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689年
- 所在朝代
- 唐朝
- 年号
- 载初元年
- 历史大事1
- 改元永昌
- 历史大事2
- 陈子昂言政要
- 历史大事3
- 邓玄挺死
689年历史大事
改元永昌
垂拱五年(六八九)正月一日,大飨万象神宫(明堂),改元永昌。
陈子昂言政要
永昌元年(六八九)二月,正字陈子昂上疏言当今为政之要,宜缓刑崇德,息兵革,省赋役,抚慰宗室,各使自安。十月,又上疏,言近来大狱增多,逆徒滋广。请则天自问囚徒,有罪者显示明刑,冤滥者严惩狱吏。
邓玄挺死
永昌元年(六八九)四月,杀天官侍郎邓玄挺。玄挺,雍州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善文章。官左史,与上官仪友善,仪得罪,玄挺出为顿丘令。后任澧州刺史、晋州刺史等地方官,皆有善政。然于则天临朝时两任吏部侍郎,选官之失,未有甚如玄挺者。玄挺与宗室汝南王炜、鄱阳公湮友善。炜、湮等谋迎中宗于庐陵,问计于玄挺,玄挺皆不应,然亦不告密。永昌元年四月,炜、湮等宗室十二人流徙,玄挺竟牵连下狱死。
韦待价征吐蕃
永昌元年(六八九)五月五日,唐以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为副大总管,督三十六总管出征吐蕃。军至寅识迦河(今新疆霍城以西)与吐蕃战,初胜后败。待价无将领之才,不善抚众,时天寒地冻,粮馈匮乏,兵士多冻馁死,引军还屯高昌。则天怒,流待价于绣州(今广西桂平以南),温古以逗留不进罪,论斩。
(云南)浪穹诏内附
七世纪初至中叶,乌蛮不断移入洱海地区,征服白蛮,形成六个乌蛮政权,即“六诏”,浪穹诏为其一。浪穹诏傍时昔等二十五部先附吐蕃,永昌元年(六八九)五月,来附唐朝。唐以其酋长傍时昔为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统其部众。此即“南诏”形成之张本。
僧怀义伐东突厥
永昌元年(六八九)五月十八日,唐以僧怀义为新平军大总管,率军讨伐东突厥,至紫河(今内蒙古浑河),不见突厥,于单于台刻石纪功而还。九月三日,又率兵二十万讨东突厥骨咄禄。
株连徐敬业党
徐敬业兵败,弟敬真配流绣州(今广西桂平以南)。永昌元年(六八九)敬真北逃,欲投奔突厥。路过洛阳,洛州司马弓嗣业、洛阳令张嗣明资助之。敬真至定州(今河北定县)被捕,嗣业下狱自杀。敬真、嗣明在狱中诬朝野相识之士有异图,冀减罪免死,大臣被指控牵连获罪者甚多。嗣明言内史张光辅伐越王贞至豫州,私论图谶天文,阴怀两端。八月四日,光辅与敬真、嗣明同诛,家眷籍没。嗣明言秋官尚书张楚金、陕州刺史郭正一、凤阁侍郎元万顷、洛阳令魏元忠与敬业通谋,十五日,四人处死,临刑,驰传赦免,配流岭南。彭州长史刘易从亦为敬真所引,二十八日,就州诛之。闰九月,又杀夏官侍郎崔詧。
魏玄同赐死
永昌元年(六八九)闰九月十五日,则天赐宰相魏玄同死于家。玄同字和初,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初举进士,任长安令,累转司列大夫。与上官仪文章属和,麟德元年(664)仪得罪,玄同流岭南。上元初(六七四)遇赦还。以时务之才拜岐州长史,迁吏部侍郎。上疏言选举专属吏部之弊,建议遵周、汉之规,未见纳。