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发财的手指点点右上方的关注,后续我们会为您带来更多有趣的内容,方便您及时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点上一柱香,鞠上三个躬,“故人沐浴”仪式就开始了。
和生者沐浴不同,故人沐浴更加考验技术,除去身体清洁、指甲打磨、洗发吹风、面膜保湿,更多的是让逝者的面容恢复到生前的状态,整个过程需要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
对于入殓师来说,以上这些都是日常工作,而对往生者的亲人们来说,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和亲人的告别。
所谓“故人沐浴”就是为逝者清洁、化妆、更衣的仪式,从事“故人沐浴”的职业俗称入殓师。
活着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真正的死亡,唯有当至亲的人离开,人们才会去思考跟死亡有关的话题。
本文的主人公吴津娜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死亡。在她成为一名入殓师之后,更是对死亡有了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认识。
吴津娜
她认为对于已逝的人,绝对不能用手直接触碰身体,这跟恐惧无关,即使这个人是逝者最亲的人,也千万不要这么做。
那么吴津娜为什么会这么说?这种做法是所有入殓师的禁忌吗?入殓师们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入殓师的日常工作,看看这些“两个世界的摆渡人”是如何对待逝者,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中国“故人沐浴”第一人1998年的一天,年仅12岁的吴津娜被家人告知了一个噩耗——一向非常疼爱她的一位至亲出了车祸,不幸离世。
对她来说,这位亲人除了跟自己有血缘关系之外,还是自己的偶像。她无法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失声痛哭。
冷静下来后,吴津娜想去见他最后一面的,跟他好好道个别。她的提议,遭到了家人的拒绝。
亲人是因为交通事故去世,医院的冷库又发生了一些故障,导致遗体出现大面积感染,身体的许多地方甚至已经变成深紫色。
他们觉得吴津娜还小,不忍心让她看到亲人的惨状,害怕她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巨大的打击。因此,她没能同至亲做最后的告别。
从那以后,这件事成为了吴津娜一辈子无法释怀的遗憾。她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希望有一天能够帮助和自己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使他们不再留有遗憾。
本来,吴津娜非常擅长短跑,梦想是长大后当体育教练。从事外贸行业的父母,一直在给她补习英语,希望她长大后出国留学。
令父母没想到的是,看上去“不起眼的一件事”,影响了她的一生。
三年后,吴津娜做出了一个让家人震惊和无法接受的决定。15岁的她报考了一所中专学校,专业是“殡仪”。
在她所处的时代,中国的殡葬业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人们对入殓师这个行业也不是十分了解,对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更多的是觉得“晦气”、“不详”。
家里人特别是父母很不理解吴津娜的选择,也接受不了她的这个决定。
因为家里人从商,认为她做这样的事不吉利,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去跟死人打交道。双方争执过无数次,一时间家庭关系很紧张。
但吴津娜坚持自己的选择,一定要去。幸运的是,爷爷支持她,她才得以顺利地入学。
学习的最后一年,吴津娜回到当地殡仪馆实习,由于离家近,她就住在家里了。闽南地区的习俗,初一、十五都会祭神。
吴津娜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她经过客厅餐桌上的祭祀台,看到上面有一袋妈妈买回来的苹果,有一个掉了出来。她没有多想,顺手捡起来放了回去。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再次经过祭台的时候,发现祭台上的水果变了。她很诧异,跑去质问妈妈为什么要换新的水果。
