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客户端3月24日消息,近日,一篇由自媒体发布的名为《长江罕见断流 武汉段河床见底变荒漠》的文章,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文中视频画面显示,长江武汉段某处“断流”,原本的河床、滩涂都裸露出来。那么实际情况如何,文章是否在危言耸听?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每年长江枯水期到来时,网络上就不时流传一些长江河床裸露的画面,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若因此就将其定义为“断流”,实在言过其实。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对此回应表示,根本没有所谓的“断流”情况。
记者了解到,视频中的画面是武汉天兴洲北汊,属长江支汊,由于河道自然演变,该支汊河床淤积,枯水期常露出水面,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长江主流位于天兴洲南侧的主汊,当前虽然处于枯水期,但水流依然通畅,航运繁忙。
正常情况下,长江枯水期是从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受沿江地区天气及降水影响,可能略有偏差。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专家介绍,今年1月至3月上旬,长江流域降雨量总体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近一成。但由于受水库群补水影响,长江流域来水总体反而偏多,其中上游寸滩站(重庆江段控制站)来水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多近五成,下游大通站(长江入海径流控制站)来水偏多一成。
那么武汉段的水位情况如何,是否偏低呢?专家表示,经过对1865年至2021年共150多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各年最低水位发现,2021年以来汉口最低水位14.46米(2月4日),在历年最低水位中排序第8位(按由高到低排序,下同);3月最低水位14.81米(3月1日),在历年3月最低水位中排序第55位。武汉段的最低水位,均远高于历年最低水位平均水平,根本没有出现所谓的“断流”。
据介绍,长江上游一批水库建成以后,尤其是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显著发挥了水库蓄丰补枯作用,即汛末蓄水、枯期补水,通过水库的调节,可有效改善下游河道枯水状况。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后,就相当于拥有了221.5亿立方米的补水调节库容,近似于黄河年平均径流量的三分之一,补水能力显著。在枯水期,运用这一调节库容加大下泄流量对长江中下游补水,可以适当抬高中下游的水位,从而有效缓解中下游航运、生产和生活用水供需紧张局面。
1月份以来(截至3月18日8时),长江流域主要控制性水库合计向下游补充237.68亿立方米水量,其中三峡水库67.99亿立方米,相当于三峡向长江中下游补充了485个西湖的水量。
以汉口站为例,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监测三峡水库开始试验性蓄水以来汉口站水位变化发现,同是1月至3月长江流域来水较枯阶段,三峡蓄水后汉口站水位整体有较明显的抬升,平均抬升幅度在0.3米左右。
对于未来一周的流域水雨情变化,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研判认为,根据天气形势分析、数值模式预报和人工经验订正,3月下旬,21日至25日流域内无明显降雨过程;26日至27日,汉江、长江上中游干流附近有中雨、局地大雨;28日至30日,长江中下游有局地小到中雨。受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来水增加、水位波动上涨,汉口站预计3月底水位将涨至18.5米左右。
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