永淳元年(六八二),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授文昌左丞、迁地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太中大夫、鸾台侍郎、知政事、检校纳言,封钜鹿男,加阶银青光禄大夫。酷吏周兴与玄同不和。高宗时,兴以河阳令召见,高宗欲擢用,或奏兴非清流,罢之。兴不知,数于朝堂俟命,诸相皆无言,唯玄同令其回。兴以为玄同沮己,深衔之。玄同与裴炎为友,始终不渝,人称“耐久朋”。兴诬奏之,言玄同言太后老矣,不如奉嗣君耐久。则天怒,遂赐死。监刑御史房济劝玄同告密,以求召见,乘时申冤,玄同以告密卑劣,宁死不为。
韦思谦卒
思谦乃字,本名仁约,以音类则天父讳,故以字行。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举进士,累补应城令。后调选。因公事不显,未叙进,吏部尚书高季辅言:“自居选部,今始得此一人,岂可以小疵而弃大德”,擢授监察御史,由是知名。思谦常言:“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时中书令(宰相)褚遂良以贱价市中书译语人之地,思谦奏劾其事,遂良贬官。及复用,出思谦为清水令。思谦言己性狷直,触机辄发,易导身祸。然大丈夫当明目张胆为国效力,终不能为碌碌之臣以保妻子。沛王府长史皇甫公义引之为仓曹参军,曰:“公非池中物,屈公为数旬客,以重吾府”。永淳初(六八二),历尚书左丞、御史大夫。高宗甚重之,疑狱剧事,多令参裁。思谦在宪司,每见王公,不行拜礼,或劝之,言:“耳目之官,固当独立。”振举纲目,朝廷肃然。则天临朝,转宗正卿。后为右肃政大夫。旧制,大夫与御史钧礼,思谦独坐受其拜,言:“国家班列,自有差等,奈何姑息为事耶!”垂拱初(六八五),赐爵博昌县男,迁风阁鸾台三品。二年(六八六)为纳言。后加太中大夫。永昌元年(六八九)九月,卒。
黑齿常之缢死
永昌元年(六八九)十月九日,酷吏周兴等诬黑齿常之谋反,常之下狱,被缢死。常之百济西部人。骁勇有谋略,原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显庆年(六六0),唐将苏定方平百济,常之率部降。定方囚百济王及太子,纵兵劫掠,常之惧,与酋长十余人遁归本部,招集余众三万,固守任存山。定方不能克而归,常之收复本国二百余城。龙朔三年(六六三),唐将刘仁轨再平百济,唐高宗遣使诏谕,常之率众降,为仁轨攻城略镇,建立功勋。入唐,累官为左领军员外将军。仪凤三年(六七八),从洮河道大总管李敬玄击吐蕃,时吐蕃兵压唐军,常之率敢死兵五百袭吐蕃营,解敬玄之围,以功授左武卫将军,检校左羽林军,充河源军使。常之在河源置烽戍七十余所,开营田5千余顷,岁收粟斛百余万,兵精粮足,战守有备,吐蕃不敢犯边。开耀元年(六八一),又率兵一万,击吐蕃论赞婆于良非川,烧吐蕃粮贮而归。后迁左武卫大将军。垂拱二年(六八六),东突厥犯边,常之率兵追至两井,得胜而归,封燕国公。三年(六八七),任燕然道大总管,再败突厥于黄花堆,逐之于碛北。常之待下宽厚,及死,时哀其冤。
刘齐贤死
永昌元年(六八九),刘齐贤为酷吏构陷,自缢于狱中。齐贤又名景先,因避章怀太子贤讳改名。魏州观城(今河南清丰以南)人,祥道之子。袭父爵为广平郡公。历侍御史,晋州司马,以方正闻名。时晋州出好鹞,或请高宗使齐贤捕之,高宗曰:“齐贤岂是觅鹞人耶!”水淳中(六八二至六八三)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迁侍中。中书令裴炎为酷吏陷害下狱,齐贤辩炎不反,则天怒,左迁普州刺史,途中改贬吉州长史。及死,家籍没。齐贤祖父三代皆为两省侍郎及典选,八人前后为吏部郎中、员外,有唐以来罕闻。
