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乾隆皇帝作为清朝盛世帝王,对康熙皇帝数十次出巡的巡游制度倍加推崇,尤其是六下江南的跟从,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封建社会,古代帝王出巡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游山玩水,而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两代帝王的努力下,乾隆皇帝将清朝推向了鼎盛状态,这是和乾隆皇帝数十次出巡所取得的成绩是分不开的。
作为盛世帝王,乾隆皇帝的出巡一直被后世给予了“游山玩水”、“猎艳江南”“劳民伤财”的负面评价。但就一个偌大的清王朝而言,乾隆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肯定不能单单从奏折上了解自己所管理的国家,更不能仅从朝臣口中得知下属省份的具体情况。所以,出巡就成为乾隆皇帝了解国情,并针对所了解的国情而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达到巩固皇权、维护统治的必要活动。
在乾隆皇帝的出巡中,尤其以巡幸蒙古、巡幸东北、六下江南尤为突出,其政治目的和对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本文就以乾隆皇帝出巡为例,探究清朝帝王出巡的主要目的和政治影响。
乾隆皇帝南巡图(局部)
01 出巡蒙古的政治目的和具体作用
作为早在后金政权时期,便归附的政治、军事联盟,蒙古各部盟一直以来都是清朝皇帝们倍加重视和着重关怀的地区,清代帝王对于蒙古地区的巡视目的在于维护和巩固清朝在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所以,清朝皇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多以行围打猎的方式,召见蒙古王公,并及时对蒙古各部盟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解和维护,进而加强清朝中央对蒙古地区的皇权统治。
《清实录·高宗实录》中记载了乾隆六年到乾隆三十六年,乾隆皇帝在蒙古地区的具体表现:
乾隆六年,乾隆皇帝召见蒙古扎萨克等诸王,并给予了重重赏赐;对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之间的纠葛进行调解;
乾隆八年,乾隆皇帝对蒙古王公、台吉进行赏赐并恩赐爵位;对于驻守蒙古的普通士兵,乾隆皇帝俯身体恤并予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具体关怀;
乾隆三十六年,乾隆皇帝对蒙古土尔扈特部予以特殊关照,并下令筹集大量物品用以供给土尔扈特部所需。对于土尔扈特部的回归,乾隆皇帝还下令立碑铭文纪念,以示恩宠。
乾隆皇帝长达三十年对蒙古的数次巡游并在巡游过程中以具体手段对蒙古地区的恩威并施,使得蒙古王公对乾隆皇帝纷纷产生了崇敬之情,都来觐见乾隆皇帝,以表示对清王朝的忠心和归顺之情。在对土尔扈特部的特殊关照下,使得有观望心理的蒙古稍小部盟,纷纷来归,进一步扩张和巩固了清王朝对蒙古地区的皇权统治。
乾隆皇帝在蒙古地区的巡游过程中,还多以校验驻军,体恤普通将士为主要工作,在乾隆皇帝的努力下,清王朝在蒙古地区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大大提升,并为蒙古地区的安定、和平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间接促进了蒙古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02 东北地区巡游的真正目的和政治影响
清朝统治期间,东北地区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直接关系着清王朝的繁荣和昌盛。同时,黑龙江、辽宁以及吉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对于东北地区的巡游,不仅关乎整个清王朝的国运气脉,还关乎整个国家防御体制的建设和对自然资源的较大需求。
乾隆八年,乾隆皇帝巡幸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十八里台停留过程中,通过赐宴和赏赐的形式,对蒙古王公、东北地区官员和普通士兵进行及时抚恤,进一步加强中央和东北地区的联系,将对东北地区的皇权统治进一步加强,促进和保证了东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乾隆皇帝所著《过蒙古族部落》一诗较为传神的记载了乾隆皇帝在巡游东北地区时的见闻:
猎罢归来父子围,露沾秋草鹿初肥。
折杨共炙倾浑脱,醉趁孤鸿马上飞。
另外,乾隆皇帝对东北地区的巡游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对官吏民生的考察。清代帝王在巡游过程中对官吏的考察主要建立在对民间疾苦的见闻,并根据基层百姓对当地官吏的评价形成较为真实的官员考量。乾隆八年,东北地区官员出现了蒙混舞弊以及暗中勾结的现象,乾隆皇帝根据出游过程中的具体了解和情况掌握,对东北地区官员进行整顿的同时,将京城的官员调换到盛京,并制定了“三年一更换”的官员轮换制度。同时,乾隆皇帝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补用当地应提升的官员,将汉族官员加以精简裁撤,精简盛京五部,完善和精简了东北地区的官吏制度和队伍。
和对蒙古地区的巡游一样,乾隆皇帝作为清王朝的帝王,对东北地区乃系统治者身份的进一步维护和加强,对国家边疆地区安定的进一步维护,对当地证据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实质性的作用。
03 六下江南的真实目的和政治影响
《上谕档》记载了乾隆皇帝关于巡幸江南原因说明的谕旨,对于计划在乾隆十六年进行的首次南巡,乾隆皇帝给出了四点原因:
一是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
二是大学士、九卿援据经史及圣祖南巡之例,建议允其所请;
三是江浙地广人稠,应该前去,考察民情戎政,问民疾苦;
四是恭奉母后,游览名胜,以尽孝心。
由此可见,对于南巡,乾隆皇帝出具了充足的理由,但其真正目的并未全部阐述,个人认为乾隆皇帝六次南巡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乾隆皇帝以庶出身份继承皇位,而且其生母和出生之地的模糊,不免让人对乾隆皇帝的皇帝之位和皇帝权威产生怀疑。所以,自登基之时起,乾隆皇帝就将康熙皇帝对自己的特殊宠爱无限放大,以证明自己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完全在于康熙皇帝的隔代指定,以及在“九王夺嫡”事件中对雍正皇帝的特殊贡献。
“朕自幼便蒙圣祖康熙爷宠爱”挂在乾隆皇帝嘴边60多年。乾隆六十年,甚至不惜禅位于皇十五子永琰,就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在位年限超过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对康熙皇帝的倍加推崇,主要体现在对康熙皇帝行为制度的跟从。所以,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源于康熙皇帝南巡的先例。
2、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江浙地区的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江浙地区一直被清朝政府视为“钱袋子”、“粮仓”。江浙地区的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都在全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赋税方面:两省上交的赋银赋粮分别达到全国赋银总数的20.8%和赋粮总数的30%,盐课银占全国盐课银总数的68%,关税占全国税额总数的一半。
人文方面:江浙人文茂盛,是全国文化最发达地区,才子学者之多,数倍数十倍于其他省份。仅以关系到政局和学术文化界的科举而言,从顺治三年到乾隆六十年的150年里,共举行了61科,其中,江浙两省出了51位状元,占全国状元总数87%;出了38 位榜眼,占榜眼总数62%;出了47位探花,占探花总数77%。再就大学士九卿督抚来看,江浙两省出了很多大学士和尚书总督巡抚,像状元出身的吕宫、徐元文、于敏中等都任至大学士。
人文环境的繁茂和江南地区的反清抗清活动猖獗,再加上江苏、浙江又是明末遗民活动的中心,所以,其反清思想和反清言行一直不断,发生了多起文字狱。没有江苏、浙江这两个省巨大的财政收入和绅衿支持,清朝的统治是很难巩固的。牢固控制住江浙,充分利用江浙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来发展其“盛世”,这才是乾隆六下江南的根本原因。
乾隆皇帝南巡御道