虽然妈妈没有给她正面的回复,但她明白妈妈是觉得自己拿过的水果不吉利,甚至是晦气,不能再用来祭祀祖先。
这件事深深伤害了吴津娜,她不断地反问自己,这样的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
如果自己一直坚持下去,会不会连最亲的人都嫌弃自己。她痛苦不已,不知道前方的路该何去何从。
实习很快结束了,回到学校。老师说有家日本的企业,来中国招防腐师,但要到日本去工作,问她有没有兴趣。吴津娜没有犹豫,当即答应了去日本。
这一去,就是九年。
在日本,吴津娜观看了入殓的整个仪式。日本同行对故人的温柔、亲切、细致,深深地触动了她。
此时,她才真正了解,原来离别可以是这么美丽,这么温暖,把逝去的人重新唤回,赋予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而温柔,重要的是充满了爱。
带着对这份职业的敬畏与感动,吴津娜在学习中重视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完美。她耐心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入殓师。
2013年,吴津娜回国组建团队,成立了至归(上海)礼仪服务有限公司,她把从日本学到的服务精神和服务理念以及精湛的服务技术带回国内,并且因地质宜地做了很多改革。
很快就得到国内的认可,成为中国“故人沐浴”的第一人。
吴津娜认为:婴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人们总是把他洗得干干净净,让他开始新的生活,当一个人逝去时,也希望他能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地离开。
“质本洁来还洁去”,这是吴津娜和其团队一直以来的服务理念。
死亡可能只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就像穿过一扇门,走向下一趟旅程。
“故人沐浴”的与众不同有人说亲人去世自己的家人帮忙擦洗一下,穿好衣服就行了,没必要弄这么个公司,还要花钱去做什么“沐浴”。
可是当了解了“故人沐浴”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流程,会重新认识这个行业,也会重新定义吴津娜等人存在的意义。
“故人沐浴”的服务对象不只是正常死亡或生病去世的人,还包括因车祸等意外死亡导致身体残缺或严重变形的逝者。
为了让这些逝者能够体面地同家人、朋友做最后的告别,就需要入殓师将逝者的身体和面容做好修复,尽量将逝者恢复到生前的状态。
吴津娜在日本学习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位逝者。
那时吴津娜已经成为了遗体技术总监,一天一位中国友人邀她去看现场,想要为一位逝者做修复。吴津娜没有多想,以为只是平常的修复,可当她打开棺木时,却被吓了一跳。
虽然她见过无数次现场,可眼前的一幕她还是不太能接受。
女孩的面部损伤特别严重,被卡车碾压而亡,父母无法接受残酷的事实。
孩子还是一个初中生,花一样的年纪,还特别优秀,是当地排名第二的剑道选手。
再过十天,她就要参加当地的剑道比赛了。
如果不出意外,孩子又会捧回来一项让全家人骄傲的荣誉。然而现在,能让孩子完美地跟家人和亲朋好友告别都成了一种奢侈。
吴津娜忍住将要掉下来的眼泪,决定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帮助孩子的家人完成心愿。
女孩的情况需要做缝合和拼骨,可家属就在玻璃窗外面,修复的过程如果出现很大的声音,会让家属的情绪产生很大的波动。
吴津娜想了一个办法,她在全程都播放着女孩最喜欢的音乐。这既告慰了逝者,又减轻了家属的悲伤。
现在的吴津娜有能力去帮助那些同女孩有着类似经历的人,而她每一次修复的完美完成也悄悄地抹平了当年她至亲离开留下的遗憾。
经过长达八个小时的时间,吴津娜完成了入行以来最具挑战的一次修复,最后她为女孩穿上了美丽的校服。
吴津娜特别将女孩校服上的一颗纽扣留给女孩的妈妈亲自扣上,因为当孩子走出家门去上学的那一刻,妈妈总是会习惯性地检查孩子的纽扣有没有完全扣好。
这一细心的服务让女孩的妈妈非常感动,事后专门为此向她鞠躬致谢。
告别的那天,女孩的一位邻居也来为她送行,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事故当天,她亲眼目睹了车祸的现场,女孩的惨状一直在她脑中挥之不去。
而现在她看到的却是女孩完整地、安祥地躺在那里,像一个美丽的天使。
这位邻居是一位老奶奶,当她得知是吴津娜为女孩做的防腐和修复,便要求公司的董事长带着吴津娜和她见面。
