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矢不动悖论就是一种运动和静止的哲学矛盾,也被称为芝诺悖论,在古希腊时,哲学家芝诺曾经询问他的学生得出一个悖论,一只射出的箭是动的,但是箭在某个瞬间都有它的位置,是不动的,而任何其他瞬间也一样不动,那么箭从瞬间来看就是不动的,而这与之前的动就产生了矛盾,从而形成了一个悖论。
飞矢不动悖论是什么
飞矢不动悖论就是指当一只箭在飞行过程中的任一瞬间都是不动的,而这与它正处于运动的这个结果正好相反,因此就形成了悖论。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人曾经提出过类似的看法,比如惠施救曾经说到&r[db:tags]quo;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也就是飞行的鸟儿并非是在动,也就是承认了运动是可以分割的。
其实和飞矢不动悖论一样的悖论还有很多,比如上帝悖论等,其实飞矢不动悖论的关键就在于时空是否能够被分割看待,前后两个观点之所以会矛盾就是因为它们的标准是不同的,其实从物理学上来看,这种悖论就是不成立的,因为量子理论认为时间是连续的,也就不可分割,因此飞矢就不存在瞬间不动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在物理学上,空间和时间都是有最小限值的,叫做普朗克,而运动就是两个普朗克长度之间的瞬移,而从时间上来说,是不存在普朗克时间之间的更小时间的,这也就意味着时间是以超高频率在进行移动,所以就是完全连贯的,因此在纯科学上来说就是无法分割的。
飞矢不动的问题所在
其实飞矢不动中提到的“瞬间”并没有将它具体的划分为多少秒多少分,而是笼统的划分为细小的时间,那么如果你这样看的话,其实时间就是不可分的了,因为不管是在细小的瞬间,其实箭都会出现一定的移动,也就说其实时间是无法被看成无数个细密的点的,所以这种悖论也就没法存在。
按照目前已知的物理学资料来看,人类已知的最小粒子就是夸克,夸克是已经无法在向下划分的粒子了。一般认为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是原子,而原子的结构则主要是由原子核以及围绕它而生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就是有无数个夸克组成,其中又细分为上下夸克。
人类已知最小粒子
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至少数百种粒子,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开始将它们分门别类,直到70-80年代之后,科学家就开始将粒子的基本标准模型制作出来了,在科学家们研究过了数百种的粒子结构之后,终于原子的内部结构才被逐渐被了解,其中夸克就是目前能够知道的最小粒子。
其实目前来说,夸克并不能单独的被观测到,因为夸克之间的作用力会因为距离越来越远而越来越大,所以带有色荷的夸克大多都是只能和其他的夸克连接在一起,作为“强子”这样一个整体而被观测到,所以目前来说人类大部分的夸克资料都是通过观测强子来获取的,不过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粒子的最小值并不会只限于夸克,甚至有人认为夸克放大后还是宇宙。
其实和夸克同等级别的还有一种轻子粒子,它算是夸克的亲戚,它和夸克都属于费米粒子,其中轻子和夸克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们带有的电荷不同,轻子大多是不带电荷或者只带有一个点和,而夸克则是带有三分之一等不足1单位的电荷。
比夸克更小的单位
其实人们都认为夸克并非是最小的粒子,只是目前还没有能力发现它,据说早在1974年的时候,两位物理学家乔杰什·帕蒂和阿卜杜勒·萨拉姆就曾经提出了“前子”这一概念,而前子并非是一种真实,而是一个理论概念,从理论上来说它就是夸克的下一级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