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杖制度,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朝堂上对皇帝认为是犯了错误的大臣由宦官等皇帝身边人进行当众惩罚,从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起,此后的各个朝代的皇帝都非常喜欢这项惩罚措施,为什么各朝各代的皇帝都非常喜欢这样一项制度呢?
另外,长期泛滥的廷杖制度对明代的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明代政治的发展,是怎样的影响能够阻碍明代政治的延续呢?为何皇帝会热衷于此?
1、 廷杖制度破坏明朝吏治,威胁统治
廷杖制度的主要惩罚对象就是上朝的大臣,而惩罚负责人员是比大臣低很多的宦官或厂卫,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由地位低的宦官来施行惩罚措施。
所以我认为廷杖制度这样的做法严重挫伤了大臣们的自尊心,使得他们对于进言献策的积极性降低,并且这样的做法还会增长宦官厂卫的气焰,让他们有了插手朝政的勇气,因而破坏了朝堂的秩序,破坏了吏治的顺序,进而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统治基础。
(1) 挫伤大臣尊严,参政积极性减弱
廷杖制度最兴盛也是最泛滥的时期是正统至万历年间,这一时期的皇帝们经常以侮辱大臣为乐,经常以最高统治者的地位作威作福,"殿陛行杖习为故事矣",由此就可以看出明朝对廷杖制度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
明朝廷杖制度的一般施行流程是有行杖者锦衣卫,监督者太监,惩罚地点在午门外,开始行刑的时候,由侍卫和太监将被打者绑过去,并且午门两边还有宦官厂卫各三十人来围观这场惩罚。
试想一下,就算是放在现在,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因为一个人犯了莫须有的错误而故意在很多人面前就打了这个人,这个人的面子肯定挂不住,说不定就在会心里产生郁结。
这种郁结在短时间内解除不了话,就会让这个人的身体出现病变。所以这样的刑罚对于那些成为大臣的士大夫们都是属于奇耻大辱的。有些士大夫在受了刑之后,可能就会再也不想来朝堂上了,有的人还真的被这样的行为给气死。
其次,在行刑的过程中,受刑人常常就会忍不住这样的痛苦,大声哀嚎,以头抢地,胡须也被磨掉了,场面极其血腥残忍不说,还会让这个大臣最丢人的一面暴露给这些低人一等的宦官们。
肉体上的痛苦还是可以忍受的,但是精神上被嘲笑是万万忍不了的,所以很多大臣都会在行刑过程中死去,不仅是因为刑罚太痛苦,还是因为周围人的目光太刺眼。
洪武八年的时候,刑部主事官茹太素因上书就被朱元璋给赐了杖刑,落下了终身残疾,并且在以后的为官过程中这个主事官也鲜少提出与皇帝相反的意见了。
同一年,工部尚书薛祥因为忤逆了圣旨,被朱元璋活活打死,当时的大臣们对这样的人非常的害怕,纷纷上书要求撤销这一刑罚,结果却是几个叫嚣最厉害的大臣被朱元璋给杖毙了,所以很多大臣们都开始畏惧提出新的意见,毕竟稍有不慎就会让自己的小命不保。
廷杖制度的兴盛使得很多大臣都会因为刑罚太过严苛而不敢于进言献策了,很多大臣都害怕提出与皇帝相左的意见,一个没有新的意见的王朝怎么会发展壮大呢,所以廷杖制度就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
(2) 宦官厂卫气焰嚣张,插手政治活动
廷杖制度的围观者是本就低人一等的宫中太监等人,而这些太监在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并且廷杖制度的频繁施行之后,会给这些本来低人一等的太监们一种错觉,就是他们的地位可以与朝廷重臣相比,甚至是可以比这些大臣们还要高。
所以朱元璋再怎么防范宦官专权,在无形之中还是给了宦官专权的机会。
明朝最大的宦官就是魏忠贤,魏忠贤的权势之盛,一度以九千岁九百岁自称,只比皇帝的万岁少了一百岁,就相当于除了皇帝,魏忠贤本人就是天下最大的官,这样的自满与魏忠贤经常为官杖刑场面不无关系。
由于魏忠贤本人性格非常圆滑,也深得皇帝的信任,再加上经常目睹大臣被杖刑、杖毙的场面,自以为地位非常高,非常大,在后面的朝廷政治中,利用自己的关系铲除异己维护自己的地位,如此,极大地破坏了原有的正常吏治。
魏忠贤作为宦官的实力不仅于此,还可以参与到朝廷大臣的任免中,甚至还可以祸害百姓。
在后期的时候,魏忠贤还可以假传圣旨,赐死了朱由洛的一位选侍赵氏,皇帝的人宦官都有胆可以赐死,更何况是离皇帝比较远的大臣呢?
