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看着那垃圾股把股指砸穿……
随着注册制的逐渐深入,科创板、创业板的发行市盈率越发高胀起来,甚至各种奇奇怪怪的股票也抢跑进了IPO的队伍中。
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不进行实质判断,即降低上市门槛。注册制强调的信披真实,买者自负。这就要求投资者一定要研读招股说明书,不管多烂的公司只要如实披露了,买卖自负。出现问题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注册制改革,要求告别“父爱主义”、“上帝思维”,相信自由市场,相信普通投资人,每个人用脚投票,去投资优质的公司,去淘汰劣质的公司。注册制后散户的出路是投资于专业基金经理或购买指数。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运营技术有信心,可以研究公司运营的基础技术方面,阅读招股说明书。
美股施行注册制后,散户亏得一地鸡毛,有数据显示,1945年时,美国股市散户比例高达93%,现在呢?现在美国散户比率不到10%,机构和散户的比例完全反过来了。A股全面注册制台很可能有一个加速去散户化的过程。
闲话少说,上干货:
(一)首药控股(688197):公司净资产18万元募资14.8亿元
三无公司要上市 ,
赤贫资产像乞丐。
首药控股真奇怪,
不找风投找韭菜。
首药控股(688197)每股净资产0.0016元也来IPO
首药控股(688197)医药制造业,发行总数3718万股,发行后总股本14871万股,2021年扣非净利润-1.64亿元,2021年中期扣非净利润-7006万元。
比亏损更令人惊奇的是,首药控股(688197)2021年末净资产18万元,2021年末每股净资产0.0016元,2021年末净资产收益率-199.51%。震惊吗?别急,它的发行价会更让你震惊,每股发行价格39.90元。
真是注册制下怪事多。按招股书显示,首药控股(688197)当前未开展产品商业化运营,未建立完整的销售团队及体系,无商业化销售的经验,在产品上市后能否有效地进行推广并实现产品放量销售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存在产品上市后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截至2021年6月末,首药控股累计未弥补亏损为-3.71亿元。
也许,首药控股(688197)在研产品可能很有竞争力,很有前景。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可能的基础之上的啊。你还啥也没有,就敢给我画张饼,然后用18万元的净资产来募集14.8亿元,这个饼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啊。你会赌它的研发结出硕果盈利吗?你会赌它丑小鸭会变成白天鹅吗?也许你会?但是,它每股发行价格39.90元根本就不是丑小鸭的价格啊?这分明是在丑小鸭时候就想卖出白天鹅的价格啊?
就是这家净资产18万元的公司,净资产不足明星手里一只包,不足大款觥筹交错的一顿饭,却要张嘴募资14.8亿元。注册制IPO真是一本万利,赚钱速度简直秒杀茅台。
在春江财富的印象里,象这样没有产品的公司,不是应该把PPT做得漂亮点,找风投公司投钱,等盈利后再上市吗?