起初,吴津娜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怀着忐忑的心来到老奶奶面前,老奶奶却说:“我百年以后的防腐和修复就拜托给你了。”
那一刻,吴津娜领悟到了死亡的尊严,以及作为入殓师的尊严。
这样一个倍受歧视的职业,其实却能给人最后的体面,她觉得自己的职业很有意义。
“我们无法选择生,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逝去。”
吴津娜用她精湛的技术和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告诉所有人:世间的生命是可以很美很美地跟大家告别。
为何不能直接用手触碰逝者“故人沐浴”的整个过程都必须要戴着手套完成,千万不能直接用手去触碰身体,这是所有入殓师的禁忌。
这种禁忌不是迷信,也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有它的科学道理。
人在去世以后,身体的各部分包括免疫系统都停止了工作,导致人体内的细菌不断滋生,所以人死后尸体会很快腐烂变质。
而人的手上往往会携带大量细菌,这时候如果不戴手套直接触碰尸体,会使尸体感染细菌和病毒,出现淤青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尸斑”。
加上逝者的皮肤很脆弱,直接用手接触,指甲很可能划伤逝者,留下痕迹。
另一方面,尸体上的病毒和细菌也会危害到生者的健康。有人曾经用手触摸过逝者的身体,事后得了像感冒一样的症状,咳嗽吐黏痰,吃什么药也不管用,而且断断续续地低烧。
后来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微生物病毒性重度感染。如果不是他抵抗力强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所以,不用手直接触碰逝者是对已故去的人的保护,也是对生者的健康的保证。吴津娜要求她的所有员工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戴好手套,首先要做的是头部洗护,给逝者清洁头发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弄不好洗完之后会掉很多头发。
每个故人的发质又不一样,为了找到一款既能洗干净头发又能保证不掉发的洗发水,吴津娜和她的团队做了200多次试验。
为了让每个入殓师都能从逝者角度体会沐浴的舒适度,吴津娜会让她的队员模拟成逝者,亲自去感受,去体会,然后对不满意、不舒服的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样精益求精的做法,使她和她的团队收获了无数赞誉,他们背后的努力可想而知。
在给逝者做全身清洁时,为了使逝者的遗体不被暴露,会选择用两条毛巾交替覆盖住全身,给予逝者足够的尊重。
很多家属看到这一幕都非常感动,吴津娜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对自己亲人的尊重,也减轻了他们失去亲人的悲痛。
而对重点部位的清洁也充分体现了吴津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脚能顶天立地,所以要重点清洁,而对肩膀的重点清洁则预示着逝者能卸下所有的重担,轻松地离开。
吴津娜不仅学到了日本殡葬文化的精益求精和严谨,也充分领悟到了中华殡葬文化的精髓。
对于故去时仍然皱紧眉头的逝者,吴津娜会用温毛巾敷一敷。
为了让逝者的面容看起来更有光泽,吴津娜会使用一种特殊的面膜,渗透率是普通面膜的100倍,它能够在15分钟之内迅速渗透,达到肤色上的明显改善。
最后,还要简单地化一下妆。由于人在死亡以后,肌肉变得特别紧绷,再加上冷冻,因此表情会变得僵硬不自然。
吴津娜会用一些细小的透明胶重塑表情,让逝者尽量看起来安祥并保持微笑,让逝者最后在世界上留下最美好的样子。
这项技术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也让吴津娜的公司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想人之所想,吴津娜和她的团队一直在“故人沐浴”的每个环节体贴用心。
给亡者擦背的时候,她们会用自己的身体抱住亡者。当被问及这样做的时候会不会有疏离感时,吴津娜回答:“我也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我也希望被这样抚摸着。”
“事死者,如事生”,吴津娜总是怀着温柔的情感去对待每一位逝者,让已经冰冷的尸体重新焕发出生机,给逝者最后的、永恒的美丽。
