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是有蹄动物中唯一一种水陆两栖的。那么河马为什么无法长时间离开水呢?
生理上的原因:高度依赖水
首先,河马必须大量喝水。河马消化道与其他偶蹄类的一个显著区别是结肠很短,而且没有盲肠,这一段是负责吸收水分的。这就导致河马对水分的吸收效率特别低下,粪便含水量达90%以上,它必须大量喝水才能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否则就会脱水。
其次,河马的皮肤娇嫩,在阳光照射下很容易被灼伤或干裂。为了适应水生生活,河马皮肤做了相应的改进,通体光滑无毛,以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有得必有失,这种皮肤的弊端是缺乏保护,对阳光很敏感,尤其是热带非洲的阳光还那么毒。因此河马需要泡在水里保持皮肤湿润,从不敢离开水源太久。
当河马长时间远离水源时,皮肤表面会分泌一种红彤彤的、被称为“汗血”的液体。实际上,这种液体既不是汗,也不是血,呈现红色是因为其中含有酸性色素。汗血具有防晒霜、保湿霜和抗生素三合一的功能,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再次,河马代谢率很低,适合一个比较小的生活圈子。河马代谢率低,通俗地说就是吃得少,不爱动。做个对比,河马每天进食5小时,而白犀牛每天进食12个小时。一头1.3吨的河马,每天吃13千克草料就够了,而同样重量的白犀牛每天需要26千克草料。
这主要是由于河马的消化道结构比较特殊。河马那个大牙对吃草毫无用处,还会碍事。当嘴巴闭合的时候上、下犬齿是相互锁住的,不能侧向咀嚼,咀嚼效率异常低下。与其他偶蹄动物一样,河马依赖前胃中共生的消化菌群消化植物,由于它的咀嚼能力很差,作为补偿,它前胃中的微生物活性更强。
河马咀嚼效率不行,想通过增加食物摄入量来获取更多能量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共生微生物处理食物需要一定时间,吃得多只会导致食物过快通过消化道,消化效率降低。所以河马干脆少吃,好好进行消化。它住在水里,吃的是水边的青草,水和食物挨得很近,不用走太多路就都能获得,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约能量。
进化上的原因:半水生祖征
传统上河马被归于偶蹄目,但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它最近的亲戚其实是鲸和海豚。因此,一些学者主张将鲸目与偶蹄目合并,称为鲸偶蹄目。该目分四个亚目,除鲸-河马型亚目外,其他三个亚目按与河马亲缘关系由近到远依次是:反刍亚目、猪亚目和胼足亚目。
鲸与河马的共同祖先与其他偶蹄类分化已久,它们的共同祖先就是半水生的,出现在距今6000万年前。从那时起河马就没离开过水,因此它的半水生习性是继承了祖征。约5400万年前,原始的鲸-河马型动物分化为两支,一支为鲸和海豚,另一支为石炭兽和河马。到260万年前的上新世末期,石炭兽全部灭绝,只留下了河马孤零零地存活至今。
河马有很多特征适应水栖生活。首先,它皮很厚,能隔热,一头1.4吨的河马皮肤最厚的地方居然达到了3.5厘米,这对在水里维持体温很有帮助。其次,它的鼻子、眼睛和耳朵都是长在头顶上的,当它泡在水里的时候,只要把头顶露出水面就可以洞悉水面环境。
而且,河马潜水的时候耳朵和鼻孔都可以完全闭合,它的闭气能力很强,只需要每隔5分钟浮出水面换一次气。河马几乎所有生命活动都可以在水下进行,交配的时候雌河马完全淹没在水下,幼仔在水下出生,哺乳也可以在水下完成。河马还能在水下睡觉,下意识地浮出水面换气而不会醒来。
然而,与它的近亲——鲸相比,河马对水的适应能力又是远远不及的。它根本就不会游泳,只能用脚蹬河底,在水中跳跃前进。而且,河马的主食是岸边上的青草,而不是水生植物,也就是说它的饮食无法脱离陆地的限制,因此专家把河马称为半水生动物。
行为学上的原因:躲避敌害
河马通常在晚上上岸觅食,晚上没有灼热的阳光,但河马依然不敢长时间离开水,因为它最大的敌害狮子也是在晚上活跃。由于河马体型过于巨大,而且长时间呆在水里,狮子很少能捕杀河马。
在旱季,河马有时无法从岸边获取足够食物,可能远离河岸达4千米。这时候如果遇上狮子就很麻烦了,河马在陆地上行动颇为笨拙,一旦狮群的力量能阻止它下水,河马会很快因脱水、体力不支而失去抵抗能力,被狮子活活啃死,尤其小河马的处境更危险。所以,河马在晚上也不敢长时间离开水。
河马选择半水生生活是占据未开发的生态位,非洲食草动物都是陆生的,淡水里的就只有河马一种,这是河马繁荣至今的奥秘。然而,对水的高度依赖,也限制了河马的分布和扩散,今天河马就仅见于非洲,历史上曾见于欧亚,但从未进入过北美。