(二)均普智能(688306)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五毛钱也来IPO,居然超募还要用闲置的钱买进理财产品
五毛资产要上市,
亏损共担耍无赖。
商誉减值挥镰刀,
割起韭菜真是快。
均普智能(688306)属专用设备制造业,发行总数30707万股,发行价格5.08元,发行前每股净资产0.52元。2021年发行后扣非每股收益0.008元。按本次发行价和新股发行数量,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14.19亿元,较原计划超募6.69亿元。
活久见!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五毛钱的均普智能(688306)也来IPO了。发行前净资产5毛钱是什么概念?就是把这个每股面值1元的工厂砸锅卖铁,卖破烂才值每股5毛钱,而今它居然要以5.08元的价格发行。它发行前净资产只有4.78亿元,但募集资金净额居然达到了14.19亿元,达到它原有净资产的3倍。正是因为众多打新族认购才让它短期发家致富,将每股净资产由0.52元提升到了发行后的1.54元。
均普智能(688306)招股书开篇即注明重大事项提示:
一、发行人报告期内主要业务来源于2017年6月30日收购,收购价款高于被收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2笔收购价款合计1.8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4.27亿元)已支付完毕;其中同一控制下所收购的资产来自于上市公司均胜电子(SH.600699),同一控制下合并发行人调减未分配利润63,018.79万元,为报告期期末未弥补亏损的主要来源,非同一控制合并产生商誉56,228.72万元;报告期内各期末(2018年末至2021年6月末),发行人扣除商誉后的净资产余额分别为-71,079.00万元、-12,379.09万元、-18,228.65万元和-15,010.76万元。
二、公司最近一年末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且累计亏损将由本次发行后的新老股东按照持股比例共享和承担。
三、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报表商誉账面净值为67,252.40万元,公司商誉未来存在减值的风险。
而据媒体报道,蹊跷的是,报告期内,招股书中均普智能披露的销售数据与关联方均胜电子在年报中披露的采购数据并不一致。据均胜电子2020年年报,均胜电子2019年对均普智能的2.239亿元采购金额与均普智能披露的2.637亿元销售金额,两者相差了3980万元;均胜电子2020年对均普智能的3.496亿元采购金额与均普智能披露的3.903亿元销售金额,两者相差了4070万元。
还有更令人气愤的事,均普智能(688306)3月29日公告,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7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保本型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协定存款及国债逆回购品种等)。
均普智能(688306)有闲钱买理财产品,看来公司不缺钱啊?而它理财的这7亿元,和超募的6.69亿元数额差不多,你说气人不?
(三)格灵深瞳(688207)应收帐款或是大雷
亏损软件来上市,
应收帐款难偿债。
风投暴赚好多亿,
却把中签韭菜害。
格灵深瞳(68820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行总数4625万股,发行价格39.49元。发行后总股本18498万股,2021年扣非净利润-6511万元,2021年中期扣非净利润-5474万元。2021年发行后扣非每股收益-0.35元。
成立九年以来,格灵深瞳头顶过“明星公司”光环,招股书显示,真格基金合计持有格灵深瞳8.43%股份,仅次于红杉资本(13.99%)和策源创投(9.99%),公司一度被徐小平、沈南鹏等知名投资人喊出过千亿级美元的估值,并于今年三月份成功登陆科创板。尽管首日破发,中签小散们亏了不少钱。但按照首日行情,大致可推算出红杉持当日浮盈约在6.6亿元左右;策源、真格分别获益约4.7亿元、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格灵深瞳部分应收账款存在巨大的回款风险。截止到2021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26亿,同比增长230.36%,而公司2021年营收为2.94亿,同比仅增长20.95%,其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是营收增速的10倍以上。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格灵深瞳对东方网力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277.08万元,占当期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为23.81%。但是,东方网力已经处于资不抵债境地,根据东方网力2022年3月2日的最新公告,公司基本存款账户、50个一般存款账户、14个募集资金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保证金账户及监管户被冻结,冻结金额共计8,183.59万元。而早在2020年,东方网力的审计机构就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提出疑虑,并发表了“带来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的无保留意见”。由此来看,格灵深曈似乎存在着较大的隐患,能否收回这2277万元应收帐款存疑。
格灵深瞳(688207)四年累亏约6.4亿,却自称明年扭亏。不知,这笔应收账款会否成为它扭亏的障碍?显然,市场已经对该股的前景给出了答案,继上市首日即破发之后,公司股价逐级而下,本周五已经跌至27.7元,较发行价格跌去43%。
(四)禾迈股份(688032)IPO超募10倍,银行利息吃到暴。
天上纷纷掉钞票,
劫贫济富有一套。
超募资金买理财,
银行利息吃到暴。
禾迈股份(688032)主要从事光伏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和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公司的拳头产品是微型逆变器。禾迈股份(688032)顶着史上最贵新股的光环,发行价格高达557.80元。
尽管众多券商纷纷发出看多该股的报告,但市场中也夹杂着一些微弱的声音。比如《禾迈股份增长疑云:IPO前近半子公司为空壳 实控人与大客户隐秘交集》一文表示,在禾迈股份内部,该公司拥有的16家直接/间接全资子公司中,有6家公司未实际经营,3家公司的设立日期为2017年1月,这也意味着超过4年均以空壳公司的面目存在。此外,2018年至2020年,禾迈股份还频繁将旗下公司注销,注销数量多达10家。一边大量空壳公司存在,一边又频繁注销,禾迈股份的资本运作技巧,或犹待市场揭开。
而另一篇《禾迈股份明日闯关:与供应商数据打架,采购内容各执一词》表示,禾迈股份是否向上能电气直接采购光伏逆变器成品,双方各执一词,此外双方的购销金额也出现数据打架的问题,究竟哪方信披出错或是说谎?
