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再满足于日常的温饱状态,而更加注重精神层次的享受,旅行就成为了人们一种非常喜爱的放空心灵的方式,不仅可以缓解我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能够欣赏沿途不同的美景,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在闲暇的时间外出旅行。曾经被人们一度误解,认为这个景区在造假,但事实证明是外界的猜测错了。
第一是干旱,降水量的减少会导致地下水位的降低泉涌的幅度自然也就较小甚至停喷!
第二是非法开采,济南二环以内有不少非法自打井大多用于商业用水以及洗车网点!
第三就是人工破坏,济南的地下水属于地下河形式,泉脉来自南部山区以及北临的黄河,往往有时人们挖沟修路建设新楼盘打地基的时候会破坏泉脉改变地下河的面貌造成改道等,现在济南市政府已经介入泉脉以及地下河的保护工作!
济南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泰山山区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界处,山区和平原的地质条件完全不同,其中山区下面以石灰岩为主,而平原下面以岩浆岩为主,当山区底部的石灰岩沿着地势走向,从南向北持续倾斜时,到达济南地区则刚好被切断。
由于山区的石灰岩比较容易受流水的侵蚀,所以在局部地区会形成众多的贮水单元,比如地下溶沟、暗河等等,贮存了大量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按照地势起伏特点从南向北流动,当地下流水流到济南地区,遇到比较致密的岩浆岩时就会受阻,不能继续流动下去了,于是就从济南市区的地下,在压力的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裂隙涌出地面,形成了多处泉眼。
由于泉水来源于地下水,而地下水的补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大气降雨以及地表河流的渗透,因此,当济南及周边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偏少时,地下水由于没有充足的补给水位就会下降,从而造成地下水流动到济南地区的地下时,水压也随之明显下降,从而造成泉眼出水量不足甚至出现断涌问题。
趵突泉从宋代开始有多次停喷记录
●宋代熙宁六年至熙宁七年(公元1073年—1074年)有记载称:“泉水干涸,明年虽雨而泉不作,又明年夏大雨,泉始复发。”可见当时趵突泉曾经停喷,泉池也已干涸。
●明万历、崇祯年间,以及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有趵突泉因天气干旱而停喷的记载。
●清末民初,也曾有过趵突泉因水位下降几乎停喷的情况。有当年拍摄的照片显示,其时泉池内水只及儿童脚面,可见水量之小。
●1938年,因整个北方大旱,黄河断流,趵突泉再次停喷。
新中国成立至今,66年时间里趵突泉曾多次停喷。
●1972年,黄河断流,供水量不断增加。其年6月,趵突泉首次出现断流。
●1981年开始,趵突泉连续3年在3月至9月间断流,被人们称作“半年泉”。
●1986年5月趵突泉停喷,时间长达15个月。
●20世纪80年代末,趵突泉停喷时间延长,曾连续停喷约30个月。
●1989年到1994年间,趵突泉持续喷涌了6年后出现停喷。1994年到1997年间,趵突泉每年都会出现停喷的情况。
●1999年3月14日停喷,停喷时间长达926天。
●2002年3月3日至2003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