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无谋中贵乱,西凉董卓入朝堂。
汉朝历史上最后一位大将军何进,托后世文学作品所赐,一直以来都被描绘成了一个猪一般的人物。要不是这个人出了温州昏招,引外部势力入京,大汉朝的江山也不会落到董卓的手里。
但是作为一位政治人物,大将军何进能够担任这个职位长达十数年,就足以说明他绝对不是一个无谋之辈。因为一个没有谋略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在尔虞我诈的政坛上活下去的。
不要说是大将军了,如果你没有谋略,没有胆量,就算给你一个皇帝做,也是做不下去的。
如果我们回放当年大将军何进的所作所为,就会发现,其实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最后一招不慎,才会阴沟里翻了船而已。
机关算尽的宦官何进出身于汉朝南阳地区的一个屠户家庭,据说家里是杀猪的。何进的妹妹何太后由于长得貌美如花,被后来的汉灵帝看中。于是,汉灵帝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她册封为了皇后。
平民出身的皇后在西汉王朝很常见,比如大名鼎鼎的卫子夫,就是一个歌女出身;窦漪房窦太后在嫁给汉文帝之前,也只不过是一个卑微的家庭保姆而已。
这是因为西汉时期是一个平民社会,皇帝的权力空前强大,他根本就不需要跟谁联姻,获取外部的支援。甚至还要防止出身高贵的外戚势力进一步做大,所以娶皇后的时候,一般都会从普通人家选。
但是,东汉王朝却完全不一样,它是一个世家大族当家做主的时代。从开国的时候算起,皇权就一直非常衰弱,皇帝必须要跟某个世家大族联姻,寻找自己的政治盟友。
在这种情况下,东汉王朝的皇后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何家的出身太过于卑贱,这就导致了他们家非但不能够成为皇帝的政治盟友,反而要拼命地在官场上寻找自己的朋友。
汉灵帝当时之所以做出这么一个决定,主要是宦官势力在背后推动。何皇后之所以能够山鸡变凤凰,这帮人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所以在早期,何家对这些人异常感激。在后来何进要诛杀宦官的时候,何进的母亲舞阳君,弟弟车骑将军何苗以及和太后,都拼死维护宦官。
宦官这么做,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主要是不久之前,出生于世家大族的外戚大将军窦武,联合世家大族代表陈蕃一起造反,想要铲除宦官势力。
要不是这两个人的操作水平实在是太过于低劣,宦官势力在当时就要被铲平了。
所以为了保证自己安全,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他们特地扶持了一个没有背景的外戚大将军。
精明的何进本来以为从此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没有想到这个何进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不甘心当一个台前的傀儡,主动跟宦官势力的死对头世家走到一起。
世家看他这么上道就把他当成第二个窦武,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大将军幕府,袁绍、袁术,张邈这些世家大族的新生代力量,就此成为何进的智囊。
导致他的声势比起过去的外戚大将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宦官集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哇。
恰好在这个时候,汉朝宫廷内部发生了一场狗血宫斗剧。何皇后因为妒忌皇帝的宠妃王美人,在她生下的孩子后,怕他将来威胁到自己的儿子的地位。
所以在这个孩子刚被生下来的时候,何皇后就把孩子的母亲给毒死了。最后还是董太后亲自出面,才保住了这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汉献帝。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汉灵帝就一直想废了这个皇后。但是奈何皇后跟宦官势力交情匪浅,宦官和外戚都不同意他这么做,皇帝也没辙,这件事情只好作罢。
