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批评家说:“最陈腐的词语也曾经是一个新颖的隐喻。”
我们学过的每一个词语,追根溯源,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
顺着故事去解读,就会发现很多的道理,人生沉沉浮浮,皆在其中。
现在,我和大家探讨四个成语,并解读其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若是一个人没有出息,那就读不懂其内涵,甚至都没有心思去琢磨,思维都显得懒得。
01
“墨守成规”:不改变自己的人,被时局淘汰。
战国时,楚国想攻打宋国,木匠鲁班,帮忙做了很多的攻城用的云梯。
墨子知道这件事后,拉着鲁班一起去见楚王,说:“这些云梯,并没有什么用。”
墨子和鲁班用木片,当成武器,进行攻城和守城的演练。鲁班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输了。
后来,人们把这段故事,演变成“墨守成规”。就是说,总是用老套的方法去做,是不会成功的。
相对来说,东汉的班超,就积极改变自己,投笔从戎,成就了一番大业。
他发现自己每天都抄抄写写,注定不会成大器,因此主动要求当兵,北击匈奴,出使西域,成为外交家。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不同的时局,有不同的机遇,需要不同的能人。你主动去适应,自然就会出众。
没有出息的人,总是按照老套的方法去做,从而一直是跟在别人后面跑,气喘吁吁。
比方说,智能时代,也不懂得用网络来扩大自己的业务面,反而责怪网络“吸走”了店铺的生意,恨不得网络早点倒闭。
还比方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木匠在农村很吃香。但是今天的农村,建小洋楼的人多了,外购的家具多了,木匠没有什么出路。
穷则变,变则通。这样的道理,一直管用,还有加入新的感悟,就更好了。
02
“嗟来之食”:总是依靠别人的人,会慢慢弄丢自己。
《礼记·檀弓下》有言:“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靠讨来的东西,只能暂时缓和困难,无法长期解决困难。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从前,有个叫乐羊的人,捡到了金子。他的妻子马上批评:“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听了妻子的话,乐羊丢掉金子,外出求学,终于有了一番作为。
为什么乞丐,一直被人瞧不起?不是人们没有同情心,而是人们厌恨那些有手有脚,却处处依赖别人的人。
没有出息的人,总是厌恨亲戚朋友不帮忙,兄弟姐妹不借钱。最恨自己的父母,居然没有给自己买房子,也没有给一笔创业的启动资金。
在人生困顿的时候,求亲戚朋友支持,一旦被拒绝,就会火气冲天。
别人送给你的,你都不要理所当然地收下,还要懂得礼尚往来,与人相处的格局,马上就改变了。人也会有精气神。
03
“程门立雪”:学习不刻苦的人,成事能力不足。
宋朝时,学生杨时去拜访学者程颐。
不巧的是,程颐正在休息。
杨时毕恭毕敬地在门口等待,天空下起了大雪,他也没有抱怨。
等程颐醒来,雪有一尺深了,并大为感动。
后来,杨时学有所成,做了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等。
刻苦学习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我们真正领悟了学习窍门吗?能吃学习的苦吗?
很多人,拿起书,随便读一读,就以学者自居,社会不认可他,还以为是社会上的人太恶毒,嫉妒自己。
记住,有人嫉妒你,是因为你比人家强一点点;若是你比人强一大截,人家就会仰慕你。
没有出息的人,若是马上开始读书,并且主要读书方向,锁定在理想发展上。要不了多久,理想的发展,就胸有成竹了。
很多是失败,不是机遇不好,不是别人不帮忙,是你的能力不足。能力提升了,机会自然就来了。
04
“东山再起”:做事耐力不够的人,难免半途而废。
东晋的谢安,蛰伏多年,四十岁才出来做官,后来变成了权臣。
人在失势的时候,要降低自己,持续提升本事。等能力足够了,再次开始。
没有人可以一帆顺风,但是很多人却只能接受顶峰,无法接受低谷。
一次尝试,失败之后,就再也没有上升的迹象了。
每个人都希望一鼓作气就成大业。这是想法,不是现实。
有出息的人,都被社会碾压过,甚至被人算计,负债累累,妻离子散。
哲学家尼采说:“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
越挫越勇,这是人生发展的规律。
没有出息的人,在得到利益的时候,沾沾自喜,一旦遇到困难了,马上就哭起来。再往后,就开始放弃。
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小小年纪,就能写诗卖钱。
父亲带着他,到处赚钱,名气和钱财都有收获。
但是方仲永不坚持学习,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父亲没有格局,不让孩子持续学习;方仲永没有恒心,成长路上,没有意识到危机。
坚持不定会胜利,但是胜利需要一直坚持。
05
以上几个成语,大家都学过,通俗易懂。难的是,如何做得到。
滔滔不绝地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凡事干起来,就成功了一半;行动是最好的出息。
人生路,坑坑洼洼,但是不要担心,终究会走到平路上去;若是没有看到平路,自己慢慢修路,也是行得通的。
任何一个成语,都有正反面的理解,我们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坚持到底,再苦都熬得过。
善于变通,时局都为你所用。
依靠自己,处处都能遇到贵人。
终生学习,每一年都上一个台阶。
聪明的人都知道,“成语”二字,拆开了,就成功的语文。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