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由于各诸侯割据独立为“国”,称大夫为“家”,因此人们将“国家”作为国的通称。东汉时期,人们称皇帝为“国家”,因为皇帝是国的化身。唐朝人认为皇帝“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所以,代称皇帝为“圣人”和“宅家”,后者为皇宫里面的皇帝称谓。宋代,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之意,故以“庙”、“祖”、“官家”和“官里”称皇帝。除了上面的称谓,皇帝的别称还有许多,比如陛下、天子、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等。另外,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在秦王赢政即位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王”,唯独没有”皇帝”一说。是秦始皇嬴政最终确定了这一称谓的。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于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便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于是,秦王赢政灭掉了其他六国,平定天下。赢政认为自己的功业是亘古未有的,甚至连“三皇五帝”都比不上。为了“称成功,传后世”,他决定改变“王”的称号。于是,他便召集群臣,商议改号之事。丞相王绾说:“三皇五帝虽然是天下共主,可他们实际上占领的土地不过方圆千里。可自商周起,称“王”者才真正拥有了天下,而且他们的丰功伟绩可以维持七八百年。所以说“王”的称号最好。”可秦王却不高兴。他认为,“商朝七百年、周八百年的天下不算什么,我要的是万世永传的朝代。”这时,李斯说话了:“如今四海之内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这是从未有过的事。陛下的功绩自然为三皇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臣认为陛下可称泰皇。”秦王听了很高兴,说: “依我看,“泰皇”仍没多大区别。不如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就这样,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后世因而通称他为“秦始皇”!

皇和帝的由来「皇帝与皇后的由来」

皇后”这个称号又从何而来呢?首先要明确一下,后与後字自古有之。在封建宫廷里,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众多的妻妾中,仅有皇帝的正妻称为“后”,就是“皇后”。可是,为什么称皇帝之妻为“后”呢?“后”原意指君主。在上古时代,“後”是帝王的称号。如大禹的儿子称为“夏後氏”,再如传说中射日的後羿。《诗经》中记载: “商之先后,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郑玄笺曰:“后,君也。”《左传》中说: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书经》说: “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可以看出,其中的“后”都指君主。既然“后”在上古是帝王的称呼,为什么后来又用来称呼女性呢?在周朝以前,天子的妻子都称为“妃”,周朝开始才称为“后”。《礼记》记载:“天子之妃曰后。”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改称号为“皇帝”,便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不过,这时候的后妃制度还不完备,直到汉朝才开始执行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汉书·景帝纪》记载:“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汉书·高帝纪》中有“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说文解字》中说:“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在上古氏族部落中,女性具有崇高的地位,一般为发号施令者。这时,“后”的意思指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可见,作为帝王正妻的“皇后”便是从此引申出来的。

皇和帝的由来「皇帝与皇后的由来」

皇和帝的由来「皇帝与皇后的由来」

中国古代真的有皇上和皇后。

中国古代当然真的有皇上和皇后啦。
皇上:即皇帝。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1]
皇上到了清朝才成为皇帝的主要称呼,其他朝代,对皇帝的通用称呼基本为“陛下”。
中文名
皇上
外文名
Emperor
拼音
Huang Shang
别名
皇帝、万岁爷、陛下、大家
皇后(拼音:huáng hòu)简称为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1]“后”与“後”,古已有之。“后”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启就称作夏启后,后引申指“君主的妻妾”,这是一个位份、称谓,而不仅仅是”皇帝后面的女人“。因为汉字被简化的原因,我们习惯将”后“与”後“两字均合并为”后“,取其”后面“的意思。这是误解。在以前王朝运作中,外事五权,内事五枚。五枚均为”后“所执掌。
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1]
[2]
中文名
皇后
外文名
empress
拼音
huáng hòu
别名
皇帝正妻
自称
对上称梓童,对下称本宫

皇和帝的由来「皇帝与皇后的由来」

皇后的由来是什么?

自秦始皇确立皇帝作为中国君主的称号以后,皇帝的嫡妻就称为皇后。由于秦始皇称皇帝的时候并没有册立皇后,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史称吕后。“皇后”名称自秦汉一直沿用至清末。

皇后的遴选有四种途径:

1.册封:皇后的产生要经过皇帝册立。册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如汉朝的皇后三卿),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其他妃嫔都是她的臣属。皇后所生长子一般都被封为皇太子。

2.续弦:若皇后被废或皇后去世,皇帝就会从后妃之中挑出一位成为继皇后。继皇后的地位高于寻常妃嫔,但比大行皇后要低。继皇后一般是皇帝宠幸的贵妃或皇贵妃中德行高尚者,要么是皇妃中育有子女者。

3.母以子贵:皇帝死后,皇子中的某一位继承皇位,新皇帝的母亲自然应该是皇后。一般来说,皇帝生母(如果不是正宫皇后)的地位要低于大行皇帝的正妻,清朝时一般称皇帝的生母为圣母皇太后,而原来的皇后则为母后皇太后。

4.追封。这是给予已过世的妃嫔的一种荣耀的。一般被追封者都是新皇帝已过世的母亲,但也有例外。例如顺治皇帝的妻子孝献世皇后董鄂氏,死后就被顺治皇帝追封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