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华民族经历了14年的抗战,终于迎来了曙光。
根据同盟国的协定,日本在战后需赔偿我国216亿美元,如果折合人民币,便约等于1200万。
这是一笔巨款,但最后,这笔赔偿款却不了了之了。
硝烟过后
在中日建交的时候,我国更是直接把放弃对日本追索赔偿款这一条,写在了公文之中。
日本和我国有血海深仇,为什么我国反而要放弃赔偿款呢?
这一切,竟然是毛主席的决定。
单单这样说,肯定有很多人不理解,但事实上,这正是毛主席目光长远之处。
关于这笔赔偿款,要从1945年开始说起。
在日本投降之后,针对日本应当交付给各国的赔偿款,同盟国进行了一番商议。
那时候,我国自然是没有话语权的,做决定的,无非是美国、英国,苏联这三巨头。
由于中国在日本侵华战争之中损失惨重,所以在同盟国的协定之中,我国可以收回日本在我国所建的铁路、工厂,日本在我国内的一切资源,也由中国回收。
其他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也采取这种方法。随后,再由各个国家的领导人派出调查小组,对本国的损失状况进行统计,拿出一个数字来。
蒋介石当时也组织了调研小组,经过一番考察,到了11月,调研小组给出了日本应当赔偿给我国的数字,共计620亿美元。
这是综合了我国在战争中损失的资源、人口等等计算出的数据。
当然,这笔钱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是天价,即便把整个日本搭上,他们也赔不起。
最后,依旧还是通过美国、苏联等大国进行商定,一直商量到1947年10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终于决定,向日本追索540亿的战争赔款。
其中,中国受损最严重,所以得到的赔偿也最多,共计216亿美元。
但随后,关于这笔钱到底该交到谁手里,反而成了个争议问题。
蒋介石当然力主把钱全都给国民政府,美国则站在蒋介石一边为他摇旗呐喊。
这个要求从表面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中国遭受了战争损失,钱当然应该全归中国。
但美国的目的可不止于此,当时,国民政府是美国手中的一枚棋子,美国人打的算盘是,这笔钱到了国民政府手里,美国自然也就能分一杯羹。
而蒋介石以及他身后的四大家族,当然也打着如意算盘。
说白了,国民政府不过就是四大家族手中的资产,巨款一来,还不是由四大家族支配吗?
至于多少钱能落到那些真正受侵害的老百姓手里,那就更是个未知数了。
但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的日本不愿意给钱,或者说根本就给不出钱。
战败之后,日本国内的经济几近崩溃,且大量的青壮年都死在了战场上,许多工厂都陷于停业或者破产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砸锅卖铁,也没有办法付清全部的战争损失。
政权更迭
国民政府几次催促日本还钱,但日本态度是一拖再拖。
而这个时候,苏联居然又跑来搅局了。
苏联对蒋介石提出,在抗日战争的后期,苏联曾经派兵进驻东北,因此,苏联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有贡献的,中国拿到的战争赔偿款,也应当有苏联的一份。
而且,苏联还把自己的目的说得明明白白,他们希望日本留在东北的那些军工资源,归他们所有。
一听这话,蒋介石脸都绿了,东北当时可是中国的工业心脏,日本当时留在东北的军工资产,蒋介石曾经派人估算过,满打满算值120亿,苏联要是全部拿走,那还了得吗?
等苏联哪管这么多,当时,苏联军队还在东北境内没有走,还没等蒋介石同意,苏联军队直接开始在东北进行了大搬迁,把凡是能用的军工物资,都火速搬到了苏联境内。
蒋介石想劝阻,又没那个胆量。
美国也没有心情在这个时候去找苏联的不痛快,蒋介石只能吃了个哑巴亏。
可是,东北那边的军工资源没保住,日本这边的赔偿款也迟迟不能落实,蒋介石开始着急了。
而这个时候,世界各国的做法给蒋介石提了个醒。
原来,由于日本无力赔偿,所以,不管美国苏联或是英国,都纷纷派船派飞机到日本本土去,把他们本土的物资拉到本国抵押一部分赔偿款。
日本国内虽然也早已经被轮番的轰炸搞得千疮百孔,但毕竟还有一些家底,谁也不想跟钱过不去。蒋介石见状,也赶紧派了船到日本,运回来了36万吨物资。
但是这36万吨物资相比于那1200亿人民币的赔偿款,依旧是九牛一毛,日本此时已经奄奄一息了,全世界各国都在催债,日本如果拿不出钱的话,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惨烈的结局。
到最后,日本只能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对世界各国分期付款,等日本什么时候经济恢复,有能力赔偿了,再把这笔钱还上。
由于日本的确已经没有一点油水,最后,同盟国方面同意了这个办法,蒋介石也在协议上签了字。
随后,蒋介石就一直等着这笔钱到位。
可蒋介石千算万算没想到,赔偿款还没来,他自己倒是先被赶到了台湾岛上。
政权更迭,但是,日本对于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并不会因此而磨灭。
这笔赔偿款的归属应该移交到新中国政府的手中,但这个时候,美国的态度又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中国政府是红色政权,被美国视为死敌,而此刻的日本却在美国的帮助下翻了身。
美国通过控制日本,逐步的扩张自己在亚洲的权力,日本见风使舵,对于美国马首是瞻。
现在,日本作为美国的附庸,它的赔偿款,自然也就和美国息息相关,日本如果被赔偿款拖垮,美国可就做了亏本生意。
所以,对此时的美国来说,必须要把日本置于自己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此,美国竟然提了一个厚颜无耻的条件,要求世界各国向日本追讨赔偿款的时候,必须要在日本的经济范围内进行。
也就是说,如果日本的经济一直不恢复的话,那世界各国就不能找日本催债,更不能强行拿日本的资产作为抵押。
进退两难
这个条件一出,全球哗然,美国几乎把赖账两个字写在脸上,世界各国当然不同意。
