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的皇帝虽然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出了几个比较奇皅的皇帝。一般皇帝要么凭政绩,要么就是有什么绯闻名天下,然而有一位皇帝却以他的特殊爱好而背上昏君的骂名而闻名于世。他就是明朝第14代皇帝明熹宗,对于明熹宗你可能不熟悉,若是提到明朝的木匠皇帝,你一定不会太陌生吧。1620年是明朝最不平凡的一年,先是三十年不上朝的朱翎钧万历驾崩。
接着登基不到一个月的朱常洛因为“红丸案”撒手人寰。这时16岁的朱由校在东林党人的拥戴下匆匆登基,他就是喜欢干木工活的朱由校明熹宗,年号“天启”。那么一个皇子为何会爱上木工活呢?原来他的爷爷本想立宠妃的儿子为皇太子,朱常洛为避免卷入皇位之争,便不让自己的儿子朱由校学习,他因此才爱上木工活。原本他爱好木工也无可厚非,可是由于他任用魏忠贤管理朝政,被后人称为大字不识的“木匠”皇帝。
朱由校虽然爱好木工活,却并不是大字不识的文盲皇帝。他登基时,辽东三省已落入清人之手,他大胆任用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等名将,尽管他们后来都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他不光大胆启用袁可立,还接受袁可立的七项建议。任命袁可立出任登莱巡抚,袁可立出奇兵,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让所向无敌的努尔哈赤惭愧不已。以致清朝建立后封禁了袁可立,销毁了袁可立的书籍。
当袁可立上书天启要求奖赏士兵时,天启也是一一准奏。可见天启并不是个文盲皇帝。当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之后。给皇帝上书:“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朱由校看后淡淡地回道:“奴子不降,必定成擒。以朕计之,奴子未必降,降也不足信也。战必胜,胜无轻谈也。”朱由校认为清投降是不可能的,希望袁崇焕稳打稳扎,最终击败清军。天启皇帝在对外战争中也有明成祖的风范,不放弃一寸土地。
在澎湖两次大败荷兰,成功收复澎湖。在澳门问题上也是态度强硬,让葡萄牙人没占到半点便宜。然而到了清朝却被割让给葡萄牙人了,真是让人汗颜。天启死后明崇祯用人失误,才让龟宿在老巢的金人有机可乘,打破了明朝的进攻态势。清人从守势转为进攻态势,因此才有“天启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天启皇帝能让前方将士真心为朝廷卖命,也离不开魏忠贤改革赋税制度。
他减轻农业税,增加江南士族的工商税,光浙江一地的茶税就多达200000两,稳定了明朝的经济,保障了前线作战的军需供给。扭转了明朝的战争态势,就连努尔哈赤都是被明朝的红衣大炮打伤,最终抑郁而死。然而魏忠贤的改革损害了自诩清流的东林党人的利益,他们纷纷上奏弹劾魏忠贤。魏忠贤一气之下便制造了所谓的“东林党六君子”事件。魏忠贤虽然专权,但他对天启还是忠心的。
所以“六君子”事件肯定也是天启在幕后操控的,如果天启能活得长一点明朝或许不会灭亡得那么快了。天启临终前认为弟弟朱由俭有尧舜之才,便把皇位传给弟弟朱由俭,并嘱咐朱由俭:魏忠贤可堪重用。朱由俭上台后,在东林党的帮助蛊惑下推翻了魏忠贤,任用东林党人把持朝政。东林党人废除了江南士族的工商税,把赋税全部加到农民的农业税上,不堪重负的农民纷纷起义。
朱由俭被李自成逼上煤山之前,陪伴他的太监曹化淳感慨: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朱由俭才匆匆厚葬魏忠贤。天启皇帝在位七年,让财政翻了翻,辽东半岛重新回到明朝。他利用魏忠贤和东林党人互相制衡,自己在幕后操控,做他自己喜爱的木工活,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能再给他二十年时间,那么明朝就是不一样的结局了。由于他专宠客氏,才导致他没有亲生儿子。
但是对于他的结发妻子他都尽力保护她不受客氏伤害。当他落水患病后,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做想,他便把皇位传于弟弟朱由俭,希望他振兴明朝,却不曾想因此加快了明朝的灭亡。从他传位于弟弟来看,天启皇帝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帝王,古时还能有哪个皇帝自愿把帝位传给弟弟不传儿子呢?天启年间爆发了“王恭厂大爆炸案”,他为了安慰天下人,曾发罪己诏大赦天下人。
由此可见,天启皇帝是一位心系天下百姓的好皇帝,他并不是一个只知贪玩,大字不识的“木匠皇帝”。所以说“天启不死,大明不灭”是完全有可能的,天启皇帝并不是昏君一一木匠皇帝,他是一位有着奇思妙想的君王,正如“尔曹功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样,他的功绩值得后人铭记。
木匠皇帝朱由校,虽为帝王,却唯独热爱木匠玩意,原因是什么?