从这一点上来说,死亡,其实是活人的事情。
虽然吴津娜的眼中见惯了太多的死别,但在工作中,还是会因为某句话,某个举动而瞬间感动流泪。
吴津娜曾经服务过日本一位年轻的母亲,让她印象深刻并难以忘怀。
当吴津赶到逝者家里时,一个不满5岁的孩子安静地躺在她的身旁,孩子以为妈妈只是睡着了。
吴津娜一边整理遗体一边陪孩子聊天,从孩子口中得知,这位妈妈生前很喜欢穿裙子,但因为疾病不能穿上她最喜欢的碎花裙子。
吴津娜知道那是因为逝者腹部有大量积液,她需要排出这些积液。但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很残忍,于是她让孩子先出去一会儿。
等到吴津娜完成了这项工作,她和孩子一起帮这位妈妈穿上了最漂亮的一条裙子。孩子高兴地向她道谢,并告诉她现在的妈妈很美。
那一刻,吴津娜的眼中有泪光闪动。
吴津娜说她能做的也只有这一点点,可是这一点点却让活着的人不再遗憾,让逝去的人可以安心地离开。
对死亡的思考吴津娜刚开始从事这份职业的时候,外界对这个圈子一般不太了解。为了让所有环节臻于完美,吴津娜的电脑上存了很多图片,方便记录、分析、研究。
有一天,表弟到她家去做客,打开她的电脑想玩游戏,吓了一大跳,之后就跟吴津娜的妈妈告状说她总是看恐怖片。虽然吴津娜的工作确实会引来很多误会,但其实这就是她真实的工作。
那时候吴津娜打车上班,从来不敢说要去殡仪馆,只能先说到殡仪馆附近的某个地方,然后等到了再说目地的。如果直说的话,多半司机是不会去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现在从事殡仪专业的年青人很多,“故人沐浴”团队的一位小伙在被采访时说,他的朋友并不排斥这个行业。
可不少人对他们还是有误解,对他们敬而远之。由于担心团队里的年轻人找不到对象,想让他们去参加一个相亲活动,结果遭到了白眼。
其实“故人沐浴”本来就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只是后来被弄丢了。
“故人沐浴”最早起源于我国夏商时期,到了周朝时已经被纳入礼法之中。
此后,“故人沐浴”成为我国丧葬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及至今天,它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
而吴津娜从日本学习的“故人沐浴”的技术,其实是从唐朝传到日本后发展起来的。
作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至尊至上的“故人沐浴”礼,意味着人生的圆满谢幕,预示着崭新旅程的开始。
吴津娜说会把“故人沐浴”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非常希望这样的工作能够传承下去。经过一次这样的洗礼,能够让健在的人对于人生会有一次新的思考。
死亡,不只是恐惧的东西,也并不是只有泪水;入殓,既是生者的最后道别,也是逝者的洒脱上路;
死并不是肮脏的,忌讳的;死亡也不见得就是人生的终点站,死亡也许就是另外一次重生。
正如一个孩子写的诗:死亡就像一个沙漏,生命只是像沙子一样,从这一头流向了那一头。
吴津娜和她的故事,让我们对生死产生了更深的思考: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死亡,只有生命的飞翔。
尊重生的欲望,也尊重死的尊严,当死亡不再是需要避讳时,生者才能真正做到生活中的坦然,对死亡的一切思考和感知,不过都是为了在真正的生活中如常呼吸。
别用手直接触摸身体,入殓师:无关恐惧,就算是亲人也不能这样做
亲人离世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这个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人死不能复生,一切都得向前看。这个时候人们会想要再摸一摸亲人的脸庞,因为这将会是最后一次。
可这个时候,入殓师会告诉逝者的家属,最好不要这样做。 不要直接触摸尸体 ,并不是出于恐惧,或者出于什么吉利不吉利,而是 尸体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 。
入殓师是一门争议颇大的职业 ,很多人认为他们 送逝者最后一程,是伟大的职业 ;但有一些人会认为他们同尸体打交道,很晦气。
不少人认识到入殓师这个职业来自一部日本的电影,名字就叫 《入殓师》 。故事讲述了一位大提琴演奏者,因为自己所在的乐团解散,被迫寻找新职业。偶然的情况下,他当上了入殓师。