改元载初
永昌元年(六八九)十一月一日,改元载初,改用周正。以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明年正月为一月。
卢照邻卒
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年十余从曹宪、王义方学《苍》、《雅》。博学善文,尤擅七言歌行,为初唐四杰之一。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因病辞官,居太白山。食丹药致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著《释疾文》、《五悲文》等。武后封嵩山,聘为贤士,总章二年(六八八)废。照邻一生不得志。《释疾文》自云:高宗崇尚吏治,而己学于孔墨,武后崇尚刑法,而己晚年独钟于老庄。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身躯又染恶疾,遂约于永昌元年(六八九)自沉于颍水,年四十。有文集二十卷,佚。明人辑其诗、赋、文章为七卷,附小卷及遗事,成《幽忧子集》(一名《卢升之集》)。集中诗《长安古意》篇尤佳,系初唐巨制。
689年通鉴记载
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永昌元年(己丑,公元六八九年)
春,正月,乙卯朔,大飨万象神宫,太后服衮冕,搢大圭,执镇圭为初献,皇帝为亚献,太子为终献。先诣昊天上帝座,次高祖、太宗、高宗,次魏国先王,次五方帝座。太后御则天门,赦天下,改元。丁巳,太后御明堂,受朝贺。戊午,布政于明堂,颁九条以训百官。己未,御明堂,飨群臣。
二月,丁酉,尊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皇,妣曰忠孝太后,文水陵曰章德陵,咸阳陵曰明义陵。置崇先府官。戊戌,尊鲁公曰太原靖王,北平王曰赵肃恭王,金城王曰魏义康王,太原王曰周安成王。
三月,甲子,张光辅守纳言。
壬申,太后问正字陈子昂当今为政之要。子昂退,上疏,以为:“宜缓刑崇德,息兵革,省赋役,抚慰宗室,各使自安。”辞婉意切,其论甚美,几三千言。
癸酉,以天官尚书武承嗣为纳言,张光辅守内史。
夏,四月,甲辰,杀辰州别驾汝南王炜、连州别驾鄱阳公諲等宗室十二人,徙其家于巂州。炜,恽之子;諲,元庆之子也。
己酉,杀天官侍郎蓝田邓玄挺。玄挺女为諲妻,又与炜善。諲谋迎中宗于庐陵,以问玄挺,炜又尝谓玄挺曰:“欲为急计,何如?”玄挺皆不应。故坐知反不告,同诛。
五月,丙辰,命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击吐蕃。浪穹州蛮酋傍时昔等二十五部,先附吐蕃,至是来降;以傍时昔为浪穹州刺史,令统其众。
己巳,以僧怀义为新平军大总管,北讨突厥。行至紫河,不见虏,于单于台刻石纪功而还。
诸王之起兵也,贝州刺史纪王慎独不预谋,亦坐系狱;秋,七月,丁巳,槛车徙巴州,更姓虺氏,行及蒲州而卒。八男徐州刺史东平王续等,相继被诛,家徙岭南。
女东光县主楚媛,幼以孝谨称,适司议郎裴仲将,相敬如宾;姑有疾,亲尝药膳;接遇娣姒,皆得欢心。时宗室诸女皆以骄奢相尚,诮楚媛独俭素,曰:“所贵于富贵者,得适志也;今独守勤苦,将以何求?”楚媛曰:“幼而好礼,今而行之,非适志欤!观自古女子,皆以恭俭为美,纵侈为恶。辱亲是惧,何所求乎;富贵倘来之物,何足骄人!”众皆惭服。及慎凶问至,楚媛号恸,呕血数升;免丧,不御膏沐者垂二十年。