上述两篇文章显然声音微弱,并未在市场激起多大的水花。但是它用超募资金理财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它IPO超募10倍一度被市场质疑保荐人是否点错了小数点。禾迈股份此前计划通过IPO募资5.58亿元,但由于发行定价的原因,禾迈股份实际募资55.78亿元,超募了50.2亿元。一下多了这么多钱,怎么花?公司随后公告,计划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规模最高不超过45亿。
有网友为禾迈股份算了一笔账,按照3%的年化利率简单计算,其一年的理财收益可达1.35亿元,超过公司2020年的净利润。如果按照利润稍微高点的理财产品约5%的年化利率计算,一年的收益可达2.25亿元,是2020年净利润的两倍有余。
不过,证券市场从来不缺奇闻。3月22日晚间,工业富联(601138)披露了一份更“壕”的公告,拟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476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投资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中短期(不超过一年)、保本的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
春江财富只能说,上市公司真是好有钱,小散韭菜命真苦。众所周知,证券市场是一个融资市场,主要体现在公司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取得资金,然后将这部分资金投资于公司的各项业务,扩大公司的规模。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募集到的资金用来买理财产品,广大股民凭着一腔爱国热情、申购新股来支援国家建设的美好愿望是不是就要落空了呢?
(文章内容属于个人心得分享,不构成推荐和任何买卖依据。每个人的分析都不可能完全正确,请理性对待。)
欢迎关注 点赞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注册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票发行注册制定义: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即使该证券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证券主管机关也无权干涉,因为自愿上当被认为是投资者不可剥夺的权利。这类发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这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最高。
下面是各大专家关于注册制对股市影响的解读。
董登新[微博]:IPO注册制将带来A股慢牛短熊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微博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资本市场改革定调: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其中,最大亮点或重中之重就是IPO注册制的试点与推行,这将引发A股市场革命性的深刻变化,值得投资者兴奋、期待!
董登新还表示,A股市场IPO推行注册制,将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一,证监会不再直接干预股市涨跌;其二,证监会不再干预IPO节奏,更无权暂停IPO;其三,证监会监管重心将从IPO后移至二级市场,严厉打击违规者及证券犯罪行为;其四,投资者将会真正自觉地学会用脚投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还权于市场,还权于投资者。推行注册制,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接近尾声、最后阶段的临门一脚。这一脚、这一刻已无退路,别无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十分高调、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去行政化”已成为当前中国股市最重大的改革任务,而一级市场IPO则是过度行政干预的重灾区,因此,推行IPO注册制将是唯一选项。
董登新最后称,注册制的推行,将会迎来A股市场“慢牛短熊”的新格局、新时代。美国股市是典型的“慢牛短熊”,它的牛市一般持续5——7年,而熊市至多为1——2年;与此相反,中国一贯的“快牛慢熊”格局则是:牛市至多1——2年,熊市则长达5——7年。这就是中国股市与成熟市场的巨大反差。IPO注册制将改写这一格局!