同很多人畏惧死亡一样,主人公一开始也是很不适应,回家会用香皂洗很多遍手,甚至因为这份工作和妻子产生了间隙。后来他 逐渐明白了生与死的意义,接受了这份职业 ,他的妻子最后也理解了他的工作。故事的最后,主人公亲手入殓了当初抛弃自己和母亲的父亲。
2020年初,一段非洲加纳地区的葬礼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只见 一群丧葬人员 抬着逝者的棺椁尽情歌舞 ,人们在好奇之余也逐渐了解到, 并不是所有文化都认为死亡是恐怖、悲伤的 。
加纳人认为 死亡是 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应该 笑着去面对亲人的离去 ,甚至有人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就亲自设计好了棺材。我们的 社会 开始越来越包容,对于入殓师这份职业也开始认同。
入殓师的工作内容有很多,有 帮逝者穿衣服、化妆 ,对于面部已经变形的逝者,他们还要做 遗体修复 。入殓师的服装是所有职业中最朴素的,永远都是黑白二色,他们也不会同逝者的家属握手,更不会向他们打招呼,除了有关逝者的事情,他们一般不会主动说话。 日本那边还规定入殓师不能拥有名片,这是 最沉默的职业 。
入殓师也许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告诫家属不要直接用手触摸逝者的遗体 。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亲人离开了,谁都会忍不住这样做,这将是诀别了,为什么入殓师这么不近人情呢?一位从事入殓师的人说到,她很能理解这种感受,但最好不要这样做, 即使是亲人也不行 。
当上入殓师的人,必须在之前 接受很多医学方面的培训 ,因此他们比家属更能知道,遗体远比我们想象的脆弱。我们下意识认为死亡就是心脏不跳了,人不呼吸了,没有意识了。但很少有人知道, 人的身体在死亡后会发生一些列的变化 。
首先就是体温下降。 人体温度在36到37度之间 ,哪怕周围的环境在零下人也是雷打不动的这个体温范围。这是因为 人自己就是一台“机器” ,我们的身体就像宇宙中的太阳一样, 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各种反应,维持体温 。
人死亡后, 身体的一切反应停止,不再产生热量 ,根据热学原理,人死后的体温会 趋向于环境温度 。人们常说尸体是冰冷的,那是因为存放尸体的地方温度很低,我们36到37度的皮肤触碰里面的尸体,自然会感觉到冷。
其次就是皮肤失去原有的颜色,变得惨白甚至出现紫青色。形容一个人 健康 会用红光满面,表明面色红润才是良好的表现。这是因为人体有 血液循环 ,人的面部 毛细血管 非常多,血液循环流畅才会出现面色红润。
相反如果一个人萎靡不振,营养不良,血液循环自然就会出问题,那么脸色就会失去原有的光泽,有点泛白。 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 人体内的血相当于变成了“死水” ,一个池塘的水不流动就会发烂发臭,而人的血液不流动,就会因为 没有物质交换 开始出现沉淀,接着变黑,通过皮肤呈现出来就会是紫青色。
最后就是, 人的皮肤会失去原有的弹性,变得 非常脆 ,哪怕是轻轻触碰,都会 给皮肤留下痕迹,甚至将皮肤弄破 。
这是因为我们的皮肤上富含 胶原蛋白 ,因此才会具有弹性,前提是我们得活着。死亡后,人体的所有生物反应都停止了,加之死亡之后遗体会被运到冰冷的停尸房,相当于把橡皮筋放入了冰箱。 这也是为什么入殓师不让家属触碰遗体的原因 ,会伤害到遗体。
入殓师的职业信条就是让逝者尽可能完整地走完自己最后的旅程, 亲人最后的抚摸会给遗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见的。
入殓师在帮助逝者整理遗容遗表时,都会带上专业的医用手套,并且动作要尽可能的轻。除了皮肤特别容易受到破坏,逝者的头发也会很容易落下。 人类的毛发长在毛囊里,毛囊会分泌油脂,如果 过多就会引起掉落 。
人死后,毛囊停止分泌,而已经分泌出来的油脂就被留在了毛囊里面,由于没有更新换代,最终它们会伤害到发根导致头发落下来。这个时候 只要轻轻一拽,遗体的头发就会掉一大把 。
人去世后,肌肉便不再受到控制,逝者会出现面部绷紧,或者身体并不是平躺的状态。人们的传统理念里,人需要安稳地走,因此 入殓师需要将他们“掰”回来 。
可是前面也说到遗体很脆弱,入殓师自然不可能使用大力进行矫正。入殓师们一般采用温毛巾,覆盖在需要矫正的区域, 让逝者的肌肉放松 ,然后再将面部轻轻抚平,肢体恢复成平躺姿态 。
这时有人会好奇,人都去世了,为什么肌肉还能放松?其实很多人不知道, 肌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死”的,它的放松是可以受到外界影响的 ,前提是人已经离去。
