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淅淅沥沥,滴到地上,坑洼不平的泥土地因这雨愈来愈湿滑。
生活在贫民窟的非洲男孩安东尼·马杜没有因这雨,这湿滑的地面就懈怠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他走到院子中央,没有音乐,雨声伴奏,他每天跳,习以为常的家人已懒得抬头欣赏,自顾自地低头洗着手里的衣服。
安东尼开始伸展双臂、踮起脚尖、旋转、跳跃。
渐渐地,他忘记了地面的湿滑,忘记了雨水的侵扰,心中渐渐盈上舞蹈带给他的喜悦,不自觉地,脸上就露出了笑意。
他感觉自己像一只云雀,在穿过浓重的乌云,向着梦想之巅一点点攀升。
安东尼·马杜,是住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一名极其普通的黑人男孩。
如果不是芭蕾,不是丹尼尔老师让他看到芭蕾的美,倾注全力免费办学,教他学习芭蕾。
也许,他一生都会困顿在这里,一座无名的小城,娶平常的妻子,过和其他非洲人一样贫困、落后,毫无希望的生活,然后,安静地死去。
但现在,丹尼尔老师给他打开了一扇他没有想过的窗户,窗户里写了梦想,写了他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改变延续祖祖辈辈的平庸。
他要从这扇窗户出去,去看外面广阔的世界,去过很多人不敢想象的生活。
而这,是他不断努力,面对嘲讽、不解、疼痛,不放弃的理由。
他不期待天空掉美味的馅饼,他知道抵达梦想需要一层一层由努力填筑的实力阶梯。
但或许是命运女神看到了他的努力,微微一笑后,把他的梦想之门打开了。
他雨中跳舞的视频被老师传到网上后,引起了疯狂转发,最后到了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斯舞蹈学校的艺术总监辛西娅·哈维的手机上。
看着视频,这个看过无数名家跳舞的艺术总监愣了,她没有想到,一个赤脚的非洲男孩,在如此糟糕的自然环境下,竟能把芭蕾的美演绎的如此生动。
贫瘠与高雅,孩子眼中的星光,脸上淡淡的笑,震撼了哈维的心,杰奎琳决定帮助男孩,给他创造机会,助他达到梦想之巅。
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很快,哈维帮助安东尼·马杜获得了“青年舞蹈家”夏季研讨会的全额奖学金。
接受3个月的线上课程后,明年再赴美参加《超越国界的芭蕾舞》奖学金的进一步培训。
安东尼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只要他一如从前的努力,在经历比现在更大、更严酷的挫折时,依旧不放弃,不断成长。
他的梦想就能实现,就有可能站在芭蕾舞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安东尼笑了,他还是孩子,还没有学会收敛兴奋。
曾经认为非洲人学不好芭蕾,男孩子不适合学芭蕾的质疑与嘲讽消失了。
安东尼是幸运的,可他幸运的背后的不仅有幸运,更有我们没有看到的他日复一日的努力。
就像他自己说的:“妈妈差遣我出去跑腿,出发之前我都会先跳芭蕾。芭蕾是我的生命,我无处不在的练习。”
安东尼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丹尼尔老师写下这样一句话送给他:“你是一盏灯,永远不要让任何人,任何力量削减你的光芒。”
如果说芭蕾打开了安东尼梦想的大门,那丹尼尔就是给他播下希望的人。
丹尼尔没有经过专业的芭蕾舞培训,他的芭蕾舞知识是借助网络、书本自学而来,没有像安东尼一样获得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是丹尼尔最大的遗憾。
他不是没有争取过,他申请过好几所学校,却都被告知:即使他跳得很好,但作为非洲人,他没有资格获得国际奖学金。
没有奖学金,不能出国留学,是遗憾,但并不能泯灭丹尼尔对芭蕾的热爱,自从13岁看了电影《留住最后一支舞》,他对芭蕾的热爱从来都没有改变过。
他不断练习,不断进步。
10年过去了,他的舞蹈越来越出色,开始在拉各斯的舞蹈学校担任舞蹈老师。
如果一直都是这样,即使不会很富有,他也会衣食无虞。
但丹尼尔想把这种体现自律、奉献与投入的艺术推广出去,他认为通过芭蕾舞的学习,学生能把这些品质带进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尼日利亚,舞蹈是奢侈品,很多孩子连学都上不起,更别说学跳舞了。
为了推广,为了让芭蕾给更多孩子的人生增加一些机会,成就他们的梦想,丹尼尔决定免费办学。
2017年,一所公益芭蕾舞学校在拉各斯诞生了。
开始,学校设在丹尼尔的家里,屋外的空地就是练习的地方,后来,一位女商人资助,才有了稍大一点的房子以容纳更多的孩子练习。
丹尼尔独自承担学校的运行费用,孩子们的舞鞋舞裙也由他准备,特别贫困的,丹尼尔还会提供午餐。
丹尼尔把所有的钱都投进了学校,他觉得值得,他说:“没有什么比想要学习的学生,更让老师感到快乐的了。”
孩子没有接触过芭蕾,丹尼尔从最基础开始,手把手教他们,不想让他们像曾经的自己一样走弯路。
孩子们看到了芭蕾的美,感受到了芭蕾带给自己的变化,他们和老师一样,对芭蕾投入了热爱。
学校条件简陋,没有适合练舞的地板,只在地上铺一层廉价的地毯,没有把杆,没有镜子,甚至因为贫困,学习芭蕾的孩子连舞鞋都没有。
但这阻挡不了孩子向美的心,他们一直努力,一直在争取最好。
没鞋,光脚练。
没把杆,靠墙练。
训练地方小,在外面地上垫上纸板。
只要有空地,他们就跳,动作自由舒展,像腾飞的天鹅。
岁月不会辜负努力执着的人。
几年训练后,丹尼尔的学生都出落得优雅大方,不管站哪,都是美丽的风景,认为芭蕾不适合非洲人跳的观念也在很多人心里渐渐改变。
而安东尼作为舞蹈学校唯一的男生,他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超他的同学。
就像他说的:“在我生活的地方,没有像我这样的男芭蕾舞者,人们看到芭蕾都会觉得那是女孩子的专属,大家不知道芭蕾并不只属于女孩,我想让他们在看到我跳舞时,知道原来还有男芭蕾舞者。”
有演出,他也被排挤在外,因为人家希望都是女孩子参加。
他朋友看他跳舞,认为他在跳奇怪的外国舞。
怀疑、嘲笑、没人理解的痛苦,如山压在他的身上,但跳芭蕾时那美妙的感觉,让他不舍得放弃。
现在,他的梦想穿越了世俗,穿越了国界,世界上的很多人看到了他的舞蹈,为他加油鼓劲,他即将走向国际舞台,未来可期。
他穿上了白色舞鞋,量身定制的黑色裤子,白色上衣的上面缀有半透明的条纹,帅气的像个王子。
一位网友说安东尼是:“活在石头缝里,也要拼尽全力开出一朵花来的孩子”。
是的,心中有梦,就是身处绝无光明的黑暗,也不要放弃,哪怕只有一线机会,也要从看似绝望的缝隙中挤出来,然后,开出花。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安东尼的努力,丹尼尔的托举,他们拼尽全力,是为什么,鲜花和掌声吗?
