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是我国第一艘航母。也正是这艘舰艇,圆了我国长期以来的航母梦。辽宁舰的前世今生颇具传奇色彩,它的故事甚至可以写成一本书,或者拍一部电影。
然而,在辽宁舰的辉煌背后,竟有着如此多的感人故事。他们都是为了我国的国防事业殚精竭虑,甚至牺牲生命。
几年前年,在央视的一档节目中,才首次揭露在辽宁舰的建造中,共有15名顶尖级技术人员牺牲的鲜为人知的消息。
下面,我们就将介绍一下辽宁舰和他们的故事。
辽宁舰的前身是“瓦格良号”,最初由苏联设计建造。1991年12月25日,苏联突然宣布解体,这艘航母位于乌克兰海域,便自然归乌克兰所有,工程量已经完成68%。然而,当时乌克兰财政十分紧张,已无法继续建造下去,只得停工。
“瓦格良号”摆放在那里好几年,在这期间也有几家外国公司想购买这艘船以作他用,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最后选择了放弃。
我国要发展海军,也看中了这艘航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尚不具备独立建造航母的条件,要想发展航母,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回一艘航母然后进行改建。这样不仅可以短时间内拥有航母,还可以积累很多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于是,1996年1月,中乌两国就“瓦格良号”的购买开始谈判。乌克兰政府虽然答应中国,但还附加一个条件,就是这艘船到了买家手里后不得从事任何军事用途。为了满足这个条件,我国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1998年1月,一家香港的中资机构创律集团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以用于商业的名义,将这艘航母和图纸全部买下来。
船虽然买到了,但是如何把它拖回国却十分棘手。拖船牵拉着航母,需要穿过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博斯布鲁斯海峡。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控制该领域的土耳其政府不同意航母经过。航母归国的事便耽搁下来,这一拖就是两年多时间。
直到2001年8月,在我国满足土耳其政府的所有要求后,才终于同意放行。“瓦格良号”在海上继续漂泊大半年,第二年3月终于抵达大连。
那时的“瓦格良号”,其实只是一个空壳,里面几乎所有的设备和武器都被卸载掉,外表也已经陈旧不堪。“瓦格良号”归国后,我国并没有马上动工重新修建,而是先闲置了几年。
2005年4月底,“瓦格良号”被拖进大连的一处新建船坞,开始为期七年之久的改造和修建。2012年9月,这艘修建好的航母正式交付中国海军,并改名为“辽宁舰”。
之后,我国海军以辽宁舰为核心,建立起一支大型远洋航母战斗群,各类舰艇近20艘。辽宁舰在海军中服役以来,多次参加海战演习,已经逐渐形成了强悍的战斗力。
辽宁舰的诞生,不仅使我国万里海疆有了坚固的保障,也树立起我国人民强国、强军的坚定信心,更标志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然而,在辽宁舰的光环之后,是许许多多工作人员在默默无闻地辛勤付出,甚至献上自己宝贵的生命。
辽宁舰修建完毕后多年,央视首次公开2005至2012年间“瓦格良号”在改造过程中先后共有15位工作人员牺牲的噩耗。
原来,“瓦格良号”的改造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地方工作难度大,需要技术攻关。为了完成任务,中央抽调一百多名技术骨干组成庞大的工作团队。可是,由于没有相关经验,虽然拥有图纸,改建的难度依然很大。
另外,国际舆论对我国压力很大,而航母又需要尽快建造出来,因此工作团队面临的压力异常大。由于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导致很多人睡眠严重不足。超负荷的工作已经在透支团队中人的健康,再加上饮食不规律,很多人的健康出现了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很多工作人员经常接触有毒、电磁、放射性物质,致使团队中共有15名工作人员因病故去。辽宁舰的副总设计师在回忆当年那些同事忘我忙碌的场景时,也禁不住声音哽咽起来。
是的,我国如今已经拥有三艘航母,任何敌对势力都不再敢小觑我们。看着这些航行在万里海疆的钢铁长城,不禁让人内心澎湃,感慨万千。但是,我们也应该纪念那些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们,他们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