宦官专权也不止魏忠贤一人,所以朝廷的政治让这些宦官都给搅乱了,没有正常的治理了,大臣们也都渐渐沉默了。
廷杖制度的实行方式、实行程度一方面使得极为好面子的儒家大臣们丢掉了尊严,很多人因此不上朝、辞官,有能力的大臣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使得宦官厂卫开始抬高自己的身份,擅自专权,铲除异己大臣,正常有序的吏治被破坏,明朝的政治自然就好不了。
2、 廷杖制度破坏法律威严,阻碍发展
廷杖制度不属于法律条文,全凭皇帝一人做主,不受法律条文的限制,因为就造成了法律的威严不断降低,没有威严的法律是没有用的,而没有用的法律对于国家来说就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认为廷杖制度破坏了明朝的法律威严,阻碍了明朝的法治政治发展。
廷杖制度的量刑是全凭皇帝的心情,是打几下惩戒一下,还是直接打死,都是看皇帝心情,这确实是满足了皇帝对于权力的要求,但也确实损坏了法律的威严。
皇权凌驾于法律之上,就会造成向宦官魏忠贤那样的人钻空子利用皇权而钻法律的空子,这样的人一多,法律就没有用,人人都可以触犯法律,法律就没有了它的作用了。
儒家经典中说"刑不上大夫"一直被各朝各代所推崇,"贵族官吏不受刑罚"自唐朝以来也是有明文规定的,到了明朝就变成君尊臣卑的状况。
只要是君主说的,大臣就必须一律照办,所以法律已经不管用了,破坏了法律的威严,就是在破坏帝王的威信,就是在破坏社会的秩序,所以我认为廷杖制度对明朝法制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危害,阻碍了其正常发展。
3、 廷杖制度使得皇权膨胀,中央矛盾激化
廷杖制度的依据是皇帝本人,跟随皇帝的心情变化而变化,这就导致了皇帝逐渐变得唯我独尊,皇权极度膨胀,皇帝听不进去任何的意见,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激化,中央的政治就被破坏了。
王阳明是明代一代理学大师,在政治上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影响了明代官场的士大夫风气,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避免不了被皇帝处以杖刑。
武宗刚刚登基的时候,王阳明曾经上书救南京科道薄彦徽等人,当即就惹得皇帝发怒了,就在金銮殿上给王阳明施行了杖刑,其他的士大夫们见此情况当即请求皇帝开恩,得到的就是谁在求谁就一起打,而王阳明也是宁死不屈,接受了杖刑。
大臣和皇帝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有些表现出来了。
士大夫们学习的是儒家文化,是要效忠皇帝的,但是面对这样的皇帝有时候士大夫们的桀骜不驯也表现出来了。
万历年间的"夺情"之争和嘉靖年间的"礼仪"之争都是皇帝与大臣之间矛盾爆发的标志,君臣之间的信任也没有了。
朱元璋就曾经对一位大臣说道:"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武宗更是公开斥责大臣说"朝臣坏事者十常六七",君臣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势同水火,中央的政治怎么会好呢?