因为只要人活着,我们的大脑就会控制肌肉,大脑死亡后,肌肉没有了控制, 它呈现什么形态取决于人逝去时的环境 。比如人被冻死状态会维持在冻死的那一秒,溺水而亡的人尸体也会呈现挣扎的最后一个动作。
一切都被入殓师恢复到最平静的状态后,便要进行最后一步, 逝者“沐浴更衣” 。
入殓师在修复遗体和最后为逝者“沐浴更衣”的时候, 不允许家属在场 ,他们会一言不发地工作 。
沐浴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并且使用的是质地最软的布料, 有些逝者还需要洗头 ,入殓师更是要小心翼翼,不然头发就会掉落一大部分。 为逝者清洁身体的用品都是专门的产品 ,市面上没有。
清洁过程中, 入殓师会 全程 用毛巾盖住逝者的隐私部位 ,哪怕没有别的人,这是出于对逝者的尊重。“沐浴”后,就要为遗体穿上衣服,一般来说衣服是殡仪馆会提供的,但很多家庭会为逝者准备衣服,所以入殓师还要提前去家属那里拿衣服。
而化妆的问题,取决于家属,有些逝者是女性,不管多大的年纪,亲人都希望她美美地离开;有些逝者生前有疾病,被折磨得面目全非,因此家属希望能让他看起来稍微好一点。 化妆品也是特制的,为的就是不伤害遗体的皮肤 。
完成这些工作后,入殓师会叫来逝者的家属,让他们再见最后一面。很多人会难掩悲痛,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要再触碰一下亲人,这个时候沉默的入殓师会劝诫,最好不要。
现在国家鼓励火葬,节省土地资源,所以这一面过后,逝者就要前往生前最后一站—— 焚尸炉 。等亲人再次见到逝者,他或者她已经化为了灰。最后, 一个小小的骨灰盒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归宿 。
巧合的是,一个人骨灰的重量大约在 3到4公斤 , 这恰好也是新生儿的重量 ,人的来和去都是相同的重量。
摸了去世老人的手会怎样
摸了去世老人的手会怎样
摸了去世老人的手会怎样,世间万物最后都有一个结局,就是死亡,死后是否体面,是否彰显生时地位,是否有尊严,就成了大家重视的一件事情,这是客观事实。以下分享人摸了去世老人的手会怎样?
摸了去世老人的手会怎样1为什么不能摸死人的手
触碰逝者的手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从传统的角度来说,人们认为一个人在去世之后,魂魄并不能马上离开体内,肉身死亡魂魄离身,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如果去触碰了死人的手,将会让其对人间产生留恋,从而不舍得离去。并且如果是伤心悲痛的亲人这样做,更是会让逝者走得不安生,感应到这种悲伤的情绪,舍不得离开人间转世。
如果是非亲属关系触碰到了死人的手,则更加不吉利,会给自身招来霉运,很多人都是很避讳这一点的。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逝者身上可能沾染了一些不干净的病菌,如果贸然去触碰的话,可能会将这种病菌带到活人的身上,严重的话,可能会给活着的人带来一些健康上的问题。所以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说,一般是不能去触碰死者的手的。
触碰了死人的手后,该如何化解
及时打扫卫生,更换衣服
如果不小心触碰了死人的手,应该立马打扫一下周围的环境卫生,并且换一套衣服。从卫生的角度来说,死人的手上可能沾有病菌,所以必须要重视这个问题,将周围的环境都仔细打扫一遍。除此之外,还要更换自己身上所穿的衣物,将衣服彻底洗净或者直接丢掉,否则对于健康和运势,都是有着一定程度影响的。
用盐水擦拭
触碰了死人的手之后,要用盐水擦拭一下触碰到的部位,盐水可以除污祛秽,从科学上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从风水的角度上来说,不小心触碰到逝者的身体,是非常不吉利的,用盐水擦拭,还可以去除掉身上的晦气,避免带来不好的运气。
不要立马回家
如果不小心触碰到了死人的手,不可以马上回家,因为这是很不吉利的。最好在回家之前,要先去周围人流量大的地方转一转,走一走,人流量大的地方,可以冲散身上的晦气。如果没有人流量大的地方,也可以选择去寺庙等地,这些地方都可以帮助去除身上的污秽之气,避免将霉运带回家里面。
剪头发
头发又被人们称为是烦恼丝,剪头发就寓意着将烦恼和晦气去除。触碰到死人的手,是非常不吉利的征兆,代表着身上沾染了晦气,接下来可能会倒霉。因此,可以去理发店剪头发,换一个新的发型,这样就可以避免晦气和霉运了。
摸了去世老人的手会怎样2为什么不能摸死人的手?
