也不属于蛇的捕食对象,摒去捕食,那就是出于防御了。
可常理来说也不会发生这样群蛇进攻的行为。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蛇群对程德明做出如此大的反应,难不成是因为程德明杀戮太重,他的气息引起蛇的危机感?
若是如此,程德明终止捕蛇生涯后没有理由遇袭啊。对于蛇群起而攻之,似乎无从解释。
拨云见日终有时
后来在专业人士的研究推测下,拼凑出了真相。
前文说到过,程德明好捕菜花蛇。而菜花蛇中的王锦蛇体格硕大且无毒,看似是无害蛇,似乎是捕蛇人完美的猎物,可以无所顾忌抓捕,但其实不然。王锦蛇虽然无毒,可在蛇群里可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王锦蛇也叫大王蛇,从它的名字里也能窥见一点端倪。
王锦蛇体格健硕,成年蛇平均有2~4米长,在无毒蛇中是巨型的存在。
王锦蛇被视作性情“残暴”,因为它是会吃蛇的蛇类之一,它捕食范围包括很多剧毒蛇。就是碰上了剧毒的大型蛇眼镜王蛇,王锦蛇也是不在怕的。
因为王锦蛇自身对蛇毒有免疫,皮厚耐力久,在我国蛇的种类里,完全算得上蛇中小霸王。有这样一句谚语:“一里王锦蛇,十里无毒蛇。”
那这又与程德明遇害有什么关系呢?捕蛇人大肆捕杀王锦蛇,没有了王锦蛇的制约,其他蛇类数量迅速增长,蛇类生态平衡被破坏。
这也就是为什么捕蛇行当刚兴起时当地最多的是菜花蛇,后来却多了许多红脖颈槽蛇等不常见的蛇种。
蛇都有腺体,而王锦蛇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在被捕后,它的皮肤和肛门会释放一种特殊臭味的液体,这种味道很重且难以除去。
巧的是,红脖颈槽蛇对这种来自天敌王锦蛇的味道有一种天然的警觉和敌意。而程德明捕猎王锦蛇不计其数,自然染上了王锦蛇臭液的味道。
捕蛇初期,他身上味道较重,毒蛇感应到这样强烈的气息,避之不及。但后来,程德明中断捕蛇,气味渐散但未完全消失,其他毒蛇感应到危险的信号,而这种微弱的天敌信号不足以让他们退却躲避,故群起攻之。
如此看来,蛇的进攻纯粹出于简单的应激反应。程德明的死是偶然,也是必然。
买卖挑起人对蛇的伤害,贪婪诱发大规模的屠戮,进而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在这个因果链里,程德明既是因,又是果。
拨开离奇故事的疑团,是生命的自然反馈。而悲剧的唯一规避方式就是尊重自然,让生态的警钟长鸣。
被蛇“追杀”5年的人,令人细思恐极的真事,1986年发生了什么?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起义初期,曾经经过了一个叫做芒砀山的时候,遇到了一条挡路的白蛇。刘邦趁着酒意手起刀落,一下子将白蛇斩成了两段。而这条白蛇在后来投胎成了王莽,王莽长大后就结束了西汉的统治。
但今天的主角,却不是刘邦这样的大人物。程地明是湖北利川市狮子村里的普通百姓,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胆子特大,在务农之余,还会拿着蛇叉柴刀麻袋之类的东西去山上抓蛇。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各地的蛇还颇多,在丛林茂密的狮子村里头就更是如此。那时候家家都兴泡个蛇酒吃点蛇肉什么的,因此抓蛇来卖也算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了。
蛇是变温动物,习性也不习惯群居,只有在交配季节才会聚到一起。因而大部分时候,程地明都是跟蛇“单挑”的,凭借着各种工具,眼疾手快的程地明抓起蛇来相当顺利,几天赚的钱就够一个月的生活了。
在1986年4月17日的时候,程地明如同往常一样出门捕蛇去了,还叫上了两个朋友一起。到了山上的时候,凭着丰富的经验,他很快就找到了一条蛇,这蛇全身黄绿,唯独在颈部有一段是血红之色,当地人都叫它是“红花野鸡项蛇”。
于是,程地明就前去抓蛇,但还没来得及出手,从旁边有接连出现了7条同样的蛇,并且都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程地明几人冲来,俨然是要攻击他们的意思。三个人边退边砍,但更多的红花野鸡项蛇却不断从草丛中冲出来。
程地明几个人没一会儿就杀了73条蛇,但这蛇反而是越杀越多,把程地明这老捕蛇人都吓到了,因此,三个人也顾不得杀蛇捡蛇了,只是一溜烟跑了。这种怪事让程地明一宿都没睡着,他怕是杀蛇太多遭报应了,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程地明都没有再抓蛇。
但1988年的时候,蛇的价格却突然猛涨,这让程地明又开始按捺不住了。那个时候,一个月能赚个几百块钱都不愁吃喝了,但当时蛇肉的价格却飙升到了一斤30块,程地明只需要上山一两天,那就是一个月的吃喝了。
