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温姓人口有1万多, 主要分布在龙口镇青文、五福、霄乡,古劳镇江头、维墩、双桥,宅梧镇靖村、上沙、双龙等地。鹤山温氏虽居住分散,但却同出一源,有着悠久的历史。
温 氏 起 源
《鹤山县志》和鹤山、新会、新兴、顺德、德庆、信宜等地明、清两朝的温氏族谱记载:鹤山温氏的远祖出自姬姓,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的后裔。
唐叔虞,又名姬虞,字子干,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成王时唐国的国君。若以唐叔虞为中点,跨越周王朝向上寻根谒祖,温氏的祖先就是黄帝。
远古传说黄帝原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流域( 约在今陕西北部),后来便以姬为姓。据说黄帝先后派遣25个儿子到各地担任一方首领,帮助他治理天下。在黄帝25个儿子中,有一人名玄嚣。从玄嚣十七世传至姬昌,即周文王,商纣时为西伯,又称西伯昌,西周的奠基者。他在周国当诸侯的五十年间,关心民间疾苦,礼贤下士,德政显著,晚年东进剪商,为武王灭商打下基础。十八世传至姬发,史称周武王。周武王不忍商纣王的凶残暴虐,率领各路诸侯发动讨伐商纣王的战争,最后把商朝推翻,建立起周朝。温氏的祖先唐叔虞便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史记》对黄帝至周朝时的世系有清楚记载,因此可以说,鹤山温氏源出周朝王室,实际上是黄帝的后裔。
传说有一天,已经继位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做游戏时,把一张梧桐树叶当作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交给叔虞,说:“这封给你。”这本来是做游戏时的一句戏言,但被站在一旁的周公(一说史佚)记载下来,他认为天子无戏言,于是后来提醒周成王选一个好日子分封叔虞。成王无奈,便封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并赐予怀姓九宗(即赤狄隗姓九个宗族)和职官五正(担任五官之长的贵族),允许他在戍狄立国,建都于唐,国号唐,叔虞也因此而称为唐叔虞。这个典故史称“桐叶封弟”,或称“剪桐为戏”,《吕氏春秋.重言》和《史记.晋世家》上都有记载。温氏族谱和《鹤山县志.姓氏》在叙述鹤山温氏的来源时,也提及这个典故。唐叔虞的儿子燮后来改封于晋( 今山西太原),成为晋侯,其子孙分封到一个叫温邑的地方当首领,于是就因地取姓为温,由此世代相传。鹤山温氏因在太原肇基发源,故郡望太原,堂号是太原堂。
入 粤 始 祖
鹤山温氏的入粤始祖,讳敬,字周穆,号文宁(1211-1280年),宋理宗淳11年(1251年)殿试进士,原籍河南洛阳。
一些地方志和史料对温文宁进入广东有较详细的记录。清道光4 年南雄知府戴锡纶编纂的《直隶南雄州志职官》载:“温敬,河南籍,咸淳4 年提刑岭南知本州事”。根据这一记载,温文宁在1268年任南雄州知州,并负责当时岭南一带的司法。
温文宁是南宋南雄州最后一位知州。他任职的时间,正值南宋末年,当时元军步步进迫,南宋大难临头。1276年正月,元军逼近临安,南宋政府向元军投降。5月,温文宁弃官离开南雄,到福州响应并会同张世杰等抗元将领,一齐拥立赵晸登基,改元景炎,继续抗元。7月,福州失陷,温文宁又与张世杰等人护帝登舟入海,与南宋流亡朝廷在海上漂泊一年多。1278年4月,宋帝赵晸在冈州(今雷州半岛外海)病逝,其弟赵昺继位。温文宁随南宋朝廷移迁新会崖山作最后抵抗。1279年2月,元朝军队缩少对南宋的包围,由元将张弘范率兵进攻新会崖山,温文宁当时已年近七旬,但仍领兵在崖门山麓与张弘范的军队对抗,可惜数战不捷。
南宋历史终以新会崖山战败而宣告结束,元朝从此一统天下。当年那些拚死抵抗元军的将士,后来以抗元英雄而被后人祭祀。温文宁因曾参与护帝及崖山战斗,因而也备受后人敬仰。他卒后,后人将他安葬在他曾与元军战斗过的崖山战场,使其魂归南宋,永志其忠义报国之举。该墓位于现新会市崖南镇往东约3公里的崖门口,背山面海,与清朝所建的崖门古炮台隔海相望。
据族谱载:温文宁生前娶姚、汪、张三位夫人,共生六个儿子。长子中理,后裔现居南海;次子中直,后裔现居东莞、宝安;三子中孚,后裔现居新会、鹤山、台山、清远;四子中训,后裔现居顺德、中山;五子中美,后裔现居德庆;六子中典,后裔现居广西梧州。
因温文宁任南雄知州时,曾在沙水村珠玑巷居住,因此鹤山温氏也可算是珠玑巷人。不过,鹤山温氏的祖先离开珠玑巷的原因是追随南宋朝廷抗元,这与其他氏族的迁徙情况有所不同。
繁 衍 概 况
宋、元、明三代,鹤山县还未建置,本地区分属新会县及新兴县。鹤山建县于清朝雍正10年(1732年), 距今(2019年)只有287年。温氏于元初(约1281年) 进入现鹤山龙口霄乡(当时属新会古劳都),即在鹤山建县前450多年,温氏便在鹤山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