4、 廷杖制度是法外之刑,深受皇帝喜爱
廷杖制度是明朝皇帝对于犯错误的大臣的一种特殊的刑罚,这种刑罚不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完全跟随皇帝自己的意愿,对皇帝来说有极大的主动性。
所以我认为廷杖制度是一种特殊的不受法律约束的刑罚,给了皇帝极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完全满足了皇帝对于权力的要求,皇帝也不需要经过一些繁琐的程序就可以直接让那个大臣受到惩罚,以解自己的生气,因而受到皇帝的喜爱。
5、 结语
廷杖制度是法律规定之外的刑罚,是全由皇帝自己做主的刑罚,使得皇帝的权力不受限制,可以随意发挥,进而深受皇帝的喜爱。
廷杖制度最开始施行只是为了强化皇权,但是却挫伤了大臣们的尊严,使得很多大臣都赌气不再上朝,不再进言献策,同时,又增长了宦官魏忠贤等人的气焰,使得朝廷政治乌烟瘴气,没有正常的秩序。
另外,廷杖制度还损坏了法律的威严,也就是损坏了皇帝的信誉,就损坏了大明王朝的政治。
君臣离心的催化剂,为何是原本作为惩腐利器的廷杖制度?
廷杖
廷杖制度,即皇帝对犯言直谏的官员进行杖责的一种刑罚,其实是一种保证皇帝统治与维护皇权威严的重要手段。最早在东汉明帝时期出现:明帝时,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汉明帝作为东汉史上的一代明君开发出这样的刑罚,想必其也是陷入了不得已的情况。
但要说到实施廷杖最著名与普遍的朝代,那就非明朝莫属了。明朝政府既然能够延续两百多年,自然在统治这一方面有着独特之处。
那么,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才使其将一种针对朝中大臣的严苛刑罚廷杖制度发挥到了极致呢?
明朝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发达的廷杖制度1、朱元璋的个人经历使其开创了明朝廷杖先河
不同于许多出于王公贵族家庭的皇帝,朱元璋是一个真正从白手起家的狠人。他出身贫穷,“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父母兄弟死后连安葬的钱都没有,境遇凄惨至此。而他本人又时常受到来自贪官污吏和地主的压迫,这使得他心中充满了对元朝黑暗统治的不满,同时也立志创造一个政治清明的社会。
朱元璋
在建立明朝以后,他立马实行了对贪官污吏有史以来最为严苛的惩罚制度,甚至还编纂推广了《大诰》一书,将这种反贪思想贯彻到民间,以上种种措施都表明了他对腐败官员的憎恶和强硬的惩治决心。
而对开国元勋朱亮祖的廷杖,则是他这一决心的进一步表现。朱亮祖作为明朝建立的功臣,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在出镇广东期间勾结地方豪强为非作歹,与当时执法严明的番禺知县道同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而朱亮祖则倒打一耙,使朱元璋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反倒把道同处死了。
开国元勋朱亮祖
当朱元璋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为了治朱亮祖的罪责,将其召回朝廷,“与其子府军卫指挥使暹俱鞭死”,开了明朝廷杖的先河。开国元勋尚且因犯罪而被朱元璋如此惩治,以后的皇帝自然对施行廷杖无所顾忌了。
2、言官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廷杖的普及
为了更加有效地监察政府之中的各级官员,明朝建立了历史上最为完善的监察机构。但也因此,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言官产生,并在明朝政坛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言官出现之初,朱元璋就赋予了他们相当广泛和重大的职权,同时所挑选的言官大多也是品行端正、刚直不阿之人。
这就使得他们敢于在皇帝做出不合适的举动时进行规劝,即便遭受刑罚也在所不惜。如杨爵就曾因嘉靖皇帝不理政事而进行规劝,之后“屏其家人,不给饮食,屡濒于死”,但最后还是不改其志。
在类似杨爵这种人物的带领下,明朝言官更加热衷于对皇帝的行为进行规劝。而这种风气后来也逐渐漫延到整个朝廷之中,使大臣们普遍具有一种牺牲反抗精神。皇帝在这种事事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心中自然极不痛快,于是廷杖这一刑法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嘉靖