为了制衡失去控制的宦官势力,汉灵帝特地提拔了新鲜血液。那就是自己身边的亲信小太监小黄门蹇硕,让他一跃而成为了十常侍的老大,并且新组建了一支叫做西园八校尉的军队,交给他统领。希望他日后能够凭借这支军队,在他死后扶持汉献帝登基。
在汉灵帝死后,蹇硕就召集了大将军何进进宫相商要事,想要复制老前辈们诛杀大将军的经验,埋伏几个宦官一拥而上把何进给干掉。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他身边的心腹潘隐居然是何进的人。在何进进宫的时候,特地给他通风报信,导致何进反应过来,急匆匆地奔到了军营里头。
这个时候,太监集团内部看到祖传杀手锏失灵,蹇硕已经失去了翻盘的机会,果断出卖了他。导致宫廷禁卫军的力量,落到了大将军何进的手里。
这个时候,太监们想要巴结何进,何进其实也不想把他们怎么样,毕竟这些人已经是没牙的老虎,宫廷禁卫军已经控制在大将军的手里。
再加上有了蹇硕事件的教训之后,何进对太监们异常防备,就连皇帝的追悼会他都不去参加。过去太监们假传圣旨,把大将军骗进宫里,然后三五个太监一拥而上,捅死大将军的祖传配方已经无效。
但是,以袁绍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对于宦官势力苦大仇深,不停地怂恿何进要赶尽杀绝。
但何进三番四次以我母亲不同意,我妹妹不同意,我弟弟不同意为借口敷衍塞责。
因为这个时候,大将军何进也有自己的考虑,东汉帝国三足鼎立,太监、外戚、世家大族缺一不可。如果失去了宦官势力的制衡,那么世家大族马上就会变成他的政治对手。
我们前面说过,何进能有今天全靠世家大族,一旦失去了世家大族的加盟,他什么都不是。
来自袁绍的恶意在他已经对宦官的威胁免疫的情况下,赶尽杀绝对他没有一点好处。
这时候,袁绍又出了一个主意,让外地军阀进京威逼太后让步。何进听说之后,欣然应允,这也是后人称他愚蠢的原因。
但其实他也有自己的算盘。何进虽然是杀猪的但毕竟不是猪,袁绍出这个主意压根就是没把他当人看。
他知道其实袁绍是想要借助外地军阀,在完事之后干掉他。可他同样想要借助外地军阀,在铲除了太监势力之后,让他们顶替太监留下的权力真空,再次重现三足鼎立的格局。只有这样,他才是安全的。
而且,他有十足的信心,在争取外地军阀这件事情上,他不会输给世家大族。
因为何进要把宦官赶尽杀绝,并不是出于短期威胁,而是出于长远考虑。他害怕皇帝长大之后再次重复先辈的辉煌,利用宦官铲除大将军。所以铲除这个物种,长远来说对他是有好处的。
所以他在意的是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不是宦官留下来的权力真空,他大可以把这个拿去收买外地军阀。
但是这个价码,世家大族是给不起的。他们跟宦官势力相斗上百年,你以为真的是为了正义?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权力吗?所以,宦官集团留下的权力真空,他们是断然不可能让出去的。
何进这一招一出,宦官集团马上就跪了,纷纷表示要回老家养老。既然离开了权力舞台,那就相当于政治死亡,没有必要再对人家进行肉身毁灭了,毕竟曾经是帮过他们家的。这本来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是世家大族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袁绍公然造假,假传大将军的命令,让各地的地方官对太监们的家属斩尽杀绝,这下子泥人都有火了。
在何进以为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太监们假传太后圣旨让大将军进宫,何进放心大胆地去了,结果在半路上太监们就一拥而上,把他给捅死了。
何进实在是没有想到,谈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翻脸了?
在何进死之前,京城的局势基本上都已经掌控在他的手里。在他死后,留下的势力,突然间群龙无首,各自为政,这才让外地军阀董卓摘了果子。
要是大将军何进来活着,董卓绝不会有这种机会的。
只能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何进终究还是栽在了袁绍的手里啊。
大将军何进是好人还是坏人
如果把十常侍视为乱国的贼人,何进自然是为了消灭坏人的好人了。但之前何进权倾一时,没有干什么好事,也不算什么忠臣。诛杀阉党只是利益需要,而并不是为民请命,从这一点上讲,也不算什么好人。
西汉末年的大将军何进是杀猪出身。那他是怎么当上大将军还赢得众人拥立的?
