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EurekAlert!:新的研究报告,通过热带歌唱鼠的歌声,研究人员发现了进行像人对话这样的来回高速交换声音的神经机制。根据这些结果,这种新的鼠类模型为了解人脑内的说话环路开启了门户。
例如,为了与其他人进行成功对话,我们必须聆听他们的言辞、解读其意思并接着用我们自己的陈述做出恰当回应。这一过程需要对感官提示和肌肉反应做近乎即刻的协调,然而,人们对有关感觉运动转换的基础机制所知甚少,而这些转换令基于说话或声音交换的社会性互动成为可能。尽管许多动物用其声音进行沟通,但它们中很少会展示模仿人类交谈的快速来回的动态交换。
阿尔斯通唱歌鼠(Scotinomys teguina)是中美洲云雾林中的一种能大声发音的小型啮齿动物,它们会用其竞争性的二重唱来挑战竞争者,即每只歌唱鼠会依次用它们独特的高声调快速地互歌。然而,据作者披露,每只小鼠的歌唱会因应另一小鼠的歌唱而改变,表现出类似人类对话般的轮流说话行为。
应用数种神经生理学方法,Daniel Okobi和同事对令S teguina的这种对抗性歌唱行为成为可能的基础神经元网络进行了研究。通过追踪两只小鼠相互歌唱时脑与肌肉间的电信号,Okobi等人发现了产生每首歌音符所需的与控制肌肉有关的运动皮层区域。在运动皮层(即发声运动皮层)内确认的另一功能性活动“热点”被发现可介导进行快速准确声音互动所需的感觉运动的迅捷转化。据作者披露,声音生成的功能性分隔和层次及定时性能令声音有效沟通成为可能。
在相关的《视角》中,Steffan Hage就本研究的结果对理解声音交流系统演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该系统的开始可能比先前所认为的要早得多。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