一、不能摸死人的手,因为据佛法说和民间传说人死后几个小时神识还在,对外界还有感应,这个时候去摸死者的手把悲痛传给他,会让他痛苦不已,死的不安生,对人世间恋恋不舍,不利于死人的投胎转世。
二、从生理上还说,人死后有大量的细菌产生,去摸死人手极有可能会染上一些不明的病菌,摸死人的手的时候离死人很近,更有可能呼吸到一些有害病毒。
摸了死人手如何化解?
1、用盐擦拭身体
用盐擦拭身体,也是一种去除体内晦气的好方法。稍微撒一点盐在自己的左肩头,有着清洁净化的功能。不过千万要注意,必须要在左肩头,才会有去晦气的效果,如果是右肩的话,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晦气。
2、换衣服换发型
有条件的话可以把衣服全部换掉,最好是颜色和款式都换掉,也可以去换一个发型,头发又称烦恼丝,剪头发会起到剪去忧愁的作用。总之就是给自己打造一个全新的造型,跟以晦气说再见。
3、彻底打扫卫生环境
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自己的家居环境,都有必要进行一次彻底打扫,包括自己的身体上的清洁,把脏东西烂东西全部扔掉,或者洗刷干净,也就是把晦气全部打扫干净,微观环境焕然一新,会有效改善自身气场和运势。
摸了去世老人的手会怎样3人死后不要用手去触碰遗体
原因一:保证遗体不被损坏
其实,当入殓师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恐惧感,毕竟在很多人眼中,已逝之人会带给他们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但入殓师的这句话并不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
在葬礼上,很多人其实不难发现,入殓师在整理已逝之人的遗容的时候,肯定是会佩戴手套的,因为生者的身上会带有很多细菌和病菌,非常容易影响遗体,甚至会在已逝之人的身上留下一些不可磨灭的痕迹,有可能还会形成我们所说的“尸斑”。
众所周知,人在去世以后,在世的人都会给他整理好仪容,所以到后来,才有了入殓师这个职位。我们都知道,人在死后身体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部分已逝之人在生前还受到了一些重创,所以身体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损伤,在这个时候,入殓师就要为一世之人的身体进行修复和整理,简单来说,就是整理仪容。
不管是什么样的遗体,入殓师首先都会戴手套对遗体进行清理和消毒,如果是在生前受到一定重创的遗体,入殓师还要为这些遗体进行重塑。一般来说,经过入殓师复原过的遗体,看上去就像睡着了一样。所以在这个时候,入殓师肯定不希望生者再去接触遗体,以免破坏已逝之人的遗容。
现在很多人很难接受亲人离世的现实,一般情况下,会紧紧地抱住已逝之人的身体不放,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这对于生者而言是一种无以言表的痛苦。但是如果生者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触碰遗体力度过大的话,就有可能会使得已逝之人的身体受到一定的损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已逝之人的遗体也会发生变形。
所以入殓师为了防止给已逝之人整理好仪容后已逝之人的遗体遭到二次破坏,一般情况下都会告诉已逝之人的亲人,让他们避免与已逝之人直接接触。
原因二:保证自己的健康
众所周知,人一旦失去生命体征以后,心脏会停止跳动,而且全身的血液也会慢慢变得凝固起来,这也就是尸体变得僵硬冰冷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已逝之人的各项机能也会逐渐停止工作。久而久之,已逝之人体内的一些微生物就会被慢慢分解,并且繁殖出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并且还会存在于身体表面。
我们都知道,人体各项机能停止行动以后,免疫系统的防线自然而然也会消失,所以说,尸体不能长时间存放在空气中,否则过不了几天就会开始腐烂,这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就像我们生活中见到的那些腐烂发臭的动物尸体一样。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生者再去触摸已逝之人的遗体,并且没有及时地做好消毒处理,身体健康就很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病毒的影响,甚至有可能进行二次传播,给其他人带来一定的伤害。
失去亲人,是一种无以言表的痛苦,也是每个人都不想面对的事实。我们常说:“死者为大”,所以人在去世以后,在世的人都会为其举办隆重的葬礼,这是对已逝之人的一种尊重。换句话来说,不让人轻易碰遗体也是对已逝之人的一种尊重。
入殓师的这种提醒,不存在任何迷信的说法,只是单纯地为了已逝之人和生者来考虑,所以我们在悼念亲人的时候,还是要听从入殓师的安排,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护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