3、对康熙皇帝倍加推崇的乾隆皇帝,也像其祖父康熙那样,极其重视河工海防,把它视为六巡江南的一个主要任务。
据《清实录·高宗实录》记载:
乾隆七年,黄河、淮河同时涨水,江苏、安徽的海州、徐州等府50余州县“水灾甚重”,灾民多达700~800万人。
由此可见,江南地区的水患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基层百姓和当地经济、吏治民生的稳定和发展,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朝廷的税收和皇权稳定。
在乾隆皇帝亲著的《南巡记》中,乾隆皇帝自己阐述了南巡过程中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
“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六巡江浙,计民生之最要,莫如河工海防。临幸江浙,原因厪念河工海塘,亲临阅视。”
另外,《南巡记》中,乾隆皇帝还着重说明了南巡过程中对水利四大工程的视察也是南巡目的之一:
第一项大工程是定清口水志,加固高堰大堤。
第二项大工程是陶庄引河工程,在陶庄开挖一条引河,宽80~90余丈,长1000余丈,深一丈余。
第三项大工程是在浙江老盐仓一带修建鱼鳞石塘,修建好鱼鳞石塘4100余丈。
第四项大工程是将原有范公塘一带的土塘,添筑石塘。
四项水利工程对于保护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稳定当地经济发展、贯彻皇恩浩荡,以稳定皇权统治,有着重大意义。所以,对这四项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掌握是乾隆皇帝必须进行的活动。
视察水利的乾隆皇帝
《清实录·高宗实录》详细记载了乾隆皇帝在六次南巡途中,对水利工程的重大贡献:
六巡期间,乾隆对黄河、淮河的河工及浙江、江苏的海塘,下达了数以百计的上谕,指示治理,动用了几千万两帑银,完成了多项工程,减少了洪灾、保护了百姓田园庐舍和生命安全。
乾隆皇帝作为清朝盛世帝王,将出巡这一特殊的出行方式,完美的融入到政治活动中。通过出巡,乾隆皇帝将封建国家中央专制政权进行巩固,同时促进了清王朝在边疆地区的皇权统治和政治稳定。这对于清王朝的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清实录·高宗实录》、《乾隆皇帝御制诗集》、《上谕档》、《南巡记》、《乾隆下江南》、《乾隆南巡史料》、《乾隆皇帝南巡的目的》、《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乾隆皇帝起居注》
乾隆皇帝七下江南的目的是什么?对大清朝具有怎样的影响?
乾隆皇帝七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以下三点:1、体察民情;2、视察各地情况;3、游山玩水。乾隆皇帝南巡其实就是为了模仿康熙皇帝,但是康熙皇帝是真的巡视,而乾隆皇帝更多的是为了游山玩水,所以乾隆皇帝七下江南除了留下了无数的风流往事之外,没有留下多少令清朝变好的影响。
1、体察民情首先,乾隆皇帝一开始说要南巡的时候,就提出了自己要去各地“体察民情”,当时各地的官员都跟乾隆皇帝说“天下太平”、“安居乐业”,但是乾隆皇帝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在奏折里看到了,他要在南巡的时候自己去看看,这样才能够放心,这也是乾隆皇帝每一次南巡都会说的理由,尽管乾隆皇帝也没有怎么体察民情,但是还是以此为借口,毕竟文武百官也不敢反驳。
2、视察各地情况其次,江南一带本身就有水患,从古至今都出现了多次的水灾,所以乾隆皇帝隔几年就会找一个气候不错的时间段,去江南一带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同时也要看看各地的官员和百姓生活到底如何,清朝当时是以农业为主,所以乾隆皇帝多次南巡,都曾经到各个地方的农田里去看了看,他的目的也是希望各地的农业能够好好发展,但是他的巡视其实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3、游山玩水最后,乾隆皇帝南巡最主要的目的其实还是游山玩水,本身乾隆皇帝就很喜欢江南的风景和气候,乾隆皇帝更是喜欢江南一带的女子,所以每次到江南的时候,都会有专门的官员给乾隆皇帝安排美人,乾隆皇帝的名声也因为这一次次的南巡而遭到破坏,不得不说乾隆皇帝南巡是真的得不偿失。
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六次去江南只是是为了体察民情吗?