李迅雷[微博]:IPO注册制将压低股价 短期难推行
海通证券(18.80, -2.09, -10.00%)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新浪财经表示,这次金融领域的一大看点就是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但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过渡有一定难度,明年推行可行性也不大。他认为如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上市公司发行规模将会扩大,发行价格将会降低,未来股市更加市场化,而中国股票市场表现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发行价格过高。对券商而言整体利好,但是未来保荐风险将加大。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不是特别好的事情。
孙立坚[微博]:上市公司好坏将由专业投资者决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将让那些无资产支持的好公司获得更强的融资能力,抑制公司上市过程中的寻租现象,上市公司的好坏由投资者尤其是专业化的投资者来决定。
华生:中小盘股将受发行注册制冲击
据深圳商报报道,燕京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内容写进《决定》里,意味着证券市场改革非常重大。中国证券市场成立20多年来,新股发行一直都是审批制、核准制。这次的改革提出从审批制、核准制转向注册制,应该说这个改革是非常具有实质性的,等于要对新股发行审核制度进行根本改革,这个市场化方向改革是对的,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了。
但什么是注册制?是不是什么企业注册了就可以上市?那恐怕也不行。这个注册制指的是什么?美国IPO也叫注册制,但和我国的工商注册是两回事。华生说,不管怎么理解吧,目前来看这个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力度是空前的。实际上过去还没有认真研究过,一下子就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写进了《决定》里,这个步子迈得非常大的,肯定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方面,力度会是空前的。但是,希望在制度设计上,要有大智慧(10.04, -1.11, -9.96%),不然,对证券市场的冲击也将非常大。
过去20多年,政府负责审批审核,但政府也在保护这个市场。一下子市场化了,全面放开了,这个冲击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A股股价,中小盘股比起香港市场仍然高高在上,对这个冲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要有大智慧,不能因为改革给投资者造成太大的伤害,要有一个过渡。总体来说,《决定》指明了方向,看来证券市场配合整个国家市场化改革的力度非常大。
老艾:券商股是最受益的
新浪财经评论员老艾称,审核制改注册制是中国股市一项革命性的突破,上市公司数量将大大增加,此项规定最受益的是券商,投行业务有望再次成为最赚钱的一块,这也是周五券商股集体井喷的直接原因。
刘纪鹏[微博]:IPO不宜从核准制直接过渡到注册制
据华夏时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一直提到新股发行的改革,但我并不太主张一步就从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证监会未来有可能放松审批,可太快变成注册制也并不适合中国的市场。举个例子,美国实行注册制,因为它是有前提的:一是因为美国有强大的诉讼文化,很多纳税人都有自己的律师;二是美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居多,比较理性;三是它的事后惩罚很严格,公司一旦发生问题需要追索,保荐人有的要终身取消保荐资格等。而这三点我们的市场直到今天还都未完全具备,所以监管层当下的改革重点,应该是监审分离,变实质性的核准为程序上的核准,然后把审核的权利下放到交易所。此外,证监会在人员配置上,也应该把90%的力量着重放在监管上, 只留10%的力量用在审批上即可。用16个字来形容,就是“监审分离,下放发审,程序核准,保留否决”。
管清友:IPO注册制将使好公司受追捧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表示,注册制嘛,外国制度加上中国特色,若2015年开始搞,市场整个估值将会下移,烂公司会更烂,好公司受到追捧,壳公司不值钱,券商投行业务骤增,市场供给量会大大增加。
官建益:注册制就是让我们投资而不是赌博
新浪财经专栏作家,资深财经评论员官建益称,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让投资者去识别真正的好公司,是全球通行的做法,我们的资本市场已经有23年多的历史,投资者拥有鉴别能力。没有了赌重组的赌博心理,垃圾股将被多数人抛弃,价值投资、成长投资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流。对于中小投资者,一定要看到中央坚定不移发展资本市场的信心,自觉站到投资者的行列里来,千万不要在跌停板上卖不出去了,才想起不应该投资垃圾股。虽然短期可能造成市场一定的重心下移(当然,处理得好也可以用积极的因素化解消极的因素),但是从中长期看,这项根本制度的确立,将引导我们的资本市场走向投资市场,大家将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而不是做短差,搏消息。
吴国平:发行注册制改革推进股市真正市场化
广东煜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称,最大的亮点当然是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千呼万唤始出来,当下的审核制有不少的弊端,最大的问题就是非市场化,很容易权力寻租。一旦未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这非市场化的因素将会大大减小,但这也并非意味着随便什么公司只要注册申请下就能上市,只是,未来这块会更市场更规范而已,这对未来我们股市中期走出健康的运行格局是有利的。对市场带来的冲击可能就是未来退市可能渐渐会成为常态了,这无疑会对投资者的风险上会带来全新的考验,所以,未来股市的博弈,会促使投资者更注重内在价值的挖掘,而不仅仅是投机价值的把握。不死鸟慢慢会成为过去了,这双刃剑带来的风险就是改革推进市场化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但对市场整体而言,则依然是机会远大于风险,这点看看美国市场就清楚了,因为,它们就是注册制的市场,就是非常市场化的市场。所以,这里蕴含的战机在于价值蓝筹股,风险在于投机垃圾股。