不,并不是。
他们努力是因为对芭蕾近乎执着的热爱,是他们知道,如果不努力,不走出去,就摆脱不了贫穷、落后、愚昧。
他们不仅仅是追求芭蕾艺术,更是在与宿命抗争,他们不愿和苦难一同沉沦。
身处低谷,不努力,安于现状,只能留在低谷。
努力,抓住命运给我们投射的,哪怕微弱的光,也能温暖我们的生命;抓住命运给我们的,哪怕微小的一丝机会,走出谷底,就能迎来开阔的未来。
看到岁月最美的样子,等到花开。
. END .
【文| 杜萧染】
【编辑| 谦钟素】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辛弃疾带50轻骑闯入5万敌营,结果让皇帝大喜,自己悲催了
7个月,他用12.5万只手环,改变了600万人的命运
小锡兵的主要内容简短有哪些?
内容如下:
《小锡兵》讲的是有一个男孩子在生日时收到一个里面装有25个小锡兵的礼盒,最后一个小锡兵却只有一只脚,但小男孩还是一样喜欢这25个小锡兵。小男孩有一个妹妹用烟盒做了一个城堡,城堡里有一个美丽的跳着芭蕾舞的小姑娘。
妹妹让这些小锡兵担负起守卫小姑娘的任务,一只脚的小锡兵被放在烟盒左边,跳舞的小姑娘被放在右边。小锡兵始终用一只脚站着,静静地看着芭蕾姑娘,觉得她非常可爱。他想:要是我们能成为好朋友该多好啊!
夜深了,城堡里跳出一只黑妖精,竟把一只脚的小锡兵吹到窗外去了,接着又下起了大雨,这只小锡兵还被一只不知名的大鱼给吞进肚子了,而在这时一张大网又网住了这条大鱼,于是这条大鱼被送进了菜市场。
小男孩正好买到这条鱼,剖开鱼肚时,小锡兵出现了。小男孩又惊又喜,但不知为什么,小主人突然把小锡兵扔进火炉里了,小锡兵变成了锡块儿。这时门突然开了,一阵风把芭蕾姑娘吹向火炉,落到小锡兵的身边。小男孩最后发现小锡兵变成了一颗小小的锡心,而那个芭蕾姑娘已经和锡心熔在一起了。
简介: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有个外国电影讲的是跳芭蕾舞的白人女孩与跳街舞黑人男孩的爱情故事
留住最后一支舞 Save the Last Dance (2001)剧情简介 · · · · · ·
一个白人女孩,一个黑人男孩,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从小受到两种不同文化的熏陶。但是,他们有着同样的激情--舞蹈!
莎拉(茱丽亚-斯泰尔饰)是一个来自白人中产家庭的女孩,她在伊利诺斯的一个小镇上长大,从小喜欢芭蕾舞,梦想着进朱利尔舞蹈学校,把整个的生命献给芭蕾舞。然而,她的母亲因车祸去世,她不得不放弃这个愿望。她来到芝加哥南部投K她久未露面的父亲罗伊(泰瑞-金尼饰)--一个音乐家。在那里,她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在一所完全陌生的市区中学就读。
深陷在丧母痛苦中的莎拉与年少的黑人母亲切妮尔(克里-华盛顿饰)成了好朋友,这对她多少是个安慰。切妮尔的弟弟德里克(西恩-派屈克-托马斯饰)既漂亮又聪明,他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学生之一,也是当地布鲁斯音乐爱好者经常光顾的斯坦普斯俱乐部的“大明星”。德里克把莎拉领进了布鲁斯音乐的大门,当他们发现对舞蹈的共同爱好时,相互已深深地爱上了对方。然而,这两个年轻人要继续他们的浪漫故事,不仅要克服双方肤色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而且更要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层层阻挠。
莎拉的父亲无法接受他的女儿与一个黑人同学之间的关系。而学校里的黑人姑娘们,特别是德里克的旧好尼基(比安卡-劳森饰)也对此十分不满。德里克的儿时好友马拉凯(弗雷多-斯塔尔饰)也十分反对德里克的这段情缘,这个冲动的小伙子害怕会因此而失去与德里克的友谊。
学校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这对情侣发现彼此间的情感和挚爱,最终只会粉碎德里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莎拉的芭蕾舞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