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年的气象记录统计,每年的全球环境温度都在不断的上升,而离我们最近的2019年的气温则是近年来较高的年份,这说明地球的温室效应也是越来越可怕了,但在不久前,有一位物理学家丹卢宾推测,地球在2050年可能会变得更冷而不是更热,人类将无法生存,至于是否是世界末日,还有待考证。
2050年的地球会有世界末日吗
物理学家丹·卢宾通过多年对于太阳黑子的研究,认为太阳在公元1645年到1715年之间的活动非常的微弱,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停止了一样,而这一阶段总共持续了七十年之久,和远古时期的小冰川时代刚好吻合,这一时期被称为“蒙德极小期”,而科学家推测到2050年可能就是下一个“蒙德极小期”。
所以科学家认为蒙德极小期可能也会和“小冰川时期”一样,出现万里冰冻的恶劣环境。并且按照太阳活动轨迹模型来看,2020年到2030年间,太阳活动就会开始显著的减少,直到2030年时,太阳活动甚至会下降至少60%,而这就意味着那时将出现类似于1645年的冰河期。
而人类是非常难以在这种极短寒冷的冰川期中生存的,因此这也导致很多人非常担忧2050年是否会成为世界末日。不过目前为止,这样的说法还存在巨大的争议,而且一切都还只是推测,科学家也表示这个模型并不能作为切实的证据,眼下最主要的还是加强环境的治理和温室气体的控制排放等切实的措施。
其实关于2050年的世界预测并不少,曾经霍金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2050年爆发,就有人推测到那时,可能就是以核导弹或洲际导弹等为主要武器的战争,而这样的毁灭速度,地球将很难熬得过去,因此也就引发了不少关于2050年可能会是世界末日的猜测,但目前并不能轻易的下判断。
假设1厘米大的中子如果撞击地球之后,可能对地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1厘米的中子星,它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一颗几十亿吨的小行星。但是可以放心的是,如果1厘米的中子星撞击地球,不会造成全人类的灭亡,只是会融入到地球之中。
一、中子星的起源
根据长时间的观测研究,中子星已经被证实是宇宙之中除了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一个星体,对于中子星的发现,对于物理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中子星本身的密度相当于水的密度的一百亿倍。中子星的质量也非常的大,仅仅只有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相当于一个太阳的质量。
中子星通常都是恒星爆炸之后形成的,在恒星的核心之中,有着非常多的氢、碳元素,在核聚变的剧烈反映之中,最终这些元素都转化成为铁元素,并且获取非常强的能量,恒星内部则会变成中子星、黑洞等一些形态。
二、中子星和脉冲星的区别
脉冲星其实就是处于旋转状态的中子星,同时在旋转的过程之中会发射电磁脉冲信号。而脉冲星和中子星还有着一定的区别。对于脉冲星的定义,只要是正在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就都是脉冲星,但是中子星不全都是脉冲星。正常的中子星有着非常强磁场,而运动的中子星会形成一起转动的射电波束,可以通过接受脉冲信号判断是否是脉冲星。
三、中子星和黑洞
在宇宙之中,中子星已经是一个非常充满神秘感的天体,但是在黑洞在宇宙之中也是一个密度和引力最大的天体,试想如果这两个天体靠近之后,两者强大的引力,必然会对于周围的天体造成比较强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