因此,程地明又开始抓蛇了。他所在的狮子村里,气候地形植被什么的都很适合蛇的生长,因此这里的蛇很多。而且程地明和村子里的几个人听到上次的怪事,都两三年没抓过蛇了,村里头的蛇自然更多了。
因此,程地明很快就抓了几条蛇,卖掉之后得了一笔不少的钱。可到了7月12号的时候,他刚刚抓了一条松花蛇,结果就别不知道从哪里出现的青竹蛇咬了。到了8月22日的时候,程地明又被别的蛇咬了。
结果,之后只要程地明出现在山里,不管他在干什么,总会蹿出来几条蛇来攻击他。到了1991年的时候,程地明正在自家玉米地里干活,结果又是许多蛇朝他咬了过来。
程地明边打边退,最后他放倒了几十棵地里的玉米,杀了总共17条蛇,但自己也被连咬9口,中毒身亡了。而离奇的是,在玉米地另一头玩的他的儿子,却连蛇的影子都没见着。
家里人把程地明安葬之后,却发现每年的7月份左右,都会有一大群的蛇来到程地明的墓边,一个个吐着紫色的蛇信子,看起来非常瘆人。而这个故事,也被当年的湖北日报报道了,一时之间“利川蛇墓”也就为天下人所知晓。
虽然笔者从来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从来不迷信。但这件事发生得十分蹊跷,到现在都没有合理的解释,或许冥冥中还有某种我们现在的科学还未能了解的力量,使得程地明被蛇群“追杀”了整整五年。
总之,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捕蛇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事,但杀孽造多了始终不好,至少就很影响我国的生态环境,到现在,野外的蛇已经越来越少了。因此,为了保护环境保护自然,我们还是要敬畏自然,克制贪欲,保持善良啊!
1991年,那个被蛇“追杀”5年的湖北小伙程地明,他后来怎样了?
说起蛇等一些变温动物,心中一定是充满了恐惧,其实蛇是很有灵性的动物,在古时候还有很多地区的人们把蛇看中很神奇的动物去崇拜,在很多地方都刻上蛇图腾就是为了显示对蛇的尊重和崇拜,1991年湖北小伙程地明被蛇“追杀”5年,大家一定很好奇他当初对蛇做错了什么事情,导致蛇如此记仇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这个湖北小伙程地明他是一个捕蛇人,他经常会去山上去抓蛇,大家都知道蛇的全身都是宝,蛇皮到蛇肉到蛇胆都是中草药,用蛇泡酒也是很多地方的习惯,喝了这样的酒强身健体,所以靠着捕蛇程地明也有一定的收入,这也是他多年坚持捕蛇的原因。
而且程地明捕蛇喜欢和朋友一起去捕杀,毕竟有很多毒蛇,一旦不小心被它们咬了,有其他人在多少是个照应,要比自己单打独斗要安全很多。
1986年的时候,程地明就和朋友一起上山去捕蛇,这次他们选得时间很对,正好是蛇出来活动的时间,所以一路上他们收货颇丰,几个人都是很开心,这次他们算是赚了一笔钱,几个人都拿着沉甸甸的袋子,里面装满了种类不同的蛇,心中还是很开心的,甚至已经开始幻想去如何把这笔钱花掉,程地明更是欢快的哼起小曲了。
他们还在山中不停地寻找蛇的踪迹,突然程地明看到一条很珍贵的蛇,这条蛇价值不菲,所以程地明就小心翼翼要把这条蛇抓到,不过这条蛇反应很敏捷,直接就向程地明扑过去,程地明眼疾手快把这条蛇一分为二,不过紧接着更多的蛇扑过来,程地明就招呼朋友过来帮忙,他们就看到很多条蛇,他们就立马跑走了,后来程地明就怪事不断,经常被蛇咬伤,还是同一种蛇,程地明就想到了一定是蛇向他复仇了,而且蛇一复仇就是5年,这五年他被无数的蛇追杀,几次都脱险了,不过他也是心有余悸。
可见种善因得善果,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一定要去善待每一种生灵,它们也有活下去的权利,不能自诩万物之长,就去随意伤害其他的动物,不然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特别是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或者是为了给自己制作精美的衣服就去随意伤害其他动物,野生动物含有的病毒一定会传播到人类身上,让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吧,为了全人类的健康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结语:在1991年的时候,程地明还是被蛇咬死了,村民看到他的尸体的时候,也是觉得很恐怖,身上到处都是蛇咬过的痕迹,还有很多条蛇等待复仇,不过看到村民到来,才四处散去,这就是所谓的百因必有果吧,对此,荧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