韦待价军至寅识迦河,与吐蕃战,大败。会大雪,粮运不继。待价既无将领之才,狼狈失据,士卒冻馁,死亡甚众,乃引军还。太后大怒,丙子,待价除名,流绣州,斩副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安西副都护唐休璟收其馀众,抚安西土,太后以休璟为西州都督。
戊寅,以王本立同凤阁鸾台三品。
徐敬业之败也,弟敬真流绣州,逃归,将奔突厥,过洛阳,洛州司马弓嗣业、洛阳令张嗣明资遣之;至定州,为吏所获,嗣业缢死。嗣明、敬真多引海内知识,云有异图,冀以免死;于是朝野之士为所连引坐死者甚众。嗣明诬内史张光辅,云“征豫州日,私论图谶、天文,阴怀两端。”八月,甲申,光辅与敬真、嗣明等同诛,籍没其家。
乙未,秋官尚书太原张楚金、陕州刺史郭正一、凤阁侍郎元万顷、洛阳令魏元忠,并免死流岭南。楚金等皆为敬直所引,云与敬业通谋。临刑,太后使凤阁舍人王隐客驰骑传声赦之。声达于市,当刑者皆喜跃欢呼,宛转不已;元忠独安坐自如,或使之起,元忠曰:“虚实未知。”隐客至,又使起,元忠曰:“俟宣敕已。”既宣敕,乃徐起,舞蹈再拜,竟无忧喜之色。是日,阴云四塞,既释楚金等,天气晴霁。
九月,壬子,以僧怀义为新平道行军大总管,将兵二十万以讨突厥骨笃禄。
初,高宗之世,周兴以河阳令召见,上欲加擢用,或奏以非清流,罢之。兴不知,数于明堂俟命。诸相皆无言,地官尚书、检校纳言魏玄同,时同平章事,谓之曰:“周明府可去矣。”兴以为玄同沮己,衔之。玄同素与裴炎善,时人以其终始不渝,谓之耐久朋。周兴奏诬玄同言:“太后老矣,不若奉嗣君为耐久。”太后怒,闰月,甲午,赐死于家。监刑御史房济谓玄同曰:“丈人何不告密,冀得召见,可以自直!”玄同叹曰:“人杀鬼杀,亦复何殊,岂能作告密人邪!”乃就死。又杀夏官侍郎崔詧于隐处。自馀内外大臣坐死及流贬甚众。
彭州长史刘易从亦为徐敬真所引;戊申,就州诛之。易从为人,仁孝忠谨,将刑于市,吏民怜其无辜,远近奔赴,竞解衣投地曰:“为长史求冥福。”有司平准,直十馀万。
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
己未,杀宗室鄂州剌史嗣郑王璥等六人。庚申,嗣滕王修琦等六人免死,流岭南。
丁卯,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邢文伟并同平章事。
己卯,诏太穆神皇后、文德圣皇后宜配皇地礻氏,忠孝太后从配。
右卫胄曹参军陈子昂上疏,以为:“周颂成、康,汉称文、景,皆以能措刑故也。今陛下之政,虽尽善矣,然太平之朝,上下乐化,不宜有乱臣贼子,日犯天诛。比者大狱增多,逆徒滋广,愚臣顽昧,初谓皆实,乃去月十五日,陛下特察系囚李珍等无罪,百僚庆悦,皆贺圣明,臣乃知亦有无罪之人挂于疏网者。陛下务在宽典,狱官务在急刑,以伤陛下之仁,以诬太平之政,臣窃恨之。又,九月二十一日敕免楚金等死,初有风雨,变为景云。臣闻阴惨者刑也,阳舒者德也;圣人法天,天亦助圣。天意如此,陛下岂可不承顺之哉!今又阴雨,臣恐过在狱官。凡系狱之囚,多在极法,道路之议,或是或非,陛下何不悉召见之,自诘其罪。罪有实者显示明刑,滥者严惩狱吏,使天下咸服,人知政刑,岂非至德克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