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地处中国南方沿海,古代中原人称南方人为“南蛮”,那么百越是如何被开发的呢?百越这一词为何会逐渐消失于史册呢?
泰伯奔吴
陕西岐山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的儿子泰伯和仲雍为让父王实现灭商的愿望,把王位继承权主动让给弟弟季历,带着亲族来到来到还是蛮荒之地的苏南地区的无锡、常熟一带,建立勾吴王国。
泰伯、仲雍“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当地,于是上千小部族,自愿归附于泰伯。
按照《吴越春秋》、《吴地记》及无锡地方史志的记载,泰伯在无锡梅村一带开凿沟渠、兴筑城池、教百姓农耕技术,促使吴地生产有一次飞跃性发展。
周人是农耕技术一流的部族,他们的先祖后稷“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任命他为“农师”。相传泰伯在梅村一带“复制”周原创业经验,大兴水利,发展农业,“穿浍渎以备旱涝”,就是开挖沟渠、陂塘,以灌溉、排涝。
泰伯还改进农耕方法,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令当地农业生产有了飞跃性发展。生产技术的大幅度改进,促进当地经济空前发展,泰伯遂营造城池、房屋,提升吴地文明形态。
据《吴地记》所载,为了防止外患,泰伯带人修筑城池,“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梅村因此有“江南第一古都”之称。“泰伯奔吴”,无疑是一次中原文化与东南百越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
秦统一东南沿海
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命屠睢率50万大军分五路,平均一路10万,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两路攻南越,其余两路攻西瓯。
出兵当年就攻下闽浙随即在此地设置了闽中郡。在秦统一岭南的战争中,第一阶段就很快打下广东地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力。
而在广西则打了六年之久,并且是以“伏尸流血数十万”的代价才能统一广西及越南地区 。
秦军南伐岭南之初即占领番禺一带的广东地区并留军驻守,另外30万秦军西赴广西地区与当地的百越作战,虽然击毙西瓯部落首领“译吁宋”,但主将屠睢之后却中伏身亡。
前214年,秦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将和赵佗继续进攻广西地区的西瓯、骆越各部落,同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整个岭南由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秦始皇将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
为了巩固对岭南的统治,秦朝从中原迁来50万人,据记载,秦代的移民大致有5批。当时广东地区人口稀少,中原移民大规模迁入,推动了广东的开发,到公元2年,广东人口有37.52万人。
秦末汉初,浙江南部出现了“东瓯国”、福建出现了“闽越国”,岭南的赵佗则建立了“南越国”并统一了岭南地区。
但最终分别于公元前112-111年被汉武帝征灭,其地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就不见于史载,岭南地区的南越、西瓯、骆越等部落演化为今天的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畲族等少数民族。
建制
自秦对越战争将百越并入秦朝版图后,秦始皇将百越划分成数郡,并予划置入九州。
到了汉朝,整个百越地区,即吴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雒越在分野中都划归于九州中的扬州。
东汉未年将岭南的越地改置交州,到了晋朝重新将岭南的越地划属九州中的扬州,南汉后又将岭南的越地划属交州。此后百越地区长期置于扬州与交州州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