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僵尸先生》剧照
看过当年香港林正英系列僵尸电影或《鬼吹灯》小说的朋友,相信对赶尸这种秘术并不陌生。
赶尸秘术据说在清朝民国时期在湘西、贵州一带颇为常见,但今天却难觅踪迹。
赶尸现象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神秘的赶尸人究竟是用什么方法驱赶死人行走?我们且来看看当时的人是如何记载的。
一、关于赶尸现象,看似最“靠谱”的一次记载
晚清著名学者徐珂编撰过一套书叫《清稗类钞》,这本书是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记载了从清朝顺治时期到宣统时期五花八门的事情。由于作者态度比较严肃,许多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特别是关于社会经济、下层社会、民情风俗的资料,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
在这本书中,曾经记载过一个清末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的故事:
当时四川有一位名叫黄忠浩(1859——1911)的提督,带兵驻军在川边。“一日,营外忽大哗”,黄提督便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手下的兵丁报告:“有人解死尸经过,尸能自行。”
黄提督出了营帐一看,大吃一惊:只见一个人持布幡做前导,而有一具尸体跟着他踉踉跄跄向前走。
黄提督见状,立刻派兵上前喝令送尸人站住,询问原委。送尸人回答说,这个人在旅途中死去,如果装进棺木再运回家,需要置办棺木,雇车乘船,实在是太费事了,所以用法术驱赶尸体自己行走,回家在收敛入葬。
黄提督顿时大感兴趣,询问法术详情。不过送尸人却回答:“这是我们的职业秘密,怎么可能轻易透露给外人?”
黄提督也不勉强,于是问一般需要几天才能到达目的地,送尸人回答说要四五天。提督又问夜里怎么解决住宿问题,送尸人回答说晚上让尸体站在门侧就行。
这时,士兵们都出来看热闹,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数百人皆见之”。有些人表示不信,嚷嚷说那也许根本不是一具尸体,这人就是个骗子。
岂料这送尸人毫不慌张,同意黄提督派人来检验。于是,黄提督找来仵作现场检验,一查,“果为死尸”。
有一些围观的附近居民觉得这些外地来当兵的人少见多怪,他们纷纷表示,这种事在当地经常看到,没什么可奇怪的。
故事就记载到这里,而且有一定的可信度。这位黄提督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当时见证人有很多人,而且当地人还表示这种事常有,不足为怪。
黄忠浩,字泽生,湘军将领。
二、“赶尸”的具体实施过程
前面的记载或可说明确实存在赶尸这种现象,只不过今天的人已经无从见识,那么究竟如何赶尸?还是这本《清稗类钞》里有一篇详细的文章,记载了当时贵州商人客死湖南,根据叶落归根的习俗,同伴为了将尸体带回去而进行的赶尸行为,书里面称为“送尸术”。
具体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书中说这种送尸术“必两人行之,乃有效”。一个人做向导,让尸体“走”在中间,另一个人手拿一碗水走在后面。
这碗水还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必须为清水;第二“碗中清水必加持符咒”。而且,在这一路上,走在后面的人必须保证把水碗端平,只要“水不倾泼,尸不倒也”。远看尸体与活人无异,前面人走就跟着走,前面停下就停下。
第二、一路走回家乡可能很多天。尸体可以不睡觉,但赶尸人是要睡觉的。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书中记载:到薄暮时分投宿旅店时,旅店主人一看这三个人的状态,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这在当地是常事,老板会给他们一间专门的房间。
夜里住宿的时候,两个活人睡在床上,尸体立在门侧。湘西当地还有句民谚描绘这种情形的,叫“三人住店,两人吃饭”。
第二天早上,两人再依照前面的方法,继续一程一程的赶尸就行。和电视剧里都是夜里出来不一样,书中记载的赶尸都是发生在大白天的。
第三、回家之后怎么办?
这事就更加神乎其神了。
书中说,到家的前一天晚上,死者会托梦于其家人,其家人则将棺木预备好。当送尸人带着尸体到家,便径直驱使尸体走进棺木内。然后,送尸人将那碗加了符咒的清水在地上一洒,尸体立刻倒下。
这时家人就要要马上为其收殓,因为尸体马上就开始腐败了,而且腐坏的状态竟与死亡时间完全一致,例如如果死了一个月,那就是腐败一个月的效果。
三、有没有其他记载可以证明“赶尸”现象的存在呢?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他的散文《沅陵的人》里面有过相关的描述,谈到了他在辰州地区听到当地人对于用辰州符赶尸的种种奇闻。为了了解与学习这门技术,沈从文还拜访了一位瑶族赶尸人,向他讨教口诀。结果赶尸人说的口诀竟然就是文天祥的《正气歌》,沈从文听到后感觉自己被收了智商税,觉得这些传说多半不靠谱。
沈从文(1902——1988)
此外,在民国初年郭则沄所著的《洞灵小志》一书中,也有一则“赶尸”的笔记。这本书是一本笔记小说,真实性显然不如前一本,但所记载的方法却和香港电影里的差不多了。和前面相比,这本书里的赶尸有以下特点:
首先、规模变大了。赶尸匠一次不只带一具尸体,而是“或二三尸,或四五尸”。
其次、每具尸体都以纸覆面,上面有画有符咒。
第三、尸体不能惊吓。例如碰到“诵经或演乐者”,必须先要阻止他们咏诵或演奏,等尸体过后才能重新开始,“否则术败”。
第四、晚上住宿的时候尸体立在门后,而且不能有生人闯入,如果进来了生人,不小心触碰到了,则会引起尸变。
类似的记载还有一些笔记中也有记载,方式方法大同小异。其中都提到这种秘术只在赶尸人师徒间传承,外人无从窥探。
四、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为什么湘西、贵州、四川一带的山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历史上不少人都试图给出自己的解释。
第一种是传统的说法。例如清朝的大学问家袁枚就认为,这是赶尸人用某种方法协调了死者的阴阳二气,说人死后阳气就消失了,体内只剩下阴气。如果有人将阳气注入,那么二气调和,就能恢复尸体的行动能力。
第二种是近代的说法。有学者认为这和西方心理学讲的“催眠术”差不多,既然活人能被催眠,那么死人也可以被控制意识。死人魂魄已散,但赶尸人将自己的部分魂魄注入其中,就能让尸体成为“行尸走肉”。
第三种是生物电导致的说法。徐珂就认为这是人身上有种电气(生物电),如果有方法引导,那么就能让死人恢复部分行动能力。
当然,这些说法都是似是而非的说法,仔细说起来,都是一种猜测,得不到现代科学的验证,其中的漏洞是颇多的。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呢?
