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埔军校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历史上很厉害的一所学校,是当时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场所,有很多的伟人也都是从黄埔军校中出来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有关黄埔军校的事情,当时的黄埔军校如何教导朝鲜义烈团?到底是怎样的呢?关于黄埔军校的相关事迹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译者徐有威,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系副主任。上海近代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季我努学社顾问。
一、军校对“义烈团”的支持
朝鲜独立运动志士同以黄埔军校毕业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力行社的关系素来密切。许多朝鲜志士曾在黄埔军校接受过培训。后来成为朝鲜义烈团主要领袖的陈国斌(又名金若山或崔林)便是力行社书记滕杰在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同学。
1932年2月,三民主义力行社在南京秘密成立后,援助朝鲜独立运动便成为其主要活动之一。其工作范围包括:以中国固有的“济弱扶倾”王道精神,优先援助中国周边的被压迫民族诸如朝鲜、台湾、越南、印度和缅甸等。
力行社帮助培训朝鲜籍干部。1932年5月陈国斌向干国勋提出要办一个文武合一的革命训练班,需要国民政府对经费、物资和训练场所提供支援。陈国斌的要求得到力行社书记滕杰首肯后,即获蒋介石批准。“朝鲜革命干部训练班”第一期于9月在南京力行社的训练基地汤山开学。经陈国斌和干国勋商定,训练班课目4大致分为军事、政治、情报、朝鲜史地、中朝关系史、世界史和兵工业务(简单制造弹药枪械)。干国勋除派员协助办理一些事务性工作外,还选派教员讲授情报、兵工和中朝关系史课程,其他教员则由陈国斌委派朝鲜籍人士担任。
二、军校对“义烈团”的训练
从训练班的教学内容看,训育方面着重于生活管理、革命精神和革命人生观的培养;政治教育方面着重于朝鲜历史、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的学习;军事教育方面除一般军事知识外,着重于情报、爆破和突击性技能的演练。军事教育的目的为培养军事人才,以适应随时对敌作战的需要,这一类教学内容占全部教学课程的一半以上。朝鲜籍学员在训练期间绝对禁止使用朝鲜语,目的在于增进学员的中文水平,避免日后暴露真实身份,并利于毕业后乔装成中国居民潜入敌后从事抗日活动。
1933年3月南京汤山训练班首批朝鲜籍学员毕业后,被陈国斌派往上海、北平、天津、东北和朝鲜内地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力行社将星子训练班第六期朝鲜籍学员,编成为朝鲜义勇队,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义勇队队长为陈国斌。全面抗战爆发后,力行社将星子训练班第六期朝鲜籍学员,编成为朝鲜义勇队,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
朝鲜义勇队的活动受到中国各界的普遍称颂。滕杰曾追忆道:“他们英勇奋发之无畏精神,在选择工作时就表露无遗,令人非常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