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地羊是鼢鼠的别称,体型类似于一般老鼠,但是头部很大而且扁平,最大的特点就是视力很差,前爪趾很长,特别是第3根,最擅长挖洞,皮毛呈现灰色,褐色或红色,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中北部,以及蒙古国和西伯利亚地区。
地羊是什么动物?
地羊体长大约在15-27厘米,门齿最大,尾巴较短,前足发达,主要生活在森林,田地或草原的地下,最喜欢潮湿的土壤洞穴,一般是一公一母单独生活,但只有繁殖期是在一起的,主要以土豆和蒲公英,地黄根的根茎为食,挖洞的能力尤其强大,而且地羊的洞穴普遍长且分支多,最长的可达100多米,因此也成为了北方的一害。
地羊的巢穴一般会用土壤封闭住,这是它们预防危害的措施,洞口一般都会残留着很多不规则的土堆,都是它们在挖洞时留下的,地羊整年都能够繁殖,一次最多能够生8只以上,这就意味着如果不间断的繁殖,一只雌性地羊一年能够生50对左右。
地羊的功效和作用地羊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不仅是骨头能够入药,代替虎骨泡酒,治疗风湿骨痛,而且肝胆也具有强身健体的效果,皮毛也能使用,因此很多人养殖,大约只要30块就能买到一只。
解答:防毒面具是根据野猪的长嘴巴发明的,当时德军施放毒气弹攻击时,人们发现野猪将鼻子埋在泥土中,躲过了死亡,后来研究发现,野猪的长鼻子拱地,能让泥土颗粒过滤毒气,于是便模拟野猪嘴制作了防毒面具,加入木炭过滤。
防毒面具是根据什么动物发明的?
防毒面具是受到野猪嘴的启发,当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和英法联军为了争夺比利时使用了化学毒气,当时共设置了至少5730个氯气瓶,打开后一股绿色的烟雾,顺风飘向了联军的位置,大约有180吨氯气,导致5万士兵死亡,还有周围大片的野生动物,但是这一区域的野猪却都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于是科学家发现野猪的鼻子比狗灵敏50倍,当它遭遇刺激性气味时,就会通过拱地来将泥土变得松软,吸附部分气体,于是便根据猪嘴的造型研制出了防毒面具,最早的防毒面具是在1912年,由俄国化学家捷林斯基发明的,主要是利用活性炭吸附,后来便成为战场上必需品。
防毒面具是怎么防毒的现代的防毒面具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过滤式主要是依靠元件中的防毒炭,比活性炭的结构更加疏松,能够吸附更多的毒气,有的还会带有一层过滤纸,或者吸毒酶。而隔绝式则主要是提供氧气,大多在水下,缺氧高空或密封舱室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