首先何进是东汉末年的何进的发迹确实是因为他的妹妹何皇后。
根据《后汉书·何进传》记载,何皇后是何进的同父异母妹妹,在其入宫之后,何进被灵帝拜为郎中。
那么在其妹“有宠于灵帝”的情况下,何进的仕途一帆风顺,在郎中的起点上,先迁至虎贲中郎将,是比二千石的准高官;外放为颖川太守,正式成为二千石的高官,同时颖川是汉朝有名的名郡;在光和三年,何贵人成为何皇后之后,何进回到政治中心,为将作大匠兼河南尹,侍中,成为双料二千石,已经正式进入了汉朝的政治中心;在中平元年黄巾起义时,何进为大将军,成为洛阳的最后防线;中平五年,汉灵帝立西园八校尉,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中平六年,汉灵帝崩,何进拥立刘辩,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同时,和刘协的支持者蹇硕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不久,在中常侍老乡郭胜的帮助下,诛杀蹇硕;在这一胜利的激励下,同时受到袁绍等人的鼓动,意图清除宦党,结果失败被杀。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以上的何进简历
1 何进拜为郎中。。。
按照汉朝的政治传统,封外戚子弟为郎中是比较正常的。比如汉桓帝窦皇后的父亲窦武在窦皇后被封为贵人的时候,也是拜为郎中的;早一点的汉和帝邓皇后的哥哥邓骘在邓皇后被封为贵人的时候,其兄弟都是拜为郎中的;再早一点的汉章帝窦皇后的父亲窦宪在窦皇后被封为贵人的时候,是拜为郎。
2 入宫与迅速的崛起。。。
何进的政治生涯是顺利的,这也是汉朝政治特色之一,就是所谓的外戚政治;在东汉一朝,三种政治力量,就是士族、外戚、宦官的较力几乎贯穿始终。
在何进之前,桓帝窦皇后的父亲窦武因为和宦官的斗争失败被杀,士族力量同时被打压。在这一大背景下,几乎没有士族背景的何氏才得以入宫为贵人为皇后,中常侍郭胜是何进同郡老乡,在何后得幸以及何进得政治仕途当中,郭胜起了不小的作用,何进的屠家背景在这个时候是有益的。但是在宦官力量强大的当时,作为士族天然盟友的外戚何进得到士族的支持就不奇怪了,比如袁绍、陈琳当时都是何进的手下。
另外黄巾起义的爆发也为何进的上位起了一定的作用。
3 与宦官的斗争。。。
主要的矛盾爆发在中平五年,汉灵帝在何进的鼓动下,发四方兵马演武,天子亲自临军,天子驻大华盖下,何进驻小华盖之下,荣耀一时无两。但是同时汉灵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何进这个大将军也是其下属。何进向来瞧不起蹇硕,又怎么能够安心其下?蹇硕的这个上军校尉虽是皇帝所立,毕竟非传统之官职,又怎能不被何进掣肘?
矛盾在中平六年进一步激化,汉灵帝在临死之前把王美人的儿子刘协(就是后来的汉献帝)托付给蹇硕。蹇硕想要拥立刘协并诛杀何进,但是事败,何进顺利拥立刘辩,并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权力进一步稳固。不久,在又一次的斗争中,何进诛杀蹇硕,领其屯兵,把兵权收归手中。
在此时,何进在袁绍等人的鼓动下,试图清楚宦党力量,但是被其妹何太后、其弟何苗所阻。很快张让等人知道了何进的图谋,诈以何太后诏召何进,于嘉德殿前斩杀之。
应当说,宦官斩杀何进不仅仅是夺权,而更多的是对自己扶持起来的外戚何氏逐渐偏向士族行为的一种反应,这次斗争不是因为失去了某种权力,而是预防失去大权。
========参考文献==========
《汉书·何进传》
何进字遂高,南阳宛人也。异母女弟选入掖庭为贵人,有宠于灵帝,拜进郎中,再迁虎贲中郎将,出为颍川太守。光和三年,贵人立为皇后,征进入,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起,以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张角别党马元义谋起洛阳,进发其奸,以功封慎侯。
四年,荥阳贼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诏使进弟河南尹苗出击之。苗攻破群贼,平定而还。诏遣使者迎于成皋,拜苗为车骑将军,封济阳侯。
五年,天下滋乱,望气者以为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大将军司马许凉、假司马伍宕说进曰:“《太公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厌四方”。进以为然,入言之于帝。于是乃诏进大发四方兵,讲武于平乐观下。起大坛,上建十二重五采华盖,高十丈,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高九丈,列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阵,天子亲出临军,驻大华盖下,进驻小华盖。礼毕,帝躬擐甲介马,称“无上将军”,行陈三匝而还。诏使进悉领兵屯于观下。是时,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又有左右校尉。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硕虽擅兵于中,而犹畏忌于进,乃与诸常侍共说帝遣进西击边章、韩遂。帝从之,赐兵车百乘,虎贲斧钺。进阴知其谋,乃上遣袁绍东击徐、兖二州兵,须绍还,即戎事,以稽行期。
初,何皇后生皇子辩,王贵人生皇子协。群臣请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然皇后有宠,且进又居重权,故久不决。
六年,帝疾笃,属协于蹇硕。硕既受遣诏,且素轻忌于进兄弟,及帝崩,硕时在内,欲先诛进而立协。及进从外入,硕司马潘隐与进早旧。迎而目之。进惊,驰从B367道归营,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称疾不入。硕谋不行,皇子辩乃即位,何太后临朝,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
进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蹇硕图己,及秉朝政,阴规诛之。袁绍亦素有谋,因进亲客张津劝之曰:“黄门常侍权重日久,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宜更清选贤良,整齐天下,为国家除患。”进然其言。又以袁氏累世宠贵,海内所归,而绍素善养士,能得豪杰用,其从弟虑贲中郎将术亦尚气侠,故并厚待之。因复博征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