但是,部分大臣在遭到廷杖之后,发现可以让自己的名声大大提高,得到同僚的倾佩和敬仰,“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久而久之,许多大臣反而会为了得到廷杖而反驳皇帝,这使廷杖再度得到了普及。
廷杖制度在明朝随时局不同而得到了相应发展1、明初时期并未得到大范围运用
虽然明朝廷杖制度是由朱元璋开的先河,但纵观整个明朝初期,廷杖制度的使用却并不能说十分普遍。一来,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本人的治国政策和日常行事方面都可以说的上是勤勤恳恳,再加上他本人在长期征战杀戮之中建立的威信,大臣们不需要也不敢经常谏言。
此外,当时的大臣对廷杖制度也有着十分痛恨的情绪,认为它是一种侮辱性质大于惩罚性质的刑罚,甚至对朱元璋提出了“大臣当诛,不宜加辱”的建议,只不过朱元璋并未同意。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臣们自然也不愿触霉头亲身尝试廷杖,毕竟对文人们来说“性命是小,失节是大”。而建文皇帝由于在位时间短,也没有机会实行廷杖,朱棣更是将廷杖之刑废除。
而之后的明仁宗与明宣宗也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仁慈皇帝,虽然偶有廷杖使用的例子,但总的来说次数并不多。也因此,明初时期只能说是廷杖的萌芽阶段,并没有泛滥。
2、明朝中期的使用次数及程度都得到了提高
廷杖虽然是一种较为苛刻的刑罚,但在成化以前,从严重程度来说,它并不能说会让人感到多么惧怕。在廷杖开始前,会用较厚的棉布垫在受刑人背后,受刑人真正受到的打击其实并不大,只需要卧床几月便可康复,不会出现血肉模糊乃至死亡的情况。
而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皇帝设立廷杖的最初目的只是用侮辱的手段来防止大臣们阻止自己,并非是真的为了杀人。但明武宗时期的太监刘瑾却改变了这点:逆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
出于对大臣们直言上谏的厌恶,刘瑾擅自把需要垫在受刑人棉布撤掉,这使得廷杖的严重程度大大增加,通常只需要三四十下就足以致人死亡,而刘瑾甚至在午门一下杖死过二十三个大臣。
廷杖刑罚
明朝中期的皇帝本身就以昏庸较多,廷杖本身是一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刑法,皇帝想要动用与否全看心意,根本不需要讲道理,这再度推动了廷杖在明朝中期的滥用。
在嘉靖年间,“公卿之辱,前所未有……四十余年间,杖杀朝士,倍徙前代。”明朝规模最大的两起廷杖也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内。
3、明朝后期的廷杖逐渐衰落下去
说到廷杖在明朝时期的衰落,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明神宗万历皇帝。他首先已经看透了部分大臣的本质。正如前文所说,不管是因为什么罪名而遭受到廷杖,但只要经历了这一刑罚,就会得到其他人的倾佩,甚至名垂千古也说不定。
因此,许多大臣们为了让自己被“打屁股”,简直是在挑皇帝的刺,不管他干了什么都要去说两句。而明神宗也称这些人为“沽名钓誉,讪君卖直”之辈,故意不对他们施行廷杖,这使得无道理的廷杖的使用次数大大降低。
明神宗万历皇帝
此外,明神宗还有一大创举——近三十年不上朝。皇帝都不理政事了,就算大臣们想要进行规劝也没有任何办法,廷杖的使用也就无从谈起了。
此外,在明朝末期,民间思想上还流行起了一种“非君思潮”,对皇帝提出质疑,如李贽就曾说: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通为一身矣。
这种思想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使皇帝放松了对大臣们和一些国家层面上的管辖,再加上他们可能本身就比较懒惰,他们被规劝的机会就更少了。也因此,廷杖制度在明朝后期逐渐衰落下去。