大明朝皇帝个个都有特色,这一朝受到了很多人喜欢。作为明朝倒数第二位皇帝朱由校,他一生钟爱木匠活,不愿意打理朝政,会有这样情况存在,全在于朱由校缺乏教育,对国家大事全然提不起兴趣。加之在木匠活方面天赋异禀,使得他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这位木匠皇帝,作为帝王或许不合格,但他如果生在民间,作为一名普通人,一定会成为一代名匠。朱由校虽然醉心木工活,但他在大事上从不昏聩,从重用魏忠贤、孙承宗、袁崇焕等人,到传位于弟弟朱由检,都能够看出,天启皇帝并不昏庸、糊涂。
醉心木匠活,同人生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天启皇帝爷爷万历皇帝朱翊钧,一直想立朱常洵为太子,只因为不符合“立嫡立长”祖制,始终被大臣们阻挠。鉴于这样一个情况,朱翊钧对嫡长子朱常洛非常疏远,朱常洛是朱由校父亲。父子两都不受万历喜欢,所受到教育程度,自然也就很有限。
朱由校整个成长阶段,都没有接受系统正规教育,使得他缺乏作为帝王,必备的才能。自己父亲成为皇帝后,朱由校有了接受系统教育机会,可他父亲只在位一个月,就与世长辞。朱由校成长过程中,因为缺乏管教,更多时候将时间,花在了木工活上面。
明朝皇帝事务缠身,很多皇帝都不想政务缠身在明朝做皇帝,并不是件幸福事情,太祖朱元璋是一位工作狂,废除了丞相制度,也因此使得皇权高度集中,相应皇帝事务也非常多。明朝前期几位帝王短寿,多于常年操劳有关联,他们有了繁多事务,却并没有朱元璋这样硬朗身板。
朱由校之前,就有几位帝王前辈,他们开启了懒政先例。到了朱由校这里,更是任用魏忠贤,自己又成为了甩手掌柜,相比处理繁杂朝廷事务,做木工活享受生活,会更加惬意。
朱由校虽然读书不多,可并不糊涂,他给崇祯留下建议,最终没有被崇祯采纳,这才致使明朝灭亡在了崇祯手中。
明熹宗朱由校为什么会被安上“木匠皇帝”的头衔?
明熹宗之所以会被称呼为“木匠皇帝”是因为他不仅热衷于做木工活且还十分擅长。明熹宗朱由校在登基之后一味纵容其乳母客氏以及宦官魏忠贤专权,明朝也因此爆发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假错案。除此之外,有心改善明朝朝局的东林党人也因不满客氏以及魏忠贤专权而一再受到针对,从而逐渐退出政治中心。明熹宗统治下的明朝可谓是险象丛生,内外危机四伏。
但是即便身处这样的发展态势之下,身为一国之君的明熹宗却一心沉迷于木工。明熹宗对于木工抱有非常大的热情与兴趣,所以经常自己动手制作各种木器。而明熹宗于木工制作这一领域也确实拥有非常高的天赋,经由他的手制作出来的木器大都十分精巧且美观。也正是因为这样,明熹宗才会被冠上“木匠皇帝”这一头衔。
话说,除了木工之外明熹宗还非常喜爱建筑。因为喜爱,明熹宗时常自己建造一些房屋。每当亲手建好房屋之后他都会非常欣喜,但是欣喜完之后便会将房屋毁掉以便重新造新的。因为这个方面的爱好,明熹宗还多次亲临宫殿的重修现场。此外,明熹宗对于傀儡戏的喜爱程度也是非常高的,他还曾亲手制作过傀儡戏所使用的木像人偶。
总结下来看,明熹宗的兴趣爱好是比较多的。也正是因为沉迷于这些兴趣爱好,他才会疏于政务,从而致使魏忠贤“趁虚而入”。魏忠贤常常会故意选在明熹宗专心制作木工或者房屋的时候向其奏告朝中事务,明熹宗则因此对政务表现得更加不耐烦。基于这一情绪,明熹宗干脆将绝大部分政务全部交由魏忠贤代为处理,魏忠贤则借机专权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