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曾经一片赤诚、忠心为国的臣子为何纷纷倒戈投降?作为一代帝王,崇祯究竟做错了什么?
朝代更迭在古时已经是一种自然规律了,各个朝代都有其高光时刻,也有由盛转衰的没落。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不用说每一个朝代的臣子必须经历的“大洗牌”,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一个朝代的中流砥柱,明朝自然也不会例外。
可耐人寻味的是,在明朝与清朝更替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明朝的许多忠臣良将最终都纷纷倒戈,投降依附了大清。
清朝,是一个由满洲爱新觉氏建立的王国,从关外起兵,直扑内地中原。而在大清入关之前,明朝的部分将士就选择了归顺。
姑且不论明朝贤臣因何而悉数归顺,作为大清天子,在国家根基未稳时就急急忙忙进行这样一波“回收再利用”,着实是勇气可嘉。
那些被众人打上了“忠臣良将”标签之人,自然是抱负大、热血涌、信仰坚定的人。吃大明饭食,享大明恩泽,自然是要效忠于大明王朝。可是,皇帝尚在,国家未倒,他们为何忽然间就忘记或者说是背弃了初心,而转脸对原本是敌手的主子谄媚逢迎了呢?
直击灵魂地问一句:你们真的是自愿的吗?或者是你们的前老板做错了什么,让你们一骑绝尘,永世不愿回头?
如果说崇祯不是个好皇帝,那可真是千古奇冤。
生不逢时,末代君王一腔真情有谁能懂?明朝的创立的过程绝对是一部向命运抗争的励志大片。
元朝末年,统治者残暴腐败,百姓怨声载道,哀鸿遍野,各个地方的农民纷纷揭竿起义。朱元璋便是众多起义军领袖之一。
他身经百战,屡立奇功。在浴血拼杀中磨练了心智,最终,胸怀天下,统一并建立了明朝,成为这个全新朝代的初始皇帝。
之后,大明王朝经过了两百年的起起落落,期间演绎了无数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故事。可是,戏再热闹,也终有落幕的时刻。
到了公元1628年,大明盛世只剩下余温。而顺天府里,也迎来了最后一任主人,这便是崇祯皇帝。
17岁的少年,满眼都是阳光和快乐,哪里体会过什么是末世之危?尽管在史学家的笔下,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了,外有敌国来犯,内有祸起萧墙。可是,在崇祯皇帝看来,一切都刚刚好,干就完了。
于是,在皇宫中,人们每天都能看到少年天子崇祯勤勤恳恳,毫无倦怠,全情投入地打理着各种朝务。
以铁腕方式铲除了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集团,火速清理了朝野,终于解决了祸患多年的乱党之争。可是,按下了葫芦却起了瓢。阉党下台,却换了势力膨胀的文官集团前来替代。
朝堂上下,满眼都是老气横秋、倚老卖老的老家伙,他们沉浸在对昔日繁华的凭吊中,对于和少年皇帝共同开创全新的未来,他们提不起精神,更失去了兴趣。
大势已去,任凭你怎样折腾,依然免不了被衰败砸得头昏眼花,一脸囧相。
少年天子一人在龙椅上唱着独角大戏。任凭他千呼万唤,却是应者了了。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你和我面对面,却彼此心灵陌生。
末代君王的真情有谁能懂?
柳暗花明,忠臣勇将的赤诚抛给谁?一个王朝的覆灭,除了因为历代皇帝管控不力积累下的隐患,肯定还与当朝君王的决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崇祯皇帝虽然勤政,但是他却有着大多数帝王的通病:生性多疑。用现在的话来讲,应该可以被称作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这些判断均有正史记载。而这,不但让他最终结局凄惨,也筑就了熊文灿、刘策等名臣贤士的噩梦。
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朝中大臣,只要有卓越的治理才能或是武将之道,终究抵不过崇祯皇帝对他们的满腹疑心。这些人中,有统领能力超群的国家栋梁,也有军事统领杰出的将相;有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也有一心为民、低调做事的。可是,最终,都被崇祯皇帝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迎头痛击。
比如抗清名将袁崇焕,在后金首领皇太极屡次来犯之下,率兵在山海关一带拼死御敌,取得了宁远和宁锦大捷,此举功在千秋,堪比抗金英雄岳飞。
他本是一名刚正不阿,一心为国的忠义之士,在得知金兵入关时,毫不犹豫从千里之外赶来救援。然而,此时朝中已无人敢于客观表达见解,都是盘弄是非的妒臣妖言惑众,纷纷揣测袁崇焕此次回京动机不纯。
众言之下,崇祯不分青红皂白就选择了相信。于是,他对袁崇焕处以极刑,就连其家人也没有放过,流放千里之外。不仅如此,还在大街上将他身上的肉剐下来,分给百姓食用,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崇祯皇帝对其迫害的手法之残忍,真的是令人发指。
相比之下,清朝对待明朝归降而来的大臣则态度截然相反。他们不但是夹道欢迎,有酒有肉,而且是高官厚禄,呵护有加。
一边是冷若冰霜,另一边是春风拂面。难怪赤胆忠心横遭践踏的大明忠臣们愿意弃冷投热了。
再加上此时的明朝因为多年的内耗,国库早已空虚,落到百官们手中的大洋,自然是少之又少。而清朝正是由弱转强的快速发展期,物质丰富,可以极大地满足归顺的大明官员们。
物质上极大丰富,精神上极大满足。从大明府奔向大清朝,瞬间体会了什么是柳暗花明。于是,大明的忠臣们纷纷欢呼:我的赤诚,只有你懂!
