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村旁有个长满蒿草的小水塘,这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农村场景了。有意思的是,这个水塘分明像是一个昂首引颈的马头,村里人都叫“马头塘”,这个小村庄就叫“马场村”,村庄位于肥东县撮镇镇。
你相信吗?“马场村”竟然是三国时期曹操大军的饲马场,而这个马头塘就是当年战马饮水的地方,据传是一匹神奇的战马化身而来……
神奇的“马头塘”
马场村位于撮镇东北部一块高岗地。史载,三国时期曹操亲征江南与孙权对峙江北时,不仅在庐州城(今合肥)内建造了教弩台、斛兵塘等军事设施,还在城外及周边设立了大量的养马场用于饲养战马,以备战事之用。历史上的庐州,由于地处江淮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时的马场村人烟稀少,只有三四户人家,曹操大军到此看到这里地势平坦、植被丰富、气候宜人,故“曹军常屯兵饮马于此”。由于当时曹军战马众多,曹操将营盘安在现轧花厂附近,这条街因而取名“曹营街”。后曹军与东吴几次大战,当时方圆十里旌旗蔽日,鼓角齐鸣,声势浩大,所以有曹军“八十万人马下江南”之说。
据传说,一次大战中,一匹高大的白骏马身负重伤,引颈长啸,一声哀嚎倒在地上,化成了一个形似马头的水塘,后来很多战马常在此饮水。据村里一位老人说,为了纪念曹军和这匹神奇的战马,村西头以前曾竖有一块碑,解放前不幸毁于战乱……
传奇的书法家
在马场村东面,住着一户普通人家,户主袁之元是个70多岁的老奶奶,可她的父亲袁德炯是台湾著名的书法家,这是怎么回事呢?谈起她的父亲,老人家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怀念的表情……
据记载:袁德炯,字修明,号八然,台湾著名书法家,1916年生于皖中合肥县东三十里马场村的耕读人家,幼入私塾,熟诵四书五经,15岁转入县城初中,研经读史,志学闻道。其后游历四方寻师访友虚心求教,见闻日广,因此养成生平喜好书法的习惯,并受业于张子开门下。抗战之初,他曾是流亡学生,漂泊于西南等地,奋勉自励,研求新知,后来战事日亟,陪都震撼,他遂带笔从戎,决心报国,投入到“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行列。抗战胜利后,袁德炯被强行带到台湾,其后在台中女中和台中师专任公教等职。长久以来,他博学强忆,写作诗文,研练书法40余年,行草楷篆遍精各体,尤善甲骨体。
袁德炯先生先后应邀参加国内外书展四十多次,著有书法作品集多部。1989年袁德炯先生曾回乡探亲,看望长女抚恤乡亲,2007年90岁高龄的袁德炯先生逝于台湾。
历史初学者该如何入门历史?历史初学者如何入门?
作为一个历史的入门者,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爱好。作为一个纯粹的爱好者,非文科专业的人,完全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作为一个学科而言,它需要花一定时间去积累、沉淀的。下面是一些个人见解,如有不当,请包涵。
对于历史的爱好,我认为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小时候同学、好朋友有这方面的爱好,平时多沟通、交流,自己也喜欢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不断地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爱好,提升自己的相关知识储备,慢慢也对国内外的一些历史有了一点点的了解。
到了高中,没有选择了文科,并没有放弃对历史的爱好。后来大学虽然时间有些紧张,但是由于大的方向和历史还算有点关系,所以不知不觉中还是继续学了一点相关的东西。
我觉得对于非专业的人,更重要的学以致用。虽然有一定急功近利,但是有反馈才有学习的动力。《圣经 旧约 传道书》第一章第九节: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Whatever has happened before will happen again. Whatever has been done before will be done again.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诚然,事物是在运动中不断发展的,但是,过去的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读历史,可以增长智慧,避免走一些弯路。
下面是我的学习历程,可以当作参考。
(一)观其大概。对于爱好者而然,没有必要上来就啃那些专业性很强的书籍,因为知识储备不够。对于中国史而言,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朝代及大概时间顺序,还有就是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认知体系。
(二)不断充实。有了骨架支撑后,丰满其血肉就比较容易了。可以根据喜好不断学习、了解某一段时间的历史。如果对某一类历史感兴趣,比如兵器等,可以分门别类的研究。
(三)总结归纳。最好是多与别人交流,闲聊也好,写作也罢,都是一个不断切磋进步的过程。这样才能了解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方便以后进一步学习。
以上仅为个人一点爱好者的意见,欢迎交流。
敲黑板啦!
历史初学者该如何入门历史?历史初学者如何入门?
作为一个历史的入门者,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爱好。作为一个纯粹的爱好者,非文科专业的人,完全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作为一个学科而言,它需要花一定时间去积累、沉淀的。下面是一些个人见解,如有不当,请包涵。
对于历史的爱好,我认为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小时候同学、好朋友有这方面的爱好,平时多沟通、交流,自己也喜欢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不断地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爱好,提升自己的相关知识储备,慢慢也对国内外的一些历史有了一点点的了解。
到了高中,没有选择了文科,并没有放弃对历史的爱好。后来大学虽然时间有些紧张,但是由于大的方向和历史还算有点关系,所以不知不觉中还是继续学了一点相关的东西。
我觉得对于非专业的人,更重要的学以致用。虽然有一定急功近利,但是有反馈才有学习的动力。《圣经 旧约 传道书》第一章第九节: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Whatever has happened before will happen again. Whatever has been done before will be done again. There i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诚然,事物是在运动中不断发展的,但是,过去的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读历史,可以增长智慧,避免走一些弯路。
下面是我的学习历程,可以当作参考。
(一)观其大概。对于爱好者而然,没有必要上来就啃那些专业性很强的书籍,因为知识储备不够。对于中国史而言,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朝代及大概时间顺序,还有就是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认知体系。
(二)不断充实。有了骨架支撑后,丰满其血肉就比较容易了。可以根据喜好不断学习、了解某一段时间的历史。如果对某一类历史感兴趣,比如兵器等,可以分门别类的研究。
(三)总结归纳。最好是多与别人交流,闲聊也好,写作也罢,都是一个不断切磋进步的过程。这样才能了解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方便以后进一步学习。
以上仅为个人一点爱好者的意见,欢迎交流。
敲黑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