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川剧名角陈艳卿,艺名人称“陈麻女”,是泸县牛滩场人。这个人在川剧发展史上可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不仅仅自己的戏好,还会编写,然而在旧社会他始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怪事,难事,都被他机智幽默的一一化解,今天笔者就来给大家讲一段陈麻女舞台上遇到的事情,让大家看看他的智慧和实力。
清朝末年,陈艳卿的“玉春班”在嘉明镇唱川戏。会首幺公(主持演戏的当地人)些点的是《赵五娘剪发卖钱》。这是陈麻女的拿手戏,各处去唱都受欢迎,火炮放得不断纤(川南习俗,凡是旧社会艺人表现出众就会有人买火炮来访,表示喜欢,演变到现在,泸州人遇到高兴的事情都会说打火炮就是这个意思)。
这天陈麻女唱这围戏(过去一台戏泸州称为一围戏),会首幺公不但不给他放火炮,还罚他重唱。陈麻女唱了三次,会首么公还是说要不得,不给戏钱。
陈麻女问:“为啥子要不得嘛?”
“啥子要不得”会首幺公说:“赵五娘那样穷,把头发都剪下来卖钱安埋她公婆,她为何不把她那玉圈拿去卖了呀!”
陈麻女这下オ醒了础(泸州方言明白了的意思),原来他唱戏时没有把平时戴的玉圈取下来。陈麻女晓得对方不仅懂戏,还故意刁难,只好把玉圈取下来又重唱。唱了四次戏,才得到一围戏的钱。
第二天会首幺公点的是《曹操下江南》。陈麻女心头想:“点得好!老子今天来慢地捞梢(原来是方言赌输了再赢回来的意思,这里表示要报复)。”
锣鼓一打就起早戏(上午唱的戏叫早戏,又叫上本,下午叫下本,晚上叫夜戏),吼班(川剧行话意思跑龙套的)把旗旗儿打起“喝啊”一声,曹操的兵马就出了马门。这边出来那边进去,这边钻进去,又从那边钻出来。
转去转来,就是那几个人在台子上一进一出的光是走。走了半个多时辰,锣鼓一停么台(结束的意思)了。
早戏、上本、下本都是这样。会首幺公冒火了,就去问陈麻女:“你今天要干啥子?”
陈麻女说:“你们还不晓得呀?曹操下江南是八十三万人马。这八十三万人马起码要走五六天オ走得完。等兵马走完了,曹操才走后头出来啊!”
会首幺公晓得是扣了他的戏钱,他不安逸,所以故意用这个方法要回敬他。就说:“这样,你先唱的《赵五娘剪发卖钱》三围戏钱给你就是,你不要再走八十三万人马了。
这时嘉明镇的官是个道台,他也爱看戏,每天多早就喊他那个十二三岁的娃儿“幺毛儿”去问会首幺公,看今天点的是啥子戏。这天他娃儿又跑去问。会首么公正在那里点戏,看到这娃儿又来了,心想戏牌子一挂,你就晓得啥子戏了嘛,真是找事干!心头一阵讨厌,就戳了他一句:“啥子戏呀?《甩棒棰儿》!”
这娃儿跑回去眼他老爹说:“会首幺公说,唱《甩棒棰儿》。”
他老爹一听这“甩棒棰儿”是挖苦人的话。心想:哟,你几爷子才奸呐。连我的娃儿都敢挖苦。就非要去找麻烦。
他找到会首幺公说:“你们今天点《甩棒棰儿》是不?那老子我非看不可!”
会首幺公这下怕了,心想自己一时大意,惹到麻烦了,不唱怕完不了事。赶忙找来陈麻女商量。
陈麻女听了心头好笑,你这个会首幺公,一天到晚就讨人嫌,这下惹到麻烦了吧。但是也没有说不帮他,毕竟江湖人吃饭要多结善缘,但是想到这个幺公平时就吝啬的很,于是便说:“只要多给钱,就有戏给你们看。”
会首幺公没办法,只得答应多给钱,晚上大家都来看陈麻女儿的“玉春班”唱《甩棒棰儿》。
陈麻女儿诸事安排妥当,锣鼓微微一起,只见舞台一侧出来个王母娘娘的丫头。她一手提一个桶儿,一个拿根木棒棰到河里石头上去洗衣裳。不小心棒棰掉在水中,浪到河中间去了。
丫头洗衣裳一看,棒棰在河中间,拿不到,只好提起桶儿回去了。
丫头ー进马门,大锣大鼓一起,出来一个大花脸。这大花脸原来是那根棒棰变的,变成了一个青面獠牙的妖怪,在河里头兴风作浪,闹得天地不安。玉皇大帝赶忙派了四大天王去跟他打,打不赢。又差二郎神哪,哪吒呀,韦驮呀,一起去打。“玉春班”的人武功又好,只见台上跟头急翻,倒蹄急扯,你来我往,刀刀枪枪打得闹热得很。
台下的人看得起劲,急吼:“好!好!”会首幺公欢喜得很。赶忙喊买火炮来“噼噼啪啪”一放,呵哟!台上打得起劲,台下也看得起劲。
演一阵拿来怎么收场呢?陈麻女早有安排:玉皇大帝派了那样多天兵天将都打不赢,就在天宫查问,看是哪个神仙跑了。查了一阵,没有跑得有,个个神仙都在。再到瑶池宫去问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一查,才看到棰衣裳的棒棰不见了。丫头说那天她在河边洗衣裳,水把棒棰冲走了。
王母娘娘说:“那根棒棰能千变万化,妖怪定是那棒棰变的。”说一声:“我去收它。王母娘娘来到河边,用手一招,那妖怪一下变成了洗衣裳棒棰。王母娘娘把它收了,戏也就结束了。
道台看完了戏:“啊哟!唱得好!唱得好!以后还要唱《甩棒棰儿》我还要看。”陈麻女临时编的这个戏把嘉明镇这个“找麻烦”的官也哄到了。从此他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