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为零下4.4℃,较常年同期气温的零下3.8℃偏低0.6℃,为2000年以来的第六冷。也希望在如此的寒冬,大家不要醉酒出门,容易冻死,据媒体报道,每年俄罗斯都有4.2万人因为喝醉被冻死。
那被冻死会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人在冻死前会反常脱衣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在冻死前,是什么样的感觉。
人冻死时是怎样的过程人和哺乳动物具有比较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 即使在较大的气温摆动之下, 仍能调节和保持体温相对稳定, 并保证机体及其局部不受伤害。这个温度为37C左右,在体温调节中枢(视丘下部)的作用下,体内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但人及动物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力是有限度的, 当环境温度剧烈变化, 或适应力有明显改变时, 机体就可能遭受损害。
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 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首先表现在体温的下降。
当体温降至36 ◦C左右时,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 人的大脑会出现兴奋状态,机体进行有效调节, 你会感觉到喘息、呼吸和心率加快,躁动不安。
当体温降至34 ◦C 左右时, 由于机体的代谢和气体交换率的下降而发生组织非缺氧血症的氧饥饿,使大脑皮层被抑制,你会慢慢进入到兴奋减弱期,意识进入朦胧状。
当体温降至31 ◦C 时, 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心率减慢, 自己已经感觉不到痛觉刺激。
当体温降至20 ◦C 时, 由于天气引起的冻僵多为缓慢型冻僵, 机体体温逐渐降低, 各系统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你会感觉到自己的呼吸、脉搏变得非常微弱, 血压下降, 反射消失, 这个时候你的反应会变得迟钝、甚至幻觉、开始变得特别想要睡,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陷入昏迷,最后你的瞳孔会散大,出现假死。这时若直肠温度在20 ◦C 以上才有可能复苏. 你的耳轮、耳垂、鼻尖、手指、小腿、脚跟、趾背等处会长冻疮。
人一般在冻死前都会经历这几个阶段,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连接、而不是截然分开。
你在冻死前,体温中枢中的冷觉中枢被麻痹,冷觉消失,全身呈麻痹状态,体温虽然在逐渐下降,但温觉中枢则处在相对兴奋的状态中,因此,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体温中枢的散热中枢兴奋,而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这时候你的肢体运动靠肌肉收缩运动释放热量抵御严寒,身体无力时会很冷因为血液正在从四肢回流躯干保护内脏,由于血管突然扩张,当四肢冻的麻木时血液会迅速回流四肢,内脏处于缺血状态身体示警,从而使处于低温环境中的你会产生一种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热感觉。
这个时候如果你出现发热现象后仍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于是就会因发热难忍,你会开始边走边脱帽,解开衣裤钮扣,脱去衣裤鞋袜,甚至脱得一丝不挂。因为非常温暖,你的脸上会无意识地浮现出满意的微笑,直到死亡。
这就是冻死的整个过程,这不是精神错乱后出现的行为,而是在大脑皮层功能低下,意识处在朦胧状态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本能性的保护措施。按理这时的体温应该是升高的,但实际上发热前的机体温度较低,机体又处在高度衰竭状态中,通过发热增加了机体热能的消耗,加速了中枢神经的衰竭。所以,发热现象过后体温急骤下降,直至中枢神经完全麻痹而死亡。
很多喝醉酒的或者失足掉落冰水的,过程往往会更加简略,由于多量的乙醇或酒类饮料引起中枢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扩张,心跳加快,促进体温迅速扩散。机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热能丧失,调节机能来不及 发挥作用,则由于全身性的剧烈寒冷刺激,引起休克而死亡。
这也是为什么喝醉后,在大冷天非常容易冻死的原因。
低温对人体的影响在现在的社会,如果不是酗酒或者失足,一般来说很难危及生命,但是低温环境下,最好还是不要经常在户外走动,或者为了风度不要温度。
正如我刚刚所说的,正常的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调节着产热与散热,保持着体温的相对稳定。但这种调节是有限度的,当环境温度足够低,持续时间足够长,损伤就难以避免了。
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冻疮,也叫“非冻结性冷伤”,也就是说,这种冷伤是由冰点以上10℃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冻疮虽然可怕,但终究能够自愈,而那种由冰点以下的长时间低温造成的“冻结性冷伤”,可就要比冻疮这种非冻结性冷伤恐怖得多了,冻伤组织会发生坏死和脱落,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遭遇这种情况,这时既不能烤火,也不能用雪或冰水去搓,这种揉搓反而会加重组织损伤,首先,迅速移除湿紧的衣服鞋帽;而后,将冻僵部位置于40℃的恒温水中(超过42℃会加重组织损害),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除此之外,寒冷不仅可以直接给人体造成冻僵和冻伤的损害, 而且可间接诱发疾病,对孕妇及胎儿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在冬季居民死亡会增加的原因。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多基础病,而且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 因而代谢功能降低, 产热相对减少, 以致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寒冷后, 很容易发生寒颤, 出现低体温状态,或者诱发疾病。
总结来说,就是一句话,
来袭,不要醉酒出门,也要注意御寒,注意身体。
冬季地窖温度较高,古代穷人为什么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被冻死?首先,古人比我们现在要抗冻。其次,说古人被冻死,不太准确。应该说是“冻饿而死”。第一个,没有单纯的冻死第二个,地窖也有局限性第三个,地窖不是万能的
冬季天寒地冻,古代的穷人却宁可被冻死,也不挖地窖避寒,是古人又懒又傻吗?自然不是,他们不是不想挖,也不是不知道冷,而是挖地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很多史料或者文学作品中,都有对古代穷人悲惨遭遇的描写,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就十分深刻的描述出一位在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冬天,为了生活不得不冒着严寒外出卖炭的老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中,讲到了古代的穷人在寒冷的冬季,因为居无定所,最终导致自己被冻死在户外,这些场景,都让我们对古代的穷人凄惨的遭遇感到同情。
但在同情的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疑惑,就是古代的穷人明知道冬季的户外十分寒冷,为什么不找个合适的地方,来挖一个地窖用以避寒呢?