徐彪:发行注册制会二度打击小票
华泰证券(20.54, -2.25, -9.87%)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表示,随着如何落实“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明朗,供给会二度打击小票。
罗毅:IPO迎突破性发展 金融业迎历史机遇
招商证券[微博](22.07, -2.39, -9.77%)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在微博表示,股票发行迎来突破性发展,金融业迎来历史机遇。以下为原文:资本市场改革浪潮掀起,制度红利将陆续释放。三中全会确定将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股票发行有望迎来突破性改革,多元股权融资将继续深化,债券和衍生品市场的扩容是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新方向。金融改革未来将以超越市场预期的速度快速推进,多管齐下。金融业迎来创新改革洪流铸就的历史发展机遇。
周小全:发行注册制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
中原证券总裁周小全在接受人民网[微博](37.46, -4.16, -10.00%)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改革中资本市场改革力度空前,其中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尤其重要。 “其中,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可以说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改革”,周小全表示,也是符合此次改革整体思路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券商行业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新股发行仍实行事实上的审核制,由证监会组织发审会对拟上市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等进行判断与把关,而新股发行注册制意味着将这一决策权交给了广大投资者。周小全表示,股票发行转向注册制,其实不是证监会说了算,因为涉及到修改《证券法》相关规定,这次改革决定的出台实际上是扫清了这一障碍。
宗良:中国要下大力气使得金融体系更合理化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银行(5.59, 0.20, 3.71%)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宗良表示,《决定》中明确“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再一次强调了中国要下大力气,使得金融体系更趋合理化。
向松祚[微博]:发行注册制值得欢迎
据人民网报道,中国农业银行(3.93, -0.19, -4.61%)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意味着发审制度必然取消,这是重大举措,值得欢迎。
程晓明:IPO注册制改革关键是放开上市节奏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西部证券(27.03, -3.00, -9.99%)新三板业务部总经理程晓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IPO注册制改革,放开上市节奏是关键。他说:“推行注册制改革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我们不仅要关注审批权的下放,也要关注上市节奏的放开。上市节奏的放开,是注册制的重要内容。”
同时,程晓明认为上市的条件不应是“Condition to be listed ”,而应该是“condition of being listed”。他表示,可以以市场化的退市制度来倒逼市场化的上市制度。“理论上不退市的公司,就应该可以上市。而退市的标准应该是市场化的标准,就是由交易价格和交易量来确定是否应该退市。”他说。事实上,证监会主席肖钢在11月2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3年年会上曾强调,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要逐步实现退市制度的常态化。下一步,要严格执行新的退市制度,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
李大霄[微博]:新股发行注册制要实现三个平衡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推行注册制需要一些配套措施,除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还需要有监管、信息披露、退市以及相关法制完善等方面的配套。在成熟市场中,退市企业数量与上市企业的数量相当,市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中。李大霄强调,新股发行制度要实现三个平衡,一是投资者与融资者的利益平衡,二是融资速度与引资速度的平衡,三是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平衡。
杨德龙[微博]:注册制可能大大增加新股
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师杨德龙昨日晚间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注册制度改革相当于将新股发行彻底市场化,这可能大大增加新股发行数量,对于券商投行业务大有好处。
王剑辉:新股注册制是长期利好
首创证券研发副总经理王剑辉分析认为,市场对于IPO的恐惧更多在于新股的“三高”,而不是新股上市的数量,未来如果注册制得以推行,那么发行门槛会降低,此前包含在IPO中的溢价或者隐形担保的因素便可以忽略,而由于新股不会再成为稀缺产品,筹码等评判标准会弱化,而投资者在面对众多新股选择的时候,也会更加理性,对于市场而言是长期利好。
