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不少开国皇帝在打江山的时候,和底下一帮“兄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可是一旦打下江山后,却很快就翻脸不认人。
比较厚道的皇帝相对温和,会通过各种办法削弱这些功臣的实力,而不厚道的皇帝就直接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即杀掉功臣,一劳永逸。
为什么这些开国皇帝要杀功臣呢?
据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太子朱标非常受皇帝宠爱,但是在朱元璋杀人时,太子总是劝谏,阻止朱元璋杀人。
朱元璋没有说什么,而是把一条棘杖放在太子面前,让他去拿。
太子看到棘杖上满是刺,无从下手很是为难……
这时候,朱元璋说话了:有刺,你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拿了?
其实朱元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不想杀人,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能说是个必然的选择。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从勾践杀掉文种而来,勾践之所以杀掉文种,不是因为文种是功臣,而是文种见识过越王勾践的最狼狈的样子,知道他种种的不堪往事。勾践看到文种,不仅仅无法忘掉往事,也无法在他面前树立高大上的权威。勾践出于对权力的威严的维护,只能杀掉文种。
一旦尝过权力得滋味,谁还愿意撒手。功臣们如此,皇帝也是如此。
刘邦在汉初一共分封了8个异姓王,杀了7个,这些人对刘邦的认可,也只是迫于当时的军事威胁,而不是真心地归顺。天下大定时过境迁后,皇家与异姓诸侯王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就逐渐爆发,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所以外部稳定之后,这些手握重兵,构成潜在威胁的人物,就提上了被解决的日程。
与其绞尽脑汁想办法夺取功臣手中的兵权,还不如直接将其杀掉,简单、高效,后患极小。
明初的“胡、蓝案”,朱元璋杀胡惟庸是为了废除宰相,保自己的权。杀蓝玉是为了给后代特别是孱弱的皇孙除掉骄兵悍将。自己的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想把权力给朱允炆这个孙子,怕他镇不住,提前挖好了坑。
功臣们都手握兵权,而且经过多年战场历练,个个能征善战。他们打天下时是把好手,可万一不听话造起反来,那就是很可怕的对手了。所以到了坐天下时,皇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解决这种潜在威胁。
我们会发现,凡是主动放弃权力的功臣,都活下来了;凡是死活抓住权力不放的功臣,基本都死了。这是历史规律。
有些员工一起创业过来的,认为老板的钱都是自己赚来的,容易以功臣自居,对老板没大没小,居功自傲。没有转变心态,这让老板很不爽,时不时的违规,也给其他员工带来错误的示范效应。
每个组织完成资本积累的时候都是血淋淋的,可以说,老员工知道很多公司内幕,公司完成资本积累,不想将来受到威胁,也会选择让这些人都离开。
所以,成功的人,都是懂得进退的人,分寸把握的特别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了如指掌。
若是你,作为老板,怎样才能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作为员工,又该如何正确保障自己的利益呢?
为什么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喜欢杀功臣呢?
首先这就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父传子家天下,为了自身的阶级统治,这是必然选择,也是血腥政治的不二法门。换做你我当开国皇帝也一样。开国皇帝也不是都屠杀功臣的,但一定有办法解决功臣。例如赵匡胤没有杀功臣,因为他杯酒释兵权,一杯酒让大家交出手中的权力,从此皇帝高枕无忧,何必杀了你们。还有就是刘秀,刘秀是因为杀不动,只能极尽笼络,什么云台二十八将什么荣誉都给。稳定第一。
历史上没有杀过功臣的开国皇帝寥寥无几,刘秀,李世民,赵匡胤。而第一个杀开国功臣是刘邦。杀的最多的是朱元璋。这里也从中看到一个问题,出身越高贵杀开国功臣越少,甚至不杀。而出身越低杀的越多越狠。所以刘邦和朱元璋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诛杀开国功臣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接班人的问题。如果太子英明果敢,让老皇帝放心,开国皇帝也不会冒着“坏名声“的代价杀功臣。刘邦和朱元璋杀功臣首要原因都是在于太子软弱。皇帝觉得太子未必能够驾驭功勋集团。所以用朱元璋的话说,为你去荆棘。
还有就是没有信心,就怕自己所得到的会被他人“掠夺“,所以必须将危险消灭在萌芽里。还有一点就是看起事时候情况,李世民赵匡胤起家的时候就是“董事长“大股东。所以不在乎。如果起家的时候属于“合伙性质“大家都有股。逐步形成的老大,就必然会杀功臣。朱元璋和刘邦就属于“合伙性质“。控股力不抢,杀功臣就是必然的。
综合来看,就是皇帝起事时期的“控股团队“的形式; ,皇帝本人个人的性格和出身和皇权接班人的个人能力。还有就是最高统治者以最拥暴力方式取得最高权力,他就必然会以最残暴的方式去统治。决定就是基于自己代表的最高利益,任何威胁和怀疑就注定了死亡,这是封建时代的癌症。根本无解。
为什么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喜欢杀功臣呢?
杀开国功臣是历朝历代的通病,只不过有的朝代不太严重,有的朝代相对温和,有的朝代则是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代替野蛮的杀功臣的方式解决这种矛盾,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宋朝。
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决功臣隐患,这种文明的方式绝对值得大肆颂扬,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宋朝将近300多年的时间,皇帝、包括整个国家的做法都比较文明,宋朝也达到了中国历史文明的最高峰,这个不需要质疑,论文明程度,雄汉盛唐也只能屈居其后。
关于历朝历代为什么都热衷于杀开国功臣,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巩固统治。
开国功臣有两大特点,一是本事大。
能在乱世之中存活下来,并且推翻原有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本身就都是经天纬地,谋略天下的本事,如果他们要造反,恐怕除了他们自己,没人能灭掉他们,这无疑为政权的稳固埋下了隐患。
二是脾气大。这个脾气大不是说他们脾气暴躁,而是说他们有造反的思想可能,毕竟他们都是造过反的人,最起码造反的心理这一关是毫无压力的,不会觉得违背忠孝大义,更不会觉得造反有多难,所以是存在造反可能的。
基于这两点,为了给子孙后代一个安稳的统治环境,开国皇帝基本会想方设法解决开国功臣这个头疼的问题,只不过有的是像宋朝这样温柔的干掉,削去实权,而更多的则是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历史上杀开国功臣最狠的是三个人,分别是汉高祖刘邦,什么韩信,彭越,英布等等一个不放过,张良要不是识趣,早早滚蛋,萧何要不是十分乖巧,也都难逃一死。
第二个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做的有点太明显,吃相太难看,徐达,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包括刘伯温等人,无一不是死在他手下。
战神常遇春要不是死的早,凭着他的脾气,恐怕会死的比他小舅子都难看。在朱元璋手上,只有看似愚钝的胡大海得以善终,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