是古代的穷人不知道地窖有保温的作用吗?显然不是,在数千年前,就有人类在地穴中居住的记载,这种居住方式,古人不可能不知道,那么是古人懒吗?也不是,在求生技能方面,古人不比我们现代人经验少。
那为何古人不挖地窖避寒呢?实际上,这个挖地窖,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随便找个锄头挖个洞就可以,而能够满足居住的地窖,其要求很高,更重要的是,在古代,挖地窖也不是想挖就能挖的,如果有具备挖地窖的条件,那也不至于会被冻死在户外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人为什么会被冻死。
根据现代理论的解释,人之所以会被冻死,是因为环境温度过低使人体的散热加快,而一旦散热的速度超过人体自身产热的速度,那么体温就会逐渐下降,最终导致死亡。
也就是说,冻死的前提是,人体没有额外的产热源,扛不住热量流失的速度,才会被冻死。
用我们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保暖措施和没有产生热量的东西,这其中保暖措施就是厚衣服,而产生热量的东西就是食物。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每逢冬天,人们外出都必须是大棉袄二棉裤,尤其是在北方地区,能穿多厚就穿多厚,这样才能抵御住寒冷,近几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就有了保暖衣、羽绒服之类的这种保暖衣物,帮助人们度过冬天。
但在古代,这些东西可是没有的,古代的人冬天穿什么衣服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古人们冬天都是将草捣软,夹在衣服之间来进行保暖的。
而棉花直到宋代才传入我国,大面积种植和纺织,已经是元代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冬天保暖的条件,十分的艰苦。
当然,那些王公贵族有钱人,会用动物的皮毛进行保暖,但穷人们肯定是没有这个条件。
因此,冬天是古代穷人最难熬的季节,没有保暖的衣物,体温就无法维持,轻者染上风寒,重者被活活冻死,这在古代并不鲜见。
除了没有保暖的衣物,导致热量流失被冻死之外,另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摄入产生热量的东西。
什么能产生热量?自然是食物,或者酒也行,在《水浒传》,就有一段林冲雪夜宿山神庙,仗着酒来驱寒,度过寒冷的描写。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水浒传》
为什么要喝酒?就是因为酒能让人产生热量,从而不至于在寒冷的雪夜里被冻僵,而吃牛肉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既然被称之为穷人了,自然酒肉之类的东西是吃不上的,甚至就连填饱肚子的稀粥干粮,可能都没有,没有吃的,身体自然产生不了新的热量。
运动运动吗?运动确实能产生热量不错,像我们冬天如果感到冷,就会跺跺脚,但问题是,运动的前提是得吃饱,总不能饿着肚子去运动吧?
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不就是为了一口吃的,而冒着大雪出门去卖炭吗?但凡有吃有喝,他难道不知道躲躲风雪?
