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过历史,或者看过一点古装剧的人都知道,古时候的皇帝有着上早朝的习惯。有些早朝是从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开始,而有的早朝则是天还没亮,大臣们就早早地到达皇宫,经过一系列礼仪流程,最终在早朝时分,见到皇帝, 开始议事。
俗话说,习惯开始于讲究,而皇帝上早朝的习惯也是很久以前有的讲究。这应该从周代开始说起,周朝注重礼仪,礼乐制度的开创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每个人都要严格遵守《周礼》所述的规则来改善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而周礼对于皇室的规定就是,每天早上要上早朝。
最早的时候,早朝还不止是个会议室,更像个早茶会。也就是说大臣们最开始上早朝不是为了议论国事,而是为了要给皇帝请安。最初的周礼所规定的场合礼仪性要大于政治性,问早要重要于讨论国事。那为什么非要规定在早上?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古人按照严格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行作息,早晨的时候,人们刚结束一晚的睡眠,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所以早朝非要放在早上的原因有一,就是在皇帝醒了的时候说声早安,聊聊天什么的。还有一点就是为了突出皇上是“天子”的身份,人们在古时候也把太阳月亮等自然现象套上神话的色彩。这样一来,太阳高高升起,也正好寓示着天子的权力冉冉升起,有天子在的地方就有太阳——早朝就这么来了。
后来慢慢地,早朝开始转变为公司开会的会议场所,因为社会阶层的日渐复杂和国家政治日渐发展,朝廷整个团体上下每天都有议不完的事情要议。于是大臣和皇帝们就把原先早朝的时间利用了起来,除了给皇帝问安以外,顺便汇报工作,讨论政策,皇帝有决策就公布决策,而大臣们有想要反映的问题就反映问题。
不过在封建社会,有没有早朝,一天上几次朝,也都是看皇帝的个人意愿,如果当朝皇帝很勤政,那每天开不止一次会的情况也有。不过通常没有“中朝”一说,只有和“早朝”相对应的“晚朝”,意思是比早朝相对晚一点的朝,通常会在中午或者下午。
历史上有很勤政的皇帝,也有很不勤政的皇帝。就拿明朝的几个皇帝作例子,朱元璋由于权力意识太强、为政意识也很重,事事都要亲政,所以明朝初期皇帝上朝的频率可谓达到了顶峰,一天三次的情况都有。结果后来,到了武宗孝宗时期,满朝大臣以及皇帝自己都已经被先帝定下的规矩弄得疲惫不看,连大冬天都要早起,也实在是太辛苦了,后来朝政甚至被荒废了一段时间。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五更上朝议政?
五更,相当于凌晨的三点到五点,这时候天才蒙蒙亮,可是为什么古代皇帝会起这么早去上朝议政呢?让我们从各个角度来分析分析吧。
一,正面反击大家都知道,古代皇位的权力有多大,毫无悬念,竞争也就更大,因此,也就多了些许对皇上心存恶意的小人,他们一天天地打着自己心里的小算盘,就希望皇帝早点倒下,然后自己阴险篡位,可是啊,事情往往不会那么尽人意呐! 皇帝啊,就偏要让他们知道,按照我的话来说,就是:我身体尚好, 万岁不再是梦想,你可就死了那条夺我皇位的野心吧。
二,古代人的迷信所致古代,皇帝就是天之骄子,就好比天上的太阳一样高贵,皇帝就是所有老百姓心中的信仰,不得对他有丝毫的懈怠,所以啊,五更就是太阳即将升起的时间,只有位高权重的皇帝才有资格和太阳平起平坐,肩并肩。
三,礼节严苛按照咱们清朝来说,皇帝是五更上朝,即是早朝,早朝在皇帝上朝议政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参加早朝的文武百官人数众多且礼节严苛,并且也对各个大臣的着装要求很是严格,大臣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此,为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纰漏,上早朝前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大臣们必须要严格遵守礼节和反复排列,因此提前到达何妨不是最好的办法。
四,时间配置的落后众所周知,古代人们都是根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共同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以日出、日落为作息的标准时间,就相当于吧一天分为两部分,这就是天然的不等时法,而五更天,正如《孔雀东南风》里的: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鸡鸣声一起,正是人们起床开始新的一天,劳作的日子了。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五更是最后一更, 此时,夜光隐退,雄鸡高唱,百鸟争鸣,旭日出东方,光芒照大地,勤奋的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奋斗的。
五,集思广益五更,此刻正是古代的人们勤奋努力的时间,皇帝作为一国之主,当然要做出好的表率,不仅要集中各个大臣为了百姓做出更好的治国方案,还得上朝奏事议政,处理各大政务,事务繁多,需要各个大臣的出谋划策,一起为百姓过好的生活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慎重考虑。
总而言之,好的皇帝五更上朝都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着想,不然皇帝为何放着大懒觉不睡早早就起来上朝呢?
文:唯恋无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古代皇帝上早朝,早朝指的是几点?
早朝指的是:凌晨三点。
明代早朝现实门上“鼓三严”,在三通鼓后百官排队等着钟鸣开门之后入内。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进入。待皇帝进入安坐之后,由鸿胪寺“唱”入班。此时文武官员左右两班齐进,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之后行礼,奏事。
在明朝,早朝的分量最重,尽管还存在着晚朝等形式,但是基本是作为早朝的补充,形成了早朝独重的局面。晚朝仅仅只是作为当日重要事情的补充,参加者极为有限,且礼仪较之早朝也是较为简单,君臣之间可以从容的展开讨论。
另外,明朝早朝所进行议论的事件极为繁杂,不仅仅涉及到国家中发生的大事,更是连细微小事也是由皇帝亲自处理,如盗窃财物等等。这也与明朝皇帝一直以来对于权力的控制有关。有明一代,皇帝废丞相,权力得到了空前的集中,自身对于事物的处理量也就日渐增加。
这也就导致了在早朝中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请旨,没有皇帝的指令是不可以所以实行。因而皇帝也需要每日都进行早朝,早朝也就成为了固定的政治生活形式被延续了下来。但是随着明代后期政治荒废,早朝的功效也就大不如前了。
扩展资料:
关于朝会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周礼》中就有相关的记载。朝会制度主要体现为君主作为权力核心通过臣下觐见的方式了解到国家机器运行中的故障与弊病。就明朝的朝会来说早朝也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
因为早朝是一种皇帝固定的接见大臣的形式,因此在整个明朝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明朝早朝制度的逐渐废弛,就形成了君王深居,不能及时获得外界信息,从而政治生活遭到了破坏。
参考资料:
早朝-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