五、赶尸术究竟存不存在?
我的观点是这根本不存在,因为完全不符合任何的现代生物理论。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任何生物死后都不可能再有自己行动能力。而且,生物死后都会迅速进入到腐败过程,不经过特殊的处理是无法阻止的。
那么又如何解释历史上存在的这种记载呢?现代学者认为,所谓的“赶尸”事实上是“背尸”。
由于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习惯,当有人客死他乡时,如何运送尸体回家就成为了一大难题。富人死后可以雇车雇船,家境不那么好的人客死之后怎么办?尤其是在山多路不平的西南地区,如何实现人死后回家安葬的愿望?那只好用比较省钱的方式了——背尸。
赵本山、宋丹丹曾经主演过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就叫《落叶归根》,讲的是在现代社会,身为民工的主人公如何千里迢迢将自己一位客死他乡的民工老乡送回家乡的故事。过程十分艰辛,故事非常感人。
电影《落叶归根》海报
在古代社会,交通运输能力比现代社会差得太多,车船成本很高,那么由此就诞生出一种“背尸人”或“赶尸匠”的职业。
赶尸匠先是给尸身涂上某种防腐药水,然后为了方便背尸体,就在尸体四肢捆上骨科夹板一样的竹片,让尸体的手足关节不至于弯曲。
然后背起身体在山区行走,西南山区往往又多雾多水汽,看着影影绰绰不太清楚。为了增加神秘色彩,赶尸匠还会一路摇摆着铜铃,或念着咒语什么的。大家唯恐避之不及,远远看到一个大概,感觉就像尸体趴在赶尸人背后僵硬地行走或蹦跳一般(四肢背夹板固定)。
如果是两人赶一具尸体,那么有可能是将竹竿穿在尸体腋下,将尸体固定住,两人挑着着走山路。如果是多具尸体,也可以串在竹竿上一起,两人或多人想抬轿子一样挑着走,远远看上去就像赶着一群尸体行走一般。
赶尸人这种职业当然非常辛苦,一般人也不愿意干,但即便如此,以此为生的人也要建立起行业门坎,保障自己的收入,毕竟找个稳定的营生不容易。于是他们会在这里面加上更多的神秘主义元素,把符咒、各种禁忌规则都加进去,久而久之变成一套复杂的程序,这样外人就更加难以知晓其中内情。
我们都知道,越是有信息差的地方,就越容易获取超额利润。如同我们进了医院,医生说啥就是啥,一般人都不具备医学知识,哪敢怀疑医生开的药是不是太贵或者太多呢?
六、今天为什么“赶尸术”失传了?
今天已经没有赶尸这种事情了,想必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因为技术进步了,社会发展了。有了现代交通工具与医疗系统,谁还需要“赶尸”技术呢?
不过,为了招揽游客,满足人们的猎奇心里,像湘西如张家界一般的旅游景点,将赶尸活动作为一种民俗展示,这也是存在的,只不过这些都是由演员表演出来的,并不真是传说中的赶尸。
民俗旅游中的“赶尸”表演
虽然赶尸技术多半只是过去种种因素作用之下的一种“民俗”,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说这是封建迷信而加以反对。这一传说的存在事实上折射了过去时代很多人落叶归根的心愿与现实的无奈,毕竟每一种传说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而且我也并不反对将赶尸作为题材写成小说或拍成僵尸电影。毕竟现代人能够分辨什么是现实什么是传说,这就像西方流行了多年的吸血鬼和女巫传说一样。今天的人们都知道这些并不存在,但并不妨碍他们将这些题材拍成电影,电视剧写成小说并且风靡全世界。当年林正英拍的僵尸片也曾风行一时,如果今天的人能够将此题材制作成好看的电影,写出精彩的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参考资料
徐珂《清稗类钞》
沈从文《沅陵的人》
呼延云《中国古代异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