向威达:注册制可缓解新股对市场冲击
长城基金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向威达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其认为,推进股票注册制是符合市场规律的改革,可以缓解新股发行等对市场的冲击。
孙海琳:注册制可提供更多优质资产
宏源证券高级经济学家孙海琳则分析,注册制等都是为了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作为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证监会由审核制改成注册制,企业的资质和定价由市场自主完成,证监会的职能由审核等前端管理向金管等后端管理转换。同时可以帮助很多有潜力的企业和公司上市,给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的资产,并且价值由市场决定,这符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注册制也是金融深化的一种表现。
许维鸿: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完善新股定价机制
国都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许维鸿认为,《决定》中最具亮点的是提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利于完善新股的定价机制。除此之外,《决定》中有关法制完善的相关内容,也将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天津股侠:注册制市场化程度高
天津诚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合伙人、职业投资人天津股侠在微博中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改革的信息是,以前的新股发行都是核准制,带有行政色彩,改革为注册制度后上市公司只要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 ,证券主管机关也无权干涉,市场化程度高。
苏渝:新股发行注册制终于实现了
炒股名博、独立财经观察家、学者、教授苏渝在微博中表示,新股发行注册制这是笔者发表了多篇文章论证。呼吁了多年了愿望,现终于实现了。
股锋:IPO将不再是悬在市场上的利剑
职业投资人股锋在微博中称,“股票发行注册制”,虽然供给扩大,但将引入更多资金并让投资者更加多元化,这次IPO改革也将会有重大突破,IPO将不再是悬在市场上的利剑!今天(新浪编者注:周五)的涨幅度太保守,下周上涨继续!
佐罗:绩优绩差公司价格差将扩大
新浪知名博主佐罗投资札记在微博中称,决定明确:“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这将引导我们的资本市场走向投资市场,大家将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1、上市和退出会简化,业绩风险得到重视,绩优和绩差公司的价格差距将明显扩大。2、由于上市公司数量增加,操纵板块和概念的难度会加大。
罗毅:券商是制度红利最大受益者
招商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毅在微博中表示,资本市场改革进程加快,券商是制度红利最大受益者。《决定》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资本市场未来将以超越市场预期的速度快速推进,多管齐下。债券、场外和衍生品市场扩容是券商盈利的新方向,券商步入制度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黄金发展期
陈宪:强推发行注册制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是灾难
东吴基金[微博]产品策略部总经理陈宪在微博中表示,注册制的积极意义、历史意义自不待言。但综合配套条件,综合保障体系不具备,强推股票发行的注册制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是灾难。对市场就是高速扩容。
张捷:股市可能加速下跌寻底
央视及中经网财经评论员张捷在微博中表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意味着IPO以后更容易,会有一个加速下跌寻底的过程,也就是让股市市盈率与社会市盈率接轨的过程。
林隽:IPO注册制呼唤严刑峻法
深圳市笃道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隽在微博中表示,IPO注册制呼唤严刑峻法!没有严刑峻法欺诈将大行其道,没有严刑峻法股民将掉进万丈深渊。
比较股票发行的注册制和核准制,并简要阐述我国历年来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概念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 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 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 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不进行实质判断。 如果公开方式适当, 证券管理机构不得以发行证券价格或其他条件非公平, 或发行者提出的公司前景不尽合理等理由而拒绝注册。注册制主张事后控制。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 , 即使该证券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证券主管机关也无权干涉,因为自愿上当被认为是投资者不可剥夺的权利。
核准制即所谓的实质管理原则,以欧洲各国的公司法为代表。依照证券发行核准制的要求,证券的发行不仅要以真实状况的充分公开为条件,而且必须符合证券管理机构制定的若干适于发行的实质条件。符合条件的发行公司,经证券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取得发行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禁止质量差的证券公开发行。
二、评价
