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年,则天顺圣皇后长安二年,干支纪年为壬寅虎年。
中文名
702年
朝代
天顺圣皇后长安二年
又为
壬寅虎年
历史事件1
初设武举
历史事件2
突厥默啜寇盐、夏、忻、并诸州
历史事件3
吐蕃求和

702年历史大事

初设武举

长安二年(七0二)正月,初设武举。武举系文武两种科举之一,但不及文举为朝廷所重。武举考试通常有射箭(包括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射长垛)、马枪、翘关、负重等项,还要检阅身材、言语,各分“上”、“次上”和“次”三等。以后玄宗开元十二年制举“将帅科”,十五年制举“武足安边科”,都是武举的发展。

突厥默啜寇盐、夏、忻、并诸州

长安二年(七0二),突厥默啜全面骚扰武周边境,有时进入内地,武周仍御而不击。正月,突厥寇盐州(今宁夏盐池以北)、夏州(今陕西横山以西)。三月,破石岭(关名,在山西定襄境),寇并州(太原)。七月,寇代州(今山西代县一带)。九月,寇忻州(今山西忻县)。其地皆今陕北、晋北一带,时或深入,掳掠人畜财物。武周先以雍州长史薛季昶充山东防御军大使,节制河北沧、瀛、幽、易、恒、定诸州军;另以幽州刺史张仁愿专知幽、平、妫(怀来)、檀(密云)防御,兼与季昶相应,共拒突厥。然突厥知河北有备,竟不入境。旋以相王旦为并州牧,充安北道行军元帅,以魏元忠为之副,及其整备有绪,突厥退,王亦不行。

苏安恒再请武后退位

久视元年(七0一)八月,苏安恒已投匦上书请求太后禅位太子,太后召见赐食而遣之。长安二年(七0二)五月六日安恒复上疏言之,其尊李唐、责武周,义正辞严,较去年投书远过。如云:“天下者、神尧(高祖),文武(太宗)之天下也。陛下虽居正统,实因唐氏旧基。当今太子追回(言庐陵王已自房州召回),年德俱盛(中宗本年已四十六岁),陛下贪其宝位而忘母子深思,将何圣颜(有何脸面)以见唐家宗庙,将何诰命(凭啥理由)以谒大帝(高宗)坟陵?陛下何故日夜积忧,不知钟鸣漏尽(死期将至)!”又说:“物极则反,器满则倾。”“天意人事,还归李家”等等,太后不从,亦不之罪。

张昌宗封国公

张昌宗兄弟贵盛,势倾朝野。长安二年(七0二)八月二十三日,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上表请封昌宗为王,太后制不许。二十七日,又请,乃赐爵邺国公。

停究扬州及豫、博叛案

光宅元年(六八四)徐敬业自杨州起兵讨武,此叛案称杨州案。垂拱四年(六八八)越王贞起兵豫州,其子琅邪王冲起兵博州讨武,此案称豫博案。案发以来,株连而死者不可数计,至今已十八、九年或十四、五年,朝野犹有借两案相诬陷者。长安二年(七0二)八月,始颁敕曰:“自今有告言杨州及豫、博余党,一无所问;内外官司无得为理。”

吐蕃求和

圣历二年(六九九)吐蕃赞普器弩悉弄计诛论钦陵,逼钦陵弟赞婆,子弓仁率部降周后,国内才勇之士大减。久视元年(七00)唐休璟又大破麴莽布支于洪源谷,吐蕃军力益衰。长安二年(七0二)九月十五日,其赞普遂遣大臣论弥萨来求和。十九日,则天后宴论弥萨于长安大明宫之麟德殿,奏百戏于殿庭。论弥萨曰:“臣生于边荒,不识中国音乐,乞放臣亲观。”则天许之。观后,论弥萨等皆相视喜笑,拜谢,曰:“臣等自来至圣朝,前后倍蒙优待,又得亲观奇乐,使不虚度一生。自顾卑贱,不知如何报答天恩,唯愿太后万岁。”时凉州都督唐休璟在朝,亦预宴,弥萨屡窥之。太后问其故,对曰:“洪源之战,此将军勇猛无敌,故欲识之。”太后大悦,擢休璟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

顾琮卒

琮,苏州吴县人,长安二年(七0二)十月十日卒。琮以天官侍郎同平章事,既卒,太后曰:“琮不幸,令虽不举哀,然朕以股肱,特废视事一日。”

吐蕃寇茂州

长安二年(七0二)九月,吐蕃赞普已遣使求和,十月十四日竟自将万余人寇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周都督陈大慈与之四战,皆破之,斩首千余级。按:《新唐书·本纪》及《资治通鉴》均系求和于九月,寇茂州于十月,《旧唐书·吐蕃传》则以茂州之败为吐蕃求和之因,于理当从。

雪来俊臣等所推冤狱

来俊臣等酷吏虽已诛死,但所推冤狱迄未平反,姚元崇、韦嗣立等亦曾言之,太后不能从。长安二年(七0二)十一月监察御史魏靖复上疏,言“陛下既知来俊臣之奸,处以极法,恳请详细复查俊臣等所推大狱,伸其冤枉。”太后乃命监察御史苏颋复查俊臣等旧案,由是雪免者甚众。

置北庭都护府

长安二年(七0二)十二月十六日,武周始置北庭都护府,治设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初辖盐、治等十六番州,与当时安西大都护府分掌天山南北两路,仍属陇右道。明年阿史那献(元庆子、弥射孙)由崖州召还,使袭父兴昔亡可汗,任北庭都护,充安抚招慰十姓大使。