当年温文宁和他几个儿子从南雄追随南宋朝廷至新会崖山抗元战败后,最早流落新会白石(即现江门市郊区白石)。1280年正月,温文宁卒后不久,其第三子中孚一族即从白石迁徙霄乡。
中孚,字师尧,号大霖,是鹤山温氏的二世祖,俗称大霖祖。中孚共生五子,长子有德,次子有亮,三子有光,四子有业,五子有淑。五子中,除有淑迁新会双水王井头外,其他均在鹤山开枝发叶。
从中孚后裔在鹤山繁衍生息700余年的情况看,各支派比较集中地聚居在现龙口、古劳、宅梧三镇。根据传统习惯,鹤山温氏可划分为四个支派,各支派的繁衍及主要分布情况是:
有德支派。有德生来福、来仪、来凤三子,于元初从霄乡(一说从新会白石)迁徙现宅梧镇。据考,700年前有德支派迁徙宅梧时,当地还是荒山草野,行政上隶属新州新兴县双桥都管治,还没有宅梧这个名称。有德支派至今传至26代,在宅梧镇内现有2000多人,主要分布在该镇东门、欧村、梧村、提山、秀坑、双龙等村。
有亮支派。有亮生永兴、义兴二子,其后裔约于1308-1311年间,从龙口霄乡迁徙安份、仓下、凹峡、石龙、湴蓼、隔水等村。该支派人口以现龙口五福居多,五福除极少数杂姓外,全部都是有亮的后裔,计有人口3200多人。
有光支派。有光生东阳、梅圃、玖雄三子。据考,有光后裔最早由霄乡迁出,约于1281年左右便迁至现龙口青文文堂开村。该支派为纪念始祖温文宁,特将村名命为“文堂”。1368年,有光第二子梅圃的后裔又从文堂分支到青草岗。青草岗开村时,四周山上绿树成荫,青草满山岗,村处青草岗下,因此得村名,又因有溪水流经村西北,因此青草岗又称“青溪”。现青溪又分成榄堂、瓦窑、南山、门岗四条自然村,全部住着有光的后裔。青溪连同文堂、水柳、岗顶、旧村、西宁、新村等均属现龙口镇青文村委会管辖,青文现居住有光的后裔近2700人。
有业支派。有业生仕能、仕刚、仕朝、仕弘四子,其后裔有一部分留居霄乡,有一部分迁徙现古劳镇江头、维墩、双桥等地。其中,有业第四子仕弘生国玉、廷玉二子,于霄乡迁徙东莞西乡(今属宝安),其后裔现散居于宝安及香港豪涌、马鞍山、大埔仔等地。清朝末年及新中国成立初期,鹤山有业后裔又有分支到现鹤城镇。现鹤山市内有业支派约有2300人。
据不完全统计,生活在现鹤山市内的温氏中孚(大霖)后裔已经超过1万人, 若加上外出工作和旅居国外及港澳台的鹤山籍中孚后人,总人数超过2万。 如果将历代分支于两广及各县市的中孚后裔进行统计,那将是一个更大的数字。
(文章转载自:鹤山博雅书城,如有错漏,欢迎留言分享。)
温氏祖先是谁?温氏一族的由来。
温氏始祖是谁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除了古温国肇立者温平外,还有因周朝时温地曾归晋国而说晋国开国者唐叔虞是温姓始祖。
还有一种说法直接将晋国封温的三位大夫之一郤至说成是温氏始祖,因为郤至虽然是封温最晚且时间最短的一位大夫,但只因史书上有称其温季之说,就有人将其说成为温氏始祖。
起源一: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
起源二:源于己姓,出自商末周初大司寇苏忿生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起源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弟弟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字子于。
起源四: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
起源五: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刘升,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史籍《唐书》记载,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逝世,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两个月后,武则天废唐中宗,改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由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曌(武则天)称制。
扩展资料温姓的宗族文化,主要反映在“精神风范”、“郡望名门”、“堂号堂联”、“家序辈字”、“传闻典故”等方面。温姓有着明显不同于他姓的内容,有着自己族姓的特色,这也是其不同于他姓之处。
温姓的精神风范,反映出温氏族人的传统美德,主要表现在做人处事上。古代广东 梅州梅县 区良善公作《家训》六则,可窥斑而知豹:一孝顺父母;二和睦兄弟;三严端品行;四崇尚节俭;五公明息诉;六积德锦后。
温氏的郡望名门,主要有:河内郡,温氏发源地所在郡,表示不忘祖地;汲郡,有北魏名家温子升等;太原郡,有唐代温氏三彦;河南郡,有晋代温羡六龙和宋代温仲舒,还有河北清河郡、山东平原郡等,都是温氏名人较多之地。
温氏的堂号较多,多以慎终追远、弘扬祖德、敦亲睦族为标志,常把祖先的嘉德懿事贯用于堂号之上,以彰显其族和激励后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