1、注册制更利于市场三大功能发挥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初衷和最后目标,均在于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价格发现、融资、资源配置等三大基础功能,对定价、交易干预过多,不利于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发行节奏由行政手段控制,不利于融资功能的实现;上市门槛过高,审核过严,则不利于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
注册制与核准制相比,发行人成本更低、上市效率更高、对社会资源耗费更少,资本市场可以快速实现资源配置功能。
注册制最大的好处在于把发行风险交给了主承销商,把合规要求的实现交给了中介机构,把信披真实性的实现交给了发行人
2、发行注册制也并非来者不拒。
美国证监会接到发行人申请后,会就其提交的材料提出反馈意见,中介机构和发行人则需进行有针对性的答复,一般意见反馈和答复少则三四次,多则七八次,直至证监会不再有其他问题才会准予注册。从时间上看,美国证监会的审核最快2个月,一般3到6个月时间方能完成,交易所审核仅需1到1个半月,时间包含在证监会审查期内。
伦敦UKLA审核发行人材料时,也需经过一读、二读、三读的意见反馈和回复,之后需有一定等级、两个以上审核委员签字后才能获得发行批文。发行审核环节通常也需时3到6个月。“如果三读之后还有问题,将继续进行多轮意见反馈,如果发行人一直无法完成反馈回复,发审环节就会被无限期拖延下去。”
3、核准制不等于非市场化
注册制与核准制并非仅由市场成熟程度决定,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是监管理念、市场分布、控制层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把核准制和非市场化直接画等号并不科学。 无论是注册制还是核准制,是否市场化的标准在于市场买卖双方是否能够实现真实意愿的表达。
三、核准制和注册制的比较
1、发行指标和额度
无
无
2、发行上市标准
有
有
3、主要推荐人
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
4、对发行做出实质判断的主体
中介机构、证监会
中介机构
5、发行监管性制度
中介机构和证监会分担实质性审核职责
证监会形式审核,中介机构实质性审核
6、市场化程度
逐步市场化
完全市场化
7、发行效率:后者更高
8、制度背景:后者实现的国家一般市场化程度高,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制度更加完善,监管主体严格有效、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更自律,投资者素质更高。
四、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实践
1988年以来,我国在证券发行审核方面,是地方法规分别规定证券发行审核办法。
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开始实行全国范围的证券发行规模控制与实质审查制度。
1996年以前,由国家下达发行规模,并将发行指标分配给地方政府,以及中央企业的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在自己的管辖区内,或者行业内,对申请上市的企业进行筛选,经过实质审查合格后,报中国证监会批准。在执行中,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尽量将有限的股票发行规模,分配给更多的企业,造成了发行公司规模小,公司质量差的情况。于是,1996年以后,开始实行”总量控制,集中掌握,限报数家”的办法。就是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根据中国证监会事先下达的发行指标,审定申请上市的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推荐。中国证监会对上报的企业的预选资料审核,合格以后,由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主管部门根据分配的发行指标,下达发行额度。审查不合格的,不能下达发行额度。企业得到发行额度以后,将正式材料上报中国证监会,由中国证监会最后审定是否批准企业发行证券。这是计划经济。
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
我国《证券法》第10条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或审批,未经依法核准或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公开发行证券。”
《证券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发行人必须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提交公司法规定的申请文件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有关文件。”
《证券法》第11条第2款还规定”发行公司债券,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条件,报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审批。发行人必须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提交公司法规定的申请文件和国务院授权的部门规定的有关文件。”
总之,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视证券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1、对股票发行采取核准制。
2、对债券发行采取审批制。
目前,我国的证券发行工作,从额度制和严格审批制向国际上普遍实行的核准制过度。
1999年9月16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与2000年3月1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先后实施,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市场化程度加快。在此基础之上,股票发行价格也采取了市场定价方法,中国证监会不再对股票发行市盈率进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