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禅宗,托始于菩提达摩,达摩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来到中国传播佛教禅宗,称为东土初祖。初祖达摩传二祖慧可,延续下来为: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慧能就是那位口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偈子的祖师。
禅宗改变了佛教照搬天竺(印度)教义的外来面目,自立宗旨,不依赖外人,使佛教玄学化和儒学化,变为更适合中国的宗教,禅宗的变革还反映在葬法上。过去佛教徒死后,都按天竺(印度)葬法进行火葬,从中取出碎骨称为舍利。禅宗从六祖慧能起,创始全身葬法,叫做夹纶法,这种葬法能够保留真身,供后人安放龛中供奉。
首先经过入定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僧人有极高的修为,在圆寂之前,一般都要经过很长一段的入定时间。身披袈裟,双腿屈盘,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不动,使身体内的营养和水份逐渐消耗殆尽,最终坐化圆寂。
然后再经过密封和干燥阶段。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大缸,一个仰放在下,中间放木座,座下放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排漏孔,把坐化的尸体放在木座上,再把另一个大缸覆盖在上面密封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内脏和尸体上的有机物质腐烂流滴到生石灰上,不断产生热气,水份被吸干,变成坐式肉身干体。
最后还要进行塑造,先上香泥,其次加布,再以铁叶、漆布固定脖颈,刷涂油漆。
南华寺六祖真身象,就是六祖惠能的弟子、唐代著名的佛教雕塑家方辩的杰出作品 。
早在圆寂前一年,六祖就命他的门人前往他的家乡新州国恩寺建塔,他身披袈裟,双腿屈盘,在那里的神龛打坐入定,不吃不喝,使体内的营养和水份逐渐消耗殆尽,最终坐化圆寂。他的弟子方辩和尚便往他身上涂生漆,干了一层又涂一层,同时用铁条、纱布加固六祖的颈部,直到躯体外形成一个3至4毫米厚的漆壳,只留一个小孔。
然后由他的门人抬进两个对合密封大缸之中的木座上,座下有生石灰和木炭,座上有排漏孔。经过一段时间,内腊和尸体上的有机物质腐烂流滴到生石灰上,水份被渐渐吸乾,变成极似六祖生前容貌的“真身”。
由于方辨是慧能弟子,不止一次为慧能塑过像,对他的音容相貌、气质神态有深刻的了解,因此这尊塑像很成功的反映出慧能超脱的气质和高僧的形象,成为流传千古的真身像。
但是六祖真身造像曾不止一次遭受过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最近的一次是60年代,有人在六祖以及另外两尊高僧真身像背后各凿开一个大窟窿,露出了灵骨以及支撑骨架的铁棍,并且运着三尊真身像游了三天街,后被南华寺主持冒险保护了下来。
六祖真身造像每次损坏后都经过修补和油饰。在修补时,不少人见到真身内部的实况,知道里边有骨架和铁条。这件罕见的国宝,珍贵独特的唐代六祖慧能真身造像,现在仍然保藏在广东韶关曲江曹溪南华寺中,供后人瞻仰,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修习佛教并非为了肉身千年不腐,而是希望教义万世留存。如果过分执着于肉身成就,绝不是慧能祖师想留给后人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