张循宪荐张嘉贞

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有疑事不能决,问侍吏曰:“此地有佳客可与议事者否?”吏言前平乡县尉(从九品下)张嘉贞有异才,循宪召见,问以事,嘉贞条分缕析,莫不井然。循宪因请嘉贞代为书奏,皆意所不及。循宪还朝,见太后,太后善其奏,循宪详言皆嘉贞代为,且请以已之官授之。(侍御史,从六品下)太后曰:“朕岂无一官可以奖励人才耶?”因召嘉贞入殿,与语大悦,即拜监察御史(正八品下)。擢循宪司勋郎中(从五品上),赏其知人荐贤也。嘉贞至开元时,官中书令,称贤相。

徐有功卒

有功(六三五至七0二)名弘敏,以字行,偃师人。举明经,初官蒲州司法参军,为政宽仁,不施敲朴,民亦自爱,任满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武后时酷吏罗织周纳,朝野不敢正言,独有功常犯颜谏,重罪每得减死,武后亦优容之,天下称为“仁人”。有功官止司仆少卿,然言唐代贤执法者,必以有功为典范。武宗时追谥忠正。

王方庆卒

方庆,咸阳人。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则天初临朝,拜广州都督。证圣元年(六九五)召拜洛州长史,寻加银青光禄大夫,封石泉县男。万岁登封元年(六九六),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圣历二年(六九九)正授太子左庶子,封石泉公,余皆如故。长安二年(七0二)五月卒,谥贞。中宗即位,以宫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方庆博学好著述,尤精三礼,在朝言事,亦多据礼争之。家多藏书,则天访右军书法,方庆献其十一代祖导以下二十八人手迹十卷。诸子莫能守其业,故其著书多散亡,今独存其《魏郑公谏录》一种。

陈子昂卒

子昂(六六一至七0二)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开耀二年(六八二)进士。光宅元年(六八四)诣阙上书,授官麟台正字。后屡上书言事,迁右拾遗。以父年老请解官归养,射洪令段简谋夺其产,诬系狱中,忧愤死。子昂工诗文,力反六朝绮靡之风,归之雅正,李、杜以下咸推崇之。所作《感遇》诗尤著名,今传有《陈拾遗集》。

702年通鉴记载

则天顺圣皇后下长安二年(壬寅,公元七零二年)

春,正月,乙酉,初设武举。

空厥寇盐、夏二州。三月,庚寅,突厥破石岭,寇并州。以雍州长史薛季昶摄右台大夫,充山东防御军大使,沧、瀛、幽、易、恒、定等州诸军皆受季昶节度。夏,四月,以幽州刺史张仁愿专知幽、平、妫、檀防御,仍与季昶相知,以拒突厥。

五月,壬申,苏安恒复上疏曰:“臣闻天下者,神尧、文武之天下也。陛下虽居正统,实因唐氏旧基。当今太子追回,年德俱盛,陛下贪其宝位而忘母子深恩,将何圣颜以见唐家宗庙,将何诰命以谒大帝坟陵?陛下何故日夜积忧,不知钟鸣漏尽!臣愚以为天意人事,还归李家。陛下虽安天位,殊不知物极则反,器满则倾。臣何惜一朝之命,而不安万乘之国哉!”太后亦不之罪。

乙未,以相王为并州牧,充安北道行军元帅,以魏元忠为之副。

六月,壬戌,召神都留守韦巨源诣京师,以副留守李峤代之。

秋,七月,甲午,突厥寇代州。

司仆卿张昌宗兄弟贵盛,势倾朝野。八月,戊午,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上表请封昌宗为王,制不许;壬戌,又请,乃赐爵邺国公。

敕:“自今有告言扬州及豫、博馀党,一无所问,内外官司无得为理。”

九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神都见其既。

壬申,突厥寇忻州。

己卯,吐蕃遣其臣论弥萨来求和。

庚辰,以太子宾客武三思为大谷道大总管,洛州长史敬晖为副;辛巳,又以相王旦为并州道元帅,三思与武攸宜、魏元忠为之副;姚元崇为长史,司礼少卿郑杲为司马;然竟不行。

癸未,宴论弥萨于麟德殿。时凉州都督唐体璟入朝,亦预宴。弥萨屡窥之。太后问其故,对曰:“洪源之战,此将军猛厉无故,故欲识之。”太后擢休璟为右武威、金吾二卫大将军。休璟练习边事,自碣石以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

冬,十月,甲辰,天官侍郎、同平章事顾琮薨。

戊申,吐蕃赞普将万馀人寇茂州,都督陈大慈与之四战,皆破之,斩首千馀级。

十一月,辛未,监察御史魏靖上疏,以为:“陛下既知来俊臣之奸,处以极法,乞详覆俊臣等所推十狱,伸其枉滥。”太后乃命监察御史苏颋按覆俊臣等旧狱,由是雪免者甚众。颋,夔之曾孙也。

戊子,太后祀南郊,赦天下。

十二月,甲午,以魏元忠为安东道安抚大使,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检校幽州都督,右羽林卫将军薛讷、左武卫将军骆务整为之副。

戊申,置北庭都护府于庭州。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有疑事不能决,病之,问侍吏曰:“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吏言前平乡尉猗氏张嘉贞有异才,循宪召见,询以事;嘉贞为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因请为奏,皆意所未及。循宪还,见太后,太后善其奏,循宪具言嘉贞所为,且请以己之官授之。太后曰:“朕宁无一官自进贤邪!”因召嘉贞,入见内殿,与语,大悦,即拜监察御史;擢循宪司勋郎中,赏其得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