廷杖制度对明朝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1、加剧了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对立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廷杖之后,大臣对皇帝已经不再抱有敬畏之心,而皇帝对大臣也不再托有重用之情,如明武宗曾经公开斥责大臣:“朝臣坏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辈亦自知之。”而某些宦官也在其中不断撺掇加剧这种对立关系,这都使整个明朝政治一度陷入无尽的争吵之中。
明代朝臣
当大臣们不再为了国家发展而尽心尽力时,皇帝不再为了社会稳定而运用权力时,受苦受难的自然之只有普通民众。
2、使皇权达到了空前膨胀的地步
虽然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但天下并非他一个人就能治理的,需要众多官员的辅助才能完成。然而,许多有能力的不仅官员在治理天下上得心应手,在规劝皇帝上他们也是不依不挠。而皇帝一般为了避免这种压力也需要及时做到行为上的更正,这也是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相互制约。
但是,廷杖制度的出现却使这一点得到了改变。以往的皇帝就算不满大臣,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进行惩治,否则法律便会遭到明目张胆的践踏,对国家治理来说并非好事。
然而,廷杖制度作为皇帝的私刑,与法律毫无关系,就算再怎么运用也不会危及社会秩序。再加上廷杖制度在得到刘瑾的改革之后,受刑的非死即伤,这使大部分有心规劝皇帝行为的人望而退却。
他们要么沉默寡言,要么避开敏感话题,敢于仗义执言的人越来越少。而皇帝在这种权力的加持下,就算做了错事,就是不改正不承认,为政上自然毫无建树,最后使明朝渐渐走向下坡路。
总结从惩腐利器,到君臣离心的“催化剂”,说到底,廷杖制度始终还是一种维护皇权统治的工具。,无论是英明的皇帝还是昏庸的皇帝,在拥有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后,自然不愿意让本位下属的大臣们来对自己的指手画脚,即使他们的本意是呈良好的方面也不例外。
虽然明朝历史上的从来不缺敢于进谏直言的人,但更多的却还是害怕受罚的普通人。在廷杖这种几乎侮辱性与惩罚性都十分严重的制度面前,就算他们有着再多的治国方针,也不敢再轻易说出来了。在这样渐渐的腐化下,明朝也只能迎来灭亡的命运。
让明代官员闻风丧胆的廷杖制度,究竟有多可怕呢?
古代的刑罚屡见不鲜,名目丰富。宋代的文官可以说是最幸福,但是要在明朝那就是实惨,生在明朝的官员不仅工资低,还要面对奇葩的皇帝,如果说错话还要挨打,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特殊的一种刑罚手段——廷杖制度。
廷杖,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在朝堂亦或是殿堂上对官员实施杖责。通俗的说就是屁股上挨揍,这种制度是明代独有的吗?非也,这种制度早在汉朝时期就开始出现,到了明朝时期可以非常兴盛。
廷杖制度自从太祖朱元璋成为惯例之后,以后的各朝各代相继沿用,在正统年间皇帝实施廷杖制度已经成为一种定制,尤其是明武宗在位时的廷杖制度非常盛行。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廷杖打死的官员就超过前代。崇祯年间,廷杖制度可以说是严酷到了极点。
明代为什么会流行廷杖制度?要知道明代法律可以说是非常完备了,但是在《大明律》中是找不到廷杖制度的身影。
皇帝的性格是喜怒无常的,尤其是遇到把自己惹怒的官员,一般来说是找不到理由来惩治。像保护文官的宋代,皇帝被臣子骂也只能擦擦脸,继续听着。在王权至上的专制集权下,皇帝的尊严可是不容被玷污的,而廷杖制度正好为皇帝找到了维护自己尊严的最佳手段。
在一个法律制度完备的国家,明代的法律机构也是非常完善的。
君臣之间的关系也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以及发展,在古代的前期,君臣之间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
但是到了后期,君臣之间的对立矛盾和冲突就越来越明显,彼此之间的隔阂也就越来越深。到了宋朝的时候,臣子在面见皇帝的时候,连一个坐着说话的凳子都没有了。明朝自朱元璋建国之后,君臣之间的猜忌就开始了。为了防范身边的大臣,朱元璋制造了无数的冤案,还专门设立厂卫来监视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