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蝙蝠因为新冠疫情登上了风口浪尖,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这个时候,你可能已经读过一些蝙蝠相关的消息,但或许仍有许多疑问,认识上还是有些模糊。下面6个问题的作答,希望能帮你建立对蝙蝠更全面的认知。
01
蝙蝠和老鼠似乎长得挺像,它俩有关系吗?
在过去的民间传说中,蝙蝠是老鼠偷油吃后变的。当然,你现在应该已经不大相信这种民间传说了,但你或许觉得它俩确实长得挺像,就琢磨它们会不会有什么亲缘关系。
我先说结论:蝙蝠和老鼠没关系,非要说有关系的话,那就是蝙蝠、老鼠以及所有真兽亚纲(包括我们人类)的哺乳动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我们平时说的蝙蝠,其实指的不是某一种动物,而是一大类动物,即哺乳纲翼手目动物的俗称。
人类已知最早的蝙蝠是伊神蝠,距今已有5000多万年的历史。现今,蝙蝠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并演化出近千个不同的种,是哺乳纲中仅次于啮齿目的第二大目[1]。而老鼠,正是啮齿目动物的俗称。
蝙蝠(翼手目动物)和老鼠(啮齿目动物)在生物分类上分属不同的目,彼此是平行演化的关系,蝙蝠并不是由老鼠进化而来。
蝙蝠和老鼠其实长得也并不一样,它们只是从某个角度看上去相似,比如大多都是黑乎乎一坨……但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它们差异非常大:
老鼠有一对大门牙,这是啮齿目动物的典型特征,而蝙蝠则是满嘴的尖牙。不同种类的蝙蝠长相差异也很大,比如狐蝠,与其说像长了翅膀的老鼠,不如说像长了翅膀的狐狸。
大连自然博物馆的蝙蝠标本,从这个视角看还真有点像长了翅膀的老鼠,但其实差别很大。
02
蝙蝠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蝙蝠确实有许多独特之处:
蝙蝠身为兽类,却能够像鸟一样在空中飞行,具有特化前肢、具龙骨突的胸骨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
蝙蝠又不同于鸟类,它们没有羽毛,而是倚靠指骨间生长的翼膜飞行,休息的时候也不像鸟类那样可以直立,而是倒挂着。
蝙蝠种类繁多,习性也各异:有喜欢住在山洞里的,也有栖息在树上的;有晚上出来活动,也有白天活动的;有使用回升定位进行导航和觅食,也有依靠嗅觉和视觉觅食的;有吃各种小虫的,还有吃肉的,也有只吃水果的狐蝠,还有不少既吃小虫也吃水果的杂食种类,甚至有几种吸食血液的吸血蝙蝠[2]。
以上说了许多蝙蝠的特点,如果你只记一句,那就记住蝙蝠是唯一能够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这可是真正的飞行,不同于鼯鼠(飞鼠)那种依靠皮膜做短距离滑行。
飞行中的灰头狐蝠。摄影:奥菲尔•勒维,来源:HotSpot Media
03
为什么有人说蝙蝠是“移动病毒库”?
蝙蝠物种丰富,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是多种人兽共患病病毒病原的自然宿主,目前已从蝙蝠中发现至少130种病毒,一些对人畜具有高致病性的病毒相继在蝙蝠中被发现,之前比较引人关注的还有SARS样冠状病毒等,还从蝙蝠中检测或分离到新型轮状病毒、肝炎病毒等多种重要病毒。许多新发生的病毒性传染病与蝙蝠的关系十分密切,加之蝙蝠具有群居性及长途飞行能力,更有利于病毒的播散[3],或许这就是蝙蝠被一些人称作“移动病毒库”的原因。
蝙蝠具有群居习性 图片源自网络
04
蝙蝠携带那么多病毒,为什么蝙蝠自己不生病
蝙蝠演化至今,可以与其携带的病毒和平共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不只是蝙蝠,所有动物在长期演化后,病毒与宿主最终基本都可以实现“和平共存”,因为那些不能幸存的个体都被淘汰了。
另一方面,蝙蝠对病毒确实有独特的耐受性,这可能与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的独特之处有关:蝙蝠会在飞行中提高它们的代谢率,使之达到奔跑中的体形相似啮齿动物的两倍。剧烈的体力活动和高代谢率通常会导致较高的组织损伤,这是由于活性分子(主要是自由基)的积累。但为了能够飞行,蝙蝠似乎已经进化出一种有效清除这些有害分子的生理机制,这或许是蝙蝠长寿的原因。有些蝙蝠可以活40年,而同样大小的啮齿动物只能活两年。这种对炎症的快速抑制可能还有另一个好处:抑制与抗病毒免疫反应相关的炎症。许多蝙蝠免疫系统的一个关键技巧是一触即发地释放一种叫做干扰素的信号分子,它告诉其他细胞在病毒入侵前“做好战斗准备”[4]。
05
为什么蝙蝠携带的病毒似乎对人类非常危险?
一方面,上文提到过,病毒与宿主经过长期的协同演化,最后基本都可以实现“和平共存”,而一旦病毒传播到新宿主(比如人类),则容易引发严重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只是蝙蝠,所有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如果能传染给人类,那对人类都很危险。
另一方面,上文提到蝙蝠对病毒有独特的耐受性,其免疫系统永远准备着防御病毒,并可以迅速将病毒隔离在细胞外。虽然这可能会保护蝙蝠不受高病毒载量的感染,但也会促使这些病毒在宿主体内更快繁殖。蝙蝠凭借独特的免疫系统可以耐受这些病毒,但当病毒传播到免疫系统正常的哺乳动物(比如人类)身上时,就会造成致命的破坏[4]。
06
蝙蝠携带的病毒这么危险,为什么不灭杀蝙蝠?
啊,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呀……
当前,生态系统的保护已经是人所共知的话题。蝙蝠是许多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非常重要。
食虫类的蝙蝠会消灭大量的蚊子、夜蛾等虫子,这不仅是对人类有益的好事,更是食物链的重要一环。研究表明,一只蝙蝠每个夜晚能吃掉相当于三分之一自身质量的昆虫。果蝠在取食的同时,也扩散种子和传播花粉。研究表明,有些无花果只有经过果蝠或鸟类胃的消化才能发芽;许多植物的花高度特化甚至专门在夜间开放以吸引蝙蝠传粉。蝙蝠又是另一些食肉动物的捕食对象,其中鸟类和蛇是主要的捕食者,有些鸟类捕获蝙蝠的量最多可达每日食物需求量的50%[5]。
如果生态系统中这么重要的蝙蝠真被消灭了,那必将引发严重的生态灾难,所以人类不能消灭蝙蝠,反而应保护野生蝙蝠,拒食蝙蝠等野生动物。大多数蝙蝠都生活在偏僻的山洞中,它们昼伏夜出,与人类之间本无太多交集,也不会主动把病毒传染给人类。
来源:大连自然博物馆
关于蝙蝠的一些问题
1、室外温度14度以上蝙蝠就会出现。夏季自然比较多。2、蝙蝠活动时间:日出后一段时间、日落时一段时间,晚上部分时间。一般来说休息的时候才会飞到自己家里。
3、蝙蝠一般是群居动物。一般情况下很少在人类家里休息。蝙蝠不咬人。不用担心。
关于蝙蝠的问题
在中国绝对安全,吸血蝙蝠都是群居的动物,成群地居住山谷洞穴的顶壁分布在美洲中部和南部!你惹了蝙蝠,它自然会咬你。通常情况你家的蝙蝠是以昆虫为食。被咬的话,就按预防、治疗狂犬病的方法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