可是,在二战之后,不管是欧洲还是苏联,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创伤,只有美国一直隔岸观火,所以稳住了自己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因此,所有人都得看美国的脸色。
蒋介石更是如此,台湾那个时候大量依赖美国的援助,美国很快就拿着条约找上了门,要求蒋介石签字,放弃日本对于中国的赔偿。
失去这么大一笔赔偿款,蒋介石当然不舍得,但他当时考虑到,自己不能失去美国这棵大树。
而且,只有签了这个条约,才能够确保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此时的新中国在联合国并没有得到承认,蒋介石只有靠国际影响力,才能够维持着自己反攻大陆的梦了。
于是,在利益驱使之下,蒋介石最终选择了在条约上签字,放弃了日本对于中国的战争赔偿。
新中国政府对此提出了严正抗议,并表示永远不承认这个条约的合法性。
在此后的许多年里,关于向日本追讨赔偿款这件事情暂时搁置。
主要是,当时新中国也是内外交困,建国不久,还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又是中苏交恶,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国,对中国进行的长期核威慑。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想要顶住美国的压力,再去找日本把这笔钱要回来,显然是不现实的。
中国当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快地自强。
当然,毛主席一直在考虑,对于这样一笔赔偿款,究竟应该怎样处理?
现在索要赔偿,日本甚至已经不能算作主角了,我们要对付的主要目标是美国。
在美国的威慑之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放弃了向日本索要赔偿,而且,肉眼可见的一点是,日本的确是拿不出这笔赔偿款。
毛主席陷入了两难之中,而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变化,让毛主席艰难的下定了一个决心,那就是放弃向日本索要赔偿。
70年代,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但我国的外交关系却也出现了曙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破冰。
同时,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在70年代得以恢复,中国从过去的孤立形态,一步步地迈上世界舞台。
而且,我国在这一时期也积极寻求与日本关系的正常化,这使得放弃赔偿成为了一条不得不走的路。
外交关系可以视作不见硝烟的战争,70年代,我国想要打破封锁,就必须要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开辟出一条平顺的外交之路。
如果要在亚洲打开外交局面,那日本是一个不可绕过的对象。
在美国的扶持之下,日本在战后的经济实现了腾飞,成为了当时亚洲经济最为繁荣的国家,甚至也是政治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和日本的关系长期僵化,对于我国在亚洲的外交很不利。
更何况,我国当时非常重视与美国的关系,日本和美国之间是政治同盟。
如果我们和日本的关系迟迟不见进展,也就无法和美国寻求真正的合作。
以退为进
因此,在尼克松访华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便谈到,要做好心理准备,和日本推动关系,而推动关系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我们主动放弃战争赔偿。
对于这个决定,毛主席用八个字来形容:“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孙权指美国,曹操,便指的是北方的苏联。
只有采取这个方针,我们才能够摆脱苏联的威胁,等到我们将来自强独立了,今天这一切让步就都是值得的。
当然,我国并不会无条件的让步。
毛主席与美国和日本商量这件事的时候,提出几个条件:首先,我们放弃赔偿款,但日本要给予中国相应的援助以及政府贷款。
毛主席算到,日本没有办法付清1200万的巨额赔偿款,所以迟迟不肯松口。
但是政府贷款和部分援助,是目前日本政府可以给得起的,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范围之内争取最大的利益。
另外,日本要承认新中国政府对于中国的主权,在中日的建交声明之中,必须要写明日本与台湾政府断交,与新中国建交,以及新中国政权向日本放弃追索战争赔款。
对于这一条,日本还提出了质疑。
日本认为,当年蒋介石已经作为中国领导人放弃了赔款,那现在,就没必要继续在条约中写出来。
毛主席坚决不同意,因为,蒋介石过去所承认的放弃,是非法的。
如果不推翻这一点,那就意味着蒋介石政权的合法性,依旧在国际上得到承认。
只有在条约中写出,是新中国政权放弃了战争赔款,才算是确立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合法地位。
日本纠结了一番,考虑到目前维系与新中国的外交关系比较重要,因此同意了在条约上签字。
就这样,几十年的战争赔款问题终于画上了句号。
台湾方面得知消息,还大大抗议了一番。他们也深知这份条约背后的政治意义,不过,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台湾的上窜下跳不过是小丑行为,很快被人们忽略。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策是英明的,我国没有得到战争赔款,但是随着中日建交,我国得到了日本大量的援助与合作,打开了外交新局面,为我国日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
博刊《二战后日本对中国赔偿的是多少》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