蹇硕疑不自安,与中常侍赵忠等书曰:“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埽灭我曹。但以硕典禁兵,故且沈吟。今宜共闭上阁,急捕诛之。”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故胜亲信何氏,遂共赵忠等议,不从硕计,而以其书示进。进乃使黄门令收硕,诛之,因领其屯兵。
袁绍复说进曰:“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以其言语漏泄,而五营百官服畏中人故也。今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宜一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大行在前殿,将军受诏领禁兵,不宜轻出入宫省。”进甚然之,乃称疾不入陪丧,又不送山陵。遂与绍定筹策,而以其计白太后。太后不听,曰:“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且先帝新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进难违太后意,且欲诛其放纵者。绍以为中官亲近至尊,出入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而太后母舞阳君及苗数受诸宦官赂遗,知进欲诛之,数白太后,为其障蔽。又言:“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太后疑以为然。中官在省闼者或数十年,封侯贵宠,胶固内外。进新当重任,素敬惮之,虽外收大名而内不能断,故事久不决。
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主簿陈琳入谏曰:“《易》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进不听。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太后犹不从。
苗谓进曰:“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进意更狐疑。绍惧进变计,乃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进于是以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绍使洛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驰驿上,欲进兵平乐观。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诸常侍小黄门皆诣进谢罪,唯所措置。进谓曰:“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诸君何不早各就国?”袁绍劝进便于此决之,至于再三。进不许。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
进谋积日,颇泄,中官惧而思变。张让子妇,太后之妹也。让向子妇叩头曰:“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惟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愿复一入直,得暂奉望太后、陛下颜色,然后退就沟壑,死不恨矣。”子妇言于舞阳君,入白太后,乃诏诸常侍皆复入直。
八月,进入长乐白太后,请尽诛诸常侍以下,选三署郎入守宦官庐。诸宦官相谓曰:“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郯入省,此意何为?窦氏事竟复起邪?”又张让等使人潜听,具闻其语,乃率常侍段珪、毕岚等数十人,持兵窃自侧闼入,伏省中,及进出,因诈以太后诏召进。入坐省闼,让等诘进曰:“天下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今乃欲灭我曹种族,不亦太甚乎?卿言省内秽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进于嘉德殿前。让、珪等为诏,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得诏板,疑之,曰:“请大将军出共议。”中黄门以进头掷与尚书,曰:“何进谋反,已伏诛矣。”
进部曲将吴匡、张璋,素所亲幸,在外闻进被害,欲将兵入宫,宫阁闭。袁术与匡共斫攻之。中黄门持兵守阁。会日暮,术因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欲以胁出让等。让等入白太后,言大将军兵反,烧宫,攻尚书闼,因将太后、天子及陈留王,又劫省内官属,从复道走北宫。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仰数段珪。段珪等惧,乃释太后。太后投阁得免。
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苗、绍乃引兵屯朱雀阙下,捕得赵忠等,斩之。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同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土吏能为报仇乎?”进素有仁恩,士卒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弃其尸于苑中。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然后得免。死者二千余人。绍因进兵排宫,或上端门屋,以攻省内。
张让、段珪等困迫,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谷门,奔小平津。公卿并出平乐观,无得从者,唯尚书卢植夜驰河上,王允遣河南中部掾闵贡随植后。贡至,手剑斩数人,余皆投河而死。明日,公卿百官乃奉迎天子还宫,以贡为郎中,封都亭侯。
董卓遂废帝,又迫杀太后,杀舞阳君,何氏遂亡,而汉室亦自此败乱。
《汉书·皇后纪》
灵思何皇后讳某,南阳宛人。家本屠者,以选入掖庭。长七尺一寸。生皇子辩,养于史道人家,号曰史侯。拜后为贵人,甚有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