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血社火是什么习俗

发布时间:2021-05-14 19:02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民间习俗 > 手机阅读

血社火,又叫快活、扎快活,属社火种类之一,是一种传统民间文化,以陕西省宝鸡市赤沙镇的最为正宗。

社火常被人们叫着“看戏”,即“哑剧”。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展,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

血社火是什么习俗

七神斗法:在十五都上宏原刘家,祖在外作商,传此法,并有头面,各色器械归家,每年正月装演,用七人俱赤身著五色裤,或用锯在头,或枪插在腹。人各用利器刺肉,无血外,装太平故事,一岁不举神,即头面献身,兵器自鸣,致为民患,至今不失。初一二三日,装演故事,并作一毛狗迎,游各山。如一年失例,则地方鸡凫失养。(《万安县志》)

陕西宝鸡地区,人们习称西府,是陕西社火脸谱艺术颇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陇县和宝鸡县(今陈仓区)的社火脸谱,历史久远,脸谱造型奇特,色彩质朴明快,纹饰讲究严格,谱样多而齐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脸谱的最高水

社火的种类很多,有山社火、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高芯社火、高跷、地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大都在正月祭社、庙会迎神、祈雨时表演,宝鸡县赤沙镇的血社火是陕西乃至全国唯一保留的一个社火种类,它是每逢闰年表演一次。赤沙镇血社火是以水浒武松杀西门庆为武大报仇的故事为题材,表演内容主要以斧子、铡刀、剪刀、链刀、锥子等器具刺入西门庆和其他坏人头部,使社火的内容恐怖血腥且十分逼真,故叫血社火。又叫快活。

血社火是什么习俗

“赤沙快活”到如今已是六代单传,对此感兴趣、想学而又能学到、学会的族人实在太少,“赤沙快活”已是即将消失在民间的民俗艺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血社火第七代传人为陈仓区三寺村的吴福来。

名称由来

血社火取名“快活”有两种意思:

一是取《水浒》中地名,即“快活林”;

二是取其意,即铲除了为非作歹的恶人后人心快活。

来历传说

清朝末年,一位串乡打铁的匠人,病倒在三寺村村头,村里一位叫吴穷汉的人,将其接到家里,不仅给其饭吃,还熬中药为他治病,直到他痊愈。为了感谢救命之恩,铁匠打造特制的剪刀、锥子等十多件农家生产、生活常用工具,在元宵节这天,把村民们打扮一番,在村里游行表演,村民争先恐后围观。铁匠离开前,将这套道具留在村里,并将化装技术教给村民。

上世纪60年代,“四清”运动开始,“快活”像其他民俗活动一样被视为“封资修”,不得表演,最后一次表演在1965年,村民借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偷偷演了一次。此后,吴福来的伯父将道具悄悄藏在房顶棚上,待“文革”结束,其他社火、古戏都能表演时,他拿出来供村民玩耍。

“快活”的化装技术,主要由吴穷汉的后人掌握。吴福来说,他的祖父就是快活的化装师,后传给他的父亲吴杰。吴福来是从“文革”后开始跟父亲学的。他现为村里主要的“装师”。

至今,赤沙“快活”已经传了七八代。据66岁的老人吴志文介绍,除“文革”期间丢了4件后来补做的外,其他9件道具都是100多年前的。

血社火是什么习俗

特点

奇特

血社火不同其它类型的社火,它表演的内容都是以惩恶扬善为题材。如《水浒传》里的武松杀西门庆一段即《狮子楼》一节,体现了武松威武不屈、要为大哥报仇雪恨的决心和气概。

快活

椐专家考证,这种社火应该叫血社火。但当地人叫扎快活。从当地方言做过考证,之所以叫扎快活,大致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庄户人,一年四季没有个快乐的时候,唯一的就是过年了,快活就是高兴的,高兴也就快活,扎快活无非就是图个快意开心。另一个意思,就是这里所游演的是一个惩恶扬善的故事。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实际上是古代傩戏的延续,其所用的道具都是利器(当然也有纯器),俗称快活。也就是把这些利器扎在魔鬼的头上,叫他们永远不能翻身,那么一年就四季平安了。看似这么简单的活动,却寄寓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呢。

恐怖

“快活”最大的特点是神秘、血腥、阴森、恐怖。在“武松”的带领下,身后是被制服的“西门庆”的13个“打手”,

他们有的被剪子、锥子刺进眉心,有的被菜刀、杀猪刀、铡刀劈入脑门;有的被板凳、泥屣、砖块插入额头,有的被锄头、利斧、镰刀砍进头颅,还有一个被利剑刺穿肚子,肠子外流。人称“七拳六脚十三件”,意即西门庆的13个打手,本来想用刀、斧等打武松,反被武松把这些刀、斧扎进他们身体。他们一个个浑身是血,皮开肉绽,惨不忍睹。围观者瞠目结舌,有的捂着嘴皱着眉,有的小孩藏在大人身后偷看。人群中不断有人说:“吓死人了”,“假的吧?”

赤沙镇文化站站长袁喜林说,2001年11月,他们在虢镇表演时,许多妇女、儿童开始往前拥,当猛然看到眼前的景象时,吓得扭头就跑。因其恐怖,有人将“快活”称为“血社火”。

保密

“血社火”的关键是化装,据说化装一般在镇子的庙里进行,现场是保密的,门口有专人看守不准其他人靠近,而且传儿不传女,在宝鸡市区演出时,他们在大轿车里上装,用床单将窗户遮掩,记者想将包放进车都不开门,连赤沙镇文化站站长都不让看。化装师利用绝秘技法给表演者进行装束,他们所使用的道具则是家禽、家畜的血液和内脏,而那些斧子、锥子等武器则全是信手捻来之物。在化装师真与假、幻与实的魔法般的手法中,有一点是真的,那就是残酷的场面都是假的。

尽管化装主要靠他,但“快活”属于村里组织的活动,村里凡是参加过演出的都知道其中的技巧。尽管如此,但没有人泄密。许多人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均被婉言拒绝,包括中央电视台想拍化装过程,都未被准许。

据说,有个村想学此艺术,但没有得到真传,以失败告终。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血社火是什么习俗》感兴趣,还可以看看《古代不同身份的人冠礼有什么区别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阿尔托大学简介

下一篇:顺星节是什么时候

民间习俗排行

民间习俗精选

民间习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