于是,明朝的大臣将士投奔大清自然就成为了一种趋势。
一个最不该亡国的皇帝,亲手亡了国!作为末代皇帝,崇祯本意是想得到世人的效忠,以便团结一心,共同奔小康。可是,奈何做法极端,世人感觉到的,只有一国之君的暴虐多疑、固执无知。纵使那些位高权重的朝臣们,也难免对自身前途充满了深深的担忧,甚至连家人的安危都没法保证。
崇祯当皇帝有多久,如此情形就持续了多久。
十多年的折腾折磨,再加上时不时的天灾,百姓生活疾苦,国家一片狼藉。
这样心惊胆战的日子,即便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朝臣也是夜不能寐。于是,当满洲人的崛起像东方的太阳一样霞光万丈时,眼前黑得看不到五指的大明官员们,自然愿意逐光而去。
两面受敌的吴三桂在深思熟虑后毅然决然投奔多尔衮、引清军入关,引兵入缅,并在康熙元年被封为平西亲王。
一位勤勤恳恳、励精图治的皇帝,就这样亲手把自己的追随者们送给了对手,随之一起送出去的,还有大明的江山。
在最后的绝命时刻,崇祯表现出了一国之君该有的骨气和节操:强逼皇后妃嫔们自缢,自己也吊死在了景山的一棵歪脖树上。
一个最不该亡国的皇帝,最终亲手亡了自己的国家。
明朝重臣洪承畴为什么降清?
洪承畴(1593.10.16—1665.04.03),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人。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中立功,升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1639年转任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后投降清朝。
洪承畴是明朝降清最高级的官员,被称为开清第一功。洪承畴投降原因大体如下:一、崇祯政无定法、吝啬多疑,刻薄寡恩。忠臣为大明孝死力,明皇屠忠臣如猪狗,熊廷弼、袁崇焕、孙传庭等人的下场让洪不寒而栗。
皇太极文韬武略远在崇祯之上,他统率的清王朝朝气蓬勃,清朝百官前途无量,洪承畴的心理天平逐步倒向清王朝。
(洪承畴在北京故宅)
二、洪承畴被俘关在盛京皇宫内的三官庙里,他每天不吃不喝,对皇太极祖宗八代问候个遍,只求速死。皇太极派洪承畴在明同朝之官之人身说法。
某天范文程在劝说时房梁上落下来一块燕泥,掉在洪衣服上,洪承畴轻轻地把它掸掉。范文程看后径直向皇太极禀报:“承畴不会死,此时他连衣服尚且爱惜,何况生命呢? ”
皇太极很赞同范文程对洪承畴的判断,对洪承畴的恩遇更加优厚。某日皇太极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身上的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洪承畴大受感动。
三、洪承畴在明朝为官20多年,也与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清军作战多年,对比明朝、清朝和“大顺”三种政治势力,洪承畴明白最后完成江山一统必是清朝。
还有二种民间传说:1、一天洪承畴躺在光板床上,忍受着饥渴的煎熬,秀色可餐的庄妃来到面前,说花甲老母,谈娇妻爱妾,洪承畴听后酸楚万分,庄妃趁机将人参汤倒入洪的嘴中,双手顺势按在洪的双肩,洪承畴浑身一哆嗦,双手下意识地紧紧握住了庄妃的手。庄妃故意娇滴滴地说:“洪将军还有什么话吗?”……
这个听来荒唐的传说或许是真的,因为历史上满蒙部族中如果女性能将英雄收服,族人非但不会鄙视,相反她也更加得到大家的爱戴与尊敬。
2、洪承畴被俘后只求速死。皇太极见劝降无效,遂将释他放。洪承畴回家途中遇见家中仆人,仆人告诉他:现在全国都认定他已为国捐躯,如果他活着回去,朝廷定会问罪,全家都将被杀。洪承畴无奈之下决定返回盛京,归降皇太极。
崇祯执政期间,致命的失误有哪些?