江南是我国的史书以及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地理区域。广义上的江南代表了长江以南的地区,一般来说指的是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区域。自古以来,江南都是风景秀丽的代名词,是许多君主出巡的必到之处,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曾经六次下江南。
不过,乾隆下江南不只为了玩。
乾隆时期, 江南地区频频发生洪灾,即使多次兴修河道,也无法杜绝洪灾的横行。除此之外,江南距离京城比较远,一些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的贪腐官吏仗着天高皇帝远在江南横行霸道。还有,企图趁机反叛的乱兵也将距离京城比较远的江南当作自己的大本营。
天灾与人祸,给江南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为了及时体察民情,乾隆皇帝这才对外宣布要“下江南”。不过,除了体察民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还有着其它原因。
1、一个著名“文学爱好者”独有的采风之旅。
乾隆皇帝很喜欢江南美景,更喜欢因江南美景所启发的诗词歌赋。当然,到了江南,最应该观赏的美景莫过于春云绿柳和潮堤。
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顷南沏一棹通。
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
江南潮水以钱塘潮最为壮观,以海宁为最佳观赏地。随着一声巨响,潮水如同墙壁一样一耸而起,甚是美观。对于这样的壮丽场景,喜欢享受生活的乾隆帝自然也不会错过。在下江南的时候,乾隆帝曾经三次登临尖山观看大潮。
疾於风樯白於雪,寒胜冰山响胜雷。
2、乾隆皇帝的现场办公
有一年,听说了江南地区的百姓因为频频发生洪灾,乾隆皇帝就在南巡之时免去了江南地区要缴纳的钱粮,并给予江苏清河的十四个州县的百姓以救济。江南地区因位处长江地区,每逢决口之日,就是百姓痛苦之时。为了进一步督促河道工程的运行,乾隆皇帝曾经在南巡过程中向百官下达了修筑浙江与海宁地区的水利工程。可以说,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并不全是为了自己,更多的还是在关心政治与民生。涉及贪纵营私的官员李侍尧就曾经在乾隆帝南巡期间被逮捕审问。
除此之外,江南地区虽然也比较安定,经验和社会文化发展也很快,但明朝时期遗留的士族和一些资本主义萌芽也是当时封建社会认为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士族和商人虽然具有很高的创新意识,但对朝廷的归属感却越来越少。所以,乾隆下江南也有着拉拢士族,现场刷存在感的目的。
3、乾隆皇帝进行现场“猎头”
乾隆六下江南的过程中,曾经游览过范仲淹高义园,并对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进行了祭奠。范仲淹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为人正直又文采出众。乾隆皇帝游览高义园,既是表达了自己对汉族文化的喜爱,也吐露了心目中对臣子的道德要求。
至于祭奠明太祖,乾隆皇帝的目的就更明显了,他希望通过这种行为引起汉族百姓的好感,缓和矛盾。江南素有人才济济的赞誉,在江南出巡的时候,乾隆帝选拔了试贡生沈初为举人,提拔进士孙士毅为内阁中书。乾隆的六下江南,为清朝吸纳了不少人才。
4、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是一次全家旅游
出巡江南,乾隆皇帝数次跟随皇太后一起视察织造机房,既树立了孝顺的形象,又表达了自己对耕织的重视。此外,乾隆皇帝的生母钮祜禄氏在雍正帝在世时一直宠爱平淡,没有受过太好的待遇。自己做了皇帝之后,为了让老人家高兴,乾隆皇帝在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去江南巡幸时,都将母亲钮祜禄氏带在了身边,想着自己有好东西也要和母亲分享。
另外,乾隆临近晚年,也有了伤春悲秋之意,为了给晚年留下美好的回忆。乾隆皇帝在自己继位的第四十九年,仍然以78岁的高龄前往江南出巡,想来这次“旅游”还有着很沉重的心理原因。
此之外,以南巡为烟雾弹,乾隆皇帝可以解决不少政敌。一次趁着乾隆帝南巡,额鲁特人率众反叛了,他们以为乾隆帝下江南真的是去玩,天真地认为可以趁机攻占紫禁城。没想到乾隆皇帝早就设下陷阱,让兆惠等将领分头行动,使用欲擒故纵之计,将这群额鲁特人抓捕归案。
总得来说,清朝的乾隆皇帝六次去江南有体察民情的因素在,但是也不全是。作为喜欢文学的爱好者,作为一个儿子,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江南发生的一切,他都有责任去积极掌控。所以,六下江南,乾隆可不全都是为了体察民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