也就是说,古代的穷人之所以会被冻死,首先是没有供他们保暖的衣物,在衣物单薄的情况下,体温就无法维持,同时又缺吃少喝,身体产生不了新的能量和热源,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顶不住风寒,最终冻死。
说得再简单点,古代穷人的冻死,严格意义上来讲,叫做冻饿死。
了解了人为何会被冻死的原因后,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古代的穷人不去挖地窖来避寒。
地窖又称地坑,在北方也叫地窨子,是一种在地下挖出的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的洞,其原理是利用土地的热惰性来达到保暖、蓄热的效果。
地窖的好处,古代的人很早就知道,在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就提到了将酒放在地窖中,能够利用地窖中的恒温,从而让酒保存时间更长,而除了存放物品之外,地窖用以居住,也是历史悠久。
原始社会中,人类就有穴居的历史,不过那个时候生产力低下,一般都会选择天然洞穴,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挖地窖用以居住也逐渐十分普遍。
’穴居者,穿土而居其中,野处则复土於地而居之”---《易传》
穿土而居,说白了就是挖地窖,这就说明,古人们在很早就开始利用地窖的特性,将其作为居住的一种方式,由此也可以证明,地窖能够御寒这个优点,古人十分清楚。
既然地窖这有如此好处,古人也不傻,在冬季来临时,没有住所的人,找一个地方挖个地窖,在里面躲避风寒,即便是缺吃少喝,最起码还能延缓一段,不至于被冻死在户外,但实际上,明知道地窖有这般好处,古代的穷人们还是不挖。
不挖地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挖地窖的条件。
首先,没有挖地窖的体力支撑
众所周知,挖地窖是一件没有任何能够取巧的力气活,除了拼体力,没有捷径,但古代的穷人们,最缺的就是这点。
既然是穷人,既然是沦落到想要挖地窖取暖,那自然是缺吃少喝,甚至说已经是饿了有一段时间了,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至于临时去挖地窖。
在几十年前,我们农村还有人在冬天来临前挖地窖,用以储存蔬菜、粮食之类的物品,就是这样的地窖,也得全家几个壮劳力奋战好多天,这还是有充足食物供应的情况下。
而在古代,穷人们可没有那么多的食物储存,能在冬天野外长时间活动的,大多都是求生存的穷苦人,这样的人,基本上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可能连上顿都没吃。
没吃东西就意味着没有力气,没有力气就干不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挖地窖恰恰是一件极其耗费体力的事情,让饿得两眼昏花,路都走不稳的穷人挖地窖,显然不太现实。
更重要的是,古代可没什么先进工具,要想挖地窖,除了双手,就是一把锄头,要凭借这个生生地挖出一个地窖,别说能住人,就是那种单纯放东西的,都十分费事,再加上没有粮食储备,同时冬天土地也硬,这对于穷人来讲,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
其次,一个能够住人的地窖,工程量十分巨大
地窖分几种,一种是存放物品的,这种十分简单,挖个洞,方便进出就可以,另一种是住人的,这种地窖的要求就很高了。
必须要满足的一个条件,就是空气能够流通,本身地窖就是密闭性的,如果空气不流通,很容易让人因产生的废气而窒息。
然后就是得保证安全性,必须是土质干燥的地带,不能在土质松软的地方挖掘,不然塌了就麻烦了。
这两个条件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并不简单,能够满足空气流通的,自然不是简单地挖个洞就可以,像我们在老区延安看到的窑洞,都是花了大力气才挖出来的,这放在古代,显然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事。
而安全问题就更让挖地窖受到限制,在保证不塌方的前提下,符合条件的并不多,至少在南方很少有,只有在北方这种地势高亢燥爽的地方才能挖地窖。
这一点,在《孟子•滕文公》一书中就有提及,书中提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意思就是地势低的地方适合巢居,而地势高、干燥的地方则适合穴居,也就是挖地窖居住。
因此,出于这几种条件的限制,可供古代穷人们挖地窖的选择并不多,即便是身在北方的人,找到一块合适的地方,也没有相应的体力和能力来挖出一个能够满足人居住的地窖,真要是有那个条件和能力,也不至于沦落到缺吃少喝,冻死在户外了。
最后,不是谁都可以随便找个地方挖地窖的
这就要说到地窖所在之处的土地归属权,不要以为荒山野岭都是无主之地,在古代,任何一段土地都是有主的。
也就是说,一个穷人,拿一把锄头去挖地窖的可能性很低,没等你开挖,就有当地的地主保长之类的人前来干涉,告诉你这块地是他们的。
更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你辛辛苦苦耗费大量精力把地窖挖好后,这些人突然出现,以土地是他们的为由,将地窖抢走,甚至还有可能将你送交官府。
有这么大的风险,古代的穷人还敢不敢随便挖地窖?肯定不敢。
综上所述,古代的穷人之所以在寒冷的冬季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冻死,其原因就是有很多限制让他们挖不成地窖,比如缺吃少喝,没有粮食储备,也就没有体力挖地窖,还有就是挖出一个能满足人居住的地窖工程量十分巨大,有这个条件的,基本上也不至于沦落到户外挨冻,最后就是挖地窖所占用的土地,并非都是无主的,在别人的地面上挖地窖,别人肯定不乐意,因此,古代的穷人们,只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冻死在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