对于积弱不堪的大明王朝而言,两线作战,费时费力,致命的失误多为军事失误,这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第一,他不该裁撤全国驿站,驿站导致大批驿站的驿卒下岗,他的本意是裁撤多余驿站,节省地方经费支出,减少老百姓的负担(大部分驿站的费用都是摊牌给百姓,如请客,雇佣劳动力等),而在银川的一座被撤销的驿站,黯然离开的驿卒中有一个名字叫做李自成,被砸了饭碗的他,最终选择了走上了反抗明王朝的路,并在15年后,彻底灭亡了那个他曾效力的王朝。
第二,他不该杀害袁崇焕,1629年10月,皇太极率十万大军从辽西绕道蒙古,轻松跨过长城,于10月底进抵位居北京西北200公里的遵化,最先救援的赵率教战死,袁崇焕迫不得已亲自迎战,但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袁崇焕对于清朝军队只追不击,所以引起崇祯怀疑,在左安门之战后,十二月一日,崇祯趁召见袁崇焕之际,将其逮捕下狱,之后以里头外国杀之。杀害袁崇焕最大的影响不在于失去一个人才,而在失去了一个可以号令明朝末年最强大军队的风云人物,作为关宁铁骑的长期领导者,只有袁崇焕才能指挥关宁军的将领,袁被杀之后,其心腹爱将祖大寿再未进入北京,最终在松锦大战投降,而许多地方的军队在袁崇焕死后也哗变了,如皮岛驻军,逃跑了很多将领,如孔有德,耿仲明等,都变成了灭亡明朝的急先锋。
第三,他不该撤换孙承宗,虽然他是文人,但作为天启帝师的孙承宗拥有超人的能力,不仅是政治眼光,更有敏锐的战略分析眼光,他主持辽东战局,修筑了抵抗后金几十年的关宁防线,以堡垒战术蚕食后金土地。虽然战略不错,但缺少战术将领,比较强悍的袁崇焕死了,满桂、赵率教也挂了,只剩下祖大寿和何可纲、吴襄等人,他派祖大寿去大凌河筑城,皇太极率军包围之,虽然孙承宗多次救援,都被皇太极击败,后来祖大寿假意投降,逃回锦州,因此,孙承宗被弹劾,并主动辞职离去。我认为,撤换孙承宗的最终后果就是明朝在辽东地区再无任何有价值的战略行动,无论是洪承畴还是祖大寿,他们最多算是猛将,袁崇焕和孙承宗虽然是文人,但是都有较强的战略眼光,尤其是孙承宗,如果孙承宗一直留任,我认为明朝防守清朝二十年不是问题,即使是崇祯十一年清军再次绕过关宁防线攻打北京,孙承宗凭借自己的战术能力也足以击溃清军,而非调派卢象升,杨嗣昌之流,搞得军队内部分裂,最终卢象升战死殉国,指的一提的是,孙承宗所在的高阳也被清军攻占,孙承宗被俘自尽。
撤换孙承宗是崇祯最大的失败,他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首先,明朝失去了最后可以抵抗清军的猛人——卢象升,他可以说明朝末年继孙承宗之后最后一名既有战术又有战略的将领,更是一个文人,可谓文武双全,综合能力远高于袁崇焕和孙承宗,我个人极为推崇,他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将宣化一带的部队训练的十分强悍,更使得清军再次绕道进攻北京的时候没有选择从宣化一带入手(袁崇焕就是这么死的)。
其次,熟悉他的人应该还知道,卢象升外号卢阎王,围剿起义军时,卢象升以一万乌合之众,追击二十万起义军,九战九捷,打的张献忠,高迎祥四处逃跑。就在围剿起义军关键之时,皇太极建国,并派军入关劫掠,而失去了孙承宗的辽东再次被清军绕道攻入北京近郊,迫于无奈,崇祯调任卢象升任宣大总督,其成果在第一点里说明了。看似毫无关系,其实很关键,卢象升一向坚持将起义军剿杀,甚至俘虏也不留,如果不将其调任北方,而是继续围剿起义军,恐怕也不会出现张献忠之流投降谷城,李自成十八骑入深山之说法,起义军之患将彻底扫清。
很可惜,这一系列的失误导致了明朝辽东不守,南方不宁,两线作战,内乱不休,良将忠